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的年代学特征及其对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的约束 被引量:2
1
作者 葛松胜 翟明国 +3 位作者 李铁胜 彭澎 王浩铮 崔夏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1-589,共19页
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克拉通化,形成了现今规模的古陆,大量的太古宙岩石均经历了~2500Ma左右的区域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而华北克拉通北部冀北地区出露一套中低级变质(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 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克拉通化,形成了现今规模的古陆,大量的太古宙岩石均经历了~2500Ma左右的区域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而华北克拉通北部冀北地区出露一套中低级变质(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包括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和大阴山地区单塔子表壳岩中变质程度较低的部分。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变基性火山岩、绿帘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含石榴石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等,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486±18Ma(MSWD=1.4),而黑云斜长片麻岩形成于2507±37Ma(MSWD=2.0)。大阴山地区单塔子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主要由浅变质火山岩、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浅变质火山岩中的变玄武岩形成于2490±19Ma(MSWD=2.0),而变英安岩形成于2502±8Ma(MSWD=0.83)。因此,冀北中低级变质的表壳岩系主要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形成年龄为2507~2486Ma;结合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末期(2511~2503Ma)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青龙表壳岩),我们认为新太古代末期,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的核部和边缘地区,此套岩系覆盖在太古宙高级变质杂岩之上,代表华北克拉通化之后的稳定盖层,是克拉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旗营子杂岩 单塔子杂岩 表壳岩 锆石年龄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刚玉变沉积岩对扬子克拉通西北缘新元古代演化史的制约
2
作者 张易 王浩铮 +4 位作者 冯林峰 刘恒 薛帅朕 郭杰 崔夏红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0-960,共21页
厘清扬子西北缘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对于揭示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和四川盆地的深层资源形成与赋存机制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报道了在扬子克拉通西北缘米仓山地体中识别出的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与含刚玉矽线堇青云母片... 厘清扬子西北缘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对于揭示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和四川盆地的深层资源形成与赋存机制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报道了在扬子克拉通西北缘米仓山地体中识别出的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与含刚玉矽线堇青云母片岩。相平衡模拟研究认为刚玉的产生与深熔过程中SiO2的丢失有关。黑云母斜长片麻岩记录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达到759℃~770℃,0.48~0.55 GPa(地温梯度约为46℃/km~53℃/km),含刚玉矽线堇青云母片岩的典型矿物组合(斜长石+钛铁矿+黑云母+堇青石+刚玉+矽线石)所记录的温压条件为580℃~620℃,0.36~0.46 GPa(地温梯度范围为35℃/km~43℃/km)。变质锆石年代学揭示了两组变质年龄分别为814±9 Ma、736±17 Ma,但两组变质年龄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厘清。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含刚玉变沉积岩进一步精细刻画了自~814 Ma后的弧-陆碰撞过程,高地温梯度可能与碰撞过程中伴随幔源物质参与有关,相应的碰撞过程进一步证实扬子克拉通位于罗迪尼亚超大陆周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刚玉变沉积岩 扬子克拉通 新元古代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曹庄群钙长石-钙榴石岩的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崔夏红 翟明国 +3 位作者 郭敬辉 刘博 王浩铮 韩鹏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05-1422,共18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冀东曹庄群是中国最古老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由于后期多次强烈的岩浆-构造事件影响,使得曹庄群的原始产状和原岩特征被强烈改造,导致对曹庄群的认识不清。精细刻画后期地质事件、评估其对原岩改造程度,是解决争议的基... 位于华北克拉通的冀东曹庄群是中国最古老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由于后期多次强烈的岩浆-构造事件影响,使得曹庄群的原始产状和原岩特征被强烈改造,导致对曹庄群的认识不清。精细刻画后期地质事件、评估其对原岩改造程度,是解决争议的基础。前人报导曹庄群发育有钙长石-钙榴石岩。本工作继续对该岩性开展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和U-Pb年代学研究,查明斜长石中的钙长石端元比例≥90%、石榴子石属铁铝榴石(14~31)-钙铝榴石(23~47)-钙铁榴石(23~61)固溶体、绿帘石将石榴子石和斜长石两种矿物分隔而开。钙铝-钙铁榴石为均质、全消光、无成分环带、无异常光性特征,亏损轻稀土(LREEs)、富集中稀土(MREEs)、略亏损重稀土(HREEs)、具Eu的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钙铝-钙铁榴石是在稳定、封闭,由一期/阶段热液流体,在W/R(水/岩)比值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扩散交代作用缓慢结晶而成,并非前人所认为的区域变质作用成因。利用钙质榴石的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反演交代流体的物化性质为弱氧化、中性-弱碱性、富Ca^(2+)、富Cl^(-)、温度在250~500℃。通过钙铝-钙铁榴石原位LA-ICP-MS U-Pb年代学工作,得到不一致曲线的上交点年龄为2529±35Ma(MSWD=1.4,n=35),作为其形成年龄,并与共生热液锆石的SIMS 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推测该期流体交代作用发生于~2530Ma,与研究区内新太古代末(~2.5Ga)经历的区域性麻粒岩相-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时代相近。综合前人工作,初步推断此次交代作用对曹庄群部分岩石Sm-Nd体系的改造程度大于近同时发生的区域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庄群 钙铝-钙铁榴石 原位U-Pb定年 LA-ICP-MS 交代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岩角闪石成分大数据对裂谷与汇聚活动陆缘背景的鉴别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瑾怡 王浩铮 +3 位作者 张华锋 宋皓然 崔夏红 翟明国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8-1136,共19页
基于GEOROC数据库全球闪长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利用机器学习中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本文对汇聚边缘(CM)和板内裂谷(IV)两种环境中的闪长质岩浆岩进行了角闪石成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角闪石的化学成分能够区分上述两种构造环境,并依... 基于GEOROC数据库全球闪长岩中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利用机器学习中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本文对汇聚边缘(CM)和板内裂谷(IV)两种环境中的闪长质岩浆岩进行了角闪石成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角闪石的化学成分能够区分上述两种构造环境,并依此建立区分不同构造背景的模型。该分类模型建立在超过1 700条来自两种构造背景下的闪长岩中的角闪石数据的训练与测试优化基础上,且分类精确度达到87%。总体而言,通过角闪石的矿物化学成分再计算获得的离子数(如MgC、MnC、Al^(IV)、Fe^(3+)等)以及相应的温度、压力与氧逸度是区分CM与IV两类构造背景的主要指标。将相应的分类模型应用于扬子西北缘旺苍米仓山地区形成于~760 Ma的闪长岩与辉长闪长岩中的角闪石,分类结果显示其来自板内裂谷环境。结合前人研究及角闪石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该区的闪长岩与辉长闪长岩可能形成于板内伸展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角闪石 机器学习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