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豆象幼虫虫龄的划分及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和感器观察
被引量:
10
1
作者
崔小林
王宏民
+2 位作者
张静
张仙红
郑海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2-522,共11页
【目的】明确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幼虫的龄期,了解其末龄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测量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根据所得数据的频次分布图、关系拟合结果和戴氏法则确定绿豆象最佳分龄指标,明确...
【目的】明确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幼虫的龄期,了解其末龄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测量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根据所得数据的频次分布图、关系拟合结果和戴氏法则确定绿豆象最佳分龄指标,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扫描电镜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绿豆象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的频次分布均呈显著的4个峰,因此推断绿豆象幼虫为4个虫龄。各龄的体长变幅分别为1.581~2.556, 2.406~3.381, 3.381~4.281和4.206~4.881 mm,头壳宽度变幅分别为0.444~0.689, 0.654~0.934, 0.934~1.179和1.144~1.389 mm,上颚宽变幅分别为0.080~0.256, 0.234~0.344, 0.322~0.542和0.542~0.652 mm。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均符合戴氏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可作为绿豆象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头壳宽的Crosby指数均小于体长和上颚宽的Crosby指数,且头壳宽与体长测量值的对数值与幼虫龄期的相关系数要优于上颚宽测量值的对数值与幼虫龄期的相关系数,因此可将头壳宽作为最佳分龄指标。绿豆象末龄幼虫头部感器共有锥形感器、毛形感器、瓶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坛形感器7种感器,主要分布于触角、下颚须、上唇和上颚。【结论】绿豆象幼虫分龄形态指标和头部形态观察为研究其行为活动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象
虫龄
体长
头壳宽
上颚宽
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豆象气味受体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谱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海霞
张敏
+2 位作者
魏国华
崔小林
张仙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触角4个普通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明确这些OR基因在绿豆象不同日龄雌雄成虫组织中的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绿豆象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触角4个普通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明确这些OR基因在绿豆象不同日龄雌雄成虫组织中的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绿豆象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预测绿豆象OR候选基因;利用RT-PCR克隆绿豆象4个O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检测这4个OR基因在绿豆象雌雄成虫不同组织(触角、不含触角的头、腹、足和翅)中以及1,3和5日龄雌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结果】根据预测的基因序列,克隆得到4个绿豆象气味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CchiOR8,CchiOR10,CchiOR16和CchiOR39,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W732665,MN832705,MW732664和MN832706;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369,352,400和367。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CchiOR8,CchiOR10和CchiOR16均与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而CchiOR39与果蝇Drosophila biarmipes和拟果蝇D.simulans的同源蛋白聚在一起。qPCR结果显示,这4个OR基因在绿豆象雌雄成虫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均在触角中高表达;CchiOR10和CchiOR39在雌成虫触角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在雄成虫触角中的,CchiOR16在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雌成虫触角中的,而CchiOR8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此外,绿豆象成虫触角中4个OR基因的表达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日龄差异,CchiOR8,CchiOR16和CchiOR39在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均先升高后降低,都在3日龄时表达量达到最高;CchiOR10在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低,且在不同日龄之间无显著差异。CchiOR8和CchiOR16均在5日龄雌成虫触角中表达量达到最高,而CchiOR39和CchiOR10在1日龄雌成虫触角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结论】4个绿豆象CchiOR基因均在成虫触角中表达量较高,推测其在绿豆象嗅觉识别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象
触角
气味受体
基因克隆
组织特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划分
被引量:
3
3
作者
崔小林
樊楠楠
+3 位作者
白鹏华
王宏民
张仙红
郑海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754-759,共6页
分别测量绿豆象幼虫在20、25、30、35℃培养条件下的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频次分布直方图,对各测量指标与龄期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确定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结果表明,2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
分别测量绿豆象幼虫在20、25、30、35℃培养条件下的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频次分布直方图,对各测量指标与龄期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确定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结果表明,2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均呈明显的5个峰,25℃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均呈4个峰,3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均呈3个峰,推断20、25、3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分别为5龄、4龄和3龄,而35℃条件下未观察到绿豆象卵成功孵化,故未测到幼虫龄期。统计结果显示,相邻龄期间存在重叠区域。拟合结果表明,绿豆象幼虫3项分龄指标的线性关系和指数关系在不同温度下均与龄期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明确了在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可为研究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象
幼虫龄期
不同温度
体长
头壳宽
上颚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地区环境累积剂量(TLD)测量及其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超云
王海鹏
+1 位作者
杨涛
崔小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4-718,共5页
论文介绍了在西藏地区海拔1500—4500m高度范围内,利用BRl000型热释光剂量计测量环境地表累积剂量的相关情况。考虑到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强度相差较大,对不同点位测量数据进行了宇宙射线响应修正,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
论文介绍了在西藏地区海拔1500—4500m高度范围内,利用BRl000型热释光剂量计测量环境地表累积剂量的相关情况。考虑到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强度相差较大,对不同点位测量数据进行了宇宙射线响应修正,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西藏地区环境累积剂量率水平远高于内陆低海拔地区,其中3000m以上测点主要为宇宙射线光子及电离成分贡献,TLD布放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布放地点、布放高度、周围环境遮蔽是影响结果误差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剂量(讨论的)
宇宙射线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豆象幼虫虫龄的划分及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和感器观察
被引量:
10
1
作者
崔小林
王宏民
张静
张仙红
郑海霞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2-522,共11页
基金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01D221305,201901D111230)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22104-8)
+1 种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8-G10)
晋西北杂粮优质绿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703D211002-8)。
文摘
【目的】明确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幼虫的龄期,了解其末龄幼虫头部感受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方法】测量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根据所得数据的频次分布图、关系拟合结果和戴氏法则确定绿豆象最佳分龄指标,明确幼虫虫龄数,并利用Crosby生长法则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验证;采用扫描电镜对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受器进行观察。【结果】绿豆象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的频次分布均呈显著的4个峰,因此推断绿豆象幼虫为4个虫龄。各龄的体长变幅分别为1.581~2.556, 2.406~3.381, 3.381~4.281和4.206~4.881 mm,头壳宽度变幅分别为0.444~0.689, 0.654~0.934, 0.934~1.179和1.144~1.389 mm,上颚宽变幅分别为0.080~0.256, 0.234~0.344, 0.322~0.542和0.542~0.652 mm。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均符合戴氏法则和Crosby生长法则,并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体长、头壳宽和上颚宽可作为绿豆象幼虫龄期划分的重要指标。头壳宽的Crosby指数均小于体长和上颚宽的Crosby指数,且头壳宽与体长测量值的对数值与幼虫龄期的相关系数要优于上颚宽测量值的对数值与幼虫龄期的相关系数,因此可将头壳宽作为最佳分龄指标。绿豆象末龄幼虫头部感器共有锥形感器、毛形感器、瓶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坛形感器7种感器,主要分布于触角、下颚须、上唇和上颚。【结论】绿豆象幼虫分龄形态指标和头部形态观察为研究其行为活动及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绿豆象
虫龄
体长
头壳宽
上颚宽
感器
Keywords
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arval instars
body length
head capsule width
mandible width
sensilla
分类号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豆象气味受体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谱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海霞
张敏
魏国华
崔小林
张仙红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基金
山西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2103021224166)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8-G10)
+1 种基金
杂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2021YFD1600603-01)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杂粮)(2022-03)。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触角4个普通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明确这些OR基因在绿豆象不同日龄雌雄成虫组织中的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基于绿豆象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预测绿豆象OR候选基因;利用RT-PCR克隆绿豆象4个O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PCR检测这4个OR基因在绿豆象雌雄成虫不同组织(触角、不含触角的头、腹、足和翅)中以及1,3和5日龄雌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结果】根据预测的基因序列,克隆得到4个绿豆象气味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CchiOR8,CchiOR10,CchiOR16和CchiOR39,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W732665,MN832705,MW732664和MN832706;编码的氨基酸数目分别为369,352,400和367。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CchiOR8,CchiOR10和CchiOR16均与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而CchiOR39与果蝇Drosophila biarmipes和拟果蝇D.simulans的同源蛋白聚在一起。qPCR结果显示,这4个OR基因在绿豆象雌雄成虫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均在触角中高表达;CchiOR10和CchiOR39在雌成虫触角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在雄成虫触角中的,CchiOR16在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雌成虫触角中的,而CchiOR8在雌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此外,绿豆象成虫触角中4个OR基因的表达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日龄差异,CchiOR8,CchiOR16和CchiOR39在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均先升高后降低,都在3日龄时表达量达到最高;CchiOR10在雄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低,且在不同日龄之间无显著差异。CchiOR8和CchiOR16均在5日龄雌成虫触角中表达量达到最高,而CchiOR39和CchiOR10在1日龄雌成虫触角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日龄的。【结论】4个绿豆象CchiOR基因均在成虫触角中表达量较高,推测其在绿豆象嗅觉识别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绿豆象
触角
气味受体
基因克隆
组织特异性表达
Keywords
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antennae
odorant receptor
gene cloning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分类号
Q966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划分
被引量:
3
3
作者
崔小林
樊楠楠
白鹏华
王宏民
张仙红
郑海霞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754-759,共6页
基金
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SY216)
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801D221305,201901D111230)
+1 种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03D22104-8)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8-G10)。
文摘
分别测量绿豆象幼虫在20、25、30、35℃培养条件下的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并根据测量结果制作频次分布直方图,对各测量指标与龄期的关系进行曲线拟合,确定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结果表明,2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均呈明显的5个峰,25℃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均呈4个峰,3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体长、头壳宽及上颚宽均呈3个峰,推断20、25、30℃条件下绿豆象幼虫分别为5龄、4龄和3龄,而35℃条件下未观察到绿豆象卵成功孵化,故未测到幼虫龄期。统计结果显示,相邻龄期间存在重叠区域。拟合结果表明,绿豆象幼虫3项分龄指标的线性关系和指数关系在不同温度下均与龄期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明确了在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可为研究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绿豆象
幼虫龄期
不同温度
体长
头壳宽
上颚宽
Keywords
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arval insta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body length
head capsule width
mandible width
分类号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地区环境累积剂量(TLD)测量及其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
3
4
作者
黄超云
王海鹏
杨涛
崔小林
机构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西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站
出处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4-718,共5页
文摘
论文介绍了在西藏地区海拔1500—4500m高度范围内,利用BRl000型热释光剂量计测量环境地表累积剂量的相关情况。考虑到不同海拔高度宇宙射线强度相差较大,对不同点位测量数据进行了宇宙射线响应修正,并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西藏地区环境累积剂量率水平远高于内陆低海拔地区,其中3000m以上测点主要为宇宙射线光子及电离成分贡献,TLD布放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布放地点、布放高度、周围环境遮蔽是影响结果误差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
累积剂量(讨论的)
宇宙射线
不确定度
Keywords
Cumulative dose(TLD) , height, ambient shielding. Cosmic rays, Uncertainty
分类号
TL99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豆象幼虫虫龄的划分及末龄幼虫头部形态和感器观察
崔小林
王宏民
张静
张仙红
郑海霞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豆象气味受体基因的克隆和时空表达谱
郑海霞
张敏
魏国华
崔小林
张仙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温度下绿豆象幼虫的龄期划分
崔小林
樊楠楠
白鹏华
王宏民
张仙红
郑海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藏地区环境累积剂量(TLD)测量及其不确定度分析
黄超云
王海鹏
杨涛
崔小林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