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与益生菌复配对大鼠消化功能的促进作用
1
作者 吴机伶 郑泽江 +8 位作者 金国策 孙莲 左一帆 尉小琴 李啸 谈亚丽 黄蓉 陈剑锋 邹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天麻与益生菌复配对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首先探究天麻提取物对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测定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的质量分数,并将提取物与益生菌复配,灌胃30 d后,测定大鼠的体质量... 【目的】探讨天麻与益生菌复配对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首先探究天麻提取物对大鼠消化功能的影响,测定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多糖的质量分数,并将提取物与益生菌复配,灌胃30 d后,测定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食物利用率、胃蛋白酶活性、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的质量浓度等,并用16S rRNA检测肠道菌群结构。【结果】复配组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胃蛋白酶活性、胃蛋白酶排出量、GAS质量浓度相对于空白组均显著增加(P<0.05),SS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天麻与益生菌复配能调整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增加Lactobacillaceae、Ruminococcaceae、Lachnospiraceae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结论】天麻与益生菌复配对促进大鼠消化功能有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益生菌 消化功能 胃泌素 生长抑素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与植物乳植杆菌Ali.Plateau.Lp.Ⅷ联用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2
作者 金国策 郑泽江 +7 位作者 吴机伶 孙莲 左一帆 李啸 谈亚丽 黄蓉 贺海波 邹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2,共11页
【目的】为了探究葛根(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与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Ali.Plateau.Lp.Ⅷ(APLp.Ⅷ)联用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植物乳植杆菌APLp.Ⅷ与葛根联... 【目的】为了探究葛根(Pueraria thomsonii Benth)与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Ali.Plateau.Lp.Ⅷ(APLp.Ⅷ)联用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植物乳植杆菌APLp.Ⅷ与葛根联用,对比两者联用和单独使用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联用组可显著延长小鼠的攀附时间、爬杆时间与旷场中心活动距离,增强小鼠运动协调性和空间探索能力;联用组小鼠血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显著降低,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显著提高;同时,谷丙转氨酶(AST)活性、谷草转氨酶(ALT)活性、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小鼠肝损伤程度显著改善。【结论】植物乳植杆菌APLp.Ⅷ与葛根联用有协同增效预防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植物乳植杆菌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乙醇代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润肠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左一帆 肖萌 +6 位作者 苏香萍 邹坤 刘玲彦 谈亚丽 李啸 杨静 郑泽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9-337,共9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藏来源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便秘的润肠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将16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株实验菌株(T1-5、T1-7、T1-9、T1-d、5B-1)组和6108对照菌株组做润肠... 本文主要研究了西藏来源副干酪乳杆菌对小鼠便秘的润肠通便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将160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A、B两大组,每组又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株实验菌株(T1-5、T1-7、T1-9、T1-d、5B-1)组和6108对照菌株组做润肠通便实验,每组10只,其中A组80只用于测定小鼠小肠推进率,B组80只用于排便情况测定。然后挑选润肠通便效果好的菌株T1-5、T1-9、5B-1进行肠道菌群调节的检测,实验小鼠为雄性BALB/c小鼠共24只,分为空白组、T1-5组、T1-9组和5B-1组,每组6只。润肠通便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T1-9和5B-1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1-9组和5B-1组首次红便时间显著缩短(P<0.01);T1-9组、5B-1组以及对照菌株6108组6 h的排便颗粒数显著增加(P<0.05);T1-9组和6108组的粪便湿重显著提高(P<0.01、P<0.05)。肠道菌群调节实验的测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三组益生菌组T1-5、T1-9、5B-1有益菌乳杆菌科、理研菌科丰度明显增加,其中5B-1组有益菌普雷沃氏菌科丰度也明显增加。因此菌株T1-5、T1-9、5B-1能够促进肠道蠕动,也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发挥缓解小鼠便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便秘 润肠通便 肠道菌群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割的高质量深度图获取方法
4
作者 左一帆 安平 张兆杨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7-40,共4页
3DTV作为下一代视频广播系统,还有许多技术难点有待解决,其中深度估计是3DTV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深度图,提出基于图割(graph cut)的深度估计方法。该算法在构建能量函数的数据项时,通过对窗口内各个像素赋予自适应权重,引... 3DTV作为下一代视频广播系统,还有许多技术难点有待解决,其中深度估计是3DTV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深度图,提出基于图割(graph cut)的深度估计方法。该算法在构建能量函数的数据项时,通过对窗口内各个像素赋予自适应权重,引入梯度信息以抑制因亮度差异导致的误匹配问题并保护边缘信息。然后,经过交叉检测将深度图像素分为可靠点与不可靠点两类。对检测后的深度图进行后处理迭代优化,从而提高所获取深度值的可靠性。实验表明此算法估计出的深度图用VSRS绘制虚拟合成视时比标准的深度估计软件DERS5.1可有效提高虚拟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点 深度图估计 图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的虚拟视失真估计方法
5
作者 李春华 安平 +2 位作者 左一帆 尤志翔 张兆扬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5-218,22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的虚拟视失真估计方法,将深度图宏块划分为平坦宏块和非平坦宏块,结合各自特点分别用频域块级方法和时域像素级方法估计由深度失真引起的虚拟视失真。实验证明,该方法估计准确度较高,且复杂度比像素级模型有所降低。它... 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的虚拟视失真估计方法,将深度图宏块划分为平坦宏块和非平坦宏块,结合各自特点分别用频域块级方法和时域像素级方法估计由深度失真引起的虚拟视失真。实验证明,该方法估计准确度较高,且复杂度比像素级模型有所降低。它对于提高深度视频编码效率和优化多视+深度(MVD)码率分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视频 自由视点电视 失真估计 虚拟视失真 深度图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和空间约束的自动图像描述模型
6
作者 姜文晖 陈志亮 +2 位作者 程一波 方玉明 左一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多头注意力机制是图像描述模型的常用方法,该机制通过多分支结构构建关于输入特征的独特属性,以提高特征模型的区分性。然而,不同分支的独立性导致建模存在冗余性。同时,注意力机制会关注于不重要的图像区域,导致描述的文本不够准确。... 多头注意力机制是图像描述模型的常用方法,该机制通过多分支结构构建关于输入特征的独特属性,以提高特征模型的区分性。然而,不同分支的独立性导致建模存在冗余性。同时,注意力机制会关注于不重要的图像区域,导致描述的文本不够准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损失函数作为训练目标的正则化项,以提高多头注意力机制的多样性和准确性。在多样性方面,提出一种多头注意力的差异化正则,鼓励多头注意力机制的不同分支关注于所描述目标的不同部件,使不同分支的建模目标变得简单。同时,不同分支相互融合,最后形成完整且更有区分性的视觉描述。在准确性方面,设计一种空间一致性正则。通过建模多头注意力机制的空间关联,鼓励注意力机制关注的图像区域尽可能集中,从而抑制背景区域的影响,提高注意力机制的准确性。提出差异化正则和空间一致性正则共同作用的方法,最终提升自动图像描述模型的准确性。所提方法在MS COCO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多种代表性工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图像描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注意力机制 图像描述 差异性 空间约束 模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烩面餐饮行业优劣势及发展思路分析
7
作者 冯宇 杜兵耀 +2 位作者 刘畅 左一帆 梁埔晔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8期48-50,88,共4页
烩面是河南省的特色美食之一,将荤、素、汤、饭同时烹饪,制成营养丰富的面品。本文通过对河南烩面餐饮行业进行多角度的优劣势分析,深入剖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新型发展思路,为烩面餐饮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系... 烩面是河南省的特色美食之一,将荤、素、汤、饭同时烹饪,制成营养丰富的面品。本文通过对河南烩面餐饮行业进行多角度的优劣势分析,深入剖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新型发展思路,为烩面餐饮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理论支持和系统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烩面 优劣势分析 品牌打造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奶拉及牦牛奶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静 喻玲玲 +5 位作者 邹坤 刘玲彦 谈亚丽 李啸 肖萌 左一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9-63,共5页
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6047为对照菌株,采用分离自西藏牧民自制奶拉及牦牛奶中的2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DB-3和JD-2发酵制备酸乳,通过测定酸乳的发酵时间以及发酵... 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6047为对照菌株,采用分离自西藏牧民自制奶拉及牦牛奶中的2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DB-3和JD-2发酵制备酸乳,通过测定酸乳的发酵时间以及发酵结束、4℃后熟24 h及冷藏7 d、14 d、21 d时的p H值、滴定酸度、脱水收缩性、黏度和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筛选出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菌株。结果表明,菌株DB-3的发酵特性较好,凝乳时间较短,仅需8.44 h,发酵终点、后熟24 h及冷藏21 d时pH值分别为4.51、4.35、4.06,滴定酸度分别为71.95°T、74.23°T、88.68°T,黏度分别为943 m Pa·s、1 054 m Pa·s、1 522 m Pa·s,脱水收缩性分别为32.43%、32.91%、35.81%,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5.27 mmol/L、5.46 mmol/L、6.24 mmol/L,说明菌株DB-3符合工业化生产需求,具有较好的产酸、产黏、持水性能及蛋白水解能力,作为酸乳发酵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德氏乳杆菌 发酵特性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铁掺杂石墨相氮化碳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酚类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左一帆 马会强 +1 位作者 李爽 李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69-274,共6页
以九水合硝酸铁[Fe(NO_(3))_(3)·9H_(2)O]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制备Fe-C_(3)N_(4),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光催化Fe-C_(3)N_(4)活化过硫酸钠(PS)去除苯酚的效果,并对铁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制... 以九水合硝酸铁[Fe(NO_(3))_(3)·9H_(2)O]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热聚合法制备Fe-C_(3)N_(4),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光催化Fe-C_(3)N_(4)活化过硫酸钠(PS)去除苯酚的效果,并对铁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Fe-C_(3)N_(4)中存在Fe—N键,铁掺杂成功且合成良好,无任何杂质。相对于单独PS和g-C_(3)N_(4)+PS,Fe-C_(3)N_(4)+PS共同作用可高效去除苯酚,去除率可达到88.2%,苯酚去除效果随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大而提高。同时在过硫酸钠与苯酚的摩尔比为100∶1,Fe-C_(3)N_(4)催化剂浓度为2g/L,同时反应全程放置于250W高压钠灯下同步照射的条件下,Fe-C_(3)N_(4)焙烧温度580℃,焙烧时间4h,铁掺杂量5%时,体系对苯酚的去除率最高,反应240min达到97.4%。因此,铁掺杂g-C_(3)N_(4)明显改善了g-C_(3)N_(4)对可见光的利用率,对优化苯酚废水去除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_(3)N_(4)催化剂 光催化 过硫酸盐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