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适宜尺度选择的冬小麦赤霉病遥感监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卫国 陈华 +3 位作者 金正婷 张琤琤 葛广秀 嵇福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74-1380,共7页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 为快速、准确获取江淮麦区县域冬小麦赤霉病发生信息,选用中、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做多尺度信息融合研究。在筛选适宜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的空间尺度遥感影像基础上,通过分析冬小麦长势指标和赤霉病病情指数之间的互作关系,构建基于多农学参数的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并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进行遥感监测。结果表明:(1)2m×2m、8m×8m和16m×16m三种空间尺度融合影像的均值相差不大,平均梯度和标准差存在明显差异。16m×16m融合影像的清晰度最好,信息量也多,比较适合研究区域冬小麦田块分布特征。(2)16m×16m融合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值明显高于2m×2m和8m×8m融合影像,说明16m×16m融合影像光谱信息量较丰富,有利于冬小麦的识别。(3)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是影响赤霉病发生的主要长势指标。基于主要长势指标构建冬小麦赤霉病估测模型,平方根误差(REMS)为10.5%,相对误差为14.6%。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县域冬小麦赤霉病空间变化的有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赤霉病 农学参数 多光谱信息 县域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优63群体的光合生产特性研究——Ⅰ.群体的受光特性与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林 沙国栋 +1 位作者 陆景淮 嵇福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3,共3页
一个水稻群体受光的优劣,既同该品种(组合)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又受栽培技术措施所制约。现根据多年试验结果,阐明汕优63组合的群体受光特征,及其与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试图为该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制定正确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个水稻群体受光的优劣,既同该品种(组合)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又受栽培技术措施所制约。现根据多年试验结果,阐明汕优63组合的群体受光特征,及其与栽培技术措施的关系,试图为该组合在高产栽培中制定正确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群体的受光特征 水稻群体受光量的大小,受叶面积指数(F)和消光系数(K)所制约,同它们的乘积(F·K)呈显著负相关(r=-0.9287),並且K值对受光量的影响效果大于F值。由于水稻不同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群体 光合 受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优63群体的光合生产特性研究——Ⅱ.群体的光合与同化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林 沙国栋 +1 位作者 陆景淮 嵇福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7-9,共3页
本文根据不同品种(组合)大田光合生产试验资料,阐明汕优63群体的光合与同化特性,並分析它们与栽培技术措施和温光条件的关系,为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一)群体的光合特性 1.群体的光合特征值 测定结果表明,汕优63具有饱和光强... 本文根据不同品种(组合)大田光合生产试验资料,阐明汕优63群体的光合与同化特性,並分析它们与栽培技术措施和温光条件的关系,为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一)群体的光合特性 1.群体的光合特征值 测定结果表明,汕优63具有饱和光强较高、补偿光强较低的特点。在大体相同的栽培措施下,齐穗期群体剑叶的饱和光强为3.9万勒克司,显著高于扬稻1号和盐粳2号,比同类型的汕优2号亦高0.8万勒克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汕优63 光合特性 同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