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甲烷-二氧化碳-碳系统润湿性的分子模拟研究
1
作者 雍唯 未志杰 +4 位作者 刘玉洋 王德强 崔永正 张健 周文胜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针对分子尺度下润湿性研究难以开展的问题,运用分子模拟方法,探究了页岩纳米孔隙中液滴与甲烷-二氧化碳-碳系统相互作用后的润湿性表现(润湿性通过表面张力和润湿角表征)。结果表明:CO_(2)分子数占比X_(CO_(2))对CH_(4)-CO_(2)-H_(2)O... 针对分子尺度下润湿性研究难以开展的问题,运用分子模拟方法,探究了页岩纳米孔隙中液滴与甲烷-二氧化碳-碳系统相互作用后的润湿性表现(润湿性通过表面张力和润湿角表征)。结果表明:CO_(2)分子数占比X_(CO_(2))对CH_(4)-CO_(2)-H_(2)O系统表面张力γ影响显著,γ随温度上升和X_(CO_(2))增加而降低,降幅最高约40%。进一步得到液滴润湿角随CH_(4)和CO_(2)压力的变化曲线,发现在CH_(4)环境中压力超过78 MPa时,液滴脱离固体表面,形成180°润湿角,此时页岩孔隙表面达到完全疏水状态,而在CO_(2)环境中,页岩表面完全疏水的对应压力为12 MPa,模拟结果与相关实验数据一致。与CH_(4)相比,CO_(2)与页岩表面有着更强的相互作用,从而置换出附着在固体表面的CH_(4),提高了气体采收率。对于CH_(4)-CO_(2)混合物,润湿角则与CO_(2)分子数占比成线性正相关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揭示润湿性与页岩提高采收率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甲烷-二氧化碳-碳系统 润湿性 接触角 分子模拟 提高采收率 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聚合物驱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窜流通道分级表征方法
2
作者 张鹏 未志杰 +4 位作者 刘玉洋 崔永正 雍唯 张健 周文胜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6,共7页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储层疏松,非均质性强,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发生窜流,造成无效水循环,严重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考虑聚合物驱驱油机理,构建基于井间连通单元的聚合物驱井间动态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窜流通道强度特征参数,形成... 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储层疏松,非均质性强,聚合物驱开发过程中发生窜流,造成无效水循环,严重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考虑聚合物驱驱油机理,构建基于井间连通单元的聚合物驱井间动态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窜流通道强度特征参数,形成窜流强度综合评判因子,建立适用于海上稠油油藏聚合物驱的窜流通道分级表征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海上S油田聚合物驱窜流通道识别,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相比Eclipse模型历史拟合速度可提高154倍,拟合误差在10%以内,S1区识别出A02、A19、K29井发育大孔道,A13、A21井发育优势渗流通道,与示踪剂检测结果一致性高,证明新方法可靠,同时在S2区识别出2段大孔道及6段优势通道,为该区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支撑。研究成果可为油田聚合物驱低效通道针对性治理及持续高效开发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聚合物驱 窜流通道 定量识别 分级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紧凑式换热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永正 任禾盛 郝桂梅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9-743,共5页
应用遗传算法对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预定的传热量、两侧压降、体积等设计要求为适应度函数,通过对设计变量构成的种群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以及选择、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得到符合设计约束的换热器最优结构参数(... 应用遗传算法对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以预定的传热量、两侧压降、体积等设计要求为适应度函数,通过对设计变量构成的种群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以及选择、交叉、变异等遗传操作,得到符合设计约束的换热器最优结构参数(如翅高、翅长、间距,以及长、宽、高等).此外,对10次计算得到的设计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结构参数的不确定度很小,应用遗传算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紧凑式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参数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紧凑式换热器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网络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秋芳 汪文雄 +2 位作者 刘雅琴 崔永正 刘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4,共13页
研究目的:借助协同治理理论认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底层逻辑,从多层网络视角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形成机制,为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目的:借助协同治理理论认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底层逻辑,从多层网络视角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形成机制,为助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多层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结果:(1)政府主体的职能多样性和职能异质性对政府协同治理具有促进作用,但不排斥职能相似性的政府主体间建立协同关系;(2)非政府主体的整治任务多样性和异质性对非政府协同治理具有阻碍作用,整治任务相似性对非政府协同治理具有促进作用;(3)政府协同治理与非政府协同治理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关系依赖对与多元主体建立新的协同治理关系具有阻碍作用。研究结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助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治理创新,需要针对不同主体的职能特征、任务特征及主体间关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多层网络 多层指数随机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态窜流多段压裂水平井井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姜瑞忠 刘秀伟 +4 位作者 崔永正 张春光 郜益华 潘红 王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95,共10页
多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致密油开发的关键性技术。由于致密油储层基岩的孔喉为纳米级孔道且渗透率极低,所以不能忽略基岩中的非稳态窜流。为此建立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以及压裂改造区非稳态窜流的五线性流数... 多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致密油开发的关键性技术。由于致密油储层基岩的孔喉为纳米级孔道且渗透率极低,所以不能忽略基岩中的非稳态窜流。为此建立了同时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以及压裂改造区非稳态窜流的五线性流数学模型,通过Laplace变化、Pedrosa变化和摄动变化的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得到了拉式空间下的井底压力解,应用Stehfest数值反演的方法绘制双对数坐标下的压力动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曲线可以分为6个流动阶段,且与现场实测数据拟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对窜流系数、弹性储容比、主裂缝无因次渗透率模量、未改造区无因次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进行敏感性参数分析,得出了各个敏感性参数对试井曲线形态的影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压裂水平井 非稳态窜流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 影响因素分析 致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裂缝性复合油藏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姜瑞忠 黄磊 +4 位作者 崔永正 范海军 刘亚楠 王小果 佟颖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4-91,共8页
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的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裂缝性复合油藏开发效果。考虑平面非均质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建立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摄动原理、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及点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模... 裂缝性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天然裂缝的应力敏感效应影响裂缝性复合油藏开发效果。考虑平面非均质性和裂缝应力敏感效应,建立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运用有限Fourier余弦变换、摄动原理、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及点源叠加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拉式空间线源解。采用Stehfest数值反演方法,编程绘制典型试井曲线,划分9个流动阶段。分析渗透率模量、裂缝储容系数、窜流系数、内区半径、水平井垂向位置和内外区流度比对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模量导致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翘;裂缝储容系数决定窜流的强度;窜流系数影响窜流出现时间;内外区流度比越大,内区向外区的过渡阶段持续越久;水平井垂向位置和内区半径分别影响早期径向流和中期径向流的持续时间。该结果为裂缝性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复合油藏 水平井 应力敏感 线源解 压力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层物性时变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7
作者 姜瑞忠 崔永正 +3 位作者 胡勇 乔欣 郜益华 徐建春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1-755,共5页
我国大部分油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聚合物驱作为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被大量应用于矿场实践中。大量研究发现,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长期水冲刷会使储层物性发生变化,但目前考虑储层物性变化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尚少。文中建立了... 我国大部分油田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聚合物驱作为有效提高采收率的方法被大量应用于矿场实践中。大量研究发现,高含水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长期水冲刷会使储层物性发生变化,但目前考虑储层物性变化的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尚少。文中建立了考虑储层物性随冲刷变化的聚合物驱数学模型,利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进行数值离散,并运用FORTRAN语言编写数值模拟程序。不考虑储层物性随冲刷的变化情况,将计算结果与商业软件ECLIPSE预测值进行对比,二者一致性好。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渗透率时变后,含水率上升变快,开发效果会变差;考虑相对渗透率时变后,含水率上升变缓,开发效果会变好。对2口井进行实例验证的结果证明,考虑储层物性变化后,历史拟合效果良好。文中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油藏开发的特点,对准确预测聚合物驱油藏开发指标和剩余油分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储层物性时变 面通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复合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姜瑞忠 原建伟 +5 位作者 徐建春 崔永正 黄磊 沈泽阳 张春光 姜雯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6,I0007-I0008,共9页
应力敏感效应是影响致密油气藏压力动态分析的重要因素。考虑应力敏感效应、体积压裂改造区(SRV)及水力裂缝的有限导流能力,建立水力裂缝为树状缝网的双重介质复合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运用摄动变换、Duhamel原理、Laplace变换... 应力敏感效应是影响致密油气藏压力动态分析的重要因素。考虑应力敏感效应、体积压裂改造区(SRV)及水力裂缝的有限导流能力,建立水力裂缝为树状缝网的双重介质复合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运用摄动变换、Duhamel原理、Laplace变换等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井底压力线源解,绘制井底压力动态曲线并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级压裂水平井的渗流过程划分为12个阶段。渗透率应力敏感系数使压力曲线上翘;储容系数影响窜流的时间与强度;窜流系数影响基质向裂缝窜流出现时间;内外区流度比主要影响内区向外区过渡流及晚期径向流阶段;裂缝间距和裂缝长度增大有助于增加泄油面积,减小整体渗流阻力;内区半径主要影响内区向外区过渡时间。该结果对致密油气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渗流规律分析和试井解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效应 致密油藏 多级压裂水平井 压力动态 有限导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石变形的页岩气藏双重介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瑞忠 原建伟 +3 位作者 崔永正 潘红 李广 张海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6,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页岩气产能,指导实际生产,通过考虑岩石变形所造成的渗透率变化以及页岩气黏性流、表面扩散、Knudsen扩散等渗流机理,将地质力学效应与流体流动进行耦合,建立综合考虑应力敏感和页岩气多种渗流机理的数学模型,采用离散裂缝... 为了准确预测页岩气产能,指导实际生产,通过考虑岩石变形所造成的渗透率变化以及页岩气黏性流、表面扩散、Knudsen扩散等渗流机理,将地质力学效应与流体流动进行耦合,建立综合考虑应力敏感和页岩气多种渗流机理的数学模型,采用离散裂缝模型对地层微裂缝和水力裂缝进行描述,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表面扩散与Knudsen扩散的作用下,页岩基质渗透率增加,使页岩气累积产气量增加,而应力敏感效应使得基质渗透率降低,从而导致累积产气量降低。表面扩散系数和Langmuir体积越大或井底压力越低,页岩气累积产气量越高。对于Langmuir体积越高的页岩气藏,通过降低井底压力进行开采,更有开发潜力。新建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历史生产数据拟合效果较好,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变形 应力敏感 表面扩散 Knudsen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敏的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瑞忠 张春光 +3 位作者 崔永正 张伟 张福蕾 沈泽阳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6,共5页
双重介质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复杂孔隙结构,经典渗流理论已不能很好地描述其非均质性与复杂性,而引入分形原理所建立的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模型更符合实际储层。目前对双重介质分形油藏的研究多数仅停留在线性渗流的层面上,对于非线... 双重介质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复杂孔隙结构,经典渗流理论已不能很好地描述其非均质性与复杂性,而引入分形原理所建立的双重介质分形油藏模型更符合实际储层。目前对双重介质分形油藏的研究多数仅停留在线性渗流的层面上,对于非线性渗流的研究较少,且未形成理论体系。文中通过建立考虑压力敏感性的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线性渗流模型,并应用有限元原理进行数值求解,绘制压力动态曲线,对影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窜流非线性增强,流体从基质向裂缝系统的窜流强度减弱,压力导数曲线下凹程度减弱,且曲线出现下凹的时间提前;分形维数越小,压力变化越快,曲线上翘越早,且上翘幅度越大;随着异常扩散系数增大,曲线整体上移幅度增加,总径向流段压力导数曲线上翘幅度也增大。文中得出的渗流规律对双重介质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分形理论 压力敏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和复杂运移的页岩气藏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瑞忠 张福蕾 +4 位作者 崔永正 潘红 张旭 张春光 沈泽阳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56,共8页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储层存在很强的应力敏感性,所以需对其进行水力压裂。通过分析吸附解吸、Knudsen 扩散、非稳态窜流和渗流等多种气体运移机制来建立页岩气藏复合模型,采用 Mathieu 函数、Pedrosa 变量代换、正则摄动理论、拉普拉斯...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储层存在很强的应力敏感性,所以需对其进行水力压裂。通过分析吸附解吸、Knudsen 扩散、非稳态窜流和渗流等多种气体运移机制来建立页岩气藏复合模型,采用 Mathieu 函数、Pedrosa 变量代换、正则摄动理论、拉普拉斯变换和 Stehfest 数值反演等方法来求解数学模型,并绘制出无因次拟压力曲线,同时对渗透率模量、SRV 半径、外区裂缝渗透率、扩散系数和解吸压缩系数等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气体流动阶段可划分为 9 段,渗透率模量的增加导致气井定产量生产时所需压差增大,而 SRV 半径和解吸压缩系数的增大使得压差减小;较大的外区裂缝渗透率与较小的流度比相对应,扩散系数越大,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越大,窜流发生的越早。提出的试井模型可提高页岩气藏压力动态分析的准确性,对压裂开发页岩气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复合模型 压力 应力敏感 椭圆SRV 压裂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双重介质低渗油藏邻井干扰试井模型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姜瑞忠 高岳 +3 位作者 崔永正 毛埝宇 刘秀伟 李盈盈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20,I0008,共10页
采用邻井干扰试井方法,可以克服周围邻井的影响。考虑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建立双重介质低渗油藏邻井干扰试井数学模型;运用Pedrosa代换、正则摄动理论消除方程非线性,应用格林函数和叠加原理求解拉式空间下的井底压力,通过数值... 采用邻井干扰试井方法,可以克服周围邻井的影响。考虑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建立双重介质低渗油藏邻井干扰试井数学模型;运用Pedrosa代换、正则摄动理论消除方程非线性,应用格林函数和叠加原理求解拉式空间下的井底压力,通过数值反演得到真实空间下的井底压力响应,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受邻井的干扰,测试井压力导数曲线出现两个径向流段,且两个径向流段高度比等于两口井总产量与测试井产量比;考虑应力敏感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时,压力导数曲线后期大幅上翘。该试井模型在低渗致密储层试井解释中拟合效果好,可以提高试井资料解释准确率,为低渗油藏邻井干扰试井解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邻井干扰 应力敏感效应 启动压力梯度 双重介质 试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低渗油藏斜井压力动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瑞忠 沈泽阳 +3 位作者 崔永正 张福蕾 张春光 原建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斜井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日趋普遍,然而当前对斜井试井的研究仍然比较少。考虑到低渗油藏存在的压敏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现象,引入渗透率模量与启动压力梯度来建立双重介质低渗油藏的斜井数学模型,利用格林函数和汇源叠加求得了该模型的... 斜井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日趋普遍,然而当前对斜井试井的研究仍然比较少。考虑到低渗油藏存在的压敏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现象,引入渗透率模量与启动压力梯度来建立双重介质低渗油藏的斜井数学模型,利用格林函数和汇源叠加求得了该模型的井底压力响应,并绘制了斜井试井曲线。结果表明:该试井曲线可以划分为6个流动段:纯井筒储集段、过渡流段、井斜角控制段、裂缝径向流段、窜流段与晚期径向流段。此外,当模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或应力敏感时会导致压力与压力导数曲线晚期均大幅上移,并且启动压力梯度引起的上移幅度相对较大。同时考虑这2种因素时,它们的作用相互叠加,曲线上移幅度更大。另外,当井斜角大于30°时,压力导数曲线与水平井压力导数曲线相似,出现垂直径向流段,反之则与直井相似。该模型求出了相应的解析解,参数解释结果更加精确,可为斜井开发低渗油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低渗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性 斜井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复合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瑞忠 沈泽阳 +3 位作者 崔永正 潘红 张伟 张福蕾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4,I0008,共10页
钻井技术的发展使多分支水平井应用于海上凝析气藏开发。根据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的相变特征,将气藏划分为3个区:Ⅰ区为油气同流区,Ⅱ区为气体流动、油不流动的过渡区,Ⅲ区为纯气区。建立三区复合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解析模型,采用点... 钻井技术的发展使多分支水平井应用于海上凝析气藏开发。根据凝析气藏开采过程中的相变特征,将气藏划分为3个区:Ⅰ区为油气同流区,Ⅱ区为气体流动、油不流动的过渡区,Ⅲ区为纯气区。建立三区复合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解析模型,采用点源函数、Fourier有限余弦积分变换、Green函数等方法求解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井底压力特征曲线,分析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渗流规律,对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渗流过程划分为9个阶段;应力敏感效应使第二径向流阶段后的压力特征曲线逐渐上翘;分支井长度增加,分支井线性流持续时间变长;分支井间距减小,两分支井间的压力波相互干扰,导致第二径向流水平段缩短;分支井数量减少使早期的压力特征曲线向上偏移;相邻两区流度比越接近1,曲线后期上移越明显;区域半径影响径向流阶段持续时间。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凝析气藏多分支水平井的生产动态,为凝析气藏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三区复合 多分支水平井 解析解 井底压力 渗流规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变导流能力压裂井CO2驱试井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永正 姜瑞忠 +2 位作者 郜益华 乔欣 王琼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180,共9页
目前利用压裂井进行CO2驱已成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水力裂缝导流能力是决定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试井研究多采用与实际不符的恒定缝宽假设对水力裂缝进行描述。基于三区复合理论,建立考虑空间变导流能力压裂直井的CO2驱试... 目前利用压裂井进行CO2驱已成为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要技术之一,水力裂缝导流能力是决定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试井研究多采用与实际不符的恒定缝宽假设对水力裂缝进行描述。基于三区复合理论,建立考虑空间变导流能力压裂直井的CO2驱试井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进行求解,进行数值反演,绘制典型试井曲线。典型曲线可分为井筒储集段、井筒储集后过渡段、双线性流段、地层线性流段、第一径向流段、第一过渡流段、第二径向流段、第二过渡流段、第三径向流段共9个阶段。对模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裂缝导流能力越大,双线性流段阶段压差越小,CO2越容易注入;考虑裂缝导流能力变化后,早期压差增大,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都呈现一定的上升,表现出类似表皮系数增大的现象;CO2及过渡区半径主要对径向流的持续时间及过渡流出现时间产生影响,半径越大,对应过渡流出现的时间越晚;一区与二区流度比越大,过渡区及最外区流动阶段所消耗的压差越大;二区与三区流度比,最外区流动阶段所消耗的压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直井 空间变导流能力 CO2驱 试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渗流对特低渗油藏数值模拟开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姜瑞忠 张福蕾 +1 位作者 崔永正 张海涛 《天然气与石油》 2018年第5期50-55,共6页
特低渗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诸多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然而特低渗油藏渗流曲线的非线性段和启动压力梯度对油藏开发动态的作用未被现有的商业化软件考虑。以特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技术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特低渗油藏非... 特低渗油藏的数值模拟技术是近年来诸多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然而特低渗油藏渗流曲线的非线性段和启动压力梯度对油藏开发动态的作用未被现有的商业化软件考虑。以特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技术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建立了特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型。用自制软件模拟研究非线性渗流对特低渗油藏数值模拟开采的影响,比较了达西模型、拟启动压力梯度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差异,对方向性、油水相态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显示,拟启动压力梯度模型的生产效果最差,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地层阻力;达西模型没有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减小了地层阻力对渗流的影响;非线性模型中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导致渗流阻力增大,增大了生产压差,降低了生产效果。研究结果为特低渗油藏的流动模拟和高效开采提供了理论方法,对提高特低渗油田的采出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特低渗油藏 非线性渗流 剩余油 五点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测度及其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崔永正 刘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评估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集约化利用。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分析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分解,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流域各省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黄河流... 评估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集约化利用。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分析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分解,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流域各省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黄河流域农业用水规模效率接近最优水平,纯技术效率低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较低的主要动因。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农业用水效率较高的省份受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而农业用水效率较低的省份受规模效率影响较大。宁夏、甘肃、内蒙古和山西4省的农业可节水比例都超过了40%,节水潜力巨大。黄河流域及其各省需从全流域的层面健全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监测、协调和优化机制,同时从节水技术、节水意识和水价机制等角度因地制宜地调整节水措施,提高流域各省农业节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黄河流域 超效率SBM模型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崔永正 刘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29,136,共5页
结合EBM模型和GML指数,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并分解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结合EBM模型和GML指数,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并分解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比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驱动,而较低的技术效率限制了其增长。水资源禀赋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而水利设施和农业种植结构对其产生负向影响。为提升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黄河流域应当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手段,提升农业水资源管理水平;完善跨区域调水机制、合理建设水利设施、提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 EBM模型 GML指数 Bootstrap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性时变的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福蕾 姜瑞忠 +2 位作者 崔永正 邱小龙 张春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长期水驱开发导致储层物性随时间发生变化,为提高物性时变条件下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利用基于面通量的时变表征方法,建立了新的裂缝性油藏数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考虑时变的数值模拟器。将新模拟器与Eclipse软件计算的结果对比,两者... 长期水驱开发导致储层物性随时间发生变化,为提高物性时变条件下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精度,利用基于面通量的时变表征方法,建立了新的裂缝性油藏数学模型,并自主开发了考虑时变的数值模拟器。将新模拟器与Eclipse软件计算的结果对比,两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其中,日产油量、日产水量、地层压力、井底流压的模拟误差均在0.125%以内。建立概念模型,设计了6种考虑时变的模拟方案研究物性时变对裂缝性油藏开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储层物性的变化程度与水驱时间成正比,不同方案的时变机制对水驱特征和生产的影响不同;渗透率时变条件下采出程度降低,储层边缘剩余油较多,生产井见水后含水率急剧上升;相对渗透率时变条件下主流线水油流度比减小,波及体积扩大,采出程度升高。将考虑时变的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大庆杏树岗油田杏南开发区,模拟数据匹配度明显高于Eclipse软件,新模拟器对于长期水驱开发油田后期的精确历史拟合有良好的效果。该研究对预测裂缝性油藏水驱动态和调整后期开发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裂缝性油藏 物性时变 水驱开发 面通量 大庆杏树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介质致密分形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春光 姜瑞忠 +4 位作者 乔欣 崔永正 沈泽阳 张福蕾 原建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103,127,共10页
经典渗流理论描述双重介质致密气藏的非均质性与多尺度特征具有局限性。应用分形理论描述裂缝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及分形特征,考虑边界层及屈服应力的影响描述致密基质块的渗流特性,建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双重介质致密分形气藏水平井非线... 经典渗流理论描述双重介质致密气藏的非均质性与多尺度特征具有局限性。应用分形理论描述裂缝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及分形特征,考虑边界层及屈服应力的影响描述致密基质块的渗流特性,建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双重介质致密分形气藏水平井非线性渗流模型。利用等价压力点处理内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渗流模型;绘制井底压力动态曲线,将渗流过程划分7个流动阶段。对比不同模型的渗流特点,对非线性参数、水平井长度及分形指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形非线性模型综合考虑储层非均质性对渗流的影响,更贴近实际储层。非线性增强导致窜流延迟且强度减弱;水平井增长使窜流出现时间延迟;分形指数增大影响曲线在中后期流动阶段的上翘程度。该结果对双重介质致密气藏的试井参数解释及水平井井底压力动态特征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介质 致密气藏 启动压力梯度 分形理论 非线性 水平井压力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