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胜利
姚路
+3 位作者
嶋本利彦
東郷徹宏
侯林锋
王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4-824,共11页
文中简述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岩石高速摩擦实验方面的进展.为了深化断层与地震力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了一套旋转剪切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可开展滑动速率介于板块运动速率(cm/a量级)至地震滑动速率(m/s量级)的岩石...
文中简述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岩石高速摩擦实验方面的进展.为了深化断层与地震力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了一套旋转剪切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可开展滑动速率介于板块运动速率(cm/a量级)至地震滑动速率(m/s量级)的岩石摩擦实验,其中高速摩擦性能填补了实验室的技术空白.以此为依托,围绕汶川地震断层带力学性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高速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泥的高速摩擦性质具有一致性,其高速滑动下显著的滑动弱化必定在汶川地震中极大地促进了破裂的扩展;断层弱化的主导机制是与摩擦生热相关的过程,包括凹凸体急速加热弱化和热压作用;断层泥在经历高速滑动弱化之后摩擦系数可在5~ 10s内恢复0.4,断层强度的快速恢复是同震主破裂带余震减少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实验装置现状和现有成果的分析,展望了近期实验室岩石高速摩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
高速摩擦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汶川地震断层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断层同震摩擦滑动性质的约束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路
马胜利
+4 位作者
王羽
何宏林
陈建业
杨晓松
嶋本利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7-829,共13页
地震断层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升温能够指示断层的动态摩擦性质,为我们认识地震的动力学过程及能量分配提供一种途径;断层带摩擦生热的残留标志也能作为识别地震活动的依据。镜质体反射率是煤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广泛使用的地质温度计,在断层...
地震断层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升温能够指示断层的动态摩擦性质,为我们认识地震的动力学过程及能量分配提供一种途径;断层带摩擦生热的残留标志也能作为识别地震活动的依据。镜质体反射率是煤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广泛使用的地质温度计,在断层岩和断层力学研究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对采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的多种断层岩样品开展了镜质体反射率研究,揭示了断层活动对断层岩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从断层角砾带向断层核部,镜质体反射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指示着地震过程中断层的摩擦生热过程。八角庙露头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明显高于深溪沟露头,可能暗示着2个露头上断层活动性质的差异。研究还表明,对断层剖面的镜质体反射率开展系统性研究有助于识别以往地震的滑动带以及限定滑动带的宽度。对深溪沟露头上断层滑动面样品开展的测试表明,2条宽度约2mm的局部黑色滑动带内存在镜质体反射率的异常高值;数值计算表明汶川地震过程中该露头附近断层滑动面上的宏观摩擦升温可能<162℃,同震阶段的动态摩擦系数较低,这些估计与高速摩擦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
断层岩
镜质体反射率
动态摩擦强度
摩擦升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胜利
姚路
嶋本利彦
東郷徹宏
侯林锋
王羽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浙江省地震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4-824,共11页
基金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09)专项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LED2010A05)共同资助
文摘
文中简述了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在岩石高速摩擦实验方面的进展.为了深化断层与地震力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了一套旋转剪切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可开展滑动速率介于板块运动速率(cm/a量级)至地震滑动速率(m/s量级)的岩石摩擦实验,其中高速摩擦性能填补了实验室的技术空白.以此为依托,围绕汶川地震断层带力学性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高速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泥的高速摩擦性质具有一致性,其高速滑动下显著的滑动弱化必定在汶川地震中极大地促进了破裂的扩展;断层弱化的主导机制是与摩擦生热相关的过程,包括凹凸体急速加热弱化和热压作用;断层泥在经历高速滑动弱化之后摩擦系数可在5~ 10s内恢复0.4,断层强度的快速恢复是同震主破裂带余震减少的原因之一.基于对实验装置现状和现有成果的分析,展望了近期实验室岩石高速摩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低速-高速摩擦实验装置
高速摩擦
汶川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Keywords
low-to high-velocity friction apparatus
high-velocity friction
Wenchuan earthquake
Longmenshan Fault zone
分类号
P313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汶川地震断层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断层同震摩擦滑动性质的约束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路
马胜利
王羽
何宏林
陈建业
杨晓松
嶋本利彦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7-829,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311)
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ED2014A06)共同资助
文摘
地震断层滑移过程中的摩擦升温能够指示断层的动态摩擦性质,为我们认识地震的动力学过程及能量分配提供一种途径;断层带摩擦生热的残留标志也能作为识别地震活动的依据。镜质体反射率是煤和石油天然气领域广泛使用的地质温度计,在断层岩和断层力学研究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中对采自汶川地震断裂带的多种断层岩样品开展了镜质体反射率研究,揭示了断层活动对断层岩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从断层角砾带向断层核部,镜质体反射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指示着地震过程中断层的摩擦生热过程。八角庙露头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明显高于深溪沟露头,可能暗示着2个露头上断层活动性质的差异。研究还表明,对断层剖面的镜质体反射率开展系统性研究有助于识别以往地震的滑动带以及限定滑动带的宽度。对深溪沟露头上断层滑动面样品开展的测试表明,2条宽度约2mm的局部黑色滑动带内存在镜质体反射率的异常高值;数值计算表明汶川地震过程中该露头附近断层滑动面上的宏观摩擦升温可能<162℃,同震阶段的动态摩擦系数较低,这些估计与高速摩擦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关键词
汶川地震断裂带
断层岩
镜质体反射率
动态摩擦强度
摩擦升温
Keywords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zone
fault rocks
vitrinite reflectance
dynamic frictional strength
frictional heating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的进展
马胜利
姚路
嶋本利彦
東郷徹宏
侯林锋
王羽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汶川地震断层岩的镜质体反射率--对断层同震摩擦滑动性质的约束
姚路
马胜利
王羽
何宏林
陈建业
杨晓松
嶋本利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