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问题学习在温病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岳冬辉 周丽雅 +3 位作者 陈凤芝 张茂云 李霞 马丹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67-69,共3页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理念已在温病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它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中医知识的整体连贯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助于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今后应进一步提高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理念已在温病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它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中医知识的整体连贯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有助于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今后应进一步提高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完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高PBL教学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学习 教学 温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预防流感与黏膜免疫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岳冬辉 毕岩 +2 位作者 宋岩 李欣 秦晓晔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2期1655-1658,共4页
黏膜免疫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流感病毒感染首先侵袭呼吸道黏膜。黏膜是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是病毒入侵机体的重要屏障,黏膜免疫是阻断感染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中药 预防 流感 黏膜免疫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有性《温疫论》浅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岳冬辉 苏颖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10,共2页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 近年传染病有不断新生趋势,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中医疫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研究古代温疫著作更具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对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温疫论》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剖析了吴有性温疫理论及其医学思想。希望这些理论能为新生传染病提供新的有效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有性 温疫论 戾气 体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岳冬辉 宫晓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558-560,共3页
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从经典方剂、创新方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等3个方面论述了20年来国内外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的实验... 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从经典方剂、创新方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等3个方面论述了20年来国内外中药复方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概况,总结了国内外学者从体内外等不同的实验方法研究传统经典方剂和新型创新方剂抗流感病毒机制取得的成果,希望能为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流感 病毒 实验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免疫在抗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中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岳冬辉 李欣 毕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皮肤、黏膜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机体的黏膜组织总面积远大于体表皮肤,并且与体内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紧密相连。病原体进入机体引起的感染90%以上与黏膜有关。由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器官黏膜与... 皮肤、黏膜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机体的黏膜组织总面积远大于体表皮肤,并且与体内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紧密相连。病原体进入机体引起的感染90%以上与黏膜有关。由于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器官黏膜与外界相通,因此其具有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呼吸道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价值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毕岩 崔妍 +1 位作者 岳冬辉 何占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1277-1279,共3页
中医药院校如何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是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从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价值培育的主要载体、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中医药文... 中医药院校如何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课程教学中,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水平,是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本文从中医药文化价值的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价值培育的主要载体、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等四个方面对中医药文化价值与课程思政融合进行了思考。本研究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更好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使命和应有之责,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切实达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要求,彰显中医药院校教育特色,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课程思政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运气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苏颖 张焱 +5 位作者 李霞 胡亚男 李萍 岳冬辉 于晓强 聂金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38-639,共2页
针对中医运气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课程建设特色主要有三方面,即培养了优秀的教学团队,主编了国家规划教材,以及传统与现代相... 针对中医运气学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开展课程建设,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课程建设特色主要有三方面,即培养了优秀的教学团队,主编了国家规划教材,以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运气学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病学专业的中医药创新型大学生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丽雅 李欣 +2 位作者 岳冬辉 陈凤芝 魏岩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823-824,共2页
深入调研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时调整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对我校温病学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构建温病学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以期建立一个符合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大学生的实... 深入调研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时调整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对我校温病学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构建温病学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以期建立一个符合培养中医药创新型大学生的实验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学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基础学科辨证论治体系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凤芝 周丽雅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315-316,共2页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在教学中,找出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共性,融伤寒与温病于一体,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建立中医外感热病辨治体系;融外感热病与内伤热病于一...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在教学中,找出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共性,融伤寒与温病于一体,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建立中医外感热病辨治体系;融外感热病与内伤热病于一体,统一中医热病辨证纲领,建立中医热病辨治体系;在条件许可、教师自愿的情况下,临床基础学科内部三门课程教师之间进行适当调整,全方位提高临床基础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基础学科 辨证论治 教学水平 教学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的五脏俞穴与失眠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浩良 岳冬辉 +2 位作者 肖月 辛成花 王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3期342-344,共3页
失眠是现代最常见的临床病证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黄帝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卧","卧不安"等。长期失眠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黄帝内经》中对于失眠理论、机理及其治疗等相关内容有重... 失眠是现代最常见的临床病证之一,中医称之为"不寐",《黄帝内经》中称之为"目不瞑","不得卧","卧不安"等。长期失眠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黄帝内经》中对于失眠理论、机理及其治疗等相关内容有重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失眠 背俞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散防治流感的实验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建 岳冬辉 +3 位作者 滕思源 王健康 魏述程 毕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玉屏风散源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其药物组成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共同组成,组方简单,效果独特。是扶正固本,实表散邪的名方。方中黄芪甘温,既可补益脾肺之气,又可益气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为燥湿健脾之要药,助黄芪... 玉屏风散源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其药物组成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共同组成,组方简单,效果独特。是扶正固本,实表散邪的名方。方中黄芪甘温,既可补益脾肺之气,又可益气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为燥湿健脾之要药,助黄芪益气固表,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流感 流感病毒 病毒抑制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温疫研究概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颖 岳冬辉 +2 位作者 张焱 李霞 胡亚男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温疫 发病机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黏膜固有免疫抗流感病毒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欣 岳冬辉 毕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6期759-761,共3页
黏膜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道重要屏障。人体黏膜组织的总面积远远大于体表皮肤,并且与体内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器官与外界想通,因此在其黏膜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研究发现人体病原体感染9... 黏膜组织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道重要屏障。人体黏膜组织的总面积远远大于体表皮肤,并且与体内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器官与外界想通,因此在其黏膜表面存在大量微生物,研究发现人体病原体感染90%以上与黏膜有关。如呼吸道黏膜既是流感病毒入侵部位,但同时也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呼吸道 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温病论治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毕岩 岳冬辉 张瑞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1期1109-1111,共3页
庞安时(公元1042—1099年),字安常,宋代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宋代著名医家。庞氏世代业医,精通医学。文献记载其著述有《伤寒总病论》、《难经辨》、《本草补遗》、《主对集》、《验方集》、《家藏秘宝方》等,除《伤... 庞安时(公元1042—1099年),字安常,宋代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宋代著名医家。庞氏世代业医,精通医学。文献记载其著述有《伤寒总病论》、《难经辨》、《本草补遗》、《主对集》、《验方集》、《家藏秘宝方》等,除《伤寒总病论》外,其他书籍均已散佚。《伤寒总病论》是庞氏的代表著作,是其历时三十余年潜心钻研的医学成果。全书共六卷:前三卷论述伤寒类六经病证;后三卷主要论述暑病、时行、寒疫、斑痘、天行温病等温病病证。庞氏对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为后世医家临证辨治外感温热病奠定了理论基础。现将庞氏《伤寒总病论》中有关温病的阐述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安时 伤寒总病论 温病 天行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校大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模式
15
作者 陈凤芝 阎琪 +4 位作者 周丽雅 岳冬辉 赵玉芝 张晔 王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634-636,共3页
培养大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需要从大学生思想、文化、专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要落实到实践中去,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而创新教育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在实践中不... 培养大学生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需要从大学生思想、文化、专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要落实到实践中去,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而创新教育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通过科技论文的写作训练,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大学生 科技论文 写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经选读》课程PBL教学法的实施体会与思考
16
作者 苏颖 李霞 +2 位作者 聂金那 岳冬辉 粟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27-328,共2页
从《难经选读》课程PBL教学法的实施与体会、存在的不足及引发的思考等方面,探讨PBL教学法的良好效果、优点与不足。PBL教学理念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符合人类对科学探索的思维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其方法对培... 从《难经选读》课程PBL教学法的实施与体会、存在的不足及引发的思考等方面,探讨PBL教学法的良好效果、优点与不足。PBL教学理念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符合人类对科学探索的思维规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其方法对培养各学科优秀人才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选读》 PBL教学法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层位置对ZnO透明导电薄膜光电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陈薇薇 岳冬辉 +2 位作者 杜忠奎 李道胜 田雷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年第11期30-30,共1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了ZnO/Cu/ZnO、ZnO/Cu、ZnO单层三种透明导电薄膜,利用几种表征手段分析了Cu层位置对ZnO薄膜的结构形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层的加入会降低薄膜的透射率和提高导电性,其中ZnO/Cu/ZnO结构...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了ZnO/Cu/ZnO、ZnO/Cu、ZnO单层三种透明导电薄膜,利用几种表征手段分析了Cu层位置对ZnO薄膜的结构形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层的加入会降低薄膜的透射率和提高导电性,其中ZnO/Cu/ZnO结构的透射率略高,ZnO/Cu结构的电阻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ZNO薄膜 Cu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治疗湿热类疾病临床研究概述 被引量:14
18
作者 魏述程 岳冬辉 +3 位作者 于连贺 魏建 滕思源 毕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735-738,共4页
甘露消毒丹又称为普济解毒丹,为清代医家叶天士所创,属中医温病名方。此方最早见于《续名医类案》,于清代被王孟英收录《温热经纬》中,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湿热类疾病 温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又可《温疫论》治疫思想及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启示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雯迪 岳冬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05-507,共3页
《温疫论》是中医疫病学的奠基之作。挖掘其治疫思想和防治经验对现今疫病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对《温疫论》中治疫思想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具有理论依据和宝贵经验,值得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 吴又可 《温疫论》 新冠肺炎 疫病 瘟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压五脏俞穴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旭 毕岩 +2 位作者 曹阳 王爽 岳冬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2期1233-1234,共2页
目的:观察点压五脏俞穴配合捏脊对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捏脊治疗,治疗组进行常规捏脊与五脏俞穴按压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有效率达到75.00%,治... 目的:观察点压五脏俞穴配合捏脊对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捏脊治疗,治疗组进行常规捏脊与五脏俞穴按压治疗。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有效率达到75.00%,治疗组达到93.75%。结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失眠均有效,点压五脏俞穴配合捏脊对失眠的治疗优于单纯捏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 五脏俞穴 失眠 足太阳膀胱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