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ansformer和ARMA双数据驱动模型的抽水蓄能机组劣化趋势集成预测
1
作者 钟子威 祝令凯 +3 位作者 郭俊山 郑威 巩志强 商攀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195,共5页
为更精准地预测抽水蓄能机组劣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双数据驱动模型的抽水蓄能机组劣化趋势集成预测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CatBoost模型构建的劣化序列进行分解,再根... 为更精准地预测抽水蓄能机组劣化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双数据驱动模型的抽水蓄能机组劣化趋势集成预测方法。该方法先利用完全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对CatBoost模型构建的劣化序列进行分解,再根据分解所得分量的不同时间尺度特性,利用Transformer模型对非线性分量进行预测,利用ARMA模型对线性分量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值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利用某抽水蓄能机组监测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抽水蓄能机组劣化趋势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化趋势预测 完全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 TRANSFORMER 自回归滑动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焦燃烧及煤热解燃烧耦合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巩志强 刘志成 +6 位作者 朱治平 于旷世 孟广军 刘嘉鹏 欧阳子区 孙运凯 吕清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19-525,共7页
为了考察冷半焦、预热半焦及煤热解燃烧耦合所产半焦在循环流化床中的流态化特性和输运特性、燃烧特性及污染物原始排放特性,在循环流化床热解燃烧耦合试验台上进行了冷半焦燃烧、预热半焦燃烧及煤热解燃烧耦合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考察冷半焦、预热半焦及煤热解燃烧耦合所产半焦在循环流化床中的流态化特性和输运特性、燃烧特性及污染物原始排放特性,在循环流化床热解燃烧耦合试验台上进行了冷半焦燃烧、预热半焦燃烧及煤热解燃烧耦合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类型半焦在燃烧炉炉膛内的流态化特性较好,0~4 mm的预热半焦和粒径0~4 mm煤热解所产半焦均能顺畅通过热解炉与燃烧炉之间的输运通道进入燃烧炉;半焦燃烧时能在燃烧炉炉膛内形成上下均匀的温度场,且随一次风率增大,温度分布更均匀;3种类型半焦的燃烬特性较好,燃烧效率都在99.68%以上;随燃烧炉温度升高,N2O排放值减少,NOx和SO2排放值增加,随二次风比例增大,NOx的排放值降低,SO2排放值升高,N2O的排放值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焦燃烧 煤热解燃烧耦合 半焦输运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用半焦SNCR脱硝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巩志强 周托 +1 位作者 刘志成 吕清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517-523,共7页
为了检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半焦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的特性,在2 MW环形炉膛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开展了SNCR脱硝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氨水和尿素溶液2种脱硝剂在不同的旋风分离器温度(反应温度)和氨氮摩尔比(NSR)时的脱硝特... 为了检验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半焦时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的特性,在2 MW环形炉膛循环流化床试验台上开展了SNCR脱硝特性试验研究,考察了氨水和尿素溶液2种脱硝剂在不同的旋风分离器温度(反应温度)和氨氮摩尔比(NSR)时的脱硝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燃烧半焦时采用SNCR脱硝技术,可有效地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NO_x)排放质量浓度,氨水作为脱硝剂的效果优于尿素溶液,氨水溶液SNCR反应温度为921℃(NO_x初始排放质量浓度为350mg/Nm3),NSR达到1.77时,NO_x排放质量浓度为93 mg/Nm^3,达到了国标要求;尿素溶液SNCR反应时NH_3逃逸量相比氨水SNCR反应时小,但是有较高的N_2O排放浓度,这2种脱硝剂的脱硝反应特性存在差异;反应温度对SNCR脱硝特性影响明显,在反应温度为833℃时,氨水脱硝效率较低,而尿素溶液则无脱硝效果,在反应温度为871℃和921℃时,氨水和尿素溶液均能表现出较高的脱硝效率;随着NSR提高,脱硝效率提高,但是氨逃逸和N_2O的排放浓度也都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半焦 SNCR 脱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AJAX技术的Internet准实时温度监控系统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茹香 巩志强 薛祥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710-10712,共3页
为解决实时系统的广域监控问题,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监控系统,运用AJAX技术满足实时性要求,采用具备数据行级数据更改通知功能的主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实时性,用系统服务方式实现。达到秒级实时性要求的系统已经应用于温度监控。
关键词 准实时 Internet监控系统 AJ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贷款担保圈潜在风险识别及化解对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巩志强 《金融经济》 2019年第16期34-36,共3页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担保圈风险的持续性和反复性,本文立足于从企业担保圈整体风险入手,分析担保圈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从企业经营生态和担保圈自身风险评测两个维度入手,探索建立担保圈全面风险评价方法,以准确识别和评估担保圈风险特性... 基于经济新常态下担保圈风险的持续性和反复性,本文立足于从企业担保圈整体风险入手,分析担保圈风险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从企业经营生态和担保圈自身风险评测两个维度入手,探索建立担保圈全面风险评价方法,以准确识别和评估担保圈风险特性,并提出担保圈监测常态化、企业信息公开、风险企业分类处置等长效处置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圈 风险识别 制度设计 化解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负载型Fe0.8Mg0.2Oz催化剂NH3-SCR脱硝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丽婷 牛胜利 +4 位作者 胡利华 路春美 张亢 张起 巩志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9-316,共8页
采用浸渍共沉淀-微波热解法制备了不同TiO2载体含量的负载型Fe0.8Mg0.2Oz/TiO2催化剂,在石英固定床反应器考察TiO2载体量对Fe0.8Mg0.2Oz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研究H2O及SO2氛围下Fe0.8Mg0.2Oz/TiO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借助XRD、N2吸附-... 采用浸渍共沉淀-微波热解法制备了不同TiO2载体含量的负载型Fe0.8Mg0.2Oz/TiO2催化剂,在石英固定床反应器考察TiO2载体量对Fe0.8Mg0.2Oz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并研究H2O及SO2氛围下Fe0.8Mg0.2Oz/TiO2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借助XRD、N2吸附-脱附、SEM、ED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理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0.8Mg0.2Oz/TiO2(10g)催化剂在NH3-SCR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脱硝活性及抗SO2/H2O性能.其在300~400℃温度窗口内可保持90%以上的脱硝效率,最大脱硝效率可达100%,在体积分数为0.04%的SO2及10%的H2O存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93%以上的的脱硝效率.Fe0.8Mg0.2Oz/TiO2(10g)催化剂具备大的比表面积、比孔容,为反应气体在其表面的吸附与活化提供丰富的表面活性位;合理的孔结构分布、良好的孔间连通性则利于传质的快速进行,表面丰富的晶格氧有效保证了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SCR 催化剂 TIO2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复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红阳 巩志强 徐立鸿 《电子工程师》 2002年第9期35-37,共3页
以银行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背景 ,介绍了基于 MAX4 312的单片机视频复用电路的设计和开发 ,利用 Winsock控件实现远程切换命令的传输 ,解决了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多路复用问题。
关键词 视频复用 视频监控 MAX4312 WINSOCK控件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泥与微藻生物质掺混共热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巩志强 杜爱勋 +5 位作者 王振波 孙治谦 房佩文 王磊 王振通 李晓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19,m0006,共9页
针对油泥与微藻生物质掺混共热解处理工艺,利用热分析仪在N_2气氛下对其进行不同升温速率(β)以及不同掺混比(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自组成及性质,通过分析质量损失(TG)、质量损失变化率(DTG)曲线,对热解过程进行反应阶段划分。此外,采... 针对油泥与微藻生物质掺混共热解处理工艺,利用热分析仪在N_2气氛下对其进行不同升温速率(β)以及不同掺混比(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各自组成及性质,通过分析质量损失(TG)、质量损失变化率(DTG)曲线,对热解过程进行反应阶段划分。此外,采用Doyle积分及Hancock经验公式进行热解动力学参数拟合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油泥与微藻掺混热解过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其中,掺混共热解过程中阶段Ⅱ、Ⅲ、Ⅳ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1.5级、0.5级,活化能分别为15.07~42.34 kJ/mol、62.69~76.86 kJ/mol、7.99~15.66 kJ/mol;油泥与微藻掺混共热解,改善了油泥的颗粒形态,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降低了反应阻力,从而降低了热解过程中的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 微藻 热解 动力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气化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巩志强 褚志炜 +5 位作者 隽永龙 祝令凯 王振波 李晓宇 丁俊齐 田茂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4,共7页
针对含油污泥处理方式中存在处理不彻底、资源浪费等缺点,开展含油污泥气化试验研究。在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处理的同时回收H_(2)、CO等CH_(4)等可燃气,试验采用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水平管式炉上研究气化温度为600、700、800和900℃,水蒸... 针对含油污泥处理方式中存在处理不彻底、资源浪费等缺点,开展含油污泥气化试验研究。在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处理的同时回收H_(2)、CO等CH_(4)等可燃气,试验采用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水平管式炉上研究气化温度为600、700、800和900℃,水蒸气与含油污泥质量比(r_(HO))为0.1、0.3和0.5时含油污泥气化反应特性和产物性质。结果表明气化温度和r_(HO)提高有利于含油污泥气化产氢;当气化温度900℃、r_(HO)为0.3时,8 g含油污泥的产氢量最高达到388.02 mL/min,在产生气体中占比达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气化 水蒸气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泥热解焦燃烧过程中N/S元素转化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振波 王振通 +1 位作者 巩志强 李星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6-183,共8页
利用TG-MS和XPS分析手段研究油泥热解焦燃烧过程含氮、含硫气体的析出特性及N/S元素赋存形态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油泥热解焦中氮元素主要以N-Q和N-5两种形态存在,而硫元素主要以S^(2-)、S^(4+)和S^(6+)三种形态存在;N-Q质量分数为75.79%... 利用TG-MS和XPS分析手段研究油泥热解焦燃烧过程含氮、含硫气体的析出特性及N/S元素赋存形态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油泥热解焦中氮元素主要以N-Q和N-5两种形态存在,而硫元素主要以S^(2-)、S^(4+)和S^(6+)三种形态存在;N-Q质量分数为75.79%,明显高于N-5,然而S^(2-)质量分数远超过S^(4+)和S^(6+)之和,这说明热解焦中的硫元素主要以黄铁矿或者硫化物的形式存在;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加快了热解焦中多孔结构的形成,进而提高了氧吸附能力;燃烧温度从900℃增至1000℃,S^(4+)质量分数增加而S^(6+)质量分数降低,说明这一温度范围有利于SO_(2)气体的释放;温度升至1100℃时,更多S^(4+)转变为S^(6+)和S^(2-),因为过高的燃烧温度能够促进SO_(2)转变为SO 3和其他含硫气体,然后与热解焦中的无机矿物质反应造成了S^(6+)和S^(2-)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热解焦 燃烧 N/S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三维服装的曲面造型
11
作者 张静 巩志强 魏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33-236,共4页
从人体服装设计所用曲面出发,通过对样条曲线进行分类,提出将环和特征线作为人体服装三维建模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并详细介绍了利用双线性插值法对人体服装中的两类子曲面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从而在将参数化方法运用到高层次图素如样条曲... 从人体服装设计所用曲面出发,通过对样条曲线进行分类,提出将环和特征线作为人体服装三维建模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并详细介绍了利用双线性插值法对人体服装中的两类子曲面进行三维建模的方法,从而在将参数化方法运用到高层次图素如样条曲线、曲面等方面作了尝试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服装 样条曲线 三维建模 双线性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基多孔炭材料的制备及其CO2吸附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孟凡志 巩志强 +4 位作者 王振波 孙治谦 房佩文 刘雷 张颢腾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1-556,共6页
含油污泥热解能实现危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热解后的油、气可作为化工原料,热解焦因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可用作吸附材料。以烘干的含油污泥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N2气氛下通过水平管式热解炉制备多孔炭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 含油污泥热解能实现危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热解后的油、气可作为化工原料,热解焦因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可用作吸附材料。以烘干的含油污泥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在N2气氛下通过水平管式热解炉制备多孔炭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等手段对活化温度为600℃、700℃以及800℃下炭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及CO2吸附性能进行全面分析,系统研究并总结不同活化温度与酸洗条件对多孔炭材料物理结构和CO2吸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粒径在0.074 mm以下经酸洗处理的油泥热解焦与KOH掺混加热到700℃制备出的炭材料CO2吸附性能最好,达到1.36 mmol/g。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备方法既能得到高吸附性能的多孔炭材料,又能充分利用油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热解 炭材料 活化温度 酸洗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微藻基生物质热解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房佩文 巩志强 +1 位作者 张缦 杨海瑞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S01期139-146,共8页
利用立式加热炉在400~800℃下进行微藻及其脱脂藻渣热解试验,探究热解温度对微藻基生物质热解焦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CHNS/O元素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 利用立式加热炉在400~800℃下进行微藻及其脱脂藻渣热解试验,探究热解温度对微藻基生物质热解焦性质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仪、CHNS/O元素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等对不同温度下的热解焦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微藻和藻渣的产焦率呈下降趋势,热解焦的C/H和C/O随之增大,颗粒平均粒径先减小后增大,比表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温度升高有利于热解焦碳结构和石墨结构的形成,温度过高则会发生烧结现象,孔隙结构也随之变差。微藻和藻渣热解焦中重金属元素浓度均处于洁净水平,热解过程可以有效降低微藻基生物质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生物质 热解焦 温度 理化性质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油泥热解焦掺混微藻渣燃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振通 巩志强 +3 位作者 王振波 房佩文 孟凡志 韩东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8-824,共7页
热解能够实现油泥资源化利用,热解后的热解焦可以通过焚烧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不同掺混比(φ)及不同升温速率(β)下的油泥热解焦与微藻渣混合燃烧实验,TG和DTG曲线表明,混合燃烧过程分为结晶水挥发、挥发分析出和燃烧... 热解能够实现油泥资源化利用,热解后的热解焦可以通过焚烧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利用热分析仪研究不同掺混比(φ)及不同升温速率(β)下的油泥热解焦与微藻渣混合燃烧实验,TG和DTG曲线表明,混合燃烧过程分为结晶水挥发、挥发分析出和燃烧、固定碳燃烧和矿物质燃烧分解。采用KAS和OFW等转化率法进行动力学参数求解。结果表明,添加微藻渣提高了混合燃料燃烧特性;β的增加促使传质阻力增大,质量损失段向高温区移动;活化能(Ea)值增大,燃烧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热解焦 微藻渣 混合燃烧特性 动力学特性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要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巩志强 原园 《成才之路》 2009年第5期14-14,共1页
现在的教学媒体种类很多,其性能和特点各异。在教学内容的表现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单一的媒体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需要对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 现在的教学媒体种类很多,其性能和特点各异。在教学内容的表现上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单一的媒体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需要对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交互使用,协调统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建立在两种技术之上的集合了图形、动画、声音和文字等元素的多媒体技术。给现代教学模式带来了创新与革命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应用 现代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巩志强 翁瑜卿 梁光瑞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第9期172-173,共2页
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数据加密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合理应用,便可有效提升网络信息的... 在当今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中,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加便利。但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在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数据加密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合理应用,便可有效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尽最大限度避免非法盗用、篡改和破坏等情况。基于此,对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中的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应用 信息技术 网络信息 安全防护 数据加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搜索浏览设计与用户体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光瑞 巩志强 +2 位作者 王宁 高尚建 魏国 《信息技术》 2022年第7期142-146,153,共6页
针对当前已有方法应用于搜索浏览设计资源占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宗日志数据、支持多个复杂项目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采用非线性惯性权重,设计了两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块,构建粒子质点,利用该质点在伪逻辑数... 针对当前已有方法应用于搜索浏览设计资源占用量大、效率低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宗日志数据、支持多个复杂项目搜索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方法采用非线性惯性权重,设计了两个卷积神经网络模块,构建粒子质点,利用该质点在伪逻辑数据库形成的粒子空间中移动到最佳位置,形成粒子群搜索结果,采用六维数据空间下的距离函数进行数据处理,测试了该算法下的搜索效率及搜索耦合度,具有较高的搜索精准度与敏感度。实验验证该方法对文本数据、图片、音频识别敏感度有所增强,用户体验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引擎 粒子群算法 六维逻辑空间 卷积神经网络 异构化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数据的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
18
作者 翁瑜卿 梁光瑞 巩志强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3期90-92,共3页
目前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存在数据传输能力无法满足数据中心规模的问题,为满足对数据中心进行智能高效运维与监控,提出了基于多维数据的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通过结合多维数据运行原理,构建运维监控平台硬件结构,利用传感设... 目前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存在数据传输能力无法满足数据中心规模的问题,为满足对数据中心进行智能高效运维与监控,提出了基于多维数据的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通过结合多维数据运行原理,构建运维监控平台硬件结构,利用传感设备对数据中心设备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建立监控机制实现对数据中心的智能监控。最后与常规的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进行对比,提出的基于多维数据的数据中心智慧运维监控平台在数据传输能力上优于传统的运维监控平台,能够满足数据量较大的数据运维和监控,保障了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数据 数据中心 智慧运维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