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如何影响唐代诗歌 被引量:3
1
作者 〔美〕宇文所安 左丹丹() 田晓菲(校)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2期5-13,共9页
佛教是诗歌中常见的一个主题,在那些与僧人唱和及作于佛教场所的诗歌中尤为显见;它有时是诗人个体深切的信仰,以此表现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然而,从9世纪至11世纪早期,曾经有一段时期禅塑造了诗人们的诗歌创作观念。在这一时期,(佛教意... 佛教是诗歌中常见的一个主题,在那些与僧人唱和及作于佛教场所的诗歌中尤为显见;它有时是诗人个体深切的信仰,以此表现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然而,从9世纪至11世纪早期,曾经有一段时期禅塑造了诗人们的诗歌创作观念。在这一时期,(佛教意义上的)"道"或"禅"与"诗"在诗句中的搭配对应十分常见,这似乎展现了二者之间的某些关系:定义,类同,补充及排斥。但这些推测的前提是作诗是禅定的对应面。这些对佛教实践与诗歌创作的思考最终促成了严羽于13世纪提出以禅喻诗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唐诗 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文学界的炼丹术与自我修炼——苏轼(1037—1101)及其延生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左丹丹() 谭新红(校)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1期5-22,共18页
北宋道教大行其道,士大夫也趋之若鹜。其中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哲学的、神秘主义的、宗教的、医学的或自然审美的。总体来说,士大夫对宗教的态度是矛盾的,就像承受社会压力的现代人,在需要时也会修行养生术一样。奇才苏轼的好奇心、炼... 北宋道教大行其道,士大夫也趋之若鹜。其中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哲学的、神秘主义的、宗教的、医学的或自然审美的。总体来说,士大夫对宗教的态度是矛盾的,就像承受社会压力的现代人,在需要时也会修行养生术一样。奇才苏轼的好奇心、炼就内丹或外丹的企图(尽管效果不佳)、践行吐纳与存想的些许心得,引领了时代风气,甚至在很多方面作为原型莫名其妙地引领了20世纪的风气。苏轼等人的宗教实践所涉及的儒、佛因素也表明“三教”的观念在宋代已完整建立,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道教 内丹 外丹 三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