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斜视机载聚束SAR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的频率尺度成像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左伟华 皮亦鸣 闵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16-1723,共8页
本文采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的方法,对传统频率尺度算法距离压缩进行改进;在方位压缩中,采用非线性调频变标的方法,解决距离走动校正带来的方位向调频率空变性问题.数值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算法处理大斜视聚束SAR回波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聚束模式 频率尺度算法 距离走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DDFS信号源FPGA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左伟华 万莉莉 +1 位作者 王帅 高吉祥 《电子设计工程》 2010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为进行高精度信号源的设计,同时降低设计成本,以Cyclone Ⅱ系列低端FPGA为核心,利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对正弦信号等数据进行1/4周期压缩存储到ROM中,在外部时钟频率为50MHz,实现了正弦信号源的设计,同时,实现三角波、锯齿波、矩形脉冲及... 为进行高精度信号源的设计,同时降低设计成本,以Cyclone Ⅱ系列低端FPGA为核心,利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对正弦信号等数据进行1/4周期压缩存储到ROM中,在外部时钟频率为50MHz,实现了正弦信号源的设计,同时,实现三角波、锯齿波、矩形脉冲及2-ASK、2-PSK和2-FSK等数字调制信号,系统还具有扫频、指定波形次数等功能。仿真结果表明,信号源精度高,频率调整步进可达0.03492Hz,频率范围为0.03492Hz~9.375MHz,制作成本低,功能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频率合成 正弦信号源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Cyclone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单片机的自动测高测距小车的研究与设计
3
作者 左伟华 左文弢 +3 位作者 高吉祥 张运喜 张杰 邹清平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1期109-111,116,共4页
生活中许多目标的高度和水平距离需要进行测量。目前主要的测量方法,仍以传统的皮尺丈量为主,测量效率不高,有时还很不方便,没有技术成熟的数字式测高测距产品。以基本的数学方法为理论依据,利用遥控小车做为载体,采用角度传感器测量角... 生活中许多目标的高度和水平距离需要进行测量。目前主要的测量方法,仍以传统的皮尺丈量为主,测量效率不高,有时还很不方便,没有技术成熟的数字式测高测距产品。以基本的数学方法为理论依据,利用遥控小车做为载体,采用角度传感器测量角度、霍尔传感器测量水平距离等,通过单片机LM3S615进行数据计算,实现了对待测目标物体的高度、水平距离等数据的快速、精确和数字式的测量,高度测量精度可达99.06%,水平测量精度则可达9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高 测距 LM3S615 角度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 LCD液晶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S结构钛酸铋铁电薄膜掺铌改性研究
4
作者 左伟华 万莉莉 《电子器件》 CAS 2011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基于MFS结构铁电存储器的需要,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p-Si衬底上制备了对Bi4Ti3O12进行B位Ti元素铌元素取代的铁电薄膜,并电镀上银电极构成MFS结构。研究了掺杂浓度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及铁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50℃进行退火的BTN薄膜... 基于MFS结构铁电存储器的需要,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p-Si衬底上制备了对Bi4Ti3O12进行B位Ti元素铌元素取代的铁电薄膜,并电镀上银电极构成MFS结构。研究了掺杂浓度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及铁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6,50℃进行退火的BTN薄膜生长形态良好;2%掺杂取代的薄膜铁电性能最佳,剩余极化强度Pr可达到19.01μC/cm2,矫顽场为200 kV/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薄膜 铁电存储器 钛酸铋 溶胶-凝胶工艺 B位掺杂 铌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无源雷达干扰抑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万莉莉 左伟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8期103-105,109,共4页
基于GPS辐射源的无源雷达,利用目标对非合作GPS信号的反射工作,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抗隐身及生存能力。由于基于GPS的无源雷达系统,回波信号非常弱,故回波信号的干扰抑制及有效信号的获取是其信号处理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基于GPS辐射源的... 基于GPS辐射源的无源雷达,利用目标对非合作GPS信号的反射工作,具有很强的反侦察、抗隐身及生存能力。由于基于GPS的无源雷达系统,回波信号非常弱,故回波信号的干扰抑制及有效信号的获取是其信号处理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基于GPS辐射源的无源雷达回波信号中的直达干扰采用自适应滤波的方法进行抑制,对多径干扰提出采用功率倒谱分析法进行分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很好地达到干扰的抑制,为系统的实用提供了仿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全球定位系统 自适应滤波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cloneII系列FPGA的DDFS信号源实现
6
作者 万莉莉 左伟华 《山西电子技术》 2009年第5期45-46,58,共3页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为目前各种不同类型信号源设计的主要技术,本设计以QuartusII为开发环境,利用VHDL语言,完成了正弦信号源的前端设计。并在CycloneII系列EP2C35芯片上,不扩展外部存储器,时钟频率为40 MHz的情况下,单片实现了频率步进为7...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为目前各种不同类型信号源设计的主要技术,本设计以QuartusII为开发环境,利用VHDL语言,完成了正弦信号源的前端设计。并在CycloneII系列EP2C35芯片上,不扩展外部存储器,时钟频率为40 MHz的情况下,单片实现了频率步进为78 Hz,频率范围为78 Hz-1.25 MHz的正弦信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频率合成 正弦信号源 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 CycloneI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SAR天线约束分析与数字波束形成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维梅 刘波 +1 位作者 李光廷 左伟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7-392,共6页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的对地观测需求,同时考虑到发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GEO SAR天线的面积以及功率约束分析,在一定的系统参数下,设计了一种将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与反射面技术结合起来的天线。该天线在俯仰向采... 针对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的对地观测需求,同时考虑到发射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GEO SAR天线的面积以及功率约束分析,在一定的系统参数下,设计了一种将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与反射面技术结合起来的天线。该天线在俯仰向采用DBF可以降低系统对于脉宽的限制,从而降低峰值发射功率;在方位向采用DBF可以减小系统实际工作的脉冲重复频率(PRF),增大测绘带宽。该设计方法为未来GEO SAR天线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天线面积 发射功率 阵馈反射面 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数反演的星弹双基俯冲前视成像算法
8
作者 席子瑞 段崇棣 +2 位作者 左伟华 李财品 李东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3,共9页
由于导弹在俯冲阶段存在垂直向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弹头沿曲线运动,导致瞬时斜距十分复杂,造成严重的距离徙动现象,方位向和距离向存在严重的二维耦合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数反演的星弹双基俯冲前视成像算... 由于导弹在俯冲阶段存在垂直向加速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不断变化,弹头沿曲线运动,导致瞬时斜距十分复杂,造成严重的距离徙动现象,方位向和距离向存在严重的二维耦合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数反演的星弹双基俯冲前视成像算法。该算法根据星弹双基系统特性,搭建了星弹双基轨迹模型,在距离频域方位时域进行多普勒频率校正,再利用级数反演的思想,推导出回波信号的二维频谱表达式,接着在二维频域上进行距离徙动校正和距离向、方位向压缩,确定目标成像位置,完成成像聚焦。最后通过计算量的分析和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算法可实现对多目标的探测和区分,对军方察打一体化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中国军事行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弹双基 俯冲前视成像 距离徙动校正 级数反演 多普勒频率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PS外辐射源的无源雷达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万莉莉 左伟华 张红燕 《山西电子技术》 2007年第2期46-47,50,共3页
GPS无源雷达具有覆盖面积广、全天候、抗隐身和抗摧毁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利用GPS卫星作为无源雷达探测的照射源的可行性,研究了GPS卫星作为外辐射源,接收机在地面的收发双置的双基地无源雷达系统,并提出了该无源探测系... GPS无源雷达具有覆盖面积广、全天候、抗隐身和抗摧毁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利用GPS卫星作为无源雷达探测的照射源的可行性,研究了GPS卫星作为外辐射源,接收机在地面的收发双置的双基地无源雷达系统,并提出了该无源探测系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无源雷达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NLCS星弹双基SAR俯冲前视成像算法
10
作者 席子瑞 段崇棣 +2 位作者 左伟华 李财品 李东涛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在俯冲阶段由于导弹具有加速度,速度大小和方向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收发瞬时斜距会变复杂,将导致距离-方位向耦合严重和方位空变性问题,若直接进行方位向聚焦压缩,会造成图像畸变。针对这两个难题,采用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变标(Nonlinear Chi... 在俯冲阶段由于导弹具有加速度,速度大小和方向会发生急剧变化,其收发瞬时斜距会变复杂,将导致距离-方位向耦合严重和方位空变性问题,若直接进行方位向聚焦压缩,会造成图像畸变。针对这两个难题,采用一种改进的非线性变标(Nonlinear Chirp Scaling,NLCS)算法运用到新型星弹双基系统模型中。首先建立了星弹双基系统模型;接着利用级数反演法推导了二维频谱表达式,在二维频域中通过完成距离压缩和徙动校正来消除距离-方位耦合的影响,再利用改进的NLCS算法对方位向多普勒调频率进行补偿解决方位向空变性问题,完成方位向压缩聚焦,从而得到良好的成像结果。与改进的距离多普勒(Range Doppler,RD)算法相比,该算法减少了1.013×10^(8)浮点运算量(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FLOPS),边缘点方位向聚焦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善,方位向峰值旁瓣比(Peak Sidelobe Ratio,PSLR)、积分旁瓣比(Integrated Sidelobe Ratio,ISLR)、分辨率分别提升了2.41 dB,1.29 dB,1.16 m,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弹双基SAR 前视成像 非线性变标算法 级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3照射的星机双基SAR成像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俊杰 孙稚超 +12 位作者 杨建宇 吕争 李东涛 缪昱宣 陈天夫 左伟华 李财品 海宇 安洪阳 李中余 赵良波 张庆君 庄超然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1-247,共7页
星机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利用卫星发射、机载接收实现对地海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具有可成像范围广、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且可以实现前视、斜视、侧视等多种模式的成像,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物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民用和军事... 星机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SAR)利用卫星发射、机载接收实现对地海面目标的高分辨成像,具有可成像范围广、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且可以实现前视、斜视、侧视等多种模式的成像,提供更加丰富的地物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民用和军事应用前景。针对星机双基SAR,本文首先分析了成像性能与处理方案。随后,描述了基于高分三号SAR卫星照射的星机双基SAR成像试验构型与收发系统组成。最后,给出了星机双基SAR试验的成像结果,并结合成像区域的光学图像分析了系统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机双基SAR 高分三号 直达波同步 成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三号卫星的星载无人机双基前视SAR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伟华 李东涛 +2 位作者 李财品 李锦伟 张升 《空间电子技术》 2019年第2期26-32,共7页
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全极化C波段高分辨率SAR成像卫星。文章提出一种以高分三号卫星为辐射源的无人机双基前视SAR系统。对典型双基构型参数下的成像分辨率、分辨率夹角、图像信噪比等指标进行理论分析。所设计的星载-无人机载前视SA... 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全极化C波段高分辨率SAR成像卫星。文章提出一种以高分三号卫星为辐射源的无人机双基前视SAR系统。对典型双基构型参数下的成像分辨率、分辨率夹角、图像信噪比等指标进行理论分析。所设计的星载-无人机载前视SAR系统,成像场景中心地距分辨率为0.8m,多普勒分辨率为2m,分辨率夹角约为85°,SNR约为52dB,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文章所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法为星载-无人机载前视SAR高分辨率目标侦察、飞机着陆指引等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三号卫星 双基前视SAR 无人机载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 SAR照射的机载前视接收双基SAR系统二维分辨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滈铧 左伟华 刘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星/机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现了接收机飞行方向的成像能力,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持续前视观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对固定轨道GEO SAR照射下的机载前视接... 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星/机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实现了接收机飞行方向的成像能力,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持续前视观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对固定轨道GEO SAR照射下的机载前视接收机的双基SAR系统二维分辨能力进行了解析和验证仿真分析。首先,基于梯度法给出了GEO星/机双基前视SAR的二维分辨能力及其夹角的解析结果;其次,分析了不同双基前视构型对距离向分辨率、方位向分辨率和分辨率夹角的影响,并给出了基于分析结果的构型设计基本准则;最后,对GEO SAR处于不同轨道位置时分别进行了点目标仿真,有效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GEO) 星/机双基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 梯度法 二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星载高分辨率洋流探测雷达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旭艳 李锦伟 +2 位作者 李东涛 左伟华 张升 《空间电子技术》 2018年第4期58-62,67,共6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星载探测雷达,可以高分辨率地测量海面洋流(含地转流)。探测雷达的同侧ATI-SAR分别对海面区域做前后斜侧视观测,以获得2个洋流径向速度;由斜侧视产生的XTI用于测量海面高程,从而测量地转流。文中给出了探测雷达测...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星载探测雷达,可以高分辨率地测量海面洋流(含地转流)。探测雷达的同侧ATI-SAR分别对海面区域做前后斜侧视观测,以获得2个洋流径向速度;由斜侧视产生的XTI用于测量海面高程,从而测量地转流。文中给出了探测雷达测量洋流的原理,对探测雷达的系统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并指出了探测雷达的关键技术。该探测雷达技术是海洋环境探测领域及雷达系统设计领域的新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流 高分辨率 探测雷达 测量原理 系统参数 关键技术 ATI X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