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等离子体电磁辐射模型
1
作者 巨圆圆 张庆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8,共5页
超高速碰撞等离子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在碰撞的初期,等离子体运动伴随可见光谱,主要有较强的线光谱和较弱的连续光谱。线光谱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中激发态电子的跃迁产生,连续光谱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韧致辐射和复合辐射产生。本... 超高速碰撞等离子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电磁辐射。在碰撞的初期,等离子体运动伴随可见光谱,主要有较强的线光谱和较弱的连续光谱。线光谱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中激发态电子的跃迁产生,连续光谱主要是由于等离子体韧致辐射和复合辐射产生。本文建立了等离子体电磁辐射的理论模型,通过计算3s^(2)3p-3s^(2)4s两条Al I特征谱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到合理的等离子体数密度和温度分布参数。在此基础上,预测3s^(2)3p-3s^(2)3d两条Al I特征谱线,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计算超高速碰撞等离子体电磁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等离子体 电磁辐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铝静高压熔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巨圆圆 张庆明 +1 位作者 姬广富 龚自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7-60,共4页
基于嵌入原子势(EAM)函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单晶铝在静高压下的熔化进行了计算。利用能量体积法、径向分布函数、均方根位移分析了单晶铝在零压下熔化的构型变化,对比分析了零压下升温速率对单晶铝熔化的影响,得到了单晶铝在静高压... 基于嵌入原子势(EAM)函数,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单晶铝在静高压下的熔化进行了计算。利用能量体积法、径向分布函数、均方根位移分析了单晶铝在零压下熔化的构型变化,对比分析了零压下升温速率对单晶铝熔化的影响,得到了单晶铝在静高压下的p-V状态方程和熔化曲线,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分子动力学 熔化曲线 状态方程 单晶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舰聚能战斗部装药结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莉 张庆明 +1 位作者 汪玉 巨圆圆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4-158,共5页
聚能装药作为攻击机场跑道、混凝土地下工事等特殊防护结构的有效装药结构,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在水中兵器上。为了设计适合于攻击大型水面舰船和潜艇的聚能战斗部装药结构,本文对6种典型球缺形药型罩形成弹丸和侵彻含水复合装甲进行了... 聚能装药作为攻击机场跑道、混凝土地下工事等特殊防护结构的有效装药结构,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在水中兵器上。为了设计适合于攻击大型水面舰船和潜艇的聚能战斗部装药结构,本文对6种典型球缺形药型罩形成弹丸和侵彻含水复合装甲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分析得到了中心厚度为3.2mm的变壁厚紫铜球缺罩形成的EFP弹丸具有良好的侵彻性能,适用于攻击含有水层的舰船双层防护装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装药 爆炸成型弹丸 含水复合装甲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沉底爆炸峰值压力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莉 巨圆圆 +1 位作者 武堃 第五鹏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68-372,共5页
沉底装药水下爆炸涉及复杂的动态边界效应,其载荷特性与装药自由场水中爆炸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沉底装药水下爆炸峰值压力传播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底装药水下爆炸峰值压力随着爆距的增加而衰减,且... 沉底装药水下爆炸涉及复杂的动态边界效应,其载荷特性与装药自由场水中爆炸有显著不同。本文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沉底装药水下爆炸峰值压力传播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底装药水下爆炸峰值压力随着爆距的增加而衰减,且呈半球形分布;对于相同爆距各点,最大峰值压力通常出现在装药靠近水底面一侧的斜上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下爆炸 峰值压力 数值模拟 沉底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碰撞靶板成坑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东江 张庆明 巨圆圆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65,共6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撞击半无限厚靶的成坑特性。研究表明:长径比相等的柱形弹丸或者球形弹丸,在靶板中形成的弹坑趋于半球形,长径比较大的弹丸在靶板中形成坑径比较大的弹坑;相同质量情况下,柱形弹丸比球形弹丸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形状弹丸超高速撞击半无限厚靶的成坑特性。研究表明:长径比相等的柱形弹丸或者球形弹丸,在靶板中形成的弹坑趋于半球形,长径比较大的弹丸在靶板中形成坑径比较大的弹坑;相同质量情况下,柱形弹丸比球形弹丸的侵彻能力强,长径比较大的柱形弹丸比长径比较小的柱形弹丸侵彻能力强;长径比较大的柱形弹丸侵彻过程中,弹丸中形成驻定波阵面,呈现出"分节"与靶板作用的现象,侵彻时间延长,侵彻深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数值模拟 弹丸形状 成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角与攻角联合作用下薄芳纶层合板抗平头弹侵彻性能
6
作者 季海波 王昕 +4 位作者 苏金波 李振 王鹏飞 巨圆圆 卢天健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6,共13页
为探究着角和攻角对薄芳纶层合板抗平头弹侵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4 mm厚芳纶层合板在着角单独作用下以及着/攻角联合作用下的弹道行为进行了计算.通过弹丸的剩余速度、靶板的极限弹道速度及穿孔能量阈值反映了芳纶... 为探究着角和攻角对薄芳纶层合板抗平头弹侵彻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4 mm厚芳纶层合板在着角单独作用下以及着/攻角联合作用下的弹道行为进行了计算.通过弹丸的剩余速度、靶板的极限弹道速度及穿孔能量阈值反映了芳纶层合板的抗侵彻性能,分析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薄芳纶层合板的弹道极限速度随初始着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入射速度的增大和初始着角的减小,着角改变量和攻角改变量均有减小的趋势;对于固定的着角,负攻角不利于子弹侵彻,正攻角有利于侵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角 攻角 芳纶层合板 平头弹 弹道极限速度 穿孔能量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弹丸超高速撞击铝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巨圆圆 张庆明 +2 位作者 龚良飞 武强 龚自正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2期153-157,共5页
基于开源分子动力学程序LAMMPS建立球形铝弹丸超高速撞击铝靶的计算模型,模拟弹丸以10 km/s的速度超高速撞击单层靶、双层靶和半无限厚靶;获得了超高速碰撞靶板的物理过程及靶板损伤特性,与超高速碰撞宏观现象相似;厚靶成坑坑深与宏观... 基于开源分子动力学程序LAMMPS建立球形铝弹丸超高速撞击铝靶的计算模型,模拟弹丸以10 km/s的速度超高速撞击单层靶、双层靶和半无限厚靶;获得了超高速碰撞靶板的物理过程及靶板损伤特性,与超高速碰撞宏观现象相似;厚靶成坑坑深与宏观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模拟结果初步表明,分子动力学方法可以对弹丸超高速碰撞薄靶和半无限厚靶进行模拟,为揭示碰撞过程中的微观机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分子动力学 势函数 碎片云 成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卵形弹丸侵彻加筋薄靶剩余速度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巨圆圆 张庆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6-130,共5页
基于尖卵形弹丸侵彻十字形加筋薄靶的花瓣型破坏模式,研究弹丸动能损失主要用于花瓣弯曲应变能、裂纹扩展应变能和加强筋弯曲应变能。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得到了弹丸穿甲后的剩余速度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初始速度的弹丸侵彻不同厚度薄板的过... 基于尖卵形弹丸侵彻十字形加筋薄靶的花瓣型破坏模式,研究弹丸动能损失主要用于花瓣弯曲应变能、裂纹扩展应变能和加强筋弯曲应变能。利用能量守恒原理得到了弹丸穿甲后的剩余速度计算公式,并对不同初始速度的弹丸侵彻不同厚度薄板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剩余速度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侵彻 加筋薄靶 剩余速度 能量守恒原理 花瓣型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巨圆圆 张磊 张庆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4,共6页
用二级轻气炮开展直径为6.4 mm的球形LY12铝弹丸以不同速度撞击厚度为23 mm的LY12铝靶,得到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提出超高速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的剩余比内能机制和弹靶粒子二次碰撞机制,开展球形弹丸超高速碰撞靶板试验。结果表明:产生等... 用二级轻气炮开展直径为6.4 mm的球形LY12铝弹丸以不同速度撞击厚度为23 mm的LY12铝靶,得到了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提出超高速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的剩余比内能机制和弹靶粒子二次碰撞机制,开展球形弹丸超高速碰撞靶板试验。结果表明:产生等离子体的临界碰撞速度约为4.8 km/s,与弹靶粒子二次碰撞机制相符;用电子力场方法模拟一维平面超高速碰撞,得到产生等离子体相变的临界碰撞速度为10 km/s,与剩余比内能机制相符。弹丸超高速碰撞靶板产生等离子体的机理是喷出物中弹靶粒子发生二次碰撞,使弹靶粒子剩余比内能进一步增大而发生电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等离子体 二次碰撞 剩余比内能 电子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碰撞力电耦合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巨圆圆 张磊 张庆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30,共6页
超高速碰撞成坑过程中,等离子体运动产生的瞬时电场和电磁辐射对靶板中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靶板中应力状态的变化又会加剧靶板的损伤和破坏,进而影响等离子体运动及等离子体产生的电磁辐射,发生变化的等离子体及其电磁辐射又会影响靶板... 超高速碰撞成坑过程中,等离子体运动产生的瞬时电场和电磁辐射对靶板中的应力状态产生影响,靶板中应力状态的变化又会加剧靶板的损伤和破坏,进而影响等离子体运动及等离子体产生的电磁辐射,发生变化的等离子体及其电磁辐射又会影响靶板中的应力状态。等离子体及其电磁辐射在靶板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使靶板更易损伤和破坏,加剧了靶板材料发生等离子体相变。建立了超高速碰撞等离子体及其电磁辐射在靶板中产生附加应力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碰撞速度为5 km/s时,附加应力约为1 MPa,碰撞速度大于15 km/s时,附加应力达到数十兆帕,超高速碰撞过程中的力电耦合效应比较明显。将附加应力理论模型引入分子动力学计算程序中,对超高速碰撞过程中的力电耦合效应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等离子体及其电磁辐射使靶板势能有所增加,而对靶板温度影响不大,使靶板在后续碰撞过程中更易损伤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力电耦合 等离子体 电磁辐射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self-diffusion coefficients for liquid metals 被引量:1
11
作者 巨圆圆 张庆明 +1 位作者 龚自正 姬广富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8期365-368,共4页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coefficients of self-diffusion for liquid metals are simul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meth ods based on the embedded-atom-method (EAM) potential function.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a g...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coefficients of self-diffusion for liquid metals are simulat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meth ods based on the embedded-atom-method (EAM) potential function.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a good inverse linear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self-diffusion coefficients and temperature, though the results in the litera ture vary somewhat, due to the employment of different potential functions. The estimated activation energy of liquid metals obtained by fitting the Arrhenius formula is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shear-viscosities obtained from the Stokes-Einstein rel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sults of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re generally consistent with other values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self-diffusion coefficients shear-viscosity liquid met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内爆炸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超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博文 龙仁荣 +4 位作者 张庆明 巨圆圆 钟贤哲 汪海洋 刘文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9,共17页
为研究密闭舱室内爆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超压特性,利用缩比模型进行了某典型舱室内爆试验,得到远离角隅、两面角隅和三面角隅处的冲击波载荷,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特征位置处冲击波传播规律及载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远离角隅处壁面反... 为研究密闭舱室内爆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超压特性,利用缩比模型进行了某典型舱室内爆试验,得到远离角隅、两面角隅和三面角隅处的冲击波载荷,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特征位置处冲击波传播规律及载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远离角隅处壁面反射冲击波超压曲线呈现单峰结构,反射冲击波以球面波传播;距两面角隅一定范围内冲击波超压曲线呈现双峰结构,两面角隅冲击波超压曲线呈现单峰结构,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以椭球状传播;距三面角隅一定范围内冲击波超压曲线呈现多峰结构,三面角隅冲击波超压曲线呈现单峰结构,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以球面波传播;在合理假设条件下,根据量纲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得到首次冲击时角隅汇聚反射冲击波载荷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内爆炸 角隅 冲击波 量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电磁辐射 被引量:7
13
作者 龚良飞 张庆明 +2 位作者 龙仁荣 张凯 巨圆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28,共17页
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固体物质在强冲击作用下的重要物理响应,在深空探测、航天器对空间碎片的防护设计、武器毁伤评估应用广泛。本文中概述了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电磁辐射现象,总结了不同碰撞条件下,超高速碰撞产生微波和闪光的时... 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固体物质在强冲击作用下的重要物理响应,在深空探测、航天器对空间碎片的防护设计、武器毁伤评估应用广泛。本文中概述了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电磁辐射现象,总结了不同碰撞条件下,超高速碰撞产生微波和闪光的时频特性;从超高速碰撞产生材料破碎和产生等离子体两个方面,分析了超高速碰撞产生微波的辐射模型;归纳了超高速碰撞下的发光机理,并阐述了超高速碰撞产生连续光谱和线谱的辐射模型,指出了超高速碰撞产生电磁辐射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电磁辐射 等离子体 闪光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纲分析的两次内爆加载下舱室结构损伤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锡锋 巨圆圆 +3 位作者 杜志鹏 张磊 周春桂 李旭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98,共5页
以舰舱室结构在承受多发武器攻击时的动态响应为背景,研究单舱室结构在两次内部爆炸加载下结构的变形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UTODYN进行两次内爆冲击波的数值仿真,通过量纲分析研究内爆载荷下舱室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起爆位置和爆炸当量... 以舰舱室结构在承受多发武器攻击时的动态响应为背景,研究单舱室结构在两次内部爆炸加载下结构的变形规律。利用有限元软件AUTODYN进行两次内爆冲击波的数值仿真,通过量纲分析研究内爆载荷下舱室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起爆位置和爆炸当量对舱室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爆炸当量为2~10 kg、炸点位置距离舱壁中心0.4~1.2 m,舱壁结构毁伤模式为挠曲变形和局部破口;仿真得出舱壁最大挠厚比和炸药当量/舱壁边长、炸药当量/爆距存在线性关系并得出内爆无量纲损伤数D_(m);将各种工况下的无量纲损伤数与爆炸当量进行统计,发现2种毁伤模式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分界线,分界线方程可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内爆 多次爆炸 毁伤模式 量纲分析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高压气泡动态特性数值模拟
15
作者 巨圆圆 熊展 +2 位作者 张磊 赵鹏铎 杜志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4-17,共4页
基于Fluent的VOF模型开展气泡动态特性数值模拟,得到气泡脉动周期、流场中测点处压力及质点速度,并分析了气泡初始内压及初始半径对气泡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泡初始内压及初始半径越大,气泡最大膨胀半径越大,脉动周期越长,... 基于Fluent的VOF模型开展气泡动态特性数值模拟,得到气泡脉动周期、流场中测点处压力及质点速度,并分析了气泡初始内压及初始半径对气泡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气泡初始内压及初始半径越大,气泡最大膨胀半径越大,脉动周期越长,流场中测点处压力峰值及质点速度峰值越大。水下爆炸气泡的初始状态直接影响其动态特性,数值模拟结果对水下爆炸气泡动态特性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 动态特性 VOF模型 水下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内爆炸冲击波载荷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展 巨圆圆 +2 位作者 张春辉 张磊 乔赫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8-12,共5页
为研究舱内爆炸冲击波载荷特性,采用1∶2缩比舱室模型开展了舱内爆炸实验,获取正规反射测点、两壁面交汇角隅处反射测点和三壁面交汇角隅处反射测点的压力载荷数据,分析了不同位置测点压力载荷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经验... 为研究舱内爆炸冲击波载荷特性,采用1∶2缩比舱室模型开展了舱内爆炸实验,获取正规反射测点、两壁面交汇角隅处反射测点和三壁面交汇角隅处反射测点的压力载荷数据,分析了不同位置测点压力载荷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数据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总结出舱内不同位置处压力载荷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内爆炸 冲击波 载荷特性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