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松桦 巫朝君 +4 位作者 魏达友 黎少凤 罗有师 林艳 吴林永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生物学特性指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180例经病理证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且病理报告了淋巴结转移(LNM)或淋巴血管间...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生物学特性指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180例经病理证实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且病理报告了淋巴结转移(LNM)或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或神经侵犯(PNI)状态,依据LNM/LVSI/PNI状态,3个指标均以8∶2划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基于Pyradiomics影像组学和ResNet50深度学习提取器分别提取1316个影像组学特征和2048个深度学习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开发评估模型,并计算模型评分。基于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模型评分开发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Delong检验分析不同模型的性能差异。结果在LNM、LVSI、PNI状态评估中,所有队列列线图曲线下面积均表现中度以上评估性能(≥0.73),准确度均>0.70,LNM评估中,训练队列的曲线下面积为0.97,准确度为0.93,敏感度为0.88,特异度为0.96。Delong检验显示列线图评估性能在训练队列中优于影像组学模型(LNM,Z=2.04,P=0.04;LVSI,Z=2.80,P=0.01;PNI,Z=3.52,P<0.01),优于或与深度学习模型相似(LNM,Z=4.52,P<0.01;LVSI,Z=1.86,P=0.06;PNI,Z=0.31,P=0.76)。结论深度学习超声组学列线图可有效评估浸润性乳腺癌侵袭转移生物学特性指标。列线图整合影像组学与深度学习特征信息提高了评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深度学习 超声组学 超声检查 列线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风洞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研究
2
作者 徐彬彬 刘庭申 +3 位作者 巫朝君 孙福振 王学 陈袁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3风洞对进气道连续扫描低速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和流程,给出了连续扫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在FL–13风洞开展了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与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对比试...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FL–13风洞对进气道连续扫描低速风洞试验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和流程,给出了连续扫描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并在FL–13风洞开展了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与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对比试验。两种方法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所获得的进气道出口截面气动特性参数差值远小于国军标精度要求。试验结果验证了进气道连续扫描试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与进气道常规试验方法相比,连续扫描试验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效率,同时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试验 风洞试验 连续扫描 试验方法 FL–13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融合式飞机整体式进/排气试验的推/阻校准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巫朝君 胡卜元 +2 位作者 李东 吴福章 陈其盛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92,共6页
在研究嵌入式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效应对扁平融合式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时,发展了一种整体式进/排气模拟试验方法及推/阻校准方法。采用与飞机模型融为一体的内置式引射器同时模拟飞机的进气效应和排气效应,模型气动载荷与引射器工作时的... 在研究嵌入式动力装置的进/排气效应对扁平融合式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时,发展了一种整体式进/排气模拟试验方法及推/阻校准方法。采用与飞机模型融为一体的内置式引射器同时模拟飞机的进气效应和排气效应,模型气动载荷与引射器工作时的作用力由天平同时测量获得;把模型推进系统部分分离出来,在TPS校准箱中进行推/阻校准,建立模型气动载荷与推/阻力之间的剥离方法,获得真实的进/排气效应影响试验数据。用典型的背负式进气道扁平融合式飞机模型进行了推/阻校准试验和进/排气影响风洞验证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融合式模型 进/排气 整体式模拟 推/阻校准 引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线尾撑的进气道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巫朝君 孔鹏 +2 位作者 王勋年 卢翔宇 陈辅政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89,共4页
为了在φ3.2m风洞中开展战斗机大迎角进气道特性试验研究,结合该风洞开口试验段及支撑装置的特点,研制了能够模拟战斗机进气道流量的小型引射器装置,发展了基于引射器/张线尾撑一体化设计的战斗机大迎角进气道试验技术。为了验证该项试... 为了在φ3.2m风洞中开展战斗机大迎角进气道特性试验研究,结合该风洞开口试验段及支撑装置的特点,研制了能够模拟战斗机进气道流量的小型引射器装置,发展了基于引射器/张线尾撑一体化设计的战斗机大迎角进气道试验技术。为了验证该项试验技术,研制了进气道流量测量装置,以及基于数字阀的气源控制系统;进行了装置性能研究,并利用某战斗机模型开展了飞机鸭翼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射器引射流量达1.34kg/s,引射器/张线尾撑一体化方案可完全满足我国已有战斗机在3m量级风洞开展进气道试验的流量模拟及开展大迎角试验研究的需求;鸭翼对战斗机进气道性能影响研究为进气道试验模型外形模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引射器 张线尾撑 风洞试验 进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进气道非定常性能试验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巫朝君 聂博文 +1 位作者 孔鹏 卢翔宇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3,共6页
在Φ3.2m风洞研制了基于双力矩电机同步驱动的机动进气道试验装置,模拟战斗机快速俯仰等机动过程和进气道不同工作条件,建立了战斗机进气道非定常性能试验方法。通过验证试验研究了战斗机模型快速俯仰机动过程中进气道性能变化的基本规... 在Φ3.2m风洞研制了基于双力矩电机同步驱动的机动进气道试验装置,模拟战斗机快速俯仰等机动过程和进气道不同工作条件,建立了战斗机进气道非定常性能试验方法。通过验证试验研究了战斗机模型快速俯仰机动过程中进气道性能变化的基本规律,获得了进气道动态周向畸变、紊流度等部分流场畸变参数的变化特性,验证了战斗机进气道低速风洞非定常性能试验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进气道 非定常 试验技术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巫朝君 杨伟雄 +1 位作者 卢超政 黄友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90-9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WE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SD)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性诊断... 目的: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在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WE与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SD)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性诊断,比较乳腺腺体及良恶性病变的弹性模量值,并比较弹性最大值、弹性平均值及BI-RASD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诊断良性病灶176个,恶性病灶60个。SWE成像乳腺纤维瘤、乳头状瘤及乳腺病以均一的蓝色为主要表现,炎性脓肿以蓝色为主,内部可见未着色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内癌主要表现红色为主的杂乱色彩,导管内乳头状癌以蓝色为主,内部可见红色及无着色区域。恶性病变弹性最大值、弹性平均值均大于良性病变和乳腺腺体组织(P〈0.01),良性病变大于乳腺腺体组织(P〈0.01),弹性最小值良恶性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大于乳腺腺体(P〈0.01)。弹性最大值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与BI- RASD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88、26.072、4.470,P=0.000、0.000、0.035)。结论 SWE操作简单、无需加压,可直接显示出病灶的弹性值,能够客观、量化评价病灶内部的硬度,有助于临床医师更为全面了解病灶的组织特征,为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剪切波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口形式对进气道低速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巫朝君 杨万富 +1 位作者 李征初 王勋年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6,共5页
通过4种入口形式的进气道低速特性的典型试验结果,对不同入口形式的进气道低速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迎角下,头部式进气道能提供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低的畸变指数,但对迎角变化较敏感;遮蔽式进气道的综合性能较好,有利... 通过4种入口形式的进气道低速特性的典型试验结果,对不同入口形式的进气道低速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迎角下,头部式进气道能提供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和低的畸变指数,但对迎角变化较敏感;遮蔽式进气道的综合性能较好,有利于提高飞机在大迎角下的机动性能;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布局的飞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口形式 进气道 低速特性 影响 试验研究 飞机 机动性能 畸变指数 总压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超诊断腱鞘囊肿的应用
8
作者 巫朝君 李梁瑜 黄友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3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腱鞘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彩超诊断腱鞘囊肿86例患者在本院手术并经过病理证实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腱鞘囊肿83例,符合率为96.5%;其中手腕部54例,踝关节周围20例,手指关节6例,膝关节3例。另有腱鞘巨细...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腱鞘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彩超诊断腱鞘囊肿86例患者在本院手术并经过病理证实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腱鞘囊肿83例,符合率为96.5%;其中手腕部54例,踝关节周围20例,手指关节6例,膝关节3例。另有腱鞘巨细胞瘤2例,神经鞘瘤1例,共3例误诊为腱鞘囊肿,误诊率占3.4%。结论彩超诊断腱鞘囊肿无创伤、无放射、操作方便、符合率高,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检查 腱鞘囊肿 诊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推进系统模拟低速风洞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勋年 巫朝君 +1 位作者 陈洪 李真旭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
为了在低速风洞中研究推进系统进气和喷流对战斗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发展了采用模拟器进行战斗机模型试验的新技术,研制了能够模拟发动机进排气的引射式模拟器,并进行了模拟器的校准。为了验证该项试验技术,研制了简化的战斗机试验模... 为了在低速风洞中研究推进系统进气和喷流对战斗机气动特性的影响,发展了采用模拟器进行战斗机模型试验的新技术,研制了能够模拟发动机进排气的引射式模拟器,并进行了模拟器的校准。为了验证该项试验技术,研制了简化的战斗机试验模型和模型支撑装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Ф3.2m低速风洞进行了测力试验,试验的迎角范围-5°~48°,侧滑角范围0°~15°,试验风速为70m/s。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能够较真实地模拟战斗机发动机的进气和喷流情况,进气流量可模拟到90%以上,喷流的最高落压比可达到2.95。该项试验技术为开展进气/喷流对战斗机的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发动机 推进系统 模拟器 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m×6m风洞大尺度模型进气道和喷流试验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洪 刘李涛 巫朝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5-878,共4页
采用单台抽吸流量达383m3/min的真空泵抽吸系统和最大落压比达3.5的喷流模拟器,在8m×6m风洞建立了大尺度模型进气道和喷流试验技术,可实现8m×6m试验段大尺度战斗机100%进气流量和高落压比模拟要求,通过将3m量级风洞试验模型... 采用单台抽吸流量达383m3/min的真空泵抽吸系统和最大落压比达3.5的喷流模拟器,在8m×6m风洞建立了大尺度模型进气道和喷流试验技术,可实现8m×6m试验段大尺度战斗机100%进气流量和高落压比模拟要求,通过将3m量级风洞试验模型的比例增大1倍,能够更为精细地模拟战斗机气动外形,获得更为准确的飞机进气道性能、喷流对战斗机气动特性影响及矢量喷管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喷流 抽吸流量 落压比 式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迎角机动进气道试验装置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鹏 王克逸 +1 位作者 巫朝君 魏然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3,共5页
为给战斗机进气道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试验平台,需要研制一套具有良好静、动态性能的大迎角机动进气道试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原理,并以该装置的有限元模型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有限元建模中的几何清理、网格划分等过程,对装... 为给战斗机进气道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估提供试验平台,需要研制一套具有良好静、动态性能的大迎角机动进气道试验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原理,并以该装置的有限元模型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有限元建模中的几何清理、网格划分等过程,对装置的强度、刚度和动态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阐述了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用尺寸优化方法对重要部件的厚度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装置的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动态性能良好;通过尺寸优化,部件转动惯量得到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 刚度 模态分析 优化设计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加油机尾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征初 王勋年 巫朝君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了揭示加油机加油装置尾部流场的发展规律和加油机各部件对尾流区的干扰机理,很有必要精确测量尾流区不同截面的流动参数,研究尾流对加油装置的影响。介绍了在4m×3m风洞应用该风洞配备的空间流态测量与显示系统,对某型加油机加... 为了揭示加油机加油装置尾部流场的发展规律和加油机各部件对尾流区的干扰机理,很有必要精确测量尾流区不同截面的流动参数,研究尾流对加油装置的影响。介绍了在4m×3m风洞应用该风洞配备的空间流态测量与显示系统,对某型加油机加油装置尾部流场多个截面的流动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对其尾流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加油舱的安装角=1.5°时,油舱涡量最小;在挂架上装涡流发生器后,油舱涡的强度稍有减弱;尾流区的空间流场测量与显示有助于对加油机加油装置尾部流场发展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机 尾流特性 试验研究 流场测量 流动显示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发进气道风洞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康洪铭 徐彬彬 +2 位作者 孔鹏 刘江涛 巫朝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5-251,共7页
为全面满足进气道试验不同工况性能匹配和相互干扰试验的需求,同时解决流量控制能力不足和流场畸变较大时流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在FL-12风洞研制了一套双发进气道试验系统。采用光滑外形的整流罩和由蜂窝器、阻尼网组成的整流装置,以提... 为全面满足进气道试验不同工况性能匹配和相互干扰试验的需求,同时解决流量控制能力不足和流场畸变较大时流量测量误差大等问题,在FL-12风洞研制了一套双发进气道试验系统。采用光滑外形的整流罩和由蜂窝器、阻尼网组成的整流装置,以提高流量计的流场品质和测量精度;采用单台大流量柱形分布式引射器,以满足双发进气道流量需求;采用基于RTEX网络协议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节流锥位置的闭环控制和精确定位。通过校准试验和风洞试验验证了流量计的性能和参数,测试了试验系统的综合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流量计的流场均匀性相对于进气道有明显提升,在常用节流锥行程范围内,其综合测量精度可达到0.1%,同时能准确模拟进气道需要的吸入流量。因此,该系统能全面满足双发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需求,为飞行器进气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双发进气道 引射器 节流锥 流量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效应对进气道试验湍流度测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彬彬 巫朝君 王学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58,共7页
进气道风洞试验中,湍流度由动态压力计算得到,动态压力的测量是否精确与动态压力传感器前方导压通道的管道效应相关。基于管道内流体动力学耗散模型,研究了导压通道对动态压力和湍流度的影响,并通过进气道风洞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 进气道风洞试验中,湍流度由动态压力计算得到,动态压力的测量是否精确与动态压力传感器前方导压通道的管道效应相关。基于管道内流体动力学耗散模型,研究了导压通道对动态压力和湍流度的影响,并通过进气道风洞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道风洞试验中导压通道的管道效应对湍流度的影响较明显,管道效应会放大动态压力的脉动幅值,导致测量湍流度大于真实湍流度。为了减小管道效应对湍流度的影响,进气道试验中应避免使用导压的方式进行动态压力的测量。如果不可避免地存在导压通道时,在导压通道长度大于5 mm时,须考虑管道效应对湍流度测量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模型 湍流度 进气道试验 管道效应 动态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