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1
作者 崔娇娇 李公春 +1 位作者 建旭平 刘永辉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期11-12,22,共3页
简要介绍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表面化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对于学术研究、农业、化学工业等众多个实用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为表面化学这门学科奠... 简要介绍了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获得者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在该成果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表面化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对于学术研究、农业、化学工业等众多个实用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为表面化学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表面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明 姜华 +4 位作者 李军 时清亮 徐幽 崔娇娇 杨莹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6378-16379,共2页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 [目的]建立能够准确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分别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采用AlCl3显色,在412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0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以芦丁、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2%、99.72%,RSD分别为2.38%、3.1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8.75%,RSD分别为2.71%、2.86%。[结论]以山柰酚为对照品、采用AlCl3为显色剂的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凤仙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仙花 总黄酮 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永辉 李公春 崔娇娇 《河北化工》 2008年第9期9-11,14,共4页
近年来各国对抗癌新药的研究高度重视,其中5-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尤为显著,对几年来部分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分别论述了5-氟尿嘧啶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肿瘤 癌症 5-氟尿嘧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碳库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建斌 陶静静 +3 位作者 赵梦真 崔娇娇 刘占军 陈竹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一般认为,土壤无机碳(SIC)周转缓慢,在全球农田碳循环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作用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土壤无机碳转化速率也较快,在土壤肥力、碳库转化和调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田无... 一般认为,土壤无机碳(SIC)周转缓慢,在全球农田碳循环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作用有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土壤无机碳转化速率也较快,在土壤肥力、碳库转化和调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农田无机碳方面的研究进展,强调无机碳在农田土壤固碳、缓冲土壤pH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农业生产特别是氮肥大量施用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农田无机碳消耗,加速土壤酸化,增加了作物重金属污染风险,影响了农田土壤健康。认为我国“秦岭-淮河”南北分界区非石灰性土壤与石灰性过渡区、山东半岛棕壤与潮土过渡区、东北黑土与黑钙土过渡区等区域SIC含量相对较低、降水量相对较高,长期大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农田表层SIC发生损失,属SIC损失敏感区。提出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查明农业生产特别是施用氮肥对土壤无机碳去向的影响,研究土壤有机碳-二氧化碳-钙离子-无机碳相互作用机理及对氮肥的响应,在全球碳循环及土壤碳收支平衡研究中,应考虑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对土壤无机碳库的影响。建议定期监测我国无机碳损失敏感区农田土壤无机碳含量,合理施肥以减少土壤无机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土壤无机碳 二氧化碳 氮肥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根平主任从六经辨证论治水肿的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娇娇 雷根平 董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160-163,共4页
本文主要总结雷根平主任从六经辨证论治水肿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雷根平主任从六经各自的致病特点及病机出发,提出了从通调太阳经、畅通阳明经、和解少阳经、温补太阴经、清补少阴经、顾护厥阴经六个方面治疗水肿,临床上见效显著。... 本文主要总结雷根平主任从六经辨证论治水肿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雷根平主任从六经各自的致病特点及病机出发,提出了从通调太阳经、畅通阳明经、和解少阳经、温补太阴经、清补少阴经、顾护厥阴经六个方面治疗水肿,临床上见效显著。本文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六个方面系统地描述雷根平主任对水肿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及经验,为临床治疗水肿病提供新的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六经辨证 雷根平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雷燕妮 崔娇娇 张小斌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24-28,共5页
为探讨外源激素对杜仲愈伤组织之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扩大杜仲的组织培养,提高其绿原酸的含量.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激素最佳组合为MS培养基和6-BA 1.0 mg&#... 为探讨外源激素对杜仲愈伤组织之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扩大杜仲的组织培养,提高其绿原酸的含量.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法,通过HPLC法测定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激素最佳组合为MS培养基和6-BA 1.0 mg·L^-1、NAA0.5 mg· L^-1、2,4-D 1.0mg· L^-1,测得供试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最高,达1.58 mg·g^-1.外源激素合适配比可将杜仲愈伤组织之中的绿原酸含量提高,并为杜仲离体快速繁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愈伤组织 外源激素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