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钉基厚膜电阻中钽钌酸铅颗粒尺寸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巨新 杨建红 +1 位作者 施朝淑 唐孝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96-98,共3页
本文研究了钌基厚膜电阻导电相图钌酸铅(Pb_2(Ta_x,Ru_(2-x))O_σ+σ)(δ=0.1)颗粒尺寸对其阻值和电阻温度系数(TCR)的影响。发现适当控制颗粒度大小,可获得具有稳定阻值和TCR的厚膜电阻。
关键词 钌基厚膜电阻 导电相 厚膜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的真空紫外光电离 被引量:1
2
作者 巨新 张允武 +2 位作者 盛六四 陶李 唐孝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利用同步辐射(SR)作为真空紫外光源,结合超声分子束装置,可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各种分子及小团簇在全波长范围内进行光电离和光离解研究.例如:通过光电离质谱对各种反应产物进行认定;结合光电离效率曲线(PIE)测定分子及团簇的电离... 利用同步辐射(SR)作为真空紫外光源,结合超声分子束装置,可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各种分子及小团簇在全波长范围内进行光电离和光离解研究.例如:通过光电离质谱对各种反应产物进行认定;结合光电离效率曲线(PIE)测定分子及团簇的电离能,确定能级结构.本文报导了对C_2H_3Cl 在50—140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光电离研究的初步结果.我们用四极质谱测量了各种离子碎片的光电离谱,讨论了该分子的单光子电离的反应通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紫外 光电离 质谱 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的康普顿抑制γ谱仪性能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巨新 王明谦 李裕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在建立康普顿抑制γ谱仪的过程中,用蒙特卡罗方法对谱仪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据此提出了性能设计参考值。
关键词 Γ谱仪 康普顿抑制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烷烃硫醇小分子自组装单层的原子光刻技术--以壬烷硫醇和12烷硫醇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巨新 仓桥光纪 +1 位作者 铃木拓 山内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不同网格尺寸的透射电镜铜网作为掩模,以烷烃硫醇类小分子自组装单层作为光刻胶,光学质量的云母为衬底,用亚稳氦原子光刻技术制备具有纳米台阶的金膜图形,最终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可将具有纳米台阶的正负图... 采用不同网格尺寸的透射电镜铜网作为掩模,以烷烃硫醇类小分子自组装单层作为光刻胶,光学质量的云母为衬底,用亚稳氦原子光刻技术制备具有纳米台阶的金膜图形,最终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这种技术可将具有纳米台阶的正负图形很好地传递到金膜,具有高的可信度。同时,在不同时的实验中光刻图形的重复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光刻 掩模 自组装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LiF团簇基多层纳米膜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巨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84-286,共3页
用蒸发/冷凝方法制备Cu/LiF团簇基多层膜,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慢正电子束进行研究。与相应的体材料相比,虽然未发现Cu-Cu键长有明显收缩,但其配位数减少,结构无序性增加。同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 用蒸发/冷凝方法制备Cu/LiF团簇基多层膜,用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慢正电子束进行研究。与相应的体材料相比,虽然未发现Cu-Cu键长有明显收缩,但其配位数减少,结构无序性增加。同时,讨论了制备条件对其微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膜 铜团簇 慢正电子束 缺陷浓度 广延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液氮温度 单晶铜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径向分布函数 正电子湮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磷团簇离子的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巨新 施朝淑 +4 位作者 张南 高振 孔繁敖 朱起鹤 唐孝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325-1328,共4页
用激光蒸发方法产生大量的FexP^+y,通过对其形成过程和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主要的气相反应方程式为Px+Fe^+x→FexP^+y+Pz-y。结合理论计算获得和团簇离子电子占有态的结构。解释了团簇离子质谱中奇偶性产... 用激光蒸发方法产生大量的FexP^+y,通过对其形成过程和稳定性的研究,确定了主要的气相反应方程式为Px+Fe^+x→FexP^+y+Pz-y。结合理论计算获得和团簇离子电子占有态的结构。解释了团簇离子质谱中奇偶性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蒸发 奇偶性 铁磷团簇离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联反符合计数系统的康普顿抑制γ谱仪
7
作者 巨新 王明谦 +2 位作者 李裕熊 潘仲韬 陆双桐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2-175,197,共5页
本文介绍的用于低本底γ测量的小型康普顿抑制谱仪采用并联取样反符合计数系统,同时具有简单有效的物质屏蔽和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功能,在阱型反符合屏蔽条件下,谱仪对置于NaI(Tl)主探测器上方3.5cm处的 ̄(137)Cs... 本文介绍的用于低本底γ测量的小型康普顿抑制谱仪采用并联取样反符合计数系统,同时具有简单有效的物质屏蔽和数据自动采集和分析功能,在阱型反符合屏蔽条件下,谱仪对置于NaI(Tl)主探测器上方3.5cm处的 ̄(137)Cs薄膜源的探测灵敏度为74.37Pa;在50~2000keV能区的积分本底为115min ̄(-1),与无反符合屏蔽时相比降低了6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谱仪 物质屏蔽 反符合 康普顿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射频离子阱中存储介观尺度团簇的条件
8
作者 巨新 彭良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81-283,共3页
从原理上计算了在射频离子阱中存储具有介观尺度的重团簇离子的条件,分析了重离子具有的大转动惯量效应,最终,指出了可能采用的离子阱技术。
关键词 离子阱 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金属原子团簇的表面张力计算
9
作者 巨新 张海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50-2853,共4页
用液体表面张力的统计理论计算了铜、银、金原子团簇(其平均直径d≤20nm)的表面张力,与通过测定晶格收缩方法所获的实验值比较,取得了有意义的结果。
关键词 团簇 金属原子 表面张力 金属团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掺杂的钌基厚膜电阻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效应的研究
10
作者 巨新 杨建红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本文报道了钽掺杂钌基厚膜电阻制备过程中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效应的实验研究结果。当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分别达到25和50nm时,电阻阻值和电阻温度系数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并尝试根据厚膜电阻导电机理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定性的分析。
关键词 Liao基厚膜电阻 颗粒尺寸效应 混合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研究进展 被引量:97
11
作者 黄群英 李春京 +15 位作者 李艳芬 刘少军 吴宜灿 李建刚 万发荣 巨新 单以银 郁金南 朱升云 张品源 杨建锋 韩福生 孔明光 李合琴 室贺健夫 长坂琢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50,85,共11页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聚变示范堆和聚变动力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国际上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在研发其特有的RAFM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与国内外多家单位的合作下发展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 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被普遍认为是未来聚变示范堆和聚变动力堆的首选结构材料。国际上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在研发其特有的RAFM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与国内外多家单位的合作下发展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本文总结了CLAM钢研制发展的主要进展,包括其成分优化设计、冶炼加工制备工艺、物理性能、机械性能、辐照性能及与液态LiPb的相容性等测试与研究以及各种焊接工艺研究等,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低活化材料 CLAM钢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液态锂铅包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群英 李春京 +22 位作者 李艳芬 刘少军 宋勇 彭蕾 章毛连 朱志强 高胜 郭智慧 王永亮 吴宜灿 万发荣 单以银 郁金南 朱升云 张品源 杨建锋 李合琴 巨新 室贺健夫 长坂琢也 大贯惣明 FDS团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397-406,共10页
液态锂铅包层是国际上普遍关注和最有发展潜力的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之一,而包层材料是液态锂铅包层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液态锂铅包层普遍选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液态锂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及氚增殖剂.另外,部分... 液态锂铅包层是国际上普遍关注和最有发展潜力的聚变堆包层概念设计之一,而包层材料是液态锂铅包层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液态锂铅包层普遍选用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RAFM钢)作为结构材料,液态锂铅作为中子倍增剂及氚增殖剂.另外,部分设计采用了耐高温、电绝缘流道插件作为功能材料,以降低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及提高冷却剂出口温度(高于700℃).为适应液态包层的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DS团队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单位,进行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钢)及液态锂铅包层功能材料研发,并开展了锂铅热对流及强迫对流回路的设计、研制及腐蚀实验研究,以研究液态金属锂铅的流动特性及其与结构和功能材料的相容性.同时建立了聚变堆材料数据库平台,为促进中国聚变堆液态包层及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包层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 锂铅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类金刚石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卫东 王锋 +6 位作者 李俊 李盛印 曹林洪 葛芳芳 巨新 唐永建 孙卫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9-773,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了最高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达45 GPa和290GPa,且表面十分光滑的类金刚石薄膜。在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薄膜最低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分别为0.045与5.74×10-10mm3.N-1.m-1。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在不同衬底温度下制备了最高硬度与弹性模量分别达45 GPa和290GPa,且表面十分光滑的类金刚石薄膜。在相对湿度为80%的条件下,薄膜最低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分别为0.045与5.74×10-10mm3.N-1.m-1。实验结果表明,硬度与弹性模量随衬底温度升高而降低,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随衬底温度升高而增大。拉曼光谱表明:在室温下制备的薄膜为典型类金刚石结构,sp3含量高达76.8%,而随温度升高,薄膜结构逐渐经无定形碳结构向纳米晶石墨结构方向发展,sp3含量也随之降低,力学性能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衬底温度 硬度 弹性模量 摩擦系数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g,Sr)O·nAl_2O_3∶Mn^(2+)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雷军 张忠义 +4 位作者 韩莉 周永勃 刘翠兰 陶冶 巨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Ba0 04Mg0 16Sr0 8O·nAl2O3∶Mn2+0 07(n=4 1,4 2…4 9)和Ba0 1Mg0 1Sr0 8O·nAl2O3∶Mn2+0 07(n=4 1,4 2…4 9)铝酸盐体系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呈单相,说明生成了完全互溶的连续固溶体。经检测发现Mg2+,S... 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Ba0 04Mg0 16Sr0 8O·nAl2O3∶Mn2+0 07(n=4 1,4 2…4 9)和Ba0 1Mg0 1Sr0 8O·nAl2O3∶Mn2+0 07(n=4 1,4 2…4 9)铝酸盐体系发光材料。X射线衍射呈单相,说明生成了完全互溶的连续固溶体。经检测发现Mg2+,Sr2+的引入有效地优化了发光基质,使Mn2+在真空紫外激发下的发射明显增强。在Ba0 04Mg0 16Sr0 8O·nAl2O3∶Mn2+0 07体系中,在一定范围内改变Al3+含量(n值)可适当调整激发光谱峰位;适当调整Al3+和Mn2+的含量比可以改变体系的发光强度,以满足等离子平板显示(PDP)技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固相反应 (Ba Mg Sr)O·nAl2O3:Mn^2+ 合成 发光性质 铝酸盐体系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液态金属锂铅包层多功能涂层研发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群英 宋勇 +7 位作者 郭智慧 严资林 李春京 王永亮 吴宜灿 李合琴 巨新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6-262,共7页
液态金属锂铅包层是目前国际上聚变堆包层设计研究的主要方案之一,结构材料表面制备涂层是降低锂铅包层中的氚渗透率、液态锂铅腐蚀及磁流体动力学(MHD)效应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从涂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 液态金属锂铅包层是目前国际上聚变堆包层设计研究的主要方案之一,结构材料表面制备涂层是降低锂铅包层中的氚渗透率、液态锂铅腐蚀及磁流体动力学(MHD)效应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主要从涂层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两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液态锂铅包层涂层材料研发方面的进展概况,并对涂层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中国发展液态锂铅包层涂层的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锂铅包层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掺杂氢化非晶碳薄膜制备及其热稳定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洪亮 吴卫东 +6 位作者 何智兵 刘兴华 李俊 曹林洪 巨新 唐永建 谢二庆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1-624,共4页
以H2、反式-2-丁烯(T2B)和二茂铁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用金属有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了Fe掺杂氢化非晶碳(a-C:H:Fe)薄膜。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a-C:H:Fe薄膜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台阶仪、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以H2、反式-2-丁烯(T2B)和二茂铁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用金属有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制备了Fe掺杂氢化非晶碳(a-C:H:Fe)薄膜。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a-C:H:Fe薄膜成分进行了分析。使用台阶仪、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热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比分析了a-C:H薄膜和a-C:H:Fe薄膜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和光学带隙变化。研究表明:相同制备条件下,相比a-C:H薄膜,a-C:H:Fe薄膜的沉积速率高,表面颗粒小,容易碳化,光学带隙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靶 氢化非晶碳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FE掺杂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蒸发产生钽钌酸铅团簇负离子的研究
17
作者 巨新 杨建红 +4 位作者 施朝淑 张南 高振 孔繁敖 朱起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851-1853,共3页
激光蒸发产生钽钌酸铅团簇负离子的研究巨新,杨建红,施朝淑,张南,高振,孔繁敖,朱起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关键词团簇离子,激光蒸发,奇偶性厚膜电阻以RuO2、Pb2Ru... 激光蒸发产生钽钌酸铅团簇负离子的研究巨新,杨建红,施朝淑,张南,高振,孔繁敖,朱起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关键词团簇离子,激光蒸发,奇偶性厚膜电阻以RuO2、Pb2Ru2O7或Bi2Ru2O7作导电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钌酸铅 团簇离子 激光蒸发
全文增补中
x光纳米光刻掩模的离子束制备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勇 彭良强 +3 位作者 巨新 伊福廷 张菊芳 吴自玉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重离子束轰击聚碳酸酯后,对样品进行陈化和紫外线照射敏化,在优化条件下蚀刻后得到纳米孔径核孔膜。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核孔膜中制备了最小孔径为30纳米的铜纳米线。获得的铜纳米线/聚碳酸酯可以作为x光纳米光刻的掩模。
关键词 纳米光刻 纳米线 x光掩模 离子束制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铝涂层绝缘性能及吸氢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斌斌 吴平 +5 位作者 陈森 巨新 赵以德 张师平 闫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11-1317,共7页
氧化铝具有优良的绝缘和阻氚性能,是ITER候选功能材料之一。本工作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基底上制备了氧化铝涂层。分别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Raman激光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氧化铝涂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 氧化铝具有优良的绝缘和阻氚性能,是ITER候选功能材料之一。本工作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基底上制备了氧化铝涂层。分别采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Raman激光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氧化铝涂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测量了氧化铝涂层体电阻率;研究了氧化铝涂层样品的吸氢特性。结果表明:氧氩比为0.1和0.5下制备的氧化铝涂层为非晶结构,氧氩比为0.4下制备的涂层中出现了结晶程度较差的氧化铝δ相结构;氧氩比为0.1和0.4下制备的涂层粗糙度和粒径均小于氧氩比为0.5下制备的涂层;不同氧氩比下制备的氧化铝涂层体电阻率均超过2.7×1014Ω·cm,氧氩比为0.4下制备的涂层电阻率最高,达到2.1×1015Ω·cm;氧氩比为0.5下制备的涂层样品具有最低的吸氢量。氧氩比对涂层的电绝缘特性和吸氢特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涂层 绝缘性能 吸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DKDP元件的辐照损伤分布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畅 巨新 +9 位作者 刘宝安 孙洵 张立松 徐明霞 任宏凯 魏列宁 武鹏程 李扬 东超 闫春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113,共9页
大口径高能激光装置是各强国积极研究的重点项目。对装置内大口径光学元件损伤特性进行有效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研究大尺寸光学元件表面损伤。通过分段拍摄、图像拼合、损伤点记录、统计与归纳等工作发现,不同尺寸损伤点的分布... 大口径高能激光装置是各强国积极研究的重点项目。对装置内大口径光学元件损伤特性进行有效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此研究大尺寸光学元件表面损伤。通过分段拍摄、图像拼合、损伤点记录、统计与归纳等工作发现,不同尺寸损伤点的分布特性差异较大。结合统计学方法与类似实验对比、理论计算等方式对损伤点分布与样品辐照环境特性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损伤点的位置分布与辐照光束的能量密度关联紧密;系统光束(351 nm)在低于6 J/cm^(2)时能量分布均匀,高于6.7 J/cm^(2)时呈现较为明显的高斯分布状态。可以为大口径高能辐照环境的元件损伤特性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大口径紫外激光器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DP 激光诱导损伤 损伤分布 大口径 高能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