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性别鉴定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1
作者 梁佑臣 曹智 +7 位作者 贺宇璠 李国辉 孙红艳 牛英杰 左其生 韩威 李碧春 靳锴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4期171-181,共11页
鸡的性别鉴定和控制对提高家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家禽生产多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目前的家禽生产中,伴性遗传和泄殖腔鉴别法(翻肛)仍然是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仍存在显著缺点,因此亟需建立有效的早期鉴... 鸡的性别鉴定和控制对提高家禽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家禽生产多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目前的家禽生产中,伴性遗传和泄殖腔鉴别法(翻肛)仍然是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仍存在显著缺点,因此亟需建立有效的早期鉴定和控制技术。基于此,该文将综述目前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性别鉴定和控制技术,概述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禽性别鉴定和控制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利弊,以期为家禽性别鉴定和控制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控制 性别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技术可有效介导家鸡基因敲除 被引量:8
2
作者 左其生 王颖洁 +9 位作者 赵瑞丰 程少泽 汪怡临 靳锴 王飞 纪艳芹 路镇宇 张文慧 张亚妮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66-1271,共6页
本研究旨在家鸡上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体系,实现目的基因定点敲除,为后续家鸡基因编辑提供操作依据。基于NCBI数据库提供的CDS序列克隆C2EIP(chr2,Expression In PGC)基因全长,并根据基因序列中APM的位置设计特异性g... 本研究旨在家鸡上建立一种高效、稳定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体系,实现目的基因定点敲除,为后续家鸡基因编辑提供操作依据。基于NCBI数据库提供的CDS序列克隆C2EIP(chr2,Expression In PGC)基因全长,并根据基因序列中APM的位置设计特异性gRNA1、gRNA2和gRNA3,并构建cas9/gRNA载体;将设计好的cas9/gRNA转染状态良好的DF-1,利用Luciferase SSA重组检测法、T7E1酶切法以及TA克隆测序法检测gRNA在DF-1细胞中基因的敲除效率。Luciferase SSA重组检测结果表明,只有cas9/gRNA3载体具有基因敲除活性,荧光活性比对照组高两倍,T7E1酶切结果显示cas9/gRNA3基因的敲除活性为27%,T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30个测序菌液中有8个菌液出现不同数目的碱基缺失或增加,初步估计基因敲除效率为26%。通过本研究在家鸡中初步建立了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该技术能够稳定的在鸡的细胞DF-1上介导基因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催乳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及与其母性行为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伟 张向楠 +6 位作者 左其生 倪蓉 王兰萍 张有法 陈玲 吴文忠 周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3-680,共8页
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在湖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以探讨其影响湖羊母性行为性状的可能性,为评价绵羊母性提供遗传学分析方法。以81只分娩母羊为研究对象(其中63只进行母性行为观察),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湖羊PRLR基因外显子10... 旨在研究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在湖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样性,以探讨其影响湖羊母性行为性状的可能性,为评价绵羊母性提供遗传学分析方法。以81只分娩母羊为研究对象(其中63只进行母性行为观察),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湖羊PRLR基因外显子10基因序列的单链核苷酸多态性。运用正态分布检验、聚类分析及非参数检验法,研究湖羊母性行为分布规律和不同基因型的湖羊母性行为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仅P3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所对应的基因型分别定义为AA、AB和BB,各基因型在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选取的4种母性行为:舔舐、哺乳、踩踏和拒绝哺乳的统计数据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各基因型与4种母性行为间的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舔舐、哺乳和踩踏3个母性行为在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拒绝哺乳行为在不同基因型间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PRLR基因外显子10部分序列存在多态性,且其与湖羊母性行为部分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初步推断PRLR基因可作为湖羊母性行为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催乳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母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及Stra8基因联合作用对雄性鸡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振韬 王丹 +8 位作者 施青青 ELSAYED A K 张亚妮 韦光辉 朱睿 左其生 李东 刘堃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5,共8页
旨在研究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及Stra8(Stimulated by retinoic acid gene 8)基因联合作用对雄性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分化的影响。选用PCR方法鉴定雄性cESCs为研究对象,转染Stra 8基因,对St... 旨在研究视黄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及Stra8(Stimulated by retinoic acid gene 8)基因联合作用对雄性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分化的影响。选用PCR方法鉴定雄性cESCs为研究对象,转染Stra 8基因,对Stra8基因阳性cESCs使用RA进行12d连续诱导,同时设立Stra8基因转染组、RA诱导组及空白组对照,各组均进行3次重复试验。细胞形态学、qRT-PCR检测RA及Sira8基因对cESCs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染Stra8基因进行RA诱导,在诱导12d后,出现精原干细胞样的圆形小克隆,其他组cESCs出现类胚体或解体;qRT-PCR鉴定发现各组中干细胞标记基因表达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同时检测到生殖细胞相关基因表达,转染Stra8基因并使用RA诱导组中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6d表达量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Stra8基因和RA的联合作用能够促进cESCs向着生殖细胞方向的分化,不仅改变了原有细胞形态,同时出现了生殖相关基因的表达。通过该方法可以在体外建立一个。ESCs诱导分化模型,将为生殖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及调控机理的研究和人类不孕不育症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SCs Stra8基因 RA 联合作用 分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淮山羊c-Myc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韦光辉 左其生 +5 位作者 李东 张亚妮 刘志永 朱睿 邱峰龙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3-540,共8页
本研究旨在确定徐淮山羊c-Myc基因启动子区域,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初步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根据UCSC基因组数据库已公布的绵羊c-My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扩增c-Myc基因的一系列启动子缺失片段,定向... 本研究旨在确定徐淮山羊c-Myc基因启动子区域,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初步探讨c-My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根据UCSC基因组数据库已公布的绵羊c-Myc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扩增c-Myc基因的一系列启动子缺失片段,定向克隆至pEGFP-N1和PGL3-c-Myc,分别转染gFF、COS7及P19细胞,并进行TSA和NFAT1诱导,同时对-402^-249bp区域的转录因子SP1结合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最后进行双荧光报告基因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徐淮山羊c-Myc基因5′侧翼区-1 334^+1bp区域的启动子活性最强,-402^+1bp区域为c-Myc基因启动子基本活性区域。进一步研究发现,-1 334^-971bp、-587^-147bp区域存在正调控元件,-1 976^-1 334bp、-971^-587bp区域存在负调控元件。TSA和NFAT1均能增强cMyc启动子的活性,SP1结合位点定点突变后,启动子活性降低。本试验通过构建包含c-Myc基因启动子不同片段的重组报告基因载体并比较其转录活性,确定了c-Myc基因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发现转录因子SP1是c-Myc基因启动子核心区域的调控元件,为进一步研究c-Myc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基因 启动子 TSA NFAT1 SP1 定点突变 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zadc和TSA对鸡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ESC多能性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亚妮 王颖洁 +7 位作者 左其生 李东 张蕾 汤贝贝 连超 毕瑜林 张文慧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6-2184,共9页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 旨在克隆如皋黄鸡Nanog基因启动子,并构建含有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载体进行启动子活性分析,找出该基因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区;探索甲基化抑制剂5-Azadc(5-Aza-2′-deoxycytidine)或曲古抑菌素(Trichostatin A,TSA)对Nanog基因启动活性及其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为初步阐明Nanog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PCR扩增Nanog基因不同长度片段的启动子序列,定向克隆至pGL3-basic载体和pEGFP-N1构建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48h收集蛋白,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测定其转录活性,确定基本转录调控区;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后添加5-Azadc或TSA对Nanog基因进行诱导表达,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其对Nanog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选取生长至第3代的ESC,培养基中添加最适浓度的5-Azadc和TSA,每隔两天观察细胞,分析其对ESC体外多能性维持的影响,并对诱导至第10天的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3个片段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pGL3/1967活性最强;分别添加或者联合添加5-Azadc和TSA均可使Nanog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强;5-Azadc和TSA诱导对ESC体外培养条件下多能性维持的影响结果显示,诱导6d后,对照组细胞大量分化,细胞克隆无法维持,而5-Azadc和TSA诱导组克隆明显,5-Azadc+TSA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诱导至第10天,对照组细胞完全分化,没有细胞克隆,而诱导组存在大量细胞克隆,联合诱导组克隆数量显著多于其他两组;SSEA-1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没有明显的ESC克隆,而5-Azadc组和联合诱导组细胞克隆明显,综上表明,5-Azadc和TSA可有效地通过提高Nanog基因的表达而维持鸡ESC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多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G基因 启动子 5-Azadc TSA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80和TSA对鸡Stra8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志永 左其生 +8 位作者 肖天荣 韦光辉 陈庭峰 朱睿 张振韬 王怡临 蒋舒颖 张亚妮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6-902,共7页
旨在确定鸡Stra8基因启动子的主要调控区域,预测调控元件结合位点,探索用他米巴洛丁(Am80)或曲古抑菌素(TSA)诱导对Stra8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将鸡Stra8基因5′侧翼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转染DF-1和GC-1,... 旨在确定鸡Stra8基因启动子的主要调控区域,预测调控元件结合位点,探索用他米巴洛丁(Am80)或曲古抑菌素(TSA)诱导对Stra8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将鸡Stra8基因5′侧翼系列缺失片段插入到pGL3-basic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转染DF-1和GC-1,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和预测启动子区域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选取合适的启动子片段并构建其重组质粒Stra8-EGFP;将Am80和TSA分别按一定的浓度梯度诱导转染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筛选最佳诱导浓度;用最适剂量的Am80和TSA分别单独或联合诱导转染重组质粒Stra8-EGFP的P19,并检测各诱导组的绿色荧光表达程度。结果表明,鸡Stra8基因启动子-1 055^+54bp片段的活性较强,且含有RARα、RXRα和RARβ的结合位点;分别单独或联合使用Am80和TSA对转染的细胞进行诱导,结果显示,Am80和TSA协同作用的荧光素酶活性最高;重组质粒Stra8-EGFP转染细胞后,用Am80(10-5 mol·L-1)和TSA(10-6 mol·L-1)联合诱导可见绿色荧光强度最强。本研究成功分析了鸡Stra8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和调控元件的结合位点,确定Am80和TSA共同诱导可显著提高Stra8基因启动子调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8基因 启动子活性 调控元件 Am80 T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滴培养法促进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
8
作者 张蕾 王宵燕 +6 位作者 左其生 路镇宇 王飞 纪艳芹 王颖洁 张亚妮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33-1340,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悬浮培养法培养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摸索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Embryoid body,EB)的最佳方案,以期提高鸡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效率。将鸡ESCs培养传代至第3代,采用1×104、3×104和6×1... 本研究旨在通过悬浮培养法培养鸡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摸索鸡胚胎干细胞形成类胚体(Embryoid body,EB)的最佳方案,以期提高鸡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效率。将鸡ESCs培养传代至第3代,采用1×104、3×104和6×104 mL-13个细胞浓度,使用悬滴培养后,观察类胚体的形成效率。对悬滴培养形成的类胚体进行形态学观察,qRT-PCR检测干细胞标记基因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类胚体自分化检测和核型分析。3×104 mL-1细胞浓度生成的类胚体数量最高,单个视野下可观察到约267个类胚体,且形成的类胚体大小均一,呈圆球状。qRT-PCR检测结果表明,在类胚体形成48h内,干细胞标记基因Nanog、Sox2、Oct4和C-kit仍维持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该方法形成的类胚体表面抗原检测Nanog和SSEA-1呈阳性。自分化检测三胚层分化标记基因SOX17、SMA和TUJ-1呈阳性。核型分析显示,悬滴培养形成的类胚体具有并保持正常的核型。鸡ESCs悬滴培养形成类胚体的适宜细胞浓度为3×104 mL-1,且形成的类胚体可分化成3个胚层,用于体外定向诱导过程。本研究建立了鸡ESCs体外悬滴培养形成类胚体的培养体系,为后期信号通路的体外验证提供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胚体 悬滴培养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iPS细胞诱导及培养体系的优化
9
作者 邱峰龙 左其生 +4 位作者 李东 李伟 陈庭锋 韦光辉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0-749,共10页
为了高效、持续的诱导获得并培养山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本研究从饲养层和培养液方面进行优化。将分离获得3代以内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为了高效、持续的诱导获得并培养山羊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本研究从饲养层和培养液方面进行优化。将分离获得3代以内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oat embryonic fibroblast,GEF)用丝裂霉素C处理后,分别按1×105 mL-1 MEF、1×105mL-1 GEF、5×104 mL-1 MEF+5×104 mL-1 GEF的密度接种,以高糖DMEM+20%胎牛血清(FBS)和KnockoutDMEM+20%血清替代物(KSR)为培养液,研究不同饲养层种类和培养液对山羊iPS细胞获得和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山羊iPS细胞在接种密度为5×104 mL-1 MEF+5×104 mL-1 GEF的饲养层上,使用KnockoutDMEM+20%KSR组合的培养液,山羊iPS细胞的诱导效率以及消化传代后的克隆形成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5组(P<0.01)。对该组培养的山羊iPS细胞进行碱性磷酸酶(AKP)染色呈阳性;Oct4、SSEA-1、Tra-1-60、Tra-1-81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RT-PCR检测有Oct4、Sox2、Klf4和Nanog基因的表达;体外能分化形成类胚体。结果表明,将细胞接种在密度为5×104 mL-1 MEF+5×104 mL-1 GEF的饲养层上,使用KnockoutDMEM+20%KSR的培养液更适合山羊iPS细胞的获得和培养。本试验为山羊iPS细胞的体外研究、临床试验、动物基因组修饰和山羊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的建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层 培养液 IPS细胞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hTERT转染鸡胚胎干细胞建系的研究
10
作者 黄晓梅 张蕾 +6 位作者 左其生 施青青 李东 汤贝贝 张亚妮 宋九州 李碧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53-1259,共7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GFP-hTERT转染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优化鸡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以期构建鸡胚胎干细胞株或细胞系。在获得hTERT基因后,构建重组质粒pEGFPhTERT,并利用FuGENE^(?)HD转染鸡成纤... 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重组质粒pEGFP-hTERT转染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优化鸡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以期构建鸡胚胎干细胞株或细胞系。在获得hTERT基因后,构建重组质粒pEGFPhTERT,并利用FuGENE^(?)HD转染鸡成纤维细胞(DF-1),转染24 h后,荧光显微镜检测;再以80%BRL-CM(大鼠肝细胞条件培养基)与20%的ES基础培养液混合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分离的cES:s,添加10μmol·L^(-1)维生素C,AKP染色以及相关表面抗原SSEA-1、SOX2和OCT4检测鉴定后,以G418筛选pEGFP-hTERT转染的cES:s,传代培养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干性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以促进cESCs增殖,pEGFP—hTERT转染的DF-1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表达,pEGFP—hTERT转染的cESCs可持续传至10代以上,且仍保持未分化状态,干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检测呈阳性,且相关干性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表明:pEGFP-hTERT转染的cESCs在80%BRL-CM结合外源因子的作用下,能够持续稳定传至10代且仍保持未分化状态,可应用于鸡胚胎干细胞的永生化和细胞系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FP-hTERT HTERT基因 BRL-CM 鸡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1和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调控鸡lncRNA-BMP4转录研究
11
作者 高晓敏 周舒简 +7 位作者 陈晨 金晶 胡菜 张晨 左其生 张亚妮 陈国宏 李碧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21-3332,共12页
【目的】探讨影响鸡长链非编码RNA(long 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启动子转录的因素,并对调控lncRNA-BMP4特异表达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鸡肌肉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 【目的】探讨影响鸡长链非编码RNA(long 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启动子转录的因素,并对调控lncRNA-BMP4特异表达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鸡肌肉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并克隆鸡lncRNA-BMP4的启动子区,构建lncRNA-BMP4-EFGP载体,对lncRNA-BMP4启动活性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染色体5′-末端缺失的方法和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筛选lncRNA-BMP4启动子核心区域。通过在线工具预测分析调控核心区域的潜在转录因子;利用点突变和双荧光素酶系统筛查真正影响lncRNA-BMP4的转录因子;通过表观修饰验证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对lncRNA-BMP4的转录调控作用。【结果】试验成功扩增lncRNA-BMP4启动子片段1288 bp,与pEGFP-N1载体连接后转染鸡成纤维细胞系(DF-1)具有荧光表达,说明lncRNA-BMP4启动子有启动活性。染色体5′-末端缺失和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发现,核心启动子区域为―832~―651 bp,Jaspar数据库分析筛选到核心区域的转录因子有SOX17、CREB1及STAT1。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发现,STAT1可促进lncRNA-BMP4核心启动区域的活性;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d对lncRNA-BMP4的转录活性未有任何影响,而组蛋白乙酰化抑制剂TSA可极显著提高其转录活性(P<0.01)。【结论】提示lncRNA-BMP4的转录活性受STAT1和组蛋白乙酰化的正调控,而DNA甲基化不影响其转录。研究结果为详细解析lncRNA-BMP4的功能和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启动子 STAT1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gga-miR-31-5p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哲宇 王乙婷 +5 位作者 王颖洁 胡菜 吴宇慧 赵宗仪 左其生 张亚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13-719,共7页
为确定鸡gga-miR-31-5p启动子基本活性区域,并分析调控其转录的重要转录因子,初步探究影响鸡gga-miR-31-5p的表达调控机制,采用PCR法扩增鸡gga-miR-31-5p启动子,插入到pEGFP-N1载体,构建重组载体。利用菌液PCR及测序鉴定阳性重组质粒。... 为确定鸡gga-miR-31-5p启动子基本活性区域,并分析调控其转录的重要转录因子,初步探究影响鸡gga-miR-31-5p的表达调控机制,采用PCR法扩增鸡gga-miR-31-5p启动子,插入到pEGFP-N1载体,构建重组载体。利用菌液PCR及测序鉴定阳性重组质粒。将重组载体转染DF-1细胞系,观察其启动活性。利用在线预测网站预测gga-miR-31-5p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显示,成功克隆出gga-miR-31-5p启动子片段,并成功构建其pEGFP重组载体。体外转染结果表明,该区域具有启动活性,并发现鸡gga-miR-31-5p启动子区域存在RARα、ER、c-Jun、GR等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研究初步确定了鸡gga-miR-31-5p启动子区域,同时发现该区域存在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该结果为后续探讨进一步研究gga-miR-31-5p启动子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a-miR-31-5p 启动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鸡Stra8基因的miRNA预测及鉴定
13
作者 王颖洁 左其生 +8 位作者 张良良 张文慧 金晶 王飞 纪艳芹 靳锴 何娜娜 李碧春 张亚妮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9-736,共8页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学预测软件对靶向Stra8 3’UTR的miRNA进行预测,选择评分最高的miRNA进行慢病毒载体构建;以pRL-TK为内参,分别将miRNA与Stra8 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共转染DF-1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对miRNA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采用3’RACE技术成功克隆Stra8基因的3’UTR;Targetscan生物在线软件预测到靶向Stra8基因的4个特异性较高的miRNA,并成功构建其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gga-miR-1a、gga-miR-31、ggamiR-218均可通过3’UTR序列抑制Stra8基因的表达,其中gga-miR-31抑制效果最佳。该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gga-miR-31介导调控的Stra8基因在雄性生殖细胞分化中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Stra8 gga-miR-31 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