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射流激励频率对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崔文诗 杨志刚 王国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7-1173,共7页
利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激励频率对三维地面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及其控制机理.流动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射流布置在车辆顶部和斜背交界处,在不同激励频率下实现车辆减阻,当频率低于90 Hz时,增大频率,阻力增大;频率高于90 Hz,随着频率... 利用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激励频率对三维地面车辆气动阻力的影响规律及其控制机理.流动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射流布置在车辆顶部和斜背交界处,在不同激励频率下实现车辆减阻,当频率低于90 Hz时,增大频率,阻力增大;频率高于90 Hz,随着频率的增大,阻力减小;频率达到1 500Hz时,阻力不再减小.斜背附着距离和雷诺应力分布的差异解释了气动力随不同激励频率变化的原因.不同激励频率下的频谱分析表明:合成射流控制了斜背动态附着现象,导致速度、压力和阻力系数频谱峰值皆对应激励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阻力 地面车辆 合成射流 大涡模拟 激励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射流对类车体流动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崔文诗 杨志刚 朱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7-943,共7页
基于大涡模拟对有无合成射流控制的三维类车体流场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方法有效.平均场结果表明,当合成射流出口位于顶盖和斜背交界处时,可减弱流动分离,缩小回流区,改变背压,降低阻力.频谱分析显示,当激励动量系数超过1.0... 基于大涡模拟对有无合成射流控制的三维类车体流场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仿真方法有效.平均场结果表明,当合成射流出口位于顶盖和斜背交界处时,可减弱流动分离,缩小回流区,改变背压,降低阻力.频谱分析显示,当激励动量系数超过1.0×10^(-4)时,斜背表面压力、回流区速度和涡量以及阻力系数功率谱密度对应的峰值频率皆为激励频率.瞬态流场分析结果指出,合成射流与外流之间的交互作用导致了阻力系数曲线中出现周期性改变的波谷和波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类车体 合成射流 气动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常射流阵列控制地面车辆气动阻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文诗 杨志刚 王国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13-2918,共6页
为了控制地面车辆气动阻力,通过风洞实验和大涡模拟仿真方法,研究定常射流对地面车辆流动控制的影响;研制由17只定常射流器构成的射流阵列装置,将其安装在车辆顶部和斜背交界处,进行流动控制实验;探讨射流倾角和动量系数等射流参数对三... 为了控制地面车辆气动阻力,通过风洞实验和大涡模拟仿真方法,研究定常射流对地面车辆流动控制的影响;研制由17只定常射流器构成的射流阵列装置,将其安装在车辆顶部和斜背交界处,进行流动控制实验;探讨射流倾角和动量系数等射流参数对三维地面车辆的非定常流动和气动力的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方法可有效模拟气动力变化趋势。动量系数不改变气动力变化趋势,仅影响变化幅值。射流倾角决定射流出口附近的速度分布,影响气流分离,导致气动力的差异。与无控制下相比,当射流倾角为-25°~65°时,可实现减阻;而当射流倾角为80°~115°时,对应的阻力未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车辆 定常射流 射流倾角 流动分离 气动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射流模型在汽车流动控制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文诗 杨志刚 朱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31-1337,共7页
针对采用边界条件模型进行基于合成射流的汽车流动控制仿真精度较低的问题,建立了全尺寸和单出口喉部的两种三维仿真控制模型。通过大涡模拟研究了合成射流与车辆外流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边界条件模型预测的平均流场和... 针对采用边界条件模型进行基于合成射流的汽车流动控制仿真精度较低的问题,建立了全尺寸和单出口喉部的两种三维仿真控制模型。通过大涡模拟研究了合成射流与车辆外流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下,边界条件模型预测的平均流场和气动力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接近,而全尺寸和单出口喉部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3种模型出口喉部内非定常流场的差异造成射流出口速度的不同,最终导致平均流场和气动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合成射流 流动控制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射流激励频率对D型体流动减阻控制的影响
5
作者 杨志刚 李逸清 +1 位作者 崔文诗 贾青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9-13,共5页
采用合成射流作为主动控制手段,对自由空间中D型体尾流的控制机理和气动减阻进行了数值仿真.合成射流布置在D型体垂直背上下缘处并同时作用,射流方向与来流方向平行,频率从40 Hz变化到500 Hz.结果表明,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实现了减阻.在... 采用合成射流作为主动控制手段,对自由空间中D型体尾流的控制机理和气动减阻进行了数值仿真.合成射流布置在D型体垂直背上下缘处并同时作用,射流方向与来流方向平行,频率从40 Hz变化到500 Hz.结果表明,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实现了减阻.在低频激励(65 Hz)作用下,尾流上下两侧剪切层趋于同步化,汇合位置延后,卡门涡街强度减弱;在高频激励(500 Hz)作用下,伴随着整流,剪切层向内偏转,尾流夹带现象减弱,回流区略延长.卡门涡街的抑制对于钝体尾流的形成以及减阻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阻力 D型体 合成射流 激励频率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速对散热器进风效率的影响和回流机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江彬 崔文诗 +1 位作者 吴海波 王儒金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0-46,共7页
为了提升散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进风效率,针对车速、格栅开口面积和风扇工作状态等参数对冷却流量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开展发动机舱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散热器进风效率受冷却模块回流影响,车速和格栅开口面积共同影响冷却模块... 为了提升散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进风效率,针对车速、格栅开口面积和风扇工作状态等参数对冷却流量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和风洞试验开展发动机舱流场研究。结果表明:散热器进风效率受冷却模块回流影响,车速和格栅开口面积共同影响冷却模块前后压力差,动态变化的压力差导致回流状态产生差异,存在充分发展的回流区和临界车速诱发的不稳定回流区;当车辆以中低速行驶(风扇开启)时,增大格栅开口面积,冷却模块回流程度加剧;车辆高速行驶(风扇关闭)状态下,提高车速或缩小格栅开口面积对进风效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器 冷却流量 回流 进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