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主要物种生态位、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
1
作者 侯德佳 左永令 +2 位作者 蓝才鑫 胡小飞 穆晓东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39-1451,共13页
为探究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群落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揭示其群落结构、演替现状和趋势,该文以群落内乔灌层中21种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度分析生态位特征,采用Spearman系数、... 为探究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群落生态位特征、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揭示其群落结构、演替现状和趋势,该文以群落内乔灌层中21种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生态位重叠度分析生态位特征,采用Spearman系数、χ^(2)统计量、联结系数和匹配系数分析群落种间联结关系,采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判断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1)鹅掌柴重要值最高,银柴生态位宽度最大。主要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度和重叠度总体较小,其中华润楠-细齿叶柃的生态位相似性C_(ik)和生态位重叠度指数O_(ik)最高,分别为0.69和0.87。(2)主要物种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联结,但是种对间联结性检验显著率为3.81%。(3)拟合曲线与线段y=100-x交点为(39.80,60.20),与稳定点(20,80)的欧氏距离为28.00,表明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群落状态不稳定。综上认为,南渡江干流热带雨林次生林群落可能处于演替前期向演替中期过渡阶段,应当采取封山育林和减少人类干扰等措施,以达到维持和增强热带雨林次生林群落稳定性的目的。该研究为推进热带雨林次生林保护修复、增强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了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群落稳定性 次生林 南渡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富集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宁 李东海 +3 位作者 杨小波 左永令 田璐嘉 陈琳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4期500-507,共8页
为了寻求适合矿区废弃地土壤修复的重金属耐性植物,对海南省昌江县昌化镇铅锌矿区废弃地及其周边植物进行调查。在调查区内设定3个采样点,对采样点内采集的13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及其所在区域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 为了寻求适合矿区废弃地土壤修复的重金属耐性植物,对海南省昌江县昌化镇铅锌矿区废弃地及其周边植物进行调查。在调查区内设定3个采样点,对采样点内采集的13种植物的地上部分及其所在区域的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检测。结果表明:(1)该矿区周边土壤普遍受到Pb、Cd、Zn和Cu的污染,矿区周边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19.86,按照土壤综合评价分级标准可知该矿区周边土壤污染等级属于重度污染;(2)在海南昌化铅锌矿区周边生长的植物中,心叶黄花稔(Corchorus aestuans)表现出对重金属Cd的富集潜力,酒饼簕(Atalantia buxifolia)表现出对重金属Zn的富集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土壤污染 重金属 植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苏铁野生种群分布特点及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二焕 李东海 +2 位作者 杨小波 左永令 杨宁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0-137,共8页
为摸清掌握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 C.J.Chen)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种群发展动态,通过56个实测点与62个样方对海南岛野生海南苏铁开展全面调查,对该省天然海南苏铁的自然种群地理分布、种群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及影响种群环境... 为摸清掌握海南苏铁(Cycas hainanensis C.J.Chen)植物资源在海南的分布规律及种群发展动态,通过56个实测点与62个样方对海南岛野生海南苏铁开展全面调查,对该省天然海南苏铁的自然种群地理分布、种群特征和种群分布格局及影响种群环境因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苏铁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市、保亭县和琼中县等中南部山区市县和昌江县的东南部山区;2)集中分布于400~800m的中低海拔半阳坡、半阴坡和40%~60%中等偏高郁闭度的热带雨林中,地势平坦,常生于林下或林缘灌丛中及沟谷旁;3)海南苏铁种群内幼树、中树居多,但大树少,幼苗最少,更新力不强,种群结构表现为稳定型;4)静态生命表结果显示,种群死亡率整体上表现出随着龄级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存活曲线整体上看接近于Deevey-Ⅰ型;5)种群分布有向均匀分布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海南苏铁 种群特征 地理分布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才和守宫木对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琳 杨小波 +6 位作者 杨宁 田璐嘉 李龙 梁彩群 左永令 张培春 李东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1,共5页
为研究赤才(Lepisanthes rubiginosa)和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两种大生物量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通过种植的方式,研究赤才和守宫木对海南昌化铅锌矿附近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赤才生物量为2.198 t/hm^(... 为研究赤才(Lepisanthes rubiginosa)和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两种大生物量木本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通过种植的方式,研究赤才和守宫木对海南昌化铅锌矿附近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赤才生物量为2.198 t/hm^(2),守宫木生物量为9.273 t/hm^(2);赤才叶的Cd、Pb、Cu和Zn含量均高于根和茎;守宫木器官间金属含量差异明显;在相同种植时间下,赤才可以从每公顷土壤中提取Cd 6.64 g、Pb 22.76 g、Cu 12.72 g和Zn 542.23 g,守宫木则可以从每公顷土壤中提取Cd 306.28 g、Pb 92.82 g、Cu 63.02 g和Zn 12795.64 g;守宫木除了茎叶中Pb和Cu的富集系数低于赤才外,其他的富集系数均高于赤才。研究表明赤才与守宫木均可以有效富集这两种重金属,并且将富集的重金属转运到地上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才 守宫木 土壤重金属 生物富集系数 生物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