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 1
-
-
作者
崔娇娇
李公春
建旭平
刘永辉
-
机构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期11-12,22,共3页
-
文摘
简要介绍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表面化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对于学术研究、农业、化学工业等众多个实用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为表面化学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应用
表面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
-
Keywords
transcription application
surface chemistry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
分类号
G3
[文化科学]
-
-
题名分光光度法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晓明
姜华
李军
时清亮
徐幽
崔娇娇
杨莹莹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378-16379,共2页
-
基金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2008058)
-
文摘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72%,RSD分别为2.38%、3.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8.75%,RSD分别为2.71%、2.86%。[结论]以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AlCl3为显色剂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
关键词
凤仙花
总黄酮
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
Keywords
Impatiens balsamina L.
Total flavonoids
Visible light spectrophotometr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5-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刘永辉
李公春
崔娇娇
-
机构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出处
《河北化工》
2008年第9期9-11,14,共4页
-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082300420110)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2007150036)
-
文摘
近年来各国对抗癌新药的研究高度重视,其中5-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尤为显著,对几年来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分别论述了5-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
关键词
肿瘤
癌症
5-氟尿嘧啶
进展
-
Keywords
cancer
tumor
5-fluorouracil
progress
-
分类号
R797.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农业生产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库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2
- 4
-
-
作者
周建斌
陶静静
赵梦真
崔娇娇
刘占军
陈竹君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295)资助。
-
文摘
一般认为,土壤无机碳(SIC)周转缓慢,在全球农田碳循环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作用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土壤无机碳转化速率也较快,在土壤肥力、碳库转化和调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田无机碳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无机碳在农田土壤固碳、缓冲土壤pH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特别是氮肥大量施用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农田无机碳消耗,加速土壤酸化,增加了作物重金属污染风险,影响了农田土壤健康。认为我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区非石灰性土壤与石灰性过渡区、山东半岛棕壤与潮土过渡区、东北黑土与黑钙土过渡区等区域SIC含量相对较低、降水量相对较高,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农田表层SIC发生损失,属SIC损失敏感区。提出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查明农业生产特别是施用氮肥对土壤无机碳去向的影响,研究土壤有机碳-二氧化碳-钙离子-无机碳相互作用机理及对氮肥的响应,在全球碳循环及土壤碳收支平衡研究中,应考虑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对土壤无机碳库的影响。建议定期监测我国无机碳损失敏感区农田土壤无机碳含量,合理施肥以减少土壤无机碳损失。
-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土壤无机碳
二氧化碳
氮肥
水分
-
Keywords
Calcareous soil
Soil inorganic carbon
Carbon dioxide
Nitrogen fertilizer
Water
-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雷根平主任从六经辨证论治水肿的经验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崔娇娇
雷根平
董盛
-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160-163,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名中医雷根平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9012)
陕西省咸阳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咸科发〔2019〕46号)
陕西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2019-YL04)。
-
文摘
本文主要总结雷根平主任从六经辨证论治水肿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雷根平主任从六经各自的致病特点及病机出发,提出了从通调太阳经、畅通阳明经、和解少阳经、温补太阴经、清补少阴经、顾护厥阴经六个方面治疗水肿,临床上见效显著。本文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个方面系统地描述雷根平主任对水肿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为临床治疗水肿病提供新的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
关键词
水肿
六经辨证
雷根平
经验
-
Keywords
Edem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ix channels theory
Lei Genping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56.5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外源激素对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雷燕妮
崔娇娇
张小斌
-
机构
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商洛学院健康管理学院
-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24-28,共5页
-
基金
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ZYMS003)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SF-349)
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1396018)
-
文摘
为探讨外源激素对杜仲愈伤组织之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扩大杜仲的组织培养,提高其绿原酸的含量.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激素最佳组合为MS培养基和6-BA 1.0 mg·L^-1、NAA0.5 mg· L^-1、2,4-D 1.0mg· L^-1,测得供试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达1.58 mg·g^-1.外源激素合适配比可将杜仲愈伤组织之中的绿原酸含量提高,并为杜仲离体快速繁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杜仲
愈伤组织
外源激素
绿原酸
-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