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饲兼用苎麻新品种川纤饲苎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
作者 崔忠刚 张中华 +2 位作者 李萍 苟云 杨燕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川纤饲苎1号”系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麻类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雄性不育系“C25”与“中苎2号”组合,选育而成的纤饲兼用型苎麻新品种。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品种,全年工艺成熟期186d左右,植株高大粗壮、整齐,发蔸速度快,平均株高248.67... “川纤饲苎1号”系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麻类作物研究所利用自育雄性不育系“C25”与“中苎2号”组合,选育而成的纤饲兼用型苎麻新品种。该品种为中根丛生型品种,全年工艺成熟期186d左右,植株高大粗壮、整齐,发蔸速度快,平均株高248.67cm,茎粗1.23cm,鲜皮出麻率11.33%。在苎麻区域试验,原麻平均产量208.80kg/667m^(2),比对照“川苎11”增产4.98%,纤维细度2214m/g;生物产量9331.76kg/667m^(2),较对照“川饲苎1号”增产9.04%。在苎麻生产试验,原麻平均产量176.68kg/667m^(2),较对照“川苎11”增产3.4%;平均纤维细度2068 m/g;生物产量9036.15kg/667m^(2),较对照“川饲苎1号”增产5.73%。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特点,适宜在四川苎麻生产区域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纤饲苎1号 苎麻 选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枯萎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娟 付亮 +3 位作者 王强 李勇 谢洲 崔忠刚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5期23-24,共2页
百合枯萎病也称茎腐病,是百合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随着百合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枯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百合的产量和质量。掌握百合枯萎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结合百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百合枯萎病也称茎腐病,是百合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随着百合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加,枯萎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百合的产量和质量。掌握百合枯萎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结合百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是控制百合枯萎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枯萎病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用苎麻在川东地区的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崔忠刚 杨燕 +7 位作者 任小松 张中华 李亚玲 苟云 李萍 唐朝霞 李立安 黄娟 《南方农业》 2015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对选育的饲料用苎麻新品种——川饲苎1号和川饲苎2号,以川苎6号、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和玉米农大108为对照,进行饲草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试验。经连续3年品种比较试验和3年生产试验表明,川饲苎1号和川饲苎2号的鲜草产量分别为9 4... 本文对选育的饲料用苎麻新品种——川饲苎1号和川饲苎2号,以川苎6号、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和玉米农大108为对照,进行饲草生产性能和适应性试验。经连续3年品种比较试验和3年生产试验表明,川饲苎1号和川饲苎2号的鲜草产量分别为9 428.7、9 503.5 kg/667 m2,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高抗苎麻花叶病毒病和炭疽。苎麻在达州地区可作为山地和丘陵地区种植的优质饲料和水土保持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生产性能 四川省达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苎麻新组合DBE0206的选育及栽培利用技术
4
作者 崔忠刚 杨燕 +4 位作者 任小松 李亚玲 苟云 唐朝霞 张中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16-18,共3页
苎麻新组合"DBE0206"是雄性不育系"C38"和"9533"的杂交F_1代,杂种优势强,原麻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分离变异较小,抗逆性强。该组合在四川省各级试验中均表现优良:平均原麻单产170kg/667m^2,单纤维细度200... 苎麻新组合"DBE0206"是雄性不育系"C38"和"9533"的杂交F_1代,杂种优势强,原麻产量高,纤维品质优良,分离变异较小,抗逆性强。该组合在四川省各级试验中均表现优良:平均原麻单产170kg/667m^2,单纤维细度2000m/g,适宜四川麻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杂交新组合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苎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忠刚 朱贤芳 +3 位作者 于萍 杨燕 苟云 张中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50-52,共3页
苎麻作为川东北优势特色产业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内种植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高品质苎麻产区,为进一步做好苎麻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了以四川达州为主,辐射全国麻区的产业现状调研,分析四川苎麻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关键词 苎麻 产业现状 困境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
6
作者 崔忠刚 苟云 +1 位作者 杨燕 张中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45-46,共2页
达州市苎麻新品系(组合)生长势及抗性鉴定结果表明,7份参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和发蔸能力以及较强的抗旱、抗病等抗性性状,适合在达州及相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 苎麻 新品系(组合) 生长势 抗性鉴定 四川达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技术
7
作者 崔忠刚 杨燕 +4 位作者 李萍 李亚玲 唐朝霞 吴文梅 张中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0期217-219,共3页
加强杂交苎麻制种高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杂交苎麻制种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以达州市为例,从苎麻亲本繁育、田间管理、科学花期调控、加强后期病虫害防治、强化制种地的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 加强杂交苎麻制种高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杂交苎麻制种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作者以达州市为例,从苎麻亲本繁育、田间管理、科学花期调控、加强后期病虫害防治、强化制种地的后期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杂交苎麻‘川苎16’的制种高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苎麻 川苎16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纤维地膜的创新利用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亚玲 崔忠刚 +2 位作者 唐朝霞 张中华 苟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第5期21-22,共2页
本文分析了苎麻纤维地膜的特点,总结了开发利用苎麻纤维地膜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发展苎麻纤维地膜需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苎麻纤维地膜 降解 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市优良苎麻种质资源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玲 张中华 +4 位作者 苟云 崔忠刚 唐朝霞 李蓉 唐荣英 《南方农业》 2020年第10期33-36,共4页
达州市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在2017—2019年开展了优良苎麻种质资源筛选试验,比较各参试材料的生长性、抗性、原麻产量和纤维细度,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抗旱性、抗病性等;纤维细度超过2000 m·g^-1的有8份资源,... 达州市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在2017—2019年开展了优良苎麻种质资源筛选试验,比较各参试材料的生长性、抗性、原麻产量和纤维细度,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均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抗旱性、抗病性等;纤维细度超过2000 m·g^-1的有8份资源,其中3份资源材料的纤维细度超过了2300 m·g^-1;原麻产量高于对照的有12份资源,其中原麻产量≥2000 kg/hm^2的有10份资源;同时满足高产优质指标(纤维细度超过2000 m·g^-1且原麻产量≥2000 kg/hm^2)的材料有3份,分别为BD0718、BD1614、BY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种质资源 生长性 抗性 原麻产量 纤维细度 四川省达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苎麻新品种川饲苎4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伟 崔忠刚 +7 位作者 任小松 吴文梅 杨燕 任小春 苟云 李亚玲 李萍 张中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9-31,共3页
“川饲苎4号”是由优质杂交品种“川苎11”的自交后代选育而成。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川饲苎4号”平均生物鲜产145013.7kg/hm^(2),较对照“川饲苎1号”增产12.96%;在全省苎麻生产试验中“川饲苎4号”平均生物鲜产137871kg/hm^(2),... “川饲苎4号”是由优质杂交品种“川苎11”的自交后代选育而成。在四川省苎麻区域试验中,“川饲苎4号”平均生物鲜产145013.7kg/hm^(2),较对照“川饲苎1号”增产12.96%;在全省苎麻生产试验中“川饲苎4号”平均生物鲜产137871kg/hm^(2),较对照“川饲苎1号”增产7.55%。该品种全株风干物质粗蛋白含量高达24.6%,居国内同类品种首位。“川饲苎4号”生长势旺盛,收获时平均株高比对照高7.8cm,地下根茎的根数和重量都多于对照品种,叶茎比为0.99高于“川饲苎1号”的0.91。总体来看,“川饲苎4号”实现了高产与高品质的有效融合,适合作为高蛋白植物饲料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川饲苎4号 生物鲜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份苎麻种质资源材料的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亚玲 崔忠刚 +2 位作者 苟云 唐朝霞 张中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31-33,共3页
通过对达州市农科院苎麻资源圃的50份苎麻种质资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纤维支数进行鉴定评价,参照苎麻优异种质评价的性状指标,结果表现出纤维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有9份(纤维支数≥2000m/g);高产苎麻优良种质材料10份(原麻产量≥2000kg/... 通过对达州市农科院苎麻资源圃的50份苎麻种质资源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纤维支数进行鉴定评价,参照苎麻优异种质评价的性状指标,结果表现出纤维品质优良的种质材料有9份(纤维支数≥2000m/g);高产苎麻优良种质材料10份(原麻产量≥2000kg/hm2),其中超过2500kg/hm2的资源有3份;鲜皮出麻率≥12.5%的苎麻种质资源有14份;雄性不育材料有16份.其中高产且鲜皮出麻率高的有7份种质资源;高产且优质的优良种质有2份;优质且鲜皮出麻率高的优良种质有3份;高产且雄性不育的材料有3份;优质且雄性不育的材料有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种质资源材料 鉴定评价 优良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苎11、川苎16优质苎麻品种施肥效果研究
12
作者 李萍 杨燕 +2 位作者 崔忠刚 唐朝霞 张中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6期51-53,共3页
通过对川苎16、川苎11两个苎麻品种施肥效果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合理的施肥方式,降低苎麻种植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川苎11尿素全年施用量50kg/667m^(2)时产量和细度都达到较高水平。川苎16尿素全年施用量30kg/667m^(2)时,头麻和二麻的总产... 通过对川苎16、川苎11两个苎麻品种施肥效果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合理的施肥方式,降低苎麻种植成本。试验结果表明:川苎11尿素全年施用量50kg/667m^(2)时产量和细度都达到较高水平。川苎16尿素全年施用量30kg/667m^(2)时,头麻和二麻的总产量高于50kg/667m^(2)和70kg/667m^(2)施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苎11 川苎16 施肥效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苎麻包膜青贮技术
13
作者 苟云 崔忠刚 +3 位作者 杨燕 李亚玲 李萍 张中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3期229-230,共2页
结合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饲料专用苎麻新品种选育",研究并推广饲用苎麻青贮技术。该文介绍了饲用苎麻研究背景及相关青贮技术,以期带动饲料专用苎麻的推广和应用,为达州及四川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饲料来源。
关键词 苎麻 饲料 包膜 青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