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JZ-X油田气顶窄油环油藏井位优化和挖潜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岳宝林
孟智强
+3 位作者
房娜
郑炀
瞿朝朝
王双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针对气顶底水窄油环油藏易气窜水锥、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生产难题,在渤海矿区逐渐探索出利用水平井开发的井位优化与挖潜策略。基础井网阶段:水平井段垂直构造线穿多层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并匹配智能滑套分采管柱以缓解层间矛盾;基础井网...
针对气顶底水窄油环油藏易气窜水锥、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生产难题,在渤海矿区逐渐探索出利用水平井开发的井位优化与挖潜策略。基础井网阶段:水平井段垂直构造线穿多层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并匹配智能滑套分采管柱以缓解层间矛盾;基础井网平行于流体界面,部署于油水界面之上1/3油柱高度避气控水。综合调整阶段: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富集于井间滞留区,纵向上后期水体能量驱动逐渐发挥主要作用,剩余油主要富集于油层上部。对比井间侧钻、气顶注气和屏障注水方案增油量指标,当前剩余油挖潜策略以井间侧钻与气顶注气为主。井间侧钻通过低产低效井平面侧钻至井间,纵向高部位部署挖潜剩余油,单井净增油量为3.4×10^(4)~4.2×10^(4)m^(3);气顶注气通过采气井转天然气回注,补充气顶能量,气驱水平井上部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预测净增油量为5.2×10^(4)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底水
窄油环
井网部署
综合调整
剩余油
井间侧钻
注气
屏障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注水策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房娜
刘宗宾
+2 位作者
岳宝林
王双龙
高
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为提高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精度,提供有效注水策略,以渤海大型裂缝性油藏锦州25-1南潜山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岩心技术,结合多相流模拟,明确半风化壳上段和下段微观孔喉特征及相渗曲线特征,结合数值模拟和矿场实践,开展采油速度化及...
为提高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精度,提供有效注水策略,以渤海大型裂缝性油藏锦州25-1南潜山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岩心技术,结合多相流模拟,明确半风化壳上段和下段微观孔喉特征及相渗曲线特征,结合数值模拟和矿场实践,开展采油速度化及注水方式优化研究。研究表明:微裂缝发育程度对基质岩块相渗曲线和毛细管力曲线形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微裂缝越发育的岩心,驱油效率越高,越有利于产生基质渗吸作用;微裂缝长度和裂缝频数满足幂律分布规律,其幂律指数约为1.5;开发初期裂缝系统的产量占主导地位,开发中后期基质系统的产量贡献逐步增加,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累计产量贡献比约为2∶1;开发初期通过优化采油速度,含水上升阶段采用循环注水的方式,采收率预计提高4.5个百分点。该研究对于裂缝性油藏开发策略及注水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微裂缝
相渗曲线
毛细管力曲线
采油速度
循环注水
数字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相渗实验和测压流度评价地层绝对渗透率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炀
时新磊
+1 位作者
岳宝林
张彬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563-573,共11页
储层渗透率是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关键参数,但海上取心价格昂贵,部分油田由于缺少岩心资料导致渗透率难以准确评价。本文基于岩心实验、核磁共振测井和测压等资料,提出一种评价地层渗透率的方法,其过程如下:①通过分析岩心相渗资料发现,...
储层渗透率是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关键参数,但海上取心价格昂贵,部分油田由于缺少岩心资料导致渗透率难以准确评价。本文基于岩心实验、核磁共振测井和测压等资料,提出一种评价地层渗透率的方法,其过程如下:①通过分析岩心相渗资料发现,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利用研究区39块相渗实验资料建立了基于束缚水饱和度的油相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②根据研究区27块岩心核磁共振T2谱的形态,将岩石类型分为3类,并分别确定3种岩石类型的T2截止值。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采用变T2截止值方法获取地层的束缚水饱和度,进而计算得到地层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③根据测压流度的测量原理,结合相渗曲线和地层流体的黏度,将测压流度转换为地层的油相渗透率,结合计算得到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将其转化为地层的绝对渗透率,并通过刻度Coates公式,建立了地层绝对渗透率的评价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①计算的地层绝对渗透率与岩心渗透率的误差小。②基于地层绝对渗透率的计算结果对14口井的产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钻后实际产量吻合度高。两者说明该方法计算的渗透率精度高,对于类似油田的渗透率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相渗曲线
油相相对渗透率
束缚水饱和度
测压流度
T2截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储层分类及其剩余油分布规律
4
作者
王双龙
岳宝林
+2 位作者
祝晓林
郑炀
赵兴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I0006,共12页
渤海锦州南油田为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见水规律多样,剩余油分布复杂,稳油控水难度日益增大。根据取心、测井、薄片、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划分储层类型,讨论不同储层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
渤海锦州南油田为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见水规律多样,剩余油分布复杂,稳油控水难度日益增大。根据取心、测井、薄片、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划分储层类型,讨论不同储层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分为背斜型、半背斜型及掀斜抬升型3类储层,受不同类型储层裂缝开度、密度、连通关系,以及油、水井距离等因素影响;背斜型储层采油井无水采油期长,剩余油主要富集基质系统和构造高部位裂缝系统,提高基质系统的渗吸作用,加强剩余油动用;半背斜型储层采油井存在优势见水方向,剩余油主要富集非优势见水方向的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通过流场调控加强非优势见水方向的注水波及系数,提高剩余油动用;掀斜抬升型储层采油井易快速水淹,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剩余油大量富集,通过控制含水率上升提高剩余油动用。该结果对同类型潜山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潜山
裂缝性储层
储层分类
剩余油分布
锦州南油田
渤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方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隋义勇
刘超
+1 位作者
岳宝林
任桂山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29,共2页
特殊结构井与一般定向井或直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井眼轨迹的不同,因此井眼轨迹的确定以及井身结构的绘制方法是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的基础。侧钻井、分支井以及鱼骨井的井眼轨迹比定向井更复杂,无法直接绘制或描述,可以将特殊结构井的...
特殊结构井与一般定向井或直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井眼轨迹的不同,因此井眼轨迹的确定以及井身结构的绘制方法是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的基础。侧钻井、分支井以及鱼骨井的井眼轨迹比定向井更复杂,无法直接绘制或描述,可以将特殊结构井的井眼轨迹进行分段绘制。将井眼轨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可得到井眼中心线和关键点,以中心线为中心,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可得到井筒曲线,结合套管、水泥返高数据可以绘制井身结构底图。利用井眼轨迹数据,插值计算工具所处位置井斜角,按井斜角旋转工具图,并将其绘制在井筒中,再叠加到井身结构底图上,即可得到能够正确反映井下管柱结构的管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结构井
管柱图
井眼轨迹
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顶边水窄油环油藏开采中后期开发方式
被引量:
6
6
作者
岳宝林
祝晓林
+2 位作者
刘斌
陈存良
王双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具大气顶、窄油环、强边水特征的锦州X砂岩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后,面临着地层压力下降快、气窜严重、挖潜难度大等难题,亟待优化其开发方式。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为原则,对锦州X油藏进行剖面模型化,通过可视化二维物...
具大气顶、窄油环、强边水特征的锦州X砂岩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后,面临着地层压力下降快、气窜严重、挖潜难度大等难题,亟待优化其开发方式。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为原则,对锦州X油藏进行剖面模型化,通过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屏障注水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推荐水平井平行井网屏障注水方案并确定实施技术要求。考虑到油藏的复杂性与开发风险,以气窜严重、纵向驱替不均衡、增产效果显著为原则,优选1个井组开展先导试验,提高对屏障注水的动态认识,为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
边水
窄油环
屏障注水
水障井
物理模拟实验
气窜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驱-水驱联合特征曲线在气顶边水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7
作者
岳宝林
王双龙
+2 位作者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
气顶边水油藏进入开发中晚期后,面临着气窜与水侵的双重难题,需要评价开发效果,并基于评价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但无法直接应用气驱特征曲线或水驱特征曲线评价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了气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并与...
气顶边水油藏进入开发中晚期后,面临着气窜与水侵的双重难题,需要评价开发效果,并基于评价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但无法直接应用气驱特征曲线或水驱特征曲线评价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了气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并与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联立,建立了计算不同阶段气驱产油量占总产油量比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计算出气顶边水油藏气驱与水驱的采出程度,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以锦州X油田3井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计算出该井区所开发气顶边水油组上部当前气驱采出程度为24.3%,下部当前水驱采出程度为48.4%,发现该油组上部气驱采出程度低,指出应实施屏障注水,提高油组的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驱-水驱联合特征曲线可以评价气顶边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边水油藏
气驱曲线
水驱曲线
屏障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边际油田延长测试技术
被引量:
4
8
作者
岳宝林
刘斌
+2 位作者
石洪福
解婷
刘子威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2期74-78,共5页
海上油田勘探评价井生产测试时间受投资成本与用海期限影响(一般测试6~12 h),测试时间短,动态资料可信程度低。渤海油田某自升式延长测试平台采用“延长测试平台+延长测试井口+外输油轮”的方案,可进行长周期的生产测试。渤海X边际油田...
海上油田勘探评价井生产测试时间受投资成本与用海期限影响(一般测试6~12 h),测试时间短,动态资料可信程度低。渤海油田某自升式延长测试平台采用“延长测试平台+延长测试井口+外输油轮”的方案,可进行长周期的生产测试。渤海X边际油田岩性复杂,开发风险大,应用该平台对沙河街组潜山油藏开展了延长测试作业,获取了180 d的液量、油量、含水、流压、压力恢复等动态监测资料。应用数值模拟、物质平衡法、试井研究,重新认识了该油藏储量规模、水体倍数、单井动用储量、储层连通性、单井产能等信息,进一步量化了开发风险,对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边际油田
延长测试国
风险评估
潜山油藏
生屑云岩
动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顶边水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岳宝林
祝晓林
+2 位作者
刘斌
陈存良
王欣然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5期74-79,共6页
锦州X油藏是具有大气顶、窄油环、弱边水等典型特征的砂岩油藏,利用天然能量开采进入开发后期后,气窜对单井产油量的影响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原则建立了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并开展相关...
锦州X油藏是具有大气顶、窄油环、弱边水等典型特征的砂岩油藏,利用天然能量开采进入开发后期后,气窜对单井产油量的影响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原则建立了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并开展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油藏压力降低,气体沿顶部侵入油环,油气界面有明显的下移现象,而油水界面运移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油气界面运移距离计算方法,对锦州X油藏3井区油气界面运移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油气同采方式有利于该类油藏高效、合理开发。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气顶边水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顶边水
油气界面
室内实验
气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驱特征曲线在气窜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岳宝林
孟智强
+2 位作者
赵兴刚
耿松鹤
赵健男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3期80-86,共7页
水驱特征曲线法分析生产动态普遍应用于水驱油田的开发实践中,但针对渤海气驱油藏缺乏相似的研究手段。基于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气驱特征曲线公式的推导,公式表明,达到稳定气驱阶段后,可以认为气顶累积产出量与累积产油量在半对数坐标...
水驱特征曲线法分析生产动态普遍应用于水驱油田的开发实践中,但针对渤海气驱油藏缺乏相似的研究手段。基于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气驱特征曲线公式的推导,公式表明,达到稳定气驱阶段后,可以认为气顶累积产出量与累积产油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一条直线关系。实际气驱曲线受前期无气采出阶段和后期气携油阶段的影响,为反S型。锦州X油田结合气驱特征曲线划分出3种气窜模式:快速气窜型、稳定气驱型、高气油比型。快速气窜型油井产量递减快、累计产油量低,无稳定生产阶段;稳定气驱型油井气油比上升平缓、持续稳产、累计产油量高;高气油比型油井开发效果介于快速气窜型与稳定气驱型的开发效果之间,开发后期由于气顶气突破与原油脱气,油井逐渐以产气为主,仅携带少量原油,井别性质从油井向气井过渡。在明确气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控气技术应用实践,提出分气窜模式、分开发阶段的开发策略,针对快速气窜型油井,优化井位,原井眼向下侧钻,改善了开发效果;针对稳定气驱型油井,初期控制合理采油速度,中后期跟踪气油比上升幅度配套控气措施,气油比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规律;高气油比型油井受高气油比影响,仅携带少量原油,井别性质从油井向气井过渡,计算实施屏障注水,解决气窜问题。研究成果对渤海气驱油藏的生产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实现相似油田动态跟踪与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特征曲线
气窜模式
生产动态
控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油田调整井实施界限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岳宝林
石洪福
+2 位作者
解婷
刘斌
张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1期28-32,共5页
调整井是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的重要措施,但伴随着油田的深入调整和含水的上升,调整井的实施效果逐年变差。通过深入跟踪渤海矿区典型油藏调整井增油幅度变化规律,应用水驱曲线实现了不同阶段下的调整井增油量计算,在此基础上,...
调整井是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的重要措施,但伴随着油田的深入调整和含水的上升,调整井的实施效果逐年变差。通过深入跟踪渤海矿区典型油藏调整井增油幅度变化规律,应用水驱曲线实现了不同阶段下的调整井增油量计算,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油田地层流体黏度分别为260 mPa·s、132 mPa·s、12 mPa·s的渤海3个典型油田,以油田含水表征开发阶段、以井控储量表征调整程度,计算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调整程度下的调整井可采储量,反算了调整井增油量为3×104m3、4×104m3、5×104m3、6×104m3下的油田含水、井控储量要求。以图版、表格的形式量化研究成果,指导下步挖潜的方向,为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黏度油田
调整井
含水阶段
调整程度
实施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不同黏度油藏水驱开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12
作者
岳宝林
刘斌
+2 位作者
石鸿福
解婷
张伟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4期62-67,共6页
伴随着开发的进行,渤海矿区不同油田地质油藏能力与地面工程处理能力的矛盾日益突显,亟待研究不同黏度油藏不同的开发动态规律特征。针对液量与油量随含水变化幅度、提液界限、含水变化规律、单位厚度可采储量、开发寿命、油藏采收率等...
伴随着开发的进行,渤海矿区不同油田地质油藏能力与地面工程处理能力的矛盾日益突显,亟待研究不同黏度油藏不同的开发动态规律特征。针对液量与油量随含水变化幅度、提液界限、含水变化规律、单位厚度可采储量、开发寿命、油藏采收率等问题,选取了渤海矿区地层原油黏度分别为439 mP·s,129 mP·s,34 mP·s,3 mP·s的4个典型油藏,为规避不同井投产次序对动态特征的影响,将所有单井拉齐到同一原点,按照一定含水阶段、投产时间、累产油量为间隔,完成不同油藏单井动态特征的提炼。研究表明,不同黏度油藏开发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随着含水的上升,稀油单井产液量能达到初期产液量的1.5~3.5倍,稠油单井产液量则能达到初期产液量的4.5~6.5倍,平台液处理能力设计要为不同油藏预留不同的提液空间;伴随着原油黏度的升高,水驱油藏采收率变低,经济开发周期变短,稀油油藏平台设计寿命取25~30年,稠油油藏平台设计寿命可适当降低至10~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黏度油藏
水驱动态研究
单井动态特征
产液变化规律
渤海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基于油井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研究方法
13
作者
岳宝林
解婷
+2 位作者
刘斌
陈存良
张伟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参考指标,提出了准确合理地计算基于油井单元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方法。基于当前L油田注采井网,以油井与油井、油井与水井、定向井与水平井流线边界为划分依据,将L油田划分为27个基本开发单元,完...
以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参考指标,提出了准确合理地计算基于油井单元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方法。基于当前L油田注采井网,以油井与油井、油井与水井、定向井与水平井流线边界为划分依据,将L油田划分为27个基本开发单元,完成单元静态井控储量计算,应用各油井单元静态、动态数据和乙型水驱曲线完成动用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受井网完善度、水驱方向的影响,各单元动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井网注采受效分析确定了高部位油井转注、中部位细分层系、低部分补充注水井的下一步综合调整方向,为油田的精细化认识与下一步开发优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划分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水驱动用储量
水驱曲线
平面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边际黏度稠油油田水驱开发规律研究
14
作者
岳宝林
黄建廷
+1 位作者
张言辉
别梦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3-25,共3页
以渤海某L油田为例,对边际黏度稠油油田的水驱开发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边际黏度稠油油田含水阶段划分与常规油田的差异,无水采油期与井位、边底水位置的关系,水突破后产液量的变化幅度以及见水后的递减规律,并在总结动态特征的基础上...
以渤海某L油田为例,对边际黏度稠油油田的水驱开发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边际黏度稠油油田含水阶段划分与常规油田的差异,无水采油期与井位、边底水位置的关系,水突破后产液量的变化幅度以及见水后的递减规律,并在总结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单井可采储量,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驱规律
无水采油期
提液幅度
单井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别梦君
卢祥国
+2 位作者
刘英宪
张宏友
岳宝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展开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分析表明,聚合物和交联剂的浓度越高,岩心渗透率越低,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也越大,进而导致注入压力越高,即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根据分析结果,给...
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展开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分析表明,聚合物和交联剂的浓度越高,岩心渗透率越低,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也越大,进而导致注入压力越高,即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聚合物和交联剂的适宜浓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聚合物凝胶
动吸附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
被引量:
6
16
作者
石洪福
何逸凡
+2 位作者
孙强
石飞
岳宝林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
为了提高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堵水措施的有效性,结合渤中油田典型储层和流体特点,利用室内实验开展了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对三种配制堵剂的注入能力、堵水有效期、封堵能力和对低渗层伤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堵水措施的有效性,结合渤中油田典型储层和流体特点,利用室内实验开展了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对三种配制堵剂的注入能力、堵水有效期、封堵能力和对低渗层伤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堵剂A具有最好的注入性能,对低渗透层伤害程度最低;堵剂B具有最佳的封堵性能;堵剂C具有最长的堵水有效期。结合目标油田储层特征及海上平台操作要求,优选堵剂A在渤中25-1南油田E 25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该井堵水后最大日增油约35 m^3,含水率下降约10%,有效期396 d,累计增油达1.4×10^4 m^3,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
稠油
选择性堵水
注入能力
有效期
封堵
储层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纳米微球多轮次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周海燕
刘斌
+2 位作者
孙强
瞿朝朝
岳宝林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1年第1期60-64,I0004,共6页
渤海某油田明化镇组具有油层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较强、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针对稠油油田注水开发容易水窜、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油田于2009年—2019年开展多轮次纳米微球调驱试验,取得一定的降水增油效果。本文通过建立调...
渤海某油田明化镇组具有油层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较强、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针对稠油油田注水开发容易水窜、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油田于2009年—2019年开展多轮次纳米微球调驱试验,取得一定的降水增油效果。本文通过建立调驱评价体系,采取注入压力变化、压降曲线和霍尔曲线等方法,对调驱井的注入情况和生产井的见效情况进行评价,井组降水增油效果明显,累积增油11.4×10^(4)m^(3)。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为后期扩大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球
调驱
净增油
效果评价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稠油油藏原油黏温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18
作者
王大为
岳宝林
+1 位作者
刘小鸿
张风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84-86,147-148,共3页
选取渤海油田地面50℃脱气原油黏度366.4-72477.0mPa·s的黏温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ASTM标准二次对数坐标下,各样本的直线拟合关系良好,各直线的斜率近似相同,并进一步得出了渤海稠油黏度预测公式,根据50℃地面原油黏度可...
选取渤海油田地面50℃脱气原油黏度366.4-72477.0mPa·s的黏温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ASTM标准二次对数坐标下,各样本的直线拟合关系良好,各直线的斜率近似相同,并进一步得出了渤海稠油黏度预测公式,根据50℃地面原油黏度可以预测其他温度时的脱气原油黏度。将计算得出的地层温度下的脱气原油黏度与已有的PVT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回归,得出了地层含溶解气的原油黏度预测公式,可为渤海稠油油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稠油
黏度预测
黏温曲线
气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势渗流通道对动态特征及剩余油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刘斌
瞿朝朝
+2 位作者
岳宝林
杨志成
张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1期38-43,共6页
渤海X油田由于平面、纵向矛盾不断加剧,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存在注入水无效循环现象。为解决此问题,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对动态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注入...
渤海X油田由于平面、纵向矛盾不断加剧,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存在注入水无效循环现象。为解决此问题,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对动态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注入端表现为注入压力下降、注水量上升吸水剖面严重不均;采出端表现为井底压力升高、产液量产水量急剧上升、水淹严重;反韵律油藏底部剩余油更加富集;正韵律油藏顶部剩余油更加富集;渗透率级差较大时,底部剩余油富集;渗透率级差较小时,重力作用明显,顶部剩余油富集。正韵律储层不论级差大小,均为顶部层段剩余油富集;注水井与采液强度较高的油井之间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注入水沿优势渗流通道无效循环,剩余油在采液强度小的油井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某油田
优势渗流通道
动态开发特征
剩余油分布
矿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高速非达西流的优势通道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
3
20
作者
陈存良
王雨
+2 位作者
岳宝林
杨明
马栋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4期53-58,共6页
优势通道的发育导致大量注入水低效甚至无效循环,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变差,做好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是高含水期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关键。为此,基于油田开发资料运用渗流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方法。在正常储层与优势通道并...
优势通道的发育导致大量注入水低效甚至无效循环,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变差,做好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是高含水期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关键。为此,基于油田开发资料运用渗流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方法。在正常储层与优势通道并联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注水井无效循环水模型、等价原则和体积类比公式得到优势通道的体积,并计算优势通道内流体的渗流速度,进而考虑高速非达西流现象,推导建立了一注一采模式下优势通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基于此,利用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实现井组内注采方向的数据劈分,实现各方向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将新计算方法应用于海上X油田,描述结果与动态分析情况非常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并据此选用粒径较大的试剂开展调驱试验,调驱后区块日增油近60 m^(3),含水率下降10%,起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研究成果为高含水期油田优势通道的识别与治理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流
高含水
优势通道
定量
井间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JZ-X油田气顶窄油环油藏井位优化和挖潜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岳宝林
孟智强
房娜
郑炀
瞿朝朝
王双龙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8-001)。
文摘
针对气顶底水窄油环油藏易气窜水锥、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生产难题,在渤海矿区逐渐探索出利用水平井开发的井位优化与挖潜策略。基础井网阶段:水平井段垂直构造线穿多层来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并匹配智能滑套分采管柱以缓解层间矛盾;基础井网平行于流体界面,部署于油水界面之上1/3油柱高度避气控水。综合调整阶段: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富集于井间滞留区,纵向上后期水体能量驱动逐渐发挥主要作用,剩余油主要富集于油层上部。对比井间侧钻、气顶注气和屏障注水方案增油量指标,当前剩余油挖潜策略以井间侧钻与气顶注气为主。井间侧钻通过低产低效井平面侧钻至井间,纵向高部位部署挖潜剩余油,单井净增油量为3.4×10^(4)~4.2×10^(4)m^(3);气顶注气通过采气井转天然气回注,补充气顶能量,气驱水平井上部剩余油,提高原油采收率,预测净增油量为5.2×10^(4)m^(3)。
关键词
气顶
底水
窄油环
井网部署
综合调整
剩余油
井间侧钻
注气
屏障注水
Keywords
gas cap
bottom water
narrow oil ring
well pattern arrangement
comprehensive adjustment
remaining oil
inter⁃well sidetrack⁃ing
gas reinjection
barrier water inject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注水策略
被引量:
1
2
作者
房娜
刘宗宾
岳宝林
王双龙
高
岳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渤海双高油田挖潜关键技术研究”(YXKY-2018-TJ-04)。
文摘
为提高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精度,提供有效注水策略,以渤海大型裂缝性油藏锦州25-1南潜山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岩心技术,结合多相流模拟,明确半风化壳上段和下段微观孔喉特征及相渗曲线特征,结合数值模拟和矿场实践,开展采油速度化及注水方式优化研究。研究表明:微裂缝发育程度对基质岩块相渗曲线和毛细管力曲线形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微裂缝越发育的岩心,驱油效率越高,越有利于产生基质渗吸作用;微裂缝长度和裂缝频数满足幂律分布规律,其幂律指数约为1.5;开发初期裂缝系统的产量占主导地位,开发中后期基质系统的产量贡献逐步增加,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累计产量贡献比约为2∶1;开发初期通过优化采油速度,含水上升阶段采用循环注水的方式,采收率预计提高4.5个百分点。该研究对于裂缝性油藏开发策略及注水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微裂缝
相渗曲线
毛细管力曲线
采油速度
循环注水
数字岩心
Keywords
fractured reservoirs
micro-fractures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capillary force curve
oil recovery rate
cyclic water injection
digital core
分类号
TE3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相渗实验和测压流度评价地层绝对渗透率
被引量:
1
3
作者
郑炀
时新磊
岳宝林
张彬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出处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4期563-573,共11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渤海油田3000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渤海中深层复杂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CNOOCKJ135-ZDXM36-TJ-03-TJ)资助。
文摘
储层渗透率是制定油田开发方案的关键参数,但海上取心价格昂贵,部分油田由于缺少岩心资料导致渗透率难以准确评价。本文基于岩心实验、核磁共振测井和测压等资料,提出一种评价地层渗透率的方法,其过程如下:①通过分析岩心相渗资料发现,岩心的束缚水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利用研究区39块相渗实验资料建立了基于束缚水饱和度的油相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②根据研究区27块岩心核磁共振T2谱的形态,将岩石类型分为3类,并分别确定3种岩石类型的T2截止值。针对不同类型的储层,采用变T2截止值方法获取地层的束缚水饱和度,进而计算得到地层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③根据测压流度的测量原理,结合相渗曲线和地层流体的黏度,将测压流度转换为地层的油相渗透率,结合计算得到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将其转化为地层的绝对渗透率,并通过刻度Coates公式,建立了地层绝对渗透率的评价模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①计算的地层绝对渗透率与岩心渗透率的误差小。②基于地层绝对渗透率的计算结果对14口井的产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钻后实际产量吻合度高。两者说明该方法计算的渗透率精度高,对于类似油田的渗透率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渗透率
相渗曲线
油相相对渗透率
束缚水饱和度
测压流度
T2截止值
Keywords
permeability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oil phases
bound water saturation
mobility from pressure measurement
T2 cutoff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储层分类及其剩余油分布规律
4
作者
王双龙
岳宝林
祝晓林
郑炀
赵兴刚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9,I0006,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8-001)。
文摘
渤海锦州南油田为变质岩潜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油井见水规律多样,剩余油分布复杂,稳油控水难度日益增大。根据取心、测井、薄片、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三维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划分储层类型,讨论不同储层类型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分为背斜型、半背斜型及掀斜抬升型3类储层,受不同类型储层裂缝开度、密度、连通关系,以及油、水井距离等因素影响;背斜型储层采油井无水采油期长,剩余油主要富集基质系统和构造高部位裂缝系统,提高基质系统的渗吸作用,加强剩余油动用;半背斜型储层采油井存在优势见水方向,剩余油主要富集非优势见水方向的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通过流场调控加强非优势见水方向的注水波及系数,提高剩余油动用;掀斜抬升型储层采油井易快速水淹,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剩余油大量富集,通过控制含水率上升提高剩余油动用。该结果对同类型潜山油田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变质岩潜山
裂缝性储层
储层分类
剩余油分布
锦州南油田
渤海油田
Keywords
metamorphic rock buried hill
fractured reservoirs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Jinzhou South Oilfield
Bohai Oilfield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方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隋义勇
刘超
岳宝林
任桂山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29,共2页
文摘
特殊结构井与一般定向井或直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井眼轨迹的不同,因此井眼轨迹的确定以及井身结构的绘制方法是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的基础。侧钻井、分支井以及鱼骨井的井眼轨迹比定向井更复杂,无法直接绘制或描述,可以将特殊结构井的井眼轨迹进行分段绘制。将井眼轨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可得到井眼中心线和关键点,以中心线为中心,利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可得到井筒曲线,结合套管、水泥返高数据可以绘制井身结构底图。利用井眼轨迹数据,插值计算工具所处位置井斜角,按井斜角旋转工具图,并将其绘制在井筒中,再叠加到井身结构底图上,即可得到能够正确反映井下管柱结构的管柱图。
关键词
特殊结构井
管柱图
井眼轨迹
绘制
分类号
TE3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顶边水窄油环油藏开采中后期开发方式
被引量:
6
6
作者
岳宝林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王双龙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8001)。
文摘
具大气顶、窄油环、强边水特征的锦州X砂岩油藏,进入开发中—后期后,面临着地层压力下降快、气窜严重、挖潜难度大等难题,亟待优化其开发方式。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为原则,对锦州X油藏进行剖面模型化,通过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屏障注水方案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推荐水平井平行井网屏障注水方案并确定实施技术要求。考虑到油藏的复杂性与开发风险,以气窜严重、纵向驱替不均衡、增产效果显著为原则,优选1个井组开展先导试验,提高对屏障注水的动态认识,为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气顶
边水
窄油环
屏障注水
水障井
物理模拟实验
气窜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gas cap
edge water
narrow oil ring
barrier water injection
water barrier well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gas channel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驱-水驱联合特征曲线在气顶边水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7
作者
岳宝林
王双龙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编号:2016ZX05058001)资助。
文摘
气顶边水油藏进入开发中晚期后,面临着气窜与水侵的双重难题,需要评价开发效果,并基于评价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但无法直接应用气驱特征曲线或水驱特征曲线评价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因此,基于稳定渗流理论,推导了气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并与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联立,建立了计算不同阶段气驱产油量占总产油量比例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计算出气顶边水油藏气驱与水驱的采出程度,并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开发策略。以锦州X油田3井区为例进行了应用分析,计算出该井区所开发气顶边水油组上部当前气驱采出程度为24.3%,下部当前水驱采出程度为48.4%,发现该油组上部气驱采出程度低,指出应实施屏障注水,提高油组的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驱-水驱联合特征曲线可以评价气顶边水油藏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
气顶边水油藏
气驱曲线
水驱曲线
屏障注水
Keywords
gas cap and edge water oil reservoir
gas drive curve
water drive curve
barrier water injection
分类号
TE34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边际油田延长测试技术
被引量:
4
8
作者
岳宝林
刘斌
石洪福
解婷
刘子威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2期74-7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海上油田勘探评价井生产测试时间受投资成本与用海期限影响(一般测试6~12 h),测试时间短,动态资料可信程度低。渤海油田某自升式延长测试平台采用“延长测试平台+延长测试井口+外输油轮”的方案,可进行长周期的生产测试。渤海X边际油田岩性复杂,开发风险大,应用该平台对沙河街组潜山油藏开展了延长测试作业,获取了180 d的液量、油量、含水、流压、压力恢复等动态监测资料。应用数值模拟、物质平衡法、试井研究,重新认识了该油藏储量规模、水体倍数、单井动用储量、储层连通性、单井产能等信息,进一步量化了开发风险,对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渤海油田
边际油田
延长测试国
风险评估
潜山油藏
生屑云岩
动态监测
Keywords
Bohai oilfield
marginal oilfield
extended testing
risk assessment
buried hill reservoir
bioclastic dolomite
dynamic monitoring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顶边水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
9
9
作者
岳宝林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王欣然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5期74-7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锦州X油藏是具有大气顶、窄油环、弱边水等典型特征的砂岩油藏,利用天然能量开采进入开发后期后,气窜对单井产油量的影响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以几何相似、物性相似和生产动态相似原则建立了可视化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并开展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油藏压力降低,气体沿顶部侵入油环,油气界面有明显的下移现象,而油水界面运移不明显。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油气界面运移距离计算方法,对锦州X油藏3井区油气界面运移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油气同采方式有利于该类油藏高效、合理开发。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气顶边水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气顶边水
油气界面
室内实验
气窜
Keywords
Gas cap edge water
Oil and gas interface
Indoor experiment
Gas channeling
分类号
TE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驱特征曲线在气窜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10
作者
岳宝林
孟智强
赵兴刚
耿松鹤
赵健男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3期80-86,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水驱特征曲线法分析生产动态普遍应用于水驱油田的开发实践中,但针对渤海气驱油藏缺乏相似的研究手段。基于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气驱特征曲线公式的推导,公式表明,达到稳定气驱阶段后,可以认为气顶累积产出量与累积产油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一条直线关系。实际气驱曲线受前期无气采出阶段和后期气携油阶段的影响,为反S型。锦州X油田结合气驱特征曲线划分出3种气窜模式:快速气窜型、稳定气驱型、高气油比型。快速气窜型油井产量递减快、累计产油量低,无稳定生产阶段;稳定气驱型油井气油比上升平缓、持续稳产、累计产油量高;高气油比型油井开发效果介于快速气窜型与稳定气驱型的开发效果之间,开发后期由于气顶气突破与原油脱气,油井逐渐以产气为主,仅携带少量原油,井别性质从油井向气井过渡。在明确气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控气技术应用实践,提出分气窜模式、分开发阶段的开发策略,针对快速气窜型油井,优化井位,原井眼向下侧钻,改善了开发效果;针对稳定气驱型油井,初期控制合理采油速度,中后期跟踪气油比上升幅度配套控气措施,气油比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规律;高气油比型油井受高气油比影响,仅携带少量原油,井别性质从油井向气井过渡,计算实施屏障注水,解决气窜问题。研究成果对渤海气驱油藏的生产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实现相似油田动态跟踪与开发调整。
关键词
气驱特征曲线
气窜模式
生产动态
控气技术
Keywords
Gas drive characteristic curve
Gas channeling mode
Production dynamics
Gas control technology
分类号
TE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油田调整井实施界限研究
被引量:
3
11
作者
岳宝林
石洪福
解婷
刘斌
张伟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1期28-3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6ZX05058001。
文摘
调整井是海上油田开发过程中调整挖潜的重要措施,但伴随着油田的深入调整和含水的上升,调整井的实施效果逐年变差。通过深入跟踪渤海矿区典型油藏调整井增油幅度变化规律,应用水驱曲线实现了不同阶段下的调整井增油量计算,在此基础上,选择了油田地层流体黏度分别为260 mPa·s、132 mPa·s、12 mPa·s的渤海3个典型油田,以油田含水表征开发阶段、以井控储量表征调整程度,计算了不同开发阶段、不同调整程度下的调整井可采储量,反算了调整井增油量为3×104m3、4×104m3、5×104m3、6×104m3下的油田含水、井控储量要求。以图版、表格的形式量化研究成果,指导下步挖潜的方向,为油田开发调整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不同黏度油田
调整井
含水阶段
调整程度
实施界限
Keywords
different viscosity reservoirs
adjustment well
water-cut stage
degree of adjustment
implementation boundary
分类号
TE3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不同黏度油藏水驱开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
7
12
作者
岳宝林
刘斌
石鸿福
解婷
张伟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4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伴随着开发的进行,渤海矿区不同油田地质油藏能力与地面工程处理能力的矛盾日益突显,亟待研究不同黏度油藏不同的开发动态规律特征。针对液量与油量随含水变化幅度、提液界限、含水变化规律、单位厚度可采储量、开发寿命、油藏采收率等问题,选取了渤海矿区地层原油黏度分别为439 mP·s,129 mP·s,34 mP·s,3 mP·s的4个典型油藏,为规避不同井投产次序对动态特征的影响,将所有单井拉齐到同一原点,按照一定含水阶段、投产时间、累产油量为间隔,完成不同油藏单井动态特征的提炼。研究表明,不同黏度油藏开发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动态特征,随着含水的上升,稀油单井产液量能达到初期产液量的1.5~3.5倍,稠油单井产液量则能达到初期产液量的4.5~6.5倍,平台液处理能力设计要为不同油藏预留不同的提液空间;伴随着原油黏度的升高,水驱油藏采收率变低,经济开发周期变短,稀油油藏平台设计寿命取25~30年,稠油油藏平台设计寿命可适当降低至10~15年。
关键词
不同黏度油藏
水驱动态研究
单井动态特征
产液变化规律
渤海矿区
Keywords
different viscosity reservoirs
water flooding dynamic study
single wel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ater content change law
Bohai mining area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基于油井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研究方法
13
作者
岳宝林
解婷
刘斌
陈存良
张伟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1-34,共4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以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作为油田开发的重要参考指标,提出了准确合理地计算基于油井单元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方法。基于当前L油田注采井网,以油井与油井、油井与水井、定向井与水平井流线边界为划分依据,将L油田划分为27个基本开发单元,完成单元静态井控储量计算,应用各油井单元静态、动态数据和乙型水驱曲线完成动用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受井网完善度、水驱方向的影响,各单元动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井网注采受效分析确定了高部位油井转注、中部位细分层系、低部分补充注水井的下一步综合调整方向,为油田的精细化认识与下一步开发优化提供了重要借鉴。
关键词
单元划分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水驱动用储量
水驱曲线
平面矛盾
Keywords
unit division
water-flooding reserve production degree
water drive reserves
water drive curve
plane contradiction
分类号
TE3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际黏度稠油油田水驱开发规律研究
14
作者
岳宝林
黄建廷
张言辉
别梦君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3-25,共3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十二五"重大专项"多元热流体
蒸汽吞吐和SAGD热采关键技术研究"(YXKY-2013-TJ-01)
文摘
以渤海某L油田为例,对边际黏度稠油油田的水驱开发规律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边际黏度稠油油田含水阶段划分与常规油田的差异,无水采油期与井位、边底水位置的关系,水突破后产液量的变化幅度以及见水后的递减规律,并在总结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油藏条件下的单井可采储量,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水驱规律
无水采油期
提液幅度
单井可采储量
Keywords
heavy oil reservoir
law of water drive
water free production period
range of increasing liquid production
recoverable reserves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别梦君
卢祥国
刘英宪
张宏友
岳宝林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8-31,共4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稠油油田高效开发示范工程(二期)"(2011ZX05057)
文摘
通过室内仪器检测,展开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分析表明,聚合物和交联剂的浓度越高,岩心渗透率越低,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量也越大,进而导致注入压力越高,即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越大。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聚合物和交联剂的适宜浓度范围。
关键词
Cr3+聚合物凝胶
动吸附
阻力系数
残余阻力系数
Keywords
Cr3+ polymer gel
dynamic absorption
resistance factor
residual resistance factor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
被引量:
6
16
作者
石洪福
何逸凡
孙强
石飞
岳宝林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20年第2期74-78,共5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渤海双高油田挖潜关键技术研究”(YXKY-2018-TJ-04)。
文摘
为了提高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堵水措施的有效性,结合渤中油田典型储层和流体特点,利用室内实验开展了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对三种配制堵剂的注入能力、堵水有效期、封堵能力和对低渗层伤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堵剂A具有最好的注入性能,对低渗透层伤害程度最低;堵剂B具有最佳的封堵性能;堵剂C具有最长的堵水有效期。结合目标油田储层特征及海上平台操作要求,优选堵剂A在渤中25-1南油田E 25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该井堵水后最大日增油约35 m^3,含水率下降约10%,有效期396 d,累计增油达1.4×10^4 m^3,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关键词
海上
稠油
选择性堵水
注入能力
有效期
封堵
储层伤害
Keywords
Offshore
Heavy oil
Selective water plugging
Injection capacity
Validity period
Block off
Reservoir damage
分类号
TE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纳米微球多轮次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周海燕
刘斌
孙强
瞿朝朝
岳宝林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1年第1期60-64,I0004,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8-001)资助。
文摘
渤海某油田明化镇组具有油层厚度大、平均渗透率高、非均质性较强、原油粘度高的特点。针对稠油油田注水开发容易水窜、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油田于2009年—2019年开展多轮次纳米微球调驱试验,取得一定的降水增油效果。本文通过建立调驱评价体系,采取注入压力变化、压降曲线和霍尔曲线等方法,对调驱井的注入情况和生产井的见效情况进行评价,井组降水增油效果明显,累积增油11.4×10^(4)m^(3)。该项技术的成功实施,为后期扩大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纳米微球
调驱
净增油
效果评价
矿场试验
Keywords
Nanometer microsphere
Oil displacement
Net oil
Effect evaluation
Field test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稠油油藏原油黏温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18
作者
王大为
岳宝林
刘小鸿
张风义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84-86,147-148,共3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十二五"重大专项"渤海稠油热力开发与开采技术研究"(YXKY-2013-TJ-02)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选取渤海油田地面50℃脱气原油黏度366.4-72477.0mPa·s的黏温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ASTM标准二次对数坐标下,各样本的直线拟合关系良好,各直线的斜率近似相同,并进一步得出了渤海稠油黏度预测公式,根据50℃地面原油黏度可以预测其他温度时的脱气原油黏度。将计算得出的地层温度下的脱气原油黏度与已有的PVT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数据回归,得出了地层含溶解气的原油黏度预测公式,可为渤海稠油油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渤海油田
稠油
黏度预测
黏温曲线
气油比
Keywords
Bohai oilfield
heavy oil
viscosity prediction
viscosity-temperature curve
GOR
分类号
TE3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势渗流通道对动态特征及剩余油影响研究
被引量:
5
19
作者
刘斌
瞿朝朝
岳宝林
杨志成
张伟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11期38-43,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项目编号:2016ZX05058-001。
文摘
渤海X油田由于平面、纵向矛盾不断加剧,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存在注入水无效循环现象。为解决此问题,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优势渗流通道的形成对动态开发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注入端表现为注入压力下降、注水量上升吸水剖面严重不均;采出端表现为井底压力升高、产液量产水量急剧上升、水淹严重;反韵律油藏底部剩余油更加富集;正韵律油藏顶部剩余油更加富集;渗透率级差较大时,底部剩余油富集;渗透率级差较小时,重力作用明显,顶部剩余油富集。正韵律储层不论级差大小,均为顶部层段剩余油富集;注水井与采液强度较高的油井之间形成优势渗流通道,注入水沿优势渗流通道无效循环,剩余油在采液强度小的油井富集。
关键词
渤海某油田
优势渗流通道
动态开发特征
剩余油分布
矿场应用
Keywords
an oilfield in Bohai Sea
dominant seepage channel
dyna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field 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高速非达西流的优势通道定量描述方法
被引量:
3
20
作者
陈存良
王雨
岳宝林
杨明
马栋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4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文摘
优势通道的发育导致大量注入水低效甚至无效循环,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变差,做好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是高含水期油田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关键。为此,基于油田开发资料运用渗流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方法。在正常储层与优势通道并联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注水井无效循环水模型、等价原则和体积类比公式得到优势通道的体积,并计算优势通道内流体的渗流速度,进而考虑高速非达西流现象,推导建立了一注一采模式下优势通道渗透率的计算模型。基于此,利用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实现井组内注采方向的数据劈分,实现各方向优势通道的定量描述。将新计算方法应用于海上X油田,描述结果与动态分析情况非常吻合,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并据此选用粒径较大的试剂开展调驱试验,调驱后区块日增油近60 m^(3),含水率下降10%,起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研究成果为高含水期油田优势通道的识别与治理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
非达西流
高含水
优势通道
定量
井间连通性
Keywords
Non-Darcy flow
High water-cut
Dominant channel
Quantitative
Interwell connectivity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JZ-X油田气顶窄油环油藏井位优化和挖潜策略
岳宝林
孟智强
房娜
郑炀
瞿朝朝
王双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注水策略
房娜
刘宗宾
岳宝林
王双龙
高
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相渗实验和测压流度评价地层绝对渗透率
郑炀
时新磊
岳宝林
张彬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渤海锦州南变质岩潜山油田储层分类及其剩余油分布规律
王双龙
岳宝林
祝晓林
郑炀
赵兴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特殊结构井管柱图绘制方法
隋义勇
刘超
岳宝林
任桂山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气顶边水窄油环油藏开采中后期开发方式
岳宝林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王双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气驱-水驱联合特征曲线在气顶边水油藏中的应用
岳宝林
王双龙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海上边际油田延长测试技术
岳宝林
刘斌
石洪福
解婷
刘子威
《油气井测试》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气顶边水油藏天然能量开发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岳宝林
祝晓林
刘斌
陈存良
王欣然
《天然气与石油》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气驱特征曲线在气窜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岳宝林
孟智强
赵兴刚
耿松鹤
赵健男
《天然气与石油》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渤海油田调整井实施界限研究
岳宝林
石洪福
解婷
刘斌
张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渤海不同黏度油藏水驱开发特征研究
岳宝林
刘斌
石鸿福
解婷
张伟
《非常规油气》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一种基于油井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研究方法
岳宝林
解婷
刘斌
陈存良
张伟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边际黏度稠油油田水驱开发规律研究
岳宝林
黄建廷
张言辉
别梦君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Cr^(3+)聚合物凝胶动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别梦君
卢祥国
刘英宪
张宏友
岳宝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
石洪福
何逸凡
孙强
石飞
岳宝林
《天然气与石油》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海上河流相稠油油田纳米微球多轮次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周海燕
刘斌
孙强
瞿朝朝
岳宝林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渤海稠油油藏原油黏温关系研究
王大为
岳宝林
刘小鸿
张风义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优势渗流通道对动态特征及剩余油影响研究
刘斌
瞿朝朝
岳宝林
杨志成
张伟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考虑高速非达西流的优势通道定量描述方法
陈存良
王雨
岳宝林
杨明
马栋
《天然气与石油》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