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恩来是青少年心中的一座丰碑──周恩来关怀青少年的生平与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左用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9-15,共7页
周恩来十分关怀青少年的成长,他总是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对青少年提出厚望和要求。在他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的是大量的嘉言和懿行,他的言行举止不仅是青少年的楷模,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巨大动力。
关键词 周恩来 青少年 关怀 爱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贡献
2
作者 左用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3-6,共4页
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和民主党派的性质,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深刻地总结了党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地揭... 邓小平同志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和民主党派的性质,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深刻地总结了党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中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地揭示了多党合作制度与我国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及其本质特征,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党合作制度 邓小平 坚持和完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各民主党派 革命统一战线 社会主义劳动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 毛泽东 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之论战 被引量:4
3
作者 左用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16-18,共3页
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中期,中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先后掀起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发生在1934年到1935年。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是总的论争的核心。”第一、它是... 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中期,中国政治思想领域里先后掀起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发生在1934年到1935年。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是总的论争的核心。”第一、它是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继续和深入,说它是“继续’,从时间上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质 中国农村 三十年代 资本主义农业 中国政治 马克思主义者 帝国主义 二十年代 薛暮桥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左用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19-23,共5页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同正确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虽然已经过去,但学习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深刻领会党在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上的历史经验,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阶段 历史经验 中国革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地主阶级 土地所有制 苏维埃国家 土地私有制 重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述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左用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15-19,共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4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体现我国政治制度特点和优点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4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体现我国政治制度特点和优点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人士 毛泽东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周恩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主义是工人运动的腐蚀剂
6
作者 左用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2期48-50,共3页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地、富、反、坏、右和右倾复辟势力的代表人物对这场运动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他们眺出来反对和破坏,这是他们... 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地、富、反、坏、右和右倾复辟势力的代表人物对这场运动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他们眺出来反对和破坏,这是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当前出现的经济主义就是破坏、干扰批林批孔运动的一股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修正主义者 政治斗争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 毛主席 上层建筑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险的韬晦之计——批判林彪的“三不主义”
7
作者 左用章 王小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59-60,共2页
从来的野心家、阴谋家都要大搞韬晦之计。“韬晦”,就是把他们的反革命锋芒收敛起来,把反革命野心隐蔽起来,窥测方向,等待时机,以求一逞。两千四百年前的孔老二鼓吹“屈伸之术”,以为“韬晦之计”。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从来的野心家、阴谋家都要大搞韬晦之计。“韬晦”,就是把他们的反革命锋芒收敛起来,把反革命野心隐蔽起来,窥测方向,等待时机,以求一逞。两千四百年前的孔老二鼓吹“屈伸之术”,以为“韬晦之计”。他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把这些晦涩的反革命语言说得直率一些,就是:搞复辟奴隶制的反革命勾当,要善于伪装。在“机会”到来之前,要像尺蠖那样善于“屈身”,象龙蛇冬眠那样装死躺下,以等待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林彪 批判 革命 阴谋家 奴隶制 野心 致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毅同志在茅山敌后抗日根据地
8
作者 谢世诚 左用章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1期27-32,共6页
茅山,层峦迭嶂,气势磅礴,郁郁葱葱,矗立在锦秀江南的句容、金坛、丹阳、漂水诸县之间。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年,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挺进茅山,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江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为... 茅山,层峦迭嶂,气势磅礴,郁郁葱葱,矗立在锦秀江南的句容、金坛、丹阳、漂水诸县之间。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年,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挺进茅山,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江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四军 陈毅 中国人民 毛主席 江南 部队 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士 司令员 茅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