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功能社区开展运动干预的方法、模式探讨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闫红梅
陈立
左怡梅
杨瑞平
-
机构
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9-791,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功能社区开展运动干预的方法、模式。方法:通过社区诊断找出功能社区主要的行为危险因素,用健康促进的方式,全面开展以运动干预为主、其他干预为辅的全人群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的管理策略。结果:干预前后单位职工参加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的参与率由40.00%提高到57.50%,有关运动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76.92%到97.60%,参加体育锻炼并能做到每周3~5次,每次超过30分钟由62.50%到76.92%,参加单位组织的运动干预活动由37.40%提高到60.58%,咸食摄入率由47.06%下降到28.50%,心理压力困扰率由64.71%下降到40.58%,职工掌握适宜的运动技能者>60.00%。干预前后成人体质监测情况优秀率由6.35%提高到16.18%,良好率由20.23%提高到27.17%,合格率由53.76%提高到55.49%,不合格率由19.65%下降到1.16%。干预前后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Z=-5.076,P<0.001)。结论:对功能社区职工开展系统、可及、持久、全程的健康行为干预,建立团体行为的运动干预模式,运用健康促进的方法对全人群进行干预,同时又分不同人群进行全面、分类、跟踪干预等措施,不仅使职工改善了不良生活方式,在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并且使功能社区受益广泛,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改变了团体形象,并减轻了医疗费用给单位带来的经济负担,带动了单位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又使骨干力量在生活社区健康干预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生活社区的健康促进工作。
-
关键词
功能社区
运动干预
健康促进
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
-
分类号
R197.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