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呈味物质及其检测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梓芃 李宁阳 +6 位作者 弓志青 王文亮 贾凤娟 崔文甲 徐宗海 宋莎莎 李永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3-379,共7页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类食品,食用菌越来越受欢迎。食用菌富含丰富的风味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是构成其风味体系的主要呈味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主要呈鲜甜风味的非挥发性... 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类食品,食用菌越来越受欢迎。食用菌富含丰富的风味物质,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风味物质是构成其风味体系的主要呈味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主要呈鲜甜风味的非挥发性呈味物质,包括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呈味核苷酸等,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呈蘑菇风味的含硫化合物及醇、酮类化合物,呈清香风味的醛类、酯类等的研究现状,并对电子鼻、电子舌、气相色谱联用技术等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综述了食用菌在风味物质方向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更好的研究食用菌风味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呈味物质 风味特性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营养组成、功能活性及加工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建胜 杨正友 +8 位作者 王延圣 弓志青 王文亮 贾凤娟 崔文甲 张剑 侯福荣 李永生 宋莎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366,共9页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民间药物和健康食品。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萜烯和脂质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炎等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 食用菌是一类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就被用作民间药物和健康食品。食用菌富含蛋白质、多糖、萜烯和脂质等营养活性物质,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高胆固醇血症、抗病毒、抗糖尿病和抗炎等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绿色健康饮食观念的日益深入,食用菌受到众多消费者的欢迎,对其加工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食用菌营养、活性物质及加工产品的研究进展,以期对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功能活性 食用菌产品 营养组成 食用菌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风味微胶囊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旭冉 张剑 +5 位作者 王文亮 宋莎莎 王延圣 李永生 杨正友 崔文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12-118,共7页
为提高姜风味成分的稳定性,以麦芽糊精、阿拉伯胶、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姜风味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颗粒理化性质、微观形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进口温度160... 为提高姜风味成分的稳定性,以麦芽糊精、阿拉伯胶、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姜风味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胶囊颗粒理化性质、微观形态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进口温度160℃、喷雾空气柱45 mm及芯壁质量比1:5。此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可达81.32%,呈现完整球形结构,粒径约为15~20μm,其含水量为2.54%,溶解度为95.5%,休止角为42.18°。GC-MS分析表明,贮藏期间姜风味微胶囊比普通姜粉的风味成分更稳定。因此,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且风味稳定性较高,可满足一般食品加工条件,为生姜调味产品的研发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微胶囊 喷雾干燥 理化性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预处理在果蔬干燥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阮函钰 宋莎莎 +5 位作者 王文亮 王延圣 弓志青 崔文甲 侯福荣 王利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92-400,共9页
超声波是一种由声波产生的能量,该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阈值。它的机械和物理效应能够增强传质过程,有利于去除附着较强的水分。作为一种新兴非热预处理技术,超声波预处理已经用于果蔬干燥,它的应用有效缩减了果蔬的干燥时间,提升了... 超声波是一种由声波产生的能量,该声波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阈值。它的机械和物理效应能够增强传质过程,有利于去除附着较强的水分。作为一种新兴非热预处理技术,超声波预处理已经用于果蔬干燥,它的应用有效缩减了果蔬的干燥时间,提升了果蔬的干燥速率,同时还改善了产品的品质。该文主要介绍了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的作用机理以及超声波作为预处理在果蔬干燥技术中的应用,与未处理组相比,它明显提高了传质速率和干燥效率,并且由于其是一种非热预处理技术,因此,一般来说,超声处理后果蔬的颜色、复水特性、抗坏血酸含量与新鲜果蔬相比变化不大,有助于保持食品的质地和营养价值。此外,该文还简述了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参数对果蔬干燥效率、干燥时间以及产品品质的影响,为今后在果蔬干燥技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预处理 干燥技术 果蔬 干燥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二氧化氯缓释保鲜剂的制备及其对鲜切西兰花的保鲜效果
5
作者 张玉萍 贾卫亮 +8 位作者 孟伦 李兴凯 李凡宾 周庆新 弓志青 崔文甲 史君彦 王文亮 王延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12-319,共8页
为研制一种用于鲜切西兰花保鲜的高稳定性缓释型固态二氧化氯保鲜剂,以亚氯酸钠为主要材料,酒石酸为活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和碳酸氢钠为缓释剂,氯化钠和氯化钙为稳定剂,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进行配比优化保鲜剂配方。结... 为研制一种用于鲜切西兰花保鲜的高稳定性缓释型固态二氧化氯保鲜剂,以亚氯酸钠为主要材料,酒石酸为活化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和碳酸氢钠为缓释剂,氯化钠和氯化钙为稳定剂,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进行配比优化保鲜剂配方。结果表明,二氧化氯缓释保鲜剂的最优质量配比为亚氯酸钠:酒石酸: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钙: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酰胺为2:3:1:1:0.6:2.5:0.4,二氧化氯气体的缓释时间高达15 d。该保鲜剂有效地延缓了鲜切西兰花黄化,保持了较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叶绿素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失重率,从而维持良好的鲜切西兰花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缓释 保鲜剂 鲜切 西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香菇菇柄中氨基酸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崔文甲 曹世宁 +3 位作者 王文亮 弓志青 王延圣 贾凤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97,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香菇菇柄中的游离氨基酸,研究了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等单因素对提取游离氨基酸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金针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大小依次为...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香菇菇柄中的游离氨基酸,研究了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等单因素对提取游离氨基酸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金针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50 W、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金针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7.42mg/g;对提取香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450W、料液比1∶40、超声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提取香菇菇柄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1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香菇 超声波 氨基酸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及其协同作用对金针菇呈味物质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文甲 曹世宁 +3 位作者 王文亮 弓志青 王延圣 贾凤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和超声微波协同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金针菇中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有机酸和可溶性糖醇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提取液中的呈味物质含量都要高于热水提取。3种处理方法相比,金针菇提取液中的游... 研究了超声波、微波和超声微波协同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金针菇中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有机酸和可溶性糖醇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提取液中的呈味物质含量都要高于热水提取。3种处理方法相比,金针菇提取液中的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有机酸和可溶性糖醇的含量都是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波提取。采用超声微波协同的处理方式可以更有效的释放金针菇中的呈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超声波 微波 呈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对金针菇挂面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崔文甲 刘骏 +2 位作者 王文亮 王月明 张继亭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21,共4页
研究了压片次数、压片厚度和熟化方式等工艺对金针菇挂面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金针菇挂面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金针菇挂面感官评价的影响由大到小是压片厚度>压片次数>熟化方式,最优工艺条件为压片次数12次、压... 研究了压片次数、压片厚度和熟化方式等工艺对金针菇挂面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金针菇挂面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对金针菇挂面感官评价的影响由大到小是压片厚度>压片次数>熟化方式,最优工艺条件为压片次数12次、压片厚度1.1 mm、面团熟化15 min加面带熟化15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金针菇挂面的烹调品质符合LS/T3212—2014《挂面》的规定,其质构性质和营养含量优于普通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挂面 加工工艺 烹调品质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油金针菇产品的辐照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文甲 王文亮 +4 位作者 陈相艳 弓志青 程安玮 刘骏 曹世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8期58-61,共4页
研究了红油金针菇的辐照加工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油金针菇的最佳调味配方,结果表明:红油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0.1%、食盐添加量3%、柠檬酸添加量0.2%为最佳调味配方。研究红油金针菇的防腐杀菌技术的结果表明:添加0.015%的脱氢... 研究了红油金针菇的辐照加工技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油金针菇的最佳调味配方,结果表明:红油添加量10%、蔗糖添加量0.1%、食盐添加量3%、柠檬酸添加量0.2%为最佳调味配方。研究红油金针菇的防腐杀菌技术的结果表明:添加0.015%的脱氢乙酸钠和0.015%的山梨酸钾复配防腐剂比单一防腐剂更有效提高了红油金针菇的防腐效果,辐照剂量为4k Gy杀菌后的红油金针菇可达到完全灭菌的效果。将上述杀菌处理后的红油金针菇进行常温贮藏,180d后红油金针菇产品细菌总数仍然很少并且保持有令人满意的色泽、脆度和口感。辐照处理对红油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油 金针菇 杀菌 辐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多糖制备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剑 弓志青 +3 位作者 贾凤娟 崔文甲 王月明 王文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的方法对金针菇多糖进行提取及纯化,依次得到不同纯度的粗多糖,分别为金针菇多糖1(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1,FVP1)、金针菇多糖2(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2,FVP2)、金... 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的方法对金针菇多糖进行提取及纯化,依次得到不同纯度的粗多糖,分别为金针菇多糖1(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1,FVP1)、金针菇多糖2(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2,FVP2)、金针菇多糖3(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3,FVP3),研究纯化过程中金针菇多糖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采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分别测定提取物中的总糖及还原糖含量,以总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为检测指标,对纯化过程中金针菇粗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VP1、FVP2、FVP3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10.35%、19.48%、55.21%;得率分别为54.9%、9.26%、1.52%。以上3种不同纯度金针菇粗多糖在0.5 mg/mL^2.0 mg/mL的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活性能力大小依次为: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FVP1、FVP2、FVP3抗氧化能力均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抗氧化能力的大小依次为FVP1>FVP2>FVP3,这表明分离纯化工艺有降低金针菇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多糖 分离纯化 总抗氧化能力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蛋白质的应用前景及研究热点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延圣 翟夏秋 +4 位作者 郑筱光 弓志青 崔文甲 贾凤娟 王文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9-344,共6页
食用菌含有丰富多样的蛋白质资源,其研究和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食用菌蛋白质的种类和特点,并系统总结了食用菌蛋白质在食品、医药、农业、化工、生物技术、纺织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食用菌蛋白质的加工适应性、... 食用菌含有丰富多样的蛋白质资源,其研究和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食用菌蛋白质的种类和特点,并系统总结了食用菌蛋白质在食品、医药、农业、化工、生物技术、纺织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同时针对食用菌蛋白质的加工适应性、构效关系和规模化生产等研究热点展开讨论,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食用菌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提升提供借鉴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蛋白质 应用前景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木耳粉对小麦面团、馒头质构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贾凤娟 王文亮 +3 位作者 弓志青 崔文甲 王延圣 王月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7,94,共6页
为研究毛木耳粉对面团及馒头特性的影响,按照0、2.5%、5.0%、7.5%、10.0%的毛木耳粉添加比例制作毛木耳馒头,测定分析毛木耳粉的添加量对面团和馒头质构以及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木耳粉的添加使面团发酵性能降低,面团和馒头... 为研究毛木耳粉对面团及馒头特性的影响,按照0、2.5%、5.0%、7.5%、10.0%的毛木耳粉添加比例制作毛木耳馒头,测定分析毛木耳粉的添加量对面团和馒头质构以及馒头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木耳粉的添加使面团发酵性能降低,面团和馒头的质构特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剂量依赖性。面团和馒头的硬度、咀嚼性和胶着度呈增大趋势,弹性、黏聚力和回复性呈下降趋势。馒头的比容和感官评分显著降低(p<0.05),馒头的硬化速度显著加快(p<0.05),pH值变化不显著。毛木耳粉添加量为5.0%时具有最大接受度,因此,在制作馒头时,毛木耳粉的添加量以不超过5.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小麦面团 馒头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木耳低盐腌渍食品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剑 弓志青 +3 位作者 王月明 贾凤娟 崔文甲 王文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3,共6页
以干毛木耳丝为原料,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毛木耳低盐腌渍食品的加工工艺。对毛木耳复水条件、调味料配方、调味腌渍时间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毛木耳低盐腌渍食品的最佳制作工艺为:40℃温水泡发毛木耳75min;... 以干毛木耳丝为原料,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毛木耳低盐腌渍食品的加工工艺。对毛木耳复水条件、调味料配方、调味腌渍时间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毛木耳低盐腌渍食品的最佳制作工艺为:40℃温水泡发毛木耳75min;在主料25g、白糖0.5g、香油0.1~0.15g固定的前提下,添加辣椒油2.5g、酱油1.2g、花椒油1.0g、盐0.5g,腌渍60min调味效果最佳;-0.1 MPa条件下真空包装,最后巴氏灭菌80℃,30min。该工艺条件下制作的毛木耳食品色泽均匀,口感较好,风味独特。含盐量为6.1%,属于低盐范畴,可为毛木耳食品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低盐 调味 腌渍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TiO_2原料制备一维钛酸盐纳米材料(英文)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雪飞 赵芸 +4 位作者 矫庆泽 黎汉生 吴洪雨 刘洪博 崔文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96-2000,共5页
以不同二氧化钛为原料, 用水热法制备一维钛酸盐纳米材料. 原料一次粒径和晶体结构对一维纳米钛酸盐的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很大. 原料的一次粒径越小, 反应过程中产物的形貌和晶相转变越快; 纯锐钛矿相有利于钛酸盐纳米管的形成, 而少量金... 以不同二氧化钛为原料, 用水热法制备一维钛酸盐纳米材料. 原料一次粒径和晶体结构对一维纳米钛酸盐的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很大. 原料的一次粒径越小, 反应过程中产物的形貌和晶相转变越快; 纯锐钛矿相有利于钛酸盐纳米管的形成, 而少量金红石相则有利于纳米管向纳米线的进一步转变和晶相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盐 一维纳米材料 TIO2 水热法 形貌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超微粉馒头的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玲玲 王文亮 +2 位作者 崔文甲 贾凤娟 弓志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90-94,共5页
以香菇超微粉为试材,以馒头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探究香菇超微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白糖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优化香菇馒头制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香菇超微粉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菇超微粉添... 以香菇超微粉为试材,以馒头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探究香菇超微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白糖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优化香菇馒头制作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香菇超微粉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香菇超微粉添加量3%、酵母添加量0.6%、发酵时间40 min、白糖添加量2%,此条件下制作的馒头感官评分为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馒头 香菇 超微粉 加工工艺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骏 陈相艳 +5 位作者 王文亮 弓志青 石贤权 崔文甲 宋莎莎 孙卿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10期25-28,共4页
金针菇含有蛋白、多糖、挥发性物质等多种成分。本文对金针菇作为食品添加剂、医药用品的应用以及金针菇中所含有的锌、碘、硒等元素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金针菇作为食品和医药用品的开发方向,对金针菇食品的开发前景进行了... 金针菇含有蛋白、多糖、挥发性物质等多种成分。本文对金针菇作为食品添加剂、医药用品的应用以及金针菇中所含有的锌、碘、硒等元素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金针菇作为食品和医药用品的开发方向,对金针菇食品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功能成分 综合利用 食品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酱腌菜行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凤娟 王月明 +4 位作者 弓志青 崔文甲 王延圣 沈文凤 王文亮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7期22-24,共3页
综述了在低盐酱腌菜的保脆、保鲜和保藏的工艺与技术,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酱腌菜 低盐化 保脆 保鲜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超微粉馒头的制作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剑 崔文甲 +4 位作者 弓志青 王延圣 贾凤娟 赵玲玲 王文亮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将香菇超微粉添加到小麦面粉中蒸制成香菇超微粉馒头,以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探讨香菇超微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水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馒头成型后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以期优... 将香菇超微粉添加到小麦面粉中蒸制成香菇超微粉馒头,以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为检测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探讨香菇超微粉添加量、酵母添加量、水添加量、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馒头成型后发酵时间对馒头品质的影响,以期优化香菇超微粉馒头的制作工艺,并对成品馒头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超微粉馒头的最佳制作工艺为:添加3%香菇超微粉,1. 2%酵母,50%水,37℃、75%湿度条件下发酵45 min,成型后醒发30 min。与小麦粉馒头相比,该条件下制作的香菇超微粉馒头中的钙、锌、赖氨酸、脯氨酸、氨基酸总和均有提高,分别增加5. 90%、21. 32%、66. 88%、45. 95%、19.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超微粉 馒头 正交试验 感官评价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超微全粉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玲玲 王文亮 +4 位作者 王月明 崔文甲 弓志青 贾凤娟 沈文凤 《粮油食品科技》 2018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研究香菇超微全粉对小麦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小麦粉中分别添加0、2.5%、5%、7.5%、10%香菇超微粉,采用质构仪和pH计分别测定小麦面团、馒头的质构特性及p H值,采用色差计测定馒头的色差指标,并对馒头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为研究香菇超微全粉对小麦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在小麦粉中分别添加0、2.5%、5%、7.5%、10%香菇超微粉,采用质构仪和pH计分别测定小麦面团、馒头的质构特性及p H值,采用色差计测定馒头的色差指标,并对馒头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香菇超微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发酵性能稍有降低,面团的硬度、弹性、胶着度及回复性显著增加(P<0.05),粘聚性逐渐下降;馒头的硬度、胶着度和咀嚼度显著增加(P<0.05),弹性逐渐下降(P>0.05);馒头的比容和感官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当添加量增加到5%时,感官评分显著降低(P<0.05)。添加香菇超微粉制作馒头时,所得馒头色泽整体偏暗,感官品质变差,添加量以不超过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超微全粉 馒头 面团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木耳馒头的加工工艺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凤娟 王文亮 +3 位作者 弓志青 崔文甲 王延圣 王月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9期33-36,共4页
将毛木耳粉添加到面粉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毛木耳粉添加量、加水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自变量,以毛木耳馒头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毛木耳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同时,对毛木耳... 将毛木耳粉添加到面粉中,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毛木耳粉添加量、加水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为自变量,以毛木耳馒头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各因素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毛木耳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同时,对毛木耳馒头和普通小麦馒头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毛木耳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毛木耳粉添加量4%、加水量50%、酵母添加量0.3%、发酵时间30 min。毛木耳馒头蛋白质、粗纤维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小麦馒头。该研究丰富了馒头的品种,拓展了毛木耳的开发应用,提高了毛木耳的附加值,满足了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馒头 制作工艺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