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1
作者 余帅 冯光燕 +4 位作者 苏晓丽 许肖恒 张献芳 左粟田 张新全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5,共16页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5.20%(开花期)~26.15%(单株干草产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9094(单株干草产量)~2.0851(株幅),广义遗传力介于47.25%(单株鲜草产量)~83.72%(茎粗),各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14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第Ⅰ类(综合性状表现优)、第Ⅱ类(综合性状表现中等)和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差)均属中晚花类群,第Ⅳ类为晚花、高分蘖类群,第Ⅴ类属早花、低分蘖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5个表型性状可概括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8.642%,株幅、叶宽、生育期、茎粗、分蘖数、单株草产量是影响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评价Z值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材料共20份,排名前5位为第Ⅰ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秀材料,末尾4位为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材料,15个性状中有14个与Z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独立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多花黑麦草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广义遗传力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份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帅 冯光燕 +3 位作者 苏晓丽 张献芳 左粟田 张新全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2-2874,共13页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评估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明确产量形成的主要性状因子,筛选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试验运用变异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评估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明确产量形成的主要性状因子,筛选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试验运用变异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聚类分析对17份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各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70%(开花期)~24.85%(单株种子产量)之间;多样性指数范围在1.611(倒二叶宽)~2.007(千粒重)之间;旗叶宽、茎粗、千粒重及单株种子产量广义遗传力和相对遗传进度较高,其在育种选择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表明:旗叶宽对单株干草产量及单株种子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聚类分析将17份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分为3类,其中第Ⅰ类包含的3份材料综合性状表现优秀,可作为后续育种利用及亲本选配的备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农艺性状 单株种子产量 单株草产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白三叶品种在成都平原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韩重阳 王栓 +6 位作者 左粟田 闫三博 汪阳 蔡家邦 马骢毓 张新全 聂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117,共1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成都平原推广种植的优质白三叶品种,对10个白三叶引进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干草产量、生长高度、茎粗、叶面积等指标的生产性能评价,并对其进行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引进品种‘金宝’的物候期最长,可达306 d,为晚熟品种... 为筛选出适宜在成都平原推广种植的优质白三叶品种,对10个白三叶引进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干草产量、生长高度、茎粗、叶面积等指标的生产性能评价,并对其进行营养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引进品种‘金宝’的物候期最长,可达306 d,为晚熟品种。各供试白三叶品种在返青第一次刈割后生长速度最快,达0.52~0.67 cm·d^(-1),随后两次刈割后日均生长速度放缓,第3茬刈割后生长速度最慢,为0.34~0.50 cm·d^(-1)。各品种中‘罗特’年度平均干草产量最高,达14436.44 kg·hm^(-2),较对照品种‘海法’‘胡依阿’分别增产20.0%、26.7%(P<0.05)。‘欧米克’年平均干草产量为8898.64 kg·hm^(-2),显著低于对照品种‘海法’‘胡依阿’(P<0.05)。各参试白三叶品种的生长高度、拉伸高度为22.6~30.2 cm、35.4~53.7 cm,‘罗特’的叶面积、茎粗和茎节数最大,‘超级胡依阿’的生殖枝长度,‘金宝’的叶柄长度和‘海法’的叶柄粗均在参试白三叶品种中表现最优。对10个品种的粗蛋白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白三叶品种间差异较大,引进品种‘游侠’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22.8%。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白三叶品种的干草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罗特’‘超级胡依阿’和‘金宝’田间性状表现较优,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推广种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物候期 干草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