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桑蚕丝素/柞蚕丝素蛋白静电纺无纺网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左保齐 张锋 +1 位作者 孙春光 白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7-210,共4页
通过SEM、X射线衍射、FT-IR等方法分析研究了80%桑蚕丝素/20%柞蚕丝素共混静电纺纤维无纺网的形态和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无纺网为微米级纤维直径,桑蚕丝素和柞蚕丝素蛋白在结晶区内也相容。
关键词 桑蚕丝素蛋白 柞蚕丝素蛋白 共混 静电纺丝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乙醇凝固剂对再生丝素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左保齐 吴徵宇 +1 位作者 严春 沙香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2-846,共5页
本文以六氟异丙醇 (HFIP)溶解无定形丝素膜 ,湿法纺丝获得再生丝素纤维 ,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比较了分别以甲醇、乙醇为凝固剂纺丝对再生丝素纤维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凝固剂对再生丝素纤... 本文以六氟异丙醇 (HFIP)溶解无定形丝素膜 ,湿法纺丝获得再生丝素纤维 ,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比较了分别以甲醇、乙醇为凝固剂纺丝对再生丝素纤维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凝固剂对再生丝素纤维结构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乙醇 湿法纺丝 无定形 异丙醇 纤维结构 热重分析法 再生丝素 影响 丝素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纤维的纺制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左保齐 吴徵宇 +1 位作者 朱美男 曹忠磊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6-19,共4页
以溴化锂(LiBr)、六氟异丙醇(HFIP)溶解丝素纤维,通过湿法纺丝法纺出了再生丝素纤维,并以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再生丝素纤维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等。
关键词 再生丝素纤维 纺制 结构性能 湿法纺丝法 X射线衍射法 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再生丝素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左保齐 吴徵宇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8,共5页
以再生蚕丝丝素纤维为研究对象,探讨天然丝素纤维用中性盐溶解时分子量的变化,再生丝素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降解性能的关系。指出,再生丝素纤维不能达到天然丝素纤维的力学性能,但其生物降解性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纤维 蚕丝丝素 天然 中性盐 聚集态结构 生物可降解 生物降解性能 再生丝素 研究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洛沙姆对再生丝素蛋白凝胶化结构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春闽 钟天翼 +3 位作者 许亚娟 岳晓晓 明津法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共6页
研究了泊洛沙姆(Poloxamer)对再生丝素蛋白(RSF)凝胶化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A)表征了Poloxamer对RSF凝胶化的影响作用。FTIR、XRD和TG-DTA研究表明Poloxamer与RSF共混后... 研究了泊洛沙姆(Poloxamer)对再生丝素蛋白(RSF)凝胶化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热分析(TG-DTA)表征了Poloxamer对RSF凝胶化的影响作用。FTIR、XRD和TG-DTA研究表明Poloxamer与RSF共混后极大的加速了RSF的凝胶化转变,并且随着共混溶液中Poloxamer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所占的共混比例越大,其凝胶化时间越短,但对所形成的水凝胶的结构和形态影响很小。SEM研究表明RSF-Poloxamer凝胶为片层状结构,这是由于其凝胶化过程中大量丝素分子由无规卷曲转变为β-折叠结构所致,随着Poloxamer含量的增加,RSF-Poloxamer凝胶的片层结构变得越来越规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蛋白 丝素水凝胶 泊洛沙姆 结构和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SF/PLA共混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及热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锋 戴有刚 +1 位作者 左保齐 白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78,共4页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方法纺制了不同比例的丝素蛋白/聚乳酸(SF/PLA)共混纳米纤维,并通过SEM、FT-IR、X射线衍射和TG-DTA研究了该纳米纤维非织造网的形态特征、分子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直径在246nm~2000nm之间...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方法纺制了不同比例的丝素蛋白/聚乳酸(SF/PLA)共混纳米纤维,并通过SEM、FT-IR、X射线衍射和TG-DTA研究了该纳米纤维非织造网的形态特征、分子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直径在246nm~2000nm之间,混纺纤维直径随着SF含量的增大而变粗;FT-IR和X射线衍射谱图都表明混纺纤维有着较高的结晶度,并有相分离发生;TG-DTA曲线中明显的SF和PLA分解峰,进一步证明了在本实验条件下SF与PLA的共混不能形成共溶体系,共混SF/PLA纳米纤维存在两个分离的结晶区,即SF晶区与PLA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聚乳酸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二级结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下氯化钙质量分数对蚕丝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惠英 左保齐 周燕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6,共6页
采用氯化钙/甲酸(CaCl2/FA)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讨论不同CaCl2质量分数对丝素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流变、SEM、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表征丝素溶液及其干燥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溶解时间条件下,丝素的溶解度随着C... 采用氯化钙/甲酸(CaCl2/FA)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讨论不同CaCl2质量分数对丝素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流变、SEM、红外光谱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表征丝素溶液及其干燥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溶解时间条件下,丝素的溶解度随着CaCl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溶解呈现先快后缓的上升趋势;当CaCl2质量分数为2%、5%、8%、10%时,丝素溶液的流变曲线中剪切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CaCl2质量分数为1%时,黏度明显高于其他质量分数值溶解下的丝素溶液。通过SEM可清晰地观察到丝素溶液以及丝素干燥膜中的纳米纤维结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溶解体系制备的丝素蛋白大分子以β-折叠结构为主,而CaCl2质量浓度的不同对丝素的结构影响不明显。X衍射分析表明,丝素在9.5°、20.5°和23.9°处出现结晶峰,均属于Silk II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2/FA 溶解度 流变行为 表面形貌 红外光谱 X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蜘蛛丝丝素蛋白SPF198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田保中 汪生鹏 +3 位作者 王建南 陆长德 左保齐 白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6-279,共4页
将人工合成的长度为594 bp的类蜘蛛丝丝素蛋白spf198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 iczαA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细胞内,利用筛选到的Mut+(m ethanol utilization p lus)重组酵母株进行了表达。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spf198基因在G... 将人工合成的长度为594 bp的类蜘蛛丝丝素蛋白spf198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 iczαA并导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细胞内,利用筛选到的Mut+(m ethanol utilization p lus)重组酵母株进行了表达。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spf198基因在GS115酵母里可以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蜘蛛丝丝素蛋白 毕赤酵母 分泌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丝素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缪秋菊 左保齐 +1 位作者 刘雷艮 刘扬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1-53,共3页
详细介绍了柞蚕丝素的组成与结构、溶解性能、细胞黏附性能,柞蚕丝素膜的结构及化学处理等情况,分析得出柞蚕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细胞黏附性与肌体组织的亲和性和抗菌性,这些优异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伤口... 详细介绍了柞蚕丝素的组成与结构、溶解性能、细胞黏附性能,柞蚕丝素膜的结构及化学处理等情况,分析得出柞蚕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细胞黏附性与肌体组织的亲和性和抗菌性,这些优异的性能决定了其在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伤口覆盖膜和人造皮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丝素 柞蚕丝素膜 结构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抗菌剂对桑蚕丝抗菌整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许亚娟 岳晓晓 +3 位作者 别诗宇 明津法 谢洪德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4,30,共5页
选用改良后的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对桑蚕丝进行超低温冷冻处理和抗菌处理。通过测试分析处理前后桑蚕丝的形态结构、分子构象和强度等,对比分析有机硅抗菌剂和超低温冷冻对桑蚕丝抗菌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整理后的桑蚕丝抑... 选用改良后的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对桑蚕丝进行超低温冷冻处理和抗菌处理。通过测试分析处理前后桑蚕丝的形态结构、分子构象和强度等,对比分析有机硅抗菌剂和超低温冷冻对桑蚕丝抗菌性能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整理后的桑蚕丝抑菌率达到98.6%,超低温冷冻抗菌处理后抑菌率达到99.2%,抗菌整理对桑蚕丝力学性能几乎没影响,超低温冷冻使桑蚕丝强度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抗菌剂 桑蚕丝 超低温冷冻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纤维人工韧带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惠英 周燕 左保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共6页
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组织工程材料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结合天然丝素和再生丝素仿真构建人工韧带,在立式锭子编织机上,以再生丝素长丝为轴纱、外包天然丝素纤维编织管状结构的织物复合构建人工韧带。研究表明:采用Ca Cl_2-FA... 丝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组织工程材料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结合天然丝素和再生丝素仿真构建人工韧带,在立式锭子编织机上,以再生丝素长丝为轴纱、外包天然丝素纤维编织管状结构的织物复合构建人工韧带。研究表明:采用Ca Cl_2-FA溶液可常温条件下快速溶解蚕丝获得再生丝素溶液,通过湿法纺丝技术能够制备表面光滑且力学性能良好的再生丝素长丝。选择天然丝素纤维编织层数为9层、角度为2θ=45°±2°、中间包裹400根再生丝素长丝构建丝素蛋白纤维人工韧带,该韧带材料的断裂强力可达(1 942.6±7.5)N。体外降解实验表明,韧带材料中再生丝素长丝较天然丝素纤维有更快的降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甲酸 天然丝素 再生丝素长丝 人工韧带 性能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胶方法对蚕丝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高香芬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3,共4页
用碱性沸水浴、中性皂、碳酸钠、高温高压及2709碱性蛋白酶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及Instron5565型万能强力拉伸仪对这5种脱胶蚕丝的表面形态特征、二次结构的变化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脱胶方... 用碱性沸水浴、中性皂、碳酸钠、高温高压及2709碱性蛋白酶对蚕丝进行脱胶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及Instron5565型万能强力拉伸仪对这5种脱胶蚕丝的表面形态特征、二次结构的变化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脱胶方法对蚕丝的表面形态及力学性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酶脱胶及高温高压脱胶对其影响较大,碱性水浴煮沸脱胶的整体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脱胶 丝素蛋白 机械性能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钠质量浓度对蚕丝脱胶效果及丝素纤维结构与降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燕 吴惠英 左保齐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研究了5、50、500 g/L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碳酸钠(Na2CO3)溶液对蚕丝脱胶效果,以及丝素纤维结构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刻蚀显著。降解过程中纤维的质量残留百分率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研究了5、50、500 g/L三种不同质量浓度碳酸钠(Na2CO3)溶液对蚕丝脱胶效果,以及丝素纤维结构与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刻蚀显著。降解过程中纤维的质量残留百分率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纤维在蛋白酶溶液中的降解行为比磷酸缓冲溶液(PBS)溶液中明显,在酶溶液中纤维被降解液严重攻击,纤维表面出现明显丝素短纤,质量残留百分率比PBS溶液中的质量残留百分率明显。降解前后纤维的断裂应力随着Na2CO3质量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在酶溶液中0.5%脱胶蚕丝的断裂应力降低约50%。红外光谱图表明纤维在降解前后的特征吸收峰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胶 降解性 表面形貌 红外光谱 蚕丝 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丝素纤维的湿法纺丝及其交联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高艳菲 明津法 +2 位作者 邓春闽 陈梅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4,共5页
以六氟异丙醇(HFIP)溶解再生丝素膜,通过湿法纺丝获得再生丝素纤维。再生丝素纤维经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作为交联剂进行后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DS... 以六氟异丙醇(HFIP)溶解再生丝素膜,通过湿法纺丝获得再生丝素纤维。再生丝素纤维经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作为交联剂进行后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DSC热分析法、力学性能等表征方法研究和分析了牵伸和交联前后纤维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再生丝素纤维经牵伸和EDC/NHS交联改性后,纤维直径变细为87μm,纤维内部结构以silk II结构为主;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热分解峰峰值由281℃提高至288℃;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分别达到1.41 cN/dtex和11.38%,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丝素纤维 湿法纺丝 交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生物材料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雷艮 顾伟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综述了国外蚕丝纤维用于缝合材料时在体内和体外的生物相容性、异体反应、降解性能,以及在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蚕丝 丝素 生物相容性 异体反应 降解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再生丝素长丝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惠英 左保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为改善再生丝素长丝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选用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获得丝素溶液并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长丝。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三元溶剂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有所不同,氯化钙-甲酸可在常温条件下溶解蚕丝,更重要的是在溶解过程... 为改善再生丝素长丝力学性能差的问题,选用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获得丝素溶液并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再生丝素长丝。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三元溶剂溶解丝素至分子水平有所不同,氯化钙-甲酸可在常温条件下溶解蚕丝,更重要的是在溶解过程中保留了原纤结构,在牵伸作用下再生丝素长丝的断裂应力较传统溶解方法提高了近1倍,纤维表面均匀光滑,在放线菌蛋白酶溶液中表现出相对缓慢的降解速度。该方法工艺简单,环境友好、高效,并可实现再生丝素长丝的连续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甲酸 丝素 湿法纺丝 原纤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丝脱胶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显华 左保齐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
采用0.05g/L碳酸钠溶液对桑蚕丝在煮沸的条件下精练0.5h,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除去盐离子及蚕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得到脱胶蚕丝,烘干后计算生丝脱胶率,并用苦味酸胭脂红溶液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生丝含胶率约... 采用0.05g/L碳酸钠溶液对桑蚕丝在煮沸的条件下精练0.5h,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除去盐离子及蚕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得到脱胶蚕丝,烘干后计算生丝脱胶率,并用苦味酸胭脂红溶液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选生丝含胶率约为32.18%,脱胶3次基本上可将丝胶除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脱胶率 苦味酸胭脂红溶液 傅立叶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织物疵点特征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桂国 钟小勇 +1 位作者 梁金祥 左保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44,共4页
为提高疵点分类的正确率,提出应用遗传算法对织物的疵点进行特征选择。首先提取机织物疵点图像,基于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差分统计、小波差分统计等描述纹理特征,采用遗传算法对这些特征组成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选择,再用支持向量... 为提高疵点分类的正确率,提出应用遗传算法对织物的疵点进行特征选择。首先提取机织物疵点图像,基于直方图、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差分统计、小波差分统计等描述纹理特征,采用遗传算法对这些特征组成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选择,再用支持向量机(SVM)分别对原特征向量和选择的特征子向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织物疵点的平均识别率从原来的89%提高到95%,说明该算法对织物疵点特征选择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疵点 遗传算法 特征选择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织物印花图案的分割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建立 左保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3966-3967,3971,共3页
印花图案分割是印花工艺中一个重要步骤,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二维最大熵法对织物印花图案进行分割,以提高分割速度和精确度。为了消除织物纹理噪音的影响,采用最大熵值法对织物印花图案进行分割。在采用最大熵值法分割时,为了提高在二维... 印花图案分割是印花工艺中一个重要步骤,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二维最大熵法对织物印花图案进行分割,以提高分割速度和精确度。为了消除织物纹理噪音的影响,采用最大熵值法对织物印花图案进行分割。在采用最大熵值法分割时,为了提高在二维直方图空间中最佳阈值的搜索速度,引入了遗传算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最大熵阈值法能快速、准确地对织物印花图案进行分割,且分割后图像边缘连续,轮廓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二维最大熵值法 印花图案 图像分割 最佳阁值 纹理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C/NHS交联改性再生桑蚕丝素纳米纤维 被引量:3
20
作者 明津法 刘蓉 +1 位作者 张焕相 左保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2-165,169,共5页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再生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并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交联改性前后,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及聚集态结构等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 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再生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并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交联改性前后,桑蚕丝素纳米纤维微观形貌及聚集态结构等的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对纳米纤维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EDC/NHS交联改性后,纤维直径由250 nm增加到320 nm,纤维表面变粗糙,且纤维发生弯曲变形;丝素的结构以Silk II为主,并含有部分无规卷曲或Silk I构象;桑蚕丝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和亲水性有所提高,且交联改性后的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素 静电纺丝 交联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