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的围手术期管理及监护
1
作者 卫浩 杨树军 +15 位作者 杨海宏 许勇 宋翔宇 贾志博 陈蕾佳 杨博尧 王思策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杨占程 左浩辰 吴倩 蒋在庆 孙圣坤 王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4,共6页
目的 总结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监护方法。方法 将基因编辑猪(基因编辑方案为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单侧肾脏移植给双肾切除食蟹猴,采用合适免疫抑制方案,通过静脉输液保护系统实现药物及液... 目的 总结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管理、监护方法。方法 将基因编辑猪(基因编辑方案为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单侧肾脏移植给双肾切除食蟹猴,采用合适免疫抑制方案,通过静脉输液保护系统实现药物及液体安全输注,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围手术期间心电监测,通过远程监控系统了解受体移植后变化情况。结果 建立静脉输液系统,受体可耐受长期输液(单日输液时长达4~10 h),输液通畅,未发生管道损伤或脱落。可穿戴式心电监护设备运行良好,受体心电图波形正常、平均心率112次/min,心电活动实时监测。远程监控实现无接触式动物状况观察,实时观测受体尿量变化及活动情况。结论 完善、规范围手术期管理、监护对于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安全度过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至关重要。静脉输液能保证受体水、电解质平衡及免疫抑制状态诱导及维持,穿戴式心电监护能实时了解受体心电活动,远程监控能随时掌握受体术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肾移植 非人灵长类动物 食蟹猴 围手术期管理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2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红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对人断肢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董阳辉 宋翔宇 +7 位作者 杨鎏璞 贾志博 陈蕾佳 陈恒 杨占程 左浩辰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4-771,共8页
目的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人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 目的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人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变化。灌注0 h、6 h取适量前臂浅层屈肌,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骨骼肌细胞间隙及糖原消耗情况。每2 h取适量前臂血管,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灌注开始前及灌注6 h行X线造影,观察指端末梢血管充盈度。结果灌注过程中氧分压处于正常范围。Na^(+)在1 h出现高峰,达到138.7 mmol/L,之后波动于正常范围;K^(+)在2 h出现高峰,为6.08 mmol/L,之后下降,波动于正常范围;Ca^(2+)在4 h达高峰,为1.03 mmol/L。葡萄糖在灌注开始时逐渐降低,灌注2 h时达最低值17.7 mmol/L,之后维持动态平衡。pH值在灌注6 h降低为7.28,乳酸水平在灌注1 h时升高,达到9.6 mmol/L,之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肌酸激酶水平从灌注开始升高,于2 h到达高峰,为20030 U/L,之后下降,在灌注结束时保持稳定。灌注结束肌纤维形态正常,肌纤维间隙略有增大,骨骼肌糖原未见明显蓄积。灌注0 h时血管内皮凋亡细胞数量较多,6 h时凋亡细胞数量减少。灌注0 h时血管充盈明显,6 h时指间部分血管充盈程度减低。结论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人断肢能持续稳定的供能供氧,保持灌注液离子酸碱度平衡,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对离断肢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机械灌注 基因修饰猪 红细胞 离断肢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酸碱度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