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崔华滨
王鹏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农业、农村、农民三维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数字乡村建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农业、农村、农民三维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数字乡村建设如何通过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并揭示其现实基础、现实问题及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稳步提升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涌现的数字乡村经济新业态、有序高效的城乡要素流动新格局、愈加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但也面临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城乡要素协同作用尚未发挥、数字技能和专业人才缺失、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薄弱等现实问题。对此,应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强化数字经济与乡村资本融合,促进城乡要素协同发展;推进数字技能重塑与人才反哺,创新城乡人才引育模式;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夯实城乡融合治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千万工程”经验助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
14
2
作者
崔华滨
杨新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必须回应的关键问题。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起点,全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机制,问题导...
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必须回应的关键问题。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起点,全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机制,问题导向、科学路径、精准治理为增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供了实践载体和参照样本。“千万工程”通过丰富乡村治理组织资源、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提供了树立乡村系统治理理念、优化乡村基层治理结构、协调乡村治理主体利益、创新乡村治理实践方法的经验启示。基于此,在未来改进乡村治理中应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聚焦农民关切,突出民生导向;构建共治格局,改进治理效能;坚持统筹推进,强化多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万工程”
乡村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墨子和孟子的战争伦理思想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崔华滨
贝淡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4,166,167,共11页
墨子和孟子均认为天下的理想状态是无战争的和平状态。面对战乱现实,墨子以维护天下之利为旨归,主张通过倡导“非攻”阻止战争发生,通过军事防御反制不义攻伐。墨子反对“攻无罪”,但支持自卫和“诛无道”,在守望和平主义理想的同时,兼...
墨子和孟子均认为天下的理想状态是无战争的和平状态。面对战乱现实,墨子以维护天下之利为旨归,主张通过倡导“非攻”阻止战争发生,通过军事防御反制不义攻伐。墨子反对“攻无罪”,但支持自卫和“诛无道”,在守望和平主义理想的同时,兼顾了正义战争的现实考量。孟子秉持一种基于仁的正义战争理论。他不仅对“仁”伐“不仁”的正义战争作出了规范性论述,而且对仁政与国力之间的关系有着现实性的理解。墨、孟战争伦理思想之分殊,主要源于兼爱与仁爱之别。墨、孟的战争伦理思想,提供了有别于西方战争理论的不同思路,且至今仍有其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子
孟子
天下之利
仁政
兼爱
仁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康有为“智仁双彰”大同构想潜含的伦理悖论
4
作者
崔华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大同构想中,康有为尤为注重对于智和仁的奖励与申彰,奖智和奖仁在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智仁双彰"既是大同世政治运转之依凭,同时亦是在竞争消弭之境况下,防止大同世退化变质之重要保障。然而,深入检视可以发...
在大同构想中,康有为尤为注重对于智和仁的奖励与申彰,奖智和奖仁在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智仁双彰"既是大同世政治运转之依凭,同时亦是在竞争消弭之境况下,防止大同世退化变质之重要保障。然而,深入检视可以发现,康有为之"智仁双彰"本质上是一种"智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与其意欲达成的大同世之间存在一种自反性的矛盾。"智仁双彰"的施行非但不能达成康有为"人皆平等"的大同愿景,适相导致"阶层分立"之严重后果。康有为思想中强烈的"智识主义"倾向,既与有清以来儒家智识主义不断孳衍的思想进路相顺承,又是康有为现实关切的思想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
智仁双彰
伦理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崔华滨
王鹏程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63,共12页
基金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研究”(24LLMLA095)。
文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明确了城乡融合发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农业、农村、农民三维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释数字乡村建设如何通过促进产业融合、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并揭示其现实基础、现实问题及实现路径。当前,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主要表现在稳步提升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涌现的数字乡村经济新业态、有序高效的城乡要素流动新格局、愈加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但也面临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城乡要素协同作用尚未发挥、数字技能和专业人才缺失、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薄弱等现实问题。对此,应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强化数字经济与乡村资本融合,促进城乡要素协同发展;推进数字技能重塑与人才反哺,创新城乡人才引育模式;推动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提升,夯实城乡融合治理基础。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共同富裕
Keywords
Digital Villages Developmen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Common Prosperity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千万工程”经验助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
14
2
作者
崔华滨
杨新宇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7,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优化研究”(22BJY218)。
文摘
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必须回应的关键问题。浙江省实施的“千万工程”,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起点,全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机制,问题导向、科学路径、精准治理为增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供了实践载体和参照样本。“千万工程”通过丰富乡村治理组织资源、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提供了树立乡村系统治理理念、优化乡村基层治理结构、协调乡村治理主体利益、创新乡村治理实践方法的经验启示。基于此,在未来改进乡村治理中应健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聚焦农民关切,突出民生导向;构建共治格局,改进治理效能;坚持统筹推进,强化多元保障。
关键词
“千万工程”
乡村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Keywords
“Green Rural Revival Program”
Rural Governance
Governance System
Governance Capability
分类号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墨子和孟子的战争伦理思想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崔华滨
贝淡宁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6-104,166,167,共11页
文摘
墨子和孟子均认为天下的理想状态是无战争的和平状态。面对战乱现实,墨子以维护天下之利为旨归,主张通过倡导“非攻”阻止战争发生,通过军事防御反制不义攻伐。墨子反对“攻无罪”,但支持自卫和“诛无道”,在守望和平主义理想的同时,兼顾了正义战争的现实考量。孟子秉持一种基于仁的正义战争理论。他不仅对“仁”伐“不仁”的正义战争作出了规范性论述,而且对仁政与国力之间的关系有着现实性的理解。墨、孟战争伦理思想之分殊,主要源于兼爱与仁爱之别。墨、孟的战争伦理思想,提供了有别于西方战争理论的不同思路,且至今仍有其当代意义。
关键词
墨子
孟子
天下之利
仁政
兼爱
仁爱
分类号
B82-05 [哲学宗教—伦理学]
E09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康有为“智仁双彰”大同构想潜含的伦理悖论
4
作者
崔华滨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文摘
在大同构想中,康有为尤为注重对于智和仁的奖励与申彰,奖智和奖仁在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智仁双彰"既是大同世政治运转之依凭,同时亦是在竞争消弭之境况下,防止大同世退化变质之重要保障。然而,深入检视可以发现,康有为之"智仁双彰"本质上是一种"智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与其意欲达成的大同世之间存在一种自反性的矛盾。"智仁双彰"的施行非但不能达成康有为"人皆平等"的大同愿景,适相导致"阶层分立"之严重后果。康有为思想中强烈的"智识主义"倾向,既与有清以来儒家智识主义不断孳衍的思想进路相顺承,又是康有为现实关切的思想表征。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
智仁双彰
伦理悖论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崔华滨
王鹏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千万工程”经验助力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
崔华滨
杨新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墨子和孟子的战争伦理思想比较
崔华滨
贝淡宁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康有为“智仁双彰”大同构想潜含的伦理悖论
崔华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