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洛代尔谈象征派两大师
1
作者 罗曼.罗兰 崔宗玮 《文艺理论研究》 1981年第1期153-155,共3页
1889年3月3日。去巴黎音乐院,聆听贝多芬的D 大调庄严弥撒曲。天哪,完全是趋时髦的心理在作怪!演出沉闷得要命,场内却挤得满满的。售票处只剩下二十个座位没卖掉。我是正厅前排,克洛代尔后楼厅边,索拉司是前楼厅。早在星期四我们就预先... 1889年3月3日。去巴黎音乐院,聆听贝多芬的D 大调庄严弥撒曲。天哪,完全是趋时髦的心理在作怪!演出沉闷得要命,场内却挤得满满的。售票处只剩下二十个座位没卖掉。我是正厅前排,克洛代尔后楼厅边,索拉司是前楼厅。早在星期四我们就预先订了票。散场后,三人从音乐院步行回米什莱街。一路上高谈阔论。克洛代尔真是个怪诞的小伙子:非常肤浅,非常前后矛盾。但他性格激烈,狂热的敏感已发展到肿胀程度,正像他要宣叙一条重要论点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庄严弥撒曲 音乐 瓦格纳 巴黎 性格 高等师范 象征派 克洛 朱丽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