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受体PXR/AhR调控药物代谢酶对神经系统解毒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薛锦 左铮云 陈丽华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2期85-88,共4页
PXR/AhR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解毒机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调控解毒酶基因表达、介导药物代谢及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药物的解毒过程。PXR/AhR激活后,可以正向调控下游的代谢酶(如Ⅰ相代谢酶CYP3A、CYP2C、... PXR/AhR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神经系统的解毒机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调控解毒酶基因表达、介导药物代谢及与其他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来影响药物的解毒过程。PXR/AhR激活后,可以正向调控下游的代谢酶(如Ⅰ相代谢酶CYP3A、CYP2C、CYP1A等,Ⅱ相代谢酶UGT1A、GST等)与转运体(Ⅲ相转运体P-gp)的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使药物浓度降低,减少细胞毒作用。对PXR/AhR介导的药物解毒机制的梳理,有助于预测配伍用药时可能引发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孕烷X受体 芳香烃核受体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淋颗粒治疗泌尿系感染下焦湿热证11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左铮云 李长如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0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下焦湿热证 清淋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大鼠组织CS、OGDH含量和下丘脑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凤云 张大玲 +3 位作者 王炳志 刘春花 翁美芝 左铮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2,共4页
为了解高温环境对正常大鼠和中枢麻醉大鼠腓肠肌、肝组织柠檬酸合酶(CS)、酮戊二酸脱氢酶(OGDH)含量和下丘脑线粒体数量等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正常对照组(常对组)、高温正常对照组(高对组)、常温中枢麻... 为了解高温环境对正常大鼠和中枢麻醉大鼠腓肠肌、肝组织柠檬酸合酶(CS)、酮戊二酸脱氢酶(OGDH)含量和下丘脑线粒体数量等能量代谢指标的影响。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正常对照组(常对组)、高温正常对照组(高对组)、常温中枢麻醉组(常麻组)、高温中枢麻醉组(高麻组),连续饲养30d后测定大鼠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腓肠肌、肝组织CS、OGDH含量,并观察下丘脑线粒体数量。结果显示,高对组和高麻组的体重和肝组织OGDH的含量、常麻组和高麻组血清TC、高对组和常麻组肝组织CS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P<0.05),而高对组和高麻组血清TG和腓肠肌OGDH的含量、常麻组和高麻组腓肠肌CS的含量和下丘脑线粒体数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常麻组比较,高对组和高麻组的体重和肝组织OGDH的含量、高对组腓肠肌CS的含量和下丘脑线粒体数量均显著下降(P<0.05,P<0.01),但高对组和高麻组血清TG的含量、高麻组肝组织C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由此认为,高温可降低大鼠体重、血清TC、肝组织OGDH含量,增高血清TG、腓肠肌OGDH、CS含量,中枢神经麻醉对以上结果均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中枢神经麻醉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线粒体数量,高温环境对其增加有一定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高温 柠檬酸合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邹勇 左铮云 +2 位作者 赵海梅 王馨 刘端勇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3期75-76,80,共3页
作为平补肝肾之阴的经典方剂,二至丸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衰老、调节免疫、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抗骨质疏松、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抗疲劳、抗血栓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及防治亚健康,然其药理研究稍显不足,尤... 作为平补肝肾之阴的经典方剂,二至丸具有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抗衰老、调节免疫、降血脂、改善缺铁性贫血、抗骨质疏松、抑制肿瘤生长、降血糖、抗疲劳、抗血栓等作用,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及防治亚健康,然其药理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就二至丸的药理作用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女贞子 墨旱莲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临床应用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馨 刘端勇 +2 位作者 赵海梅 邹勇 左铮云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二至丸是滋阴补肾方药,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壮筋骨、乌须发之功效。对于妇科、皮肤科、血液、肾脏系统、肝脏、骨科和肠胃等各科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对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用药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二至丸 临床应用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药理作用之回顾与解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敏芳 刘端勇 +2 位作者 徐荣 左铮云 赵海梅 《江西中医药》 2015年第5期60-63,共4页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姜黄素属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天然药物。具有抑制炎症、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诸多药理作用,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关键词 姜黄素 药理作用 抑制炎症 抗氧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化瘀解毒方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26例 被引量:4
7
作者 严小军 谢斌 +1 位作者 姚亮亮 左铮云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的新方法。方法:将40例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养阴化瘀解毒方治疗组和艾迪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养阴化瘀解毒方与艾迪莎均能显著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里...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的新方法。方法:将40例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养阴化瘀解毒方治疗组和艾迪莎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养阴化瘀解毒方与艾迪莎均能显著改善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下坠等中医症候,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在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下坠等中医症候上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间综合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阴化瘀解毒方可明显改善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养阴化瘀解毒方在改善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下坠等中医症候上要优于艾迪莎,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化瘀解毒方 结肠炎相关性结肠癌前病变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方剂配伍中之“反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大玲 左铮云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9期20-21,共2页
"反佐"属于方剂组方配伍的一种,最早提出于《内经》,在后世医家临床组方配伍中得到了运用与补充。笔者主要从反佐与佐助、佐制的区别及反佐与反治的对比等方面,阐述对方剂配伍中的反佐的理解。反佐通过性味或作用与君药相反... "反佐"属于方剂组方配伍的一种,最早提出于《内经》,在后世医家临床组方配伍中得到了运用与补充。笔者主要从反佐与佐助、佐制的区别及反佐与反治的对比等方面,阐述对方剂配伍中的反佐的理解。反佐通过性味或作用与君药相反的配伍,在临床治疗中起到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佐 配伍 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对大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姚凤云 罗华富 +3 位作者 聂建华 左铮云 彭淑红 王炳志 《国医论坛》 2014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伤寒论》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的配伍内涵。方法:采用盐酸普罗帕酮诱导大鼠"心阳虚证"模型。动物末次给药后50 min,自腹主动脉采血6~8 mL,分离血清检测TC、TG、GLU、INS、GC、T3含量。结果:桂枝、甘草... 目的: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伤寒论》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的配伍内涵。方法:采用盐酸普罗帕酮诱导大鼠"心阳虚证"模型。动物末次给药后50 min,自腹主动脉采血6~8 mL,分离血清检测TC、TG、GLU、INS、GC、T3含量。结果:桂枝、甘草各配伍组均能降低TG、INS水平,增高GLU、GC含量。其中,对TG的影响以4、5、6、8组配伍较显著(P〈0.05);对GLU的影响以2、4、6组配伍的增高幅度较显著(P〈0.05或P〈0.01);对INS的影响则以4、8组配伍的下降趋势尤为突出(P〈0.05);对GC的影响则以4组配伍上升趋势较为明显(P〈0.05)。结论:《伤寒论》桂枝、甘草"辛甘化阳"配伍原理的内涵与干预大鼠血清TG、GLU、INS、GC等指标的代谢有关,其作用的发挥与桂枝、甘草配伍比例及煎煮时间密切相关,桂枝、甘草用量应大于6g,煎煮时间以15~35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辛甘化阳 能量代谢 配伍原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调脂减肥的理论依据与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娴 艾梓黎 +1 位作者 王海燕 左铮云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8-10,共3页
肥胖症是由于人体内脂肪组织过度堆积而导致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诱发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关于肥胖症的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药也在防治肥胖方面发... 肥胖症是由于人体内脂肪组织过度堆积而导致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诱发心血管、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危因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关于肥胖症的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药也在防治肥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基于数据挖掘和现代药理研究,结合中医理论来探寻四物汤治疗肥胖症的可能性,分析四物汤调脂减肥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基础,探索中药调脂减肥的新思路,为今后减肥药物的深入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四物汤 调脂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