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及栀子蓝染色工艺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航 山传雷 +2 位作者 张红霞 许长海 蒋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2,20,共4页
为提高天然色素栀子蓝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深度和染料利用率,利用含季铵基团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改性工艺,并对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Zeta电位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天然染料栀子蓝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 为提高天然色素栀子蓝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深度和染料利用率,利用含季铵基团的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改性工艺,并对改性后棉织物的表面Zeta电位及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天然染料栀子蓝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染色,探讨最佳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最佳改性工艺为阳离子改性剂质量浓度5 g/L,NaOH质量浓度3 g/L;最佳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80℃,保温时间60 min。改性棉织物的栀子蓝染色K/S值可达4.8,染料的上染率为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色 阳离子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色域扩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心乐 王小艳 +2 位作者 山传雷 张红霞 许长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36,共5页
利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选用红、黄、蓝三种植物染料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拼混染色,以拓展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色域空间。结果表明:随着棉织物改性程度的增加,三种植物染料染色改性棉织物的颜色... 利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选用红、黄、蓝三种植物染料对改性棉织物进行拼混染色,以拓展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色域空间。结果表明:随着棉织物改性程度的增加,三种植物染料染色改性棉织物的颜色深度显著提高。当CHPTAC质量浓度为10 g/L、染料质量分数为5%(omf)时,红、黄、蓝三种植物染料染色棉织物的K/S值分别可达6.35、6.26、6.73。拼混染料的配比和CHPTAC用量的不同,染色织物的颜色空间均有所不同,有效拓展了染色棉织物的色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色 阳离子改性 拼色 色域空间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天然染料染色棉织物的耐日晒色牢度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心茹 山传雷 +3 位作者 刘殷 曲延梅 许长海 蒋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6,40,共5页
天然染料染色织物存在耐日晒色牢度差的缺陷,试验采用媒染、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加入日晒牢度提升剂和有色纤维拼混的方式,探究提升天然染料染色棉织物耐日晒色牢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属媒染的棉织物相比,通过阳离子改性再染色的... 天然染料染色织物存在耐日晒色牢度差的缺陷,试验采用媒染、棉织物阳离子改性、加入日晒牢度提升剂和有色纤维拼混的方式,探究提升天然染料染色棉织物耐日晒色牢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金属媒染的棉织物相比,通过阳离子改性再染色的棉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日晒色牢度。经过日晒牢度提升剂JYE811处理之后,天然红色染料染色的棉织物经过12h日晒后色差小于1.5;天然染料染色棉纤维占比30%时,黄、蓝两种颜色的混合棉纤维经12h日晒后色差均在1.0左右,可满足服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染色 耐日晒色牢度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染料染色羊毛的色域拓展及颜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蒋阳 崔彪 +3 位作者 山传雷 刘殷 张艳红 许长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06,共8页
天然染料色谱不全的缺陷限制了其在羊毛上的应用。为丰富天然染料染色羊毛纤维的颜色色谱,选用天然红、黄、蓝三原色染料染色羊毛织物与纤维,然后对羊毛织物的一浴法拼混染色和有色纤维的拼色进行研究,并基于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和St... 天然染料色谱不全的缺陷限制了其在羊毛上的应用。为丰富天然染料染色羊毛纤维的颜色色谱,选用天然红、黄、蓝三原色染料染色羊毛织物与纤维,然后对羊毛织物的一浴法拼混染色和有色纤维的拼色进行研究,并基于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和Stearns-Noechel模型分别对一浴法拼混染色织物和拼混有色纤维进行颜色预测。结果表明:使用一浴法拼混染色,染色后的羊毛织物在CIELAB色域空间中分布不均匀,倾向于红(+a^(*)),色相角(h)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0°~24°、324°~360°之间;经有色纤维拼混获得的颜色空间分布更加均匀,更倾向于黄(+b^(*)),色相角(h)分布范围集中在0°~50°、316°~360°区域;Kubelka-Munk模型和Stearns-Noechel模型可分别用于天然染料一浴法染色羊毛织物和羊毛有色纤维拼色的颜色预测,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配色成本提出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羊毛纤维 拼色 Kubelka-Munk单常数理论 Stearns-Noechel模型 色域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相变粘胶纤维及其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殷 山传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4-197,共4页
通过研究微胶囊相变粘胶纤维(MPCM-R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应用性能,为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检测MPCM-R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温控性能、保暖性、安全性、耐久性与力学性能发现,MPCM-R纤维的熔融峰温为28.03℃,结晶峰温为10.82... 通过研究微胶囊相变粘胶纤维(MPCM-R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应用性能,为智能调温纺织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检测MPCM-R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温控性能、保暖性、安全性、耐久性与力学性能发现,MPCM-R纤维的熔融峰温为28.03℃,结晶峰温为10.82℃,熔融焓值和结晶焓值分别为5.489J/g和5.537J/g, 30次洗涤后焓值仍大于5J/g,且相变材料的引入对纤维的干、湿断裂强力影响较小,无皮肤刺激性和经口毒性。此外,此MPCM-R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织物在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温控能力,可以延缓织物本身的温度变化,且具备良好的耐洗涤和保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纤维 微胶囊相变材料 智能调温 保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