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资源性能与应用潜力评估
1
作者 崔冬瑾 苏畅 +1 位作者 朱梦叶 赵海天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因缺少对其性能的评估无法推广应用.分析6个具有代表性特征的秸秆墙体农宅,通过实测对秸秆墙体单元的多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基于现有农宅功能与形式建立典型农宅模型,进行热工性能数值模拟评估.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 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因缺少对其性能的评估无法推广应用.分析6个具有代表性特征的秸秆墙体农宅,通过实测对秸秆墙体单元的多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基于现有农宅功能与形式建立典型农宅模型,进行热工性能数值模拟评估.结果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用秸秆墙体单元代替黏土砖,可降低77%的单位面积耗热量,农宅节能率可达到53.49%.秸秆墙体单元遇火灾坍塌具有延时性,遇火时无烟、无明火的特性可有效降低火灾影响.秸秆墙体单元可以承受连续20个昼夜特大暴雨,保持较低的吸水率.一次再生的秸秆墙体单元的抗压性能可以满足墙体自重要求,且满足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要求,证明了秸秆墙体单元可以进行回收二次利用.秸秆作为农村常见材料,制成的秸秆墙体单元具有良好的性能,在乡村农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技术科学 低碳可持续 秸秆墙体单元 乡村农宅 多性能 实验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和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梦思 周晓青 +4 位作者 黄希桂 蔡鸣 崔冬瑾 李伟文 李利孝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行道树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对其开展风致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加固处置的先决条件.为精确模拟行道树的风荷载,提出一种基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激光扫描与树冠形貌等效融合的典型行道树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行道树的风致失效模... 行道树风荷载的准确模拟是对其开展风致失效模式分析以及加固处置的先决条件.为精确模拟行道树的风荷载,提出一种基于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激光扫描与树冠形貌等效融合的典型行道树风荷载数值模拟方法,对典型行道树的风致失效模式进行了探讨.首先通过移动式3D激光扫描建立山茶树和南洋楹两种行道树的点云模型,并采用树冠形貌等效方法构建了两种行道树数值分析模型;然后探讨等效建模方法中模型尺寸随风速变化的折减规律;最后分析行道树模型在不同等级风速作用下的风振响应特性和失效模式.研究表明,基于3D激光扫描和树冠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方法可准确模拟行道树风荷载特性,行道树顺风向阻力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树木破坏形态以弯曲破坏为主,且树木各级枝干初始破坏呈现出3级枝条、2级枝条、1级枝条和主干的顺序特征,但在风速较大时则出现主干或重要枝干破坏先于次要枝干的现象.本研究提出的树冠形貌等效的行道树风荷载模拟方法精确性良好,对城市行道树风致易损性分析以及城市绿化系统的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风荷载 行道树 形貌等效 有限元模拟 失效模式 风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彩对涂料立面光热性能影响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冬瑾 许筱雯 +2 位作者 杨振宇 李相逸 袁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09,共6页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表面涂料需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从而减轻热负荷,提升热舒适度.为研究不同色彩涂料的光热性能差异,提取1891条兴趣点数据,统计深圳幼儿园建筑典型的外立面色彩,分析得到高频颜色(红、黄、绿和蓝).在建筑密度较高的...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表面涂料需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从而减轻热负荷,提升热舒适度.为研究不同色彩涂料的光热性能差异,提取1891条兴趣点数据,统计深圳幼儿园建筑典型的外立面色彩,分析得到高频颜色(红、黄、绿和蓝).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城市街区中,选取含有高频颜色且形式、布局相同的行列式建筑,对表面可见光光谱、壁面温度和反射率进行实地测量.结果表明,不同色彩的涂料立面因光谱反射率不同,呈现壁面温差,最大可达14.47℃,壁面温度与光谱反射率呈明显负相关;同时,壁面温度随着涂料明度的升高而降低.可为建筑立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涂料色彩 光热性能 行人层热环境 热负荷 实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外立面构件对室内自然通风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冬瑾 赵祥路 +1 位作者 袁磊 钟鸿峰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5-641,共7页
为研究夏热冬暖地区高密度城市中建筑外立面构件(遮阳板、翼墙和阳台等)对建筑室内外气流组织与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来流风向(入射角度为0°和45°)、上游扰流建筑的高宽比以及垂直与水平外... 为研究夏热冬暖地区高密度城市中建筑外立面构件(遮阳板、翼墙和阳台等)对建筑室内外气流组织与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来流风向(入射角度为0°和45°)、上游扰流建筑的高宽比以及垂直与水平外立面构件,建立了18个不同案例,模拟了不同位置房间室内自然通风换气次数效果.结果显示,当来流风向与建筑外窗法线方向成45°时,目标建筑所有房间均增加了换气次数.同时,外立面构件对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高度依赖于环境因素,包括近地面风向、目标建筑方位朝向和上游扰流建筑的高度比值,这些参数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流场特性,改变了立面构件对目标建筑自然通风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可为建筑立面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自然通风 计算流体力学 扰流建筑 外立面构件 室内换气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生境修复与营造的湿地生态设计策略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相逸 崔冬瑾 +1 位作者 马超 刘瑞雪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以天津七里海古潟湖湿地为研究场地,以生活在其中的鸟类及其所需的生境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研究中数据有限,因此选择根据有限数据就可得出较为准确结果的Lasso回归算法,分析环境因子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类干扰程度... 以天津七里海古潟湖湿地为研究场地,以生活在其中的鸟类及其所需的生境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研究中数据有限,因此选择根据有限数据就可得出较为准确结果的Lasso回归算法,分析环境因子与鸟类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类干扰程度、植物水平斑块丰富度、植物香浓-威纳指数及面积是影响鸟类丰富度的关键环境因子。以此为依据,结合目标鸟类所偏好的生境条件,针对现状斑块类型及斑块内的小生境提出了相应的修复、营建、增加面积及丰富植物群落等设计策略,以期能够以提高研究场地内鸟类丰富度为最终目标,进而达到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生态系统 鸟类丰富度 植物群落 栖息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