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防火封堵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崔海浩 王宗存 张雨杭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管线穿越墙体、楼板,贯穿部位的防火封堵是阻隔火灾蔓延、保障建筑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现行标准规定了防火封堵构造的性能要求,但由于防火封堵构造及贯穿物在火灾下的热传导及温度分布规律尚不明晰,封堵方案的... 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管线穿越墙体、楼板,贯穿部位的防火封堵是阻隔火灾蔓延、保障建筑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现行标准规定了防火封堵构造的性能要求,但由于防火封堵构造及贯穿物在火灾下的热传导及温度分布规律尚不明晰,封堵方案的有效性难以保证。针对该问题,本文设计了防火封堵试件并开展耐火试验研究,分析了防火封堵试件在受火过程中的试验现象及温度变化规律,比较了防火封堵构造及贯穿物在受火过程中的温度差异,对防火封堵构造方案设计和相关标准制修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封堵 贯穿物 耐火性能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弹塑性模型与计算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申永江 邓飚 +3 位作者 杨明 郑茂营 李耀庄 崔海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49-155,共7页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计算模型大部分将桩排间岩土体视为弹性材料,而岩土体为弹塑性材料,使得抗滑桩内力、位移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假设桩排间岩土体为弹塑性材料,提出一种弹塑性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桩排间岩土体看作线弹性单元和... 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计算模型大部分将桩排间岩土体视为弹性材料,而岩土体为弹塑性材料,使得抗滑桩内力、位移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假设桩排间岩土体为弹塑性材料,提出一种弹塑性计算模型,该模型将桩排间岩土体看作线弹性单元和塑性单元的组合,根据结构力学知识、土的本构关系和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一种计算前后排抗滑桩内力的计算方法。首先,由已知的桩顶位移,并结合结构力学位移法求出桩间土总应力。根据Lade-Duncan模型导出这两个单元的基本参数,然后,结合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出抗滑桩的内力,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门架式双排抗滑桩的内力图。对比监测数据和弹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比弹性模型更加接近监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排抗滑桩 弹塑性模型 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火灾烟气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路世昌 倪照鹏 +3 位作者 刘万福 黄益良 王婧嫙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8-471,共4页
阐述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中环路匝道烟气蔓延的特点及规律,以缩尺寸模型试验分析在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不同因素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针对环路隧道火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地下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开启主线隧道的纵向通风... 阐述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中环路匝道烟气蔓延的特点及规律,以缩尺寸模型试验分析在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不同因素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针对环路隧道火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地下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开启主线隧道的纵向通风排烟系统,在环路出口匝道设置射流风机,防止烟气再次进入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烟气控制 重点排烟 地下交通联系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集中排烟应用于海底隧道的分析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和俊 崔海浩 +1 位作者 黄益良 阚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64-1368,共5页
以某特长海底隧道工程为例,研究火灾下纵向诱导通风+侧向集中排烟模式对烟气的控制效果。设外车道、中间车道、内车道发生火灾的场景,分析隧道坡度-3%、0%、3%情况下下隧道内的烟气蔓延情况,测出隧道纵向温度分布、烟气速度矢量分布、... 以某特长海底隧道工程为例,研究火灾下纵向诱导通风+侧向集中排烟模式对烟气的控制效果。设外车道、中间车道、内车道发生火灾的场景,分析隧道坡度-3%、0%、3%情况下下隧道内的烟气蔓延情况,测出隧道纵向温度分布、烟气速度矢量分布、能见度分布,验证了纵向诱导通风+侧向集中排烟系统的有效性,确定了适用于不同坡段隧道的烟气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集中排烟 纵向诱导通风 海底隧道 排烟系统 温度分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扑灭城市交通隧道火灾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黄益良 倪照鹏 +1 位作者 路世昌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4-1108,共5页
针对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对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在隧道中的设计无明确要求,其控灭火效果缺乏研究,在足尺隧道中对比研究了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对油类火、典型固体火、汽车火的控灭火效果。工作压力为0.35 MPa,作用范围内的喷雾强度为6.6 L/... 针对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对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在隧道中的设计无明确要求,其控灭火效果缺乏研究,在足尺隧道中对比研究了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对油类火、典型固体火、汽车火的控灭火效果。工作压力为0.35 MPa,作用范围内的喷雾强度为6.6 L/(min·m2),得出温度、辐射热通量的变化。建议城市交通隧道选用泡沫-水喷雾联用灭火系统作为固定灭火设施,为避免喷雾受车辆遮挡的影响,可在隧道顶部或两侧布置喷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隧道 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 温度变化 热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隧道自动灭火系统比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路世昌 倪照鹏 +1 位作者 崔海浩 黄益良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选取当前在城市交通隧道中较为常见的三种灭火系统(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以相关地方标准和工程案例为参考确定设计参数,开展全尺寸灭火试验分析研究不同灭火系统在隧道中的实际灭火效能。试验结果表明... 选取当前在城市交通隧道中较为常见的三种灭火系统(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以相关地方标准和工程案例为参考确定设计参数,开展全尺寸灭火试验分析研究不同灭火系统在隧道中的实际灭火效能。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的灭火时间最短;水喷雾灭火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火势,降低环境温度;细水雾灭火系统能够灭火,但灭火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隧道 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 水喷雾灭火系统 细水雾灭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分支的城市交通隧道纵向排烟试验
7
作者 黄益良 倪照鹏 +3 位作者 路世昌 刘万福 罗鹏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68,共4页
以国内某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为原型,搭建1∶3的缩尺隧道试验平台,设置分支隧道发生火灾,通过对烟气蔓延现象、隧道纵向烟气温度变化情况的分析,探究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采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的排烟效果。在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下,分... 以国内某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为原型,搭建1∶3的缩尺隧道试验平台,设置分支隧道发生火灾,通过对烟气蔓延现象、隧道纵向烟气温度变化情况的分析,探究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采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的排烟效果。在全纵向通风排烟模式下,分支隧道发生火灾时,烟气进入主线隧道后未向上游蔓延,主线隧道可按交叉口处发生火灾采取应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隧道 纵向通风 温度 烟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结构体系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崔海浩 阚强 黄益良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超高层建筑的悬吊结构体系采用外露式钢结构,需采用防火涂料等措施进行保护,但若按室内受火构件进行防火保护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以某建筑为例,设定火灾发生在悬挑桁架楼层和标准重力楼层的场景,计算室外钢构件附近温度场,并与... 超高层建筑的悬吊结构体系采用外露式钢结构,需采用防火涂料等措施进行保护,但若按室内受火构件进行防火保护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以某建筑为例,设定火灾发生在悬挑桁架楼层和标准重力楼层的场景,计算室外钢构件附近温度场,并与欧洲规范室外标准升温曲线进行对比,确定了最不利室外温升条件,计算钢构件在火灾下的受力情况和耐火性能。提出防火设计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吊结构体系 室外钢结构 防火保护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民用机场航站楼防火设计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崔海浩 阚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3-796,共4页
根据某机场航站楼屋盖采用整体张拉式钢索膜结构体系带来的消防设计问题,分析航站楼的功能场所、可燃物分布和膜结构自身的特点,从防火分隔、人员疏散、消防设施和膜结构材料的燃烧性能等方面提出防火设计要求,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公式计... 根据某机场航站楼屋盖采用整体张拉式钢索膜结构体系带来的消防设计问题,分析航站楼的功能场所、可燃物分布和膜结构自身的特点,从防火分隔、人员疏散、消防设施和膜结构材料的燃烧性能等方面提出防火设计要求,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公式计算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 膜结构 防火设计 性能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商业广场设置木结构通廊的可行性分析
10
作者 崔海浩 王宗存 阚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48,共3页
某商业广场的建筑单体之间拟设置木结构景观通廊,为分析设置通廊的可行性,通过FDS火灾模拟和热传导计算,分析了增设通廊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木构件温度场分布特征以及炭化特征,计算了火灾下木构件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设置木结构景观通... 某商业广场的建筑单体之间拟设置木结构景观通廊,为分析设置通廊的可行性,通过FDS火灾模拟和热传导计算,分析了增设通廊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木构件温度场分布特征以及炭化特征,计算了火灾下木构件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设置木结构景观通廊不会影响火灾下人员疏散安全性,通廊的木构件会因高温而出现局部炭化,但仍可保持较高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景观通廊 火灾 数值模拟 建筑防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胶合木墙板火灾炭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磊 邱培芳 +1 位作者 崔海浩 袁露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9-1503,共5页
采用耐火试验炉,开展了正交胶合木墙板试件在标准火灾条件下的炭化试验,研究正交胶合木墙板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变化曲线、炭化深度和炭化速率等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胶粘剂对层板脱落和炭化速率的影响,对比层板脱落或不脱落情况下炭化深... 采用耐火试验炉,开展了正交胶合木墙板试件在标准火灾条件下的炭化试验,研究正交胶合木墙板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变化曲线、炭化深度和炭化速率等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胶粘剂对层板脱落和炭化速率的影响,对比层板脱落或不脱落情况下炭化深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对于采用普通PUR胶的试件,第一层层板50~60 min时发生脱落,脱落后试件的炭化速率明显变大;采用耐热型PUR胶的试件,未出现明显的层板脱落现象,炭化速率恒定,与欧洲标准中的普通木结构的名义炭化速率0.65 mm/min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胶合木 炭化速率 胶粘剂 层板脱落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模块建筑组合钢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磊 黄益良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33-1136,共4页
采用耐火试验炉对装配式模块建筑四柱组合的钢结构构件开展不同防火保护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模块建筑组合钢柱在火灾下的试验现象、升温曲线、变形特点及破坏形态,获取了模块建筑组合钢柱的耐火极限,以此对模块建筑组合钢柱的防火... 采用耐火试验炉对装配式模块建筑四柱组合的钢结构构件开展不同防火保护条件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模块建筑组合钢柱在火灾下的试验现象、升温曲线、变形特点及破坏形态,获取了模块建筑组合钢柱的耐火极限,以此对模块建筑组合钢柱的防火保护构造提出了设计建议。结果表明:8 mm厚的组合钢柱构件,在双层20 mm高性能防火石膏板的保护下,耐火极限不低于2.50 h,满足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在双层12 mm厚纤维增强硅酸板和60 mm厚岩棉的保护下,耐火极限不低于3.00 h,满足一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在三层高性能防火石膏板(15 mm+20 mm+20 mm)的保护下,耐火极限不低于4.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模块建筑 组合钢柱 耐火性能 防火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式下沉广场人员疏散设计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阚强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4-1396,共3页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多层式下沉广场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层式下沉广场的疏散设计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基于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分析了多层式下沉广场的疏散特征和疏散难点,提出疏散设计方案,... 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越来越多,多层式下沉广场的应用日益普遍,但多层式下沉广场的疏散设计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基于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分析了多层式下沉广场的疏散特征和疏散难点,提出疏散设计方案,并通过人员疏散模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式下沉广场 人员疏散 疏散效率 模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防护的装配钢柱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益良 彭磊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为研究装配式钢结构柱的耐火性能,开展不同壁厚的方钢管柱在不同防火保护方式、不同荷载比、轴心及偏心受力情况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分析了装配钢柱火灾下的试验现象、破坏形态,探讨了钢柱壁厚对升温的影响、防火保护对耐火极限的影响、... 为研究装配式钢结构柱的耐火性能,开展不同壁厚的方钢管柱在不同防火保护方式、不同荷载比、轴心及偏心受力情况下的耐火性能试验,分析了装配钢柱火灾下的试验现象、破坏形态,探讨了钢柱壁厚对升温的影响、防火保护对耐火极限的影响、钢柱变形特点及耐火极限,对装配式钢结构防火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柱 耐火性能 防火保护 防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