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精准针刺激痛点联合拉伸对大鼠前扣带皮层CREB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丽辉
黄强民
+3 位作者
刘琳
阮氏深
徐安乐
嵇丽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激痛点结合静态拉伸对大鼠前扣带回处CREB和p-CREB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激痛点组(D)、非激痛点组(ND)、拉伸组(S)和针刺拉伸结合组(SD),每组各10只。采用腓肠...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激痛点结合静态拉伸对大鼠前扣带回处CREB和p-CREB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激痛点组(D)、非激痛点组(ND)、拉伸组(S)和针刺拉伸结合组(SD),每组各10只。采用腓肠肌定点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模式建立慢性肌筋膜疼痛激痛点模型,之后分别进行激痛点处针刺、非激痛点处针刺、静态拉伸及针刺激痛点结合拉伸治疗,每周1次,共4周。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和PCR检测大鼠前扣带回处CREB和p-CRE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S组和ND组的CREB和p-CRE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0.01)。与M组相比,D组(P <0.01)、S组(P <0.05)及SD组(P <0.01)的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仅D组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证实精准针刺激痛点联合或不联合拉伸均可抑制前扣带回CREB的蛋白和m RNA水平表达,提示二者水平可能与针刺肌筋膜激痛点的镇痛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激痛点(MTrPs)
针刺
静态拉伸
CREB
P-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缺血性按压肌筋膜触发点对非特异性颈痛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安乐
黄强民
+2 位作者
荣积峰
吴雪娇
嵇丽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1550,共10页
颈痛是社会中较为普遍的病症之一,全世界人群发病率在16.7%-75.1%[1]。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颈痛与下背痛是造成伤残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2]。在国家《GB/T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颈痛的编码为M54.200[3]。非特异性颈...
颈痛是社会中较为普遍的病症之一,全世界人群发病率在16.7%-75.1%[1]。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颈痛与下背痛是造成伤残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2]。在国家《GB/T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颈痛的编码为M54.200[3]。非特异性颈痛,又称机械性颈痛,是颈痛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定义为没有明确的解剖结构异常的情况下,颈部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疼痛[4]。肌筋膜触发点是骨骼肌上可触及的直径为3mm-6mm的结节,对其进行针刺或快速按压会产生局部肌肉跳动,相关症状包括局部疼痛或牵涉痛、肌张力升高、局部敏感性增加等[5]。其中,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触发点相关症状,通常被用来评价各种疗法对触发点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人群发病率
肌筋膜触发点
颈痛
肌张力
牵涉痛
下背痛
相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精准针刺激痛点联合拉伸对大鼠前扣带皮层CREB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丽辉
黄强民
刘琳
阮氏深
徐安乐
嵇丽娟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系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0105)
运动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体育学院)
文摘
目的:探讨针刺肌筋膜激痛点结合静态拉伸对大鼠前扣带回处CREB和p-CREB表达的变化。方法:将6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C)、模型组(M)、激痛点组(D)、非激痛点组(ND)、拉伸组(S)和针刺拉伸结合组(SD),每组各10只。采用腓肠肌定点钝性打击结合离心运动的模式建立慢性肌筋膜疼痛激痛点模型,之后分别进行激痛点处针刺、非激痛点处针刺、静态拉伸及针刺激痛点结合拉伸治疗,每周1次,共4周。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和PCR检测大鼠前扣带回处CREB和p-CRE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M组、S组和ND组的CREB和p-CRE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0.01)。与M组相比,D组(P <0.01)、S组(P <0.05)及SD组(P <0.01)的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仅D组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本研究证实精准针刺激痛点联合或不联合拉伸均可抑制前扣带回CREB的蛋白和m RNA水平表达,提示二者水平可能与针刺肌筋膜激痛点的镇痛机制相关。
关键词
肌筋膜激痛点(MTrPs)
针刺
静态拉伸
CREB
P-CREB
Keywords
MTrPs
Dry needling
Static stretching
CREB
p-CREB
分类号
R338.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缺血性按压肌筋膜触发点对非特异性颈痛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安乐
黄强民
荣积峰
吴雪娇
嵇丽娟
机构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康复治疗中心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
上海慈源康复医院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1-1550,共10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02040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0105)。
文摘
颈痛是社会中较为普遍的病症之一,全世界人群发病率在16.7%-75.1%[1]。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颈痛与下背痛是造成伤残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2]。在国家《GB/T14396-2016疾病分类与代码》中,颈痛的编码为M54.200[3]。非特异性颈痛,又称机械性颈痛,是颈痛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定义为没有明确的解剖结构异常的情况下,颈部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疼痛[4]。肌筋膜触发点是骨骼肌上可触及的直径为3mm-6mm的结节,对其进行针刺或快速按压会产生局部肌肉跳动,相关症状包括局部疼痛或牵涉痛、肌张力升高、局部敏感性增加等[5]。其中,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触发点相关症状,通常被用来评价各种疗法对触发点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META分析
人群发病率
肌筋膜触发点
颈痛
肌张力
牵涉痛
下背痛
相关症状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493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精准针刺激痛点联合拉伸对大鼠前扣带皮层CREB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影响
李丽辉
黄强民
刘琳
阮氏深
徐安乐
嵇丽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缺血性按压肌筋膜触发点对非特异性颈痛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徐安乐
黄强民
荣积峰
吴雪娇
嵇丽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