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陈化指标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
作者 展海军 李建伟 +1 位作者 司学芝 李亚萍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3年第4期8-9,共2页
介绍了影响小麦陈化的几个常见指标,如小麦的生活力指标、脂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酶、挥发性物质、面团品质等,讨论了这些指标与小麦储藏时间的关系。
关键词 小麦 陈化指标 储藏时间 品质 储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饰石墨烯/纳米金复合膜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敌百虫传感器 被引量:6
2
作者 展海军 李洁 +1 位作者 郑莹莹 刘志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结合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石墨烯(IL-GR)、纳米金(Au)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以壳聚糖(CHIT)为交联剂,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固定IL-GR,然后吸附胶体金制得Au/IL-GR-CHIT复合膜,最后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得新型有机磷检测酶... 结合氨基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石墨烯(IL-GR)、纳米金(Au)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质,以壳聚糖(CHIT)为交联剂,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固定IL-GR,然后吸附胶体金制得Au/IL-GR-CHIT复合膜,最后固定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得新型有机磷检测酶传感器(AChE/Au/IL-GR-CHIT/GCE),并用于白菜样品中敌百虫农药的测定.采用透射电镜(TEM)对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纳米复合物不仅为保持AChE的生物活性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并且对传感器性能的改善显示出强大的协同效应.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抑制率(A)与敌百虫浓度的负对数在2.0×10-10~ 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2.1&#215;10-12 mol/L.用于蔬菜中敌百虫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7.5%~1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离子液体 纳米金 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 敌百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重分析法同时测定大豆中主要成分含量 被引量:11
3
作者 展海军 张佳佳 +1 位作者 徐飞 杨丁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6年第11期56-61,共6页
运用热重分析技术对大豆的热分解特征图谱进行分析,确定了大豆中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特征分解温度,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热分析图谱的峰面积和国家标准方法所测定的各个成分的含量关系,建立了线性方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 运用热重分析技术对大豆的热分解特征图谱进行分析,确定了大豆中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的特征分解温度,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热分析图谱的峰面积和国家标准方法所测定的各个成分的含量关系,建立了线性方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根据线性方程及优化条件下所测出的峰面积可以求出大豆中各个指标的含量,实现了同时测定大豆中多个品质指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大豆 水分 淀粉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线性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分析技术评价小麦新鲜度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展海军 范璐 +1 位作者 周展明 周惠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8-80,共3页
本文利用热分析技术(TG、DSC、DMA)对小麦储藏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TG法主要了解小麦的热稳定性,DSC法探索了小麦籽粒中大分子晶体区域的热量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Tp随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随储藏时间的增... 本文利用热分析技术(TG、DSC、DMA)对小麦储藏过程中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TG法主要了解小麦的热稳定性,DSC法探索了小麦籽粒中大分子晶体区域的热量变化情况,测试结果表明:Tp随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H随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DMA法讨论了小麦中非晶区大分子的热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Tg与储藏时间呈多项式的关系,相关系数为0.842;Te-To与储藏时间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56。通过测定Te-To,即可根据Y=-1.931X+116.5算出小麦储藏时间,进而评价其新鲜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技术 评价 小麦 新鲜度 储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传感器测定火腿肠中亚硝酸盐 被引量:8
5
作者 展海军 马超越 白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制备以电子媒介体聚苯胺和纳米TiO2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H2O2和NaNO2都具有很好的电催化还原性。在含有0.01mg/L~100mol/L的NaNO2(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具有良... 制备以电子媒介体聚苯胺和纳米TiO2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H2O2和NaNO2都具有很好的电催化还原性。在含有0.01mg/L~100mol/L的NaNO2(pH=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94 6,检出限为0.001 mg/L。应用于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回收率为94%~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氧化物酶 亚硝酸盐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中草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6
作者 展海军 周长智 +1 位作者 张立 弓彦忠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建立了三氯化钛光度法测定啤酒中草酸含量的方法,测定条件为pH1.5-1.7,检测光波长为400nm;测量范围0.3×10-3-4×10-3mol/L,检出下限0.3×10-3mol/L。结果表明,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6%;而且具有一定的重现性。
关键词 啤酒 草酸 测定 三氯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小麦的脂肪酸值
7
作者 展海军 崔丽伟 徐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2期37-37,39,共2页
将返滴定法与两点电位滴定法相结合,采用只需测定两点的pH值和相应的体积,利用公式确定滴定终点,计算小麦脂肪酸值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 两点电位滴定法 小麦 脂肪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二) 被引量:13
8
作者 卢艳杰 展海军 +1 位作者 周展明 姚惠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比较了玉米黄色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萃取两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率,溶剂萃取以其提取率高、能耗小、时间短而被选用。对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干燥方式以及溶剂萃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以玉米蛋白湿粉为原料提取玉米黄... 比较了玉米黄色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和溶剂萃取两种提取工艺的提取率,溶剂萃取以其提取率高、能耗小、时间短而被选用。对水解玉米蛋白粉的干燥方式以及溶剂萃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筛选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以玉米蛋白湿粉为原料提取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玉米黄色素 超临界CO2萃取 提取率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金复合物修饰电极用于异烟肼及抗坏血酸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君 刘志敏 +1 位作者 展海军 王珍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8,共6页
制备了石墨烯-纳米金(GR/Au)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将其用于异烟肼(INZ)和抗坏血酸(AA)的同时检测.在0.1 mol×183;L-1 PBS(pH3.5)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考察了INZ及A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INZ及AA的氧化峰电... 制备了石墨烯-纳米金(GR/Au)复合物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将其用于异烟肼(INZ)和抗坏血酸(AA)的同时检测.在0.1 mol×183;L-1 PBS(pH3.5)缓冲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分别考察了INZ及AA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INZ及AA的氧化峰电流均与扫速(50~300 mV×183;s-1)的平方根呈良好线性关系,且复合物修饰电极对INZ及AA的氧化显示出高的催化性能,二者之间产生明显的峰分离(△V=170 mY).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当AA存在时,INZ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215;10-6~1.5 ×215;10-4 mol×183;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8.0×215;10-7 mol×183;L-1.而当INZ存在时,A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215;10-5~1.0×215;10-3 mol×183;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6.0×215;10-6 mol×183; L-1.将此修饰电极用于药物中INZ及AA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金复合物 异烟肼 抗坏血酸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分析法测定大米中淀粉含量 被引量:16
10
作者 崔丽伟 展海军 +1 位作者 张佳佳 胡怡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7-170,共4页
本研究采用红外和热重分析技术,在250~330℃区间建立了热重分析法测定大米淀粉含量的2个模型。1)纯品大米淀粉含量与失重率所建相关性方程为:Y=0.539 7X+3.598,r=0.999。2)大米样品中淀粉含量与失重率相关性方程为:Y=0.523 4X+4.683,r=0... 本研究采用红外和热重分析技术,在250~330℃区间建立了热重分析法测定大米淀粉含量的2个模型。1)纯品大米淀粉含量与失重率所建相关性方程为:Y=0.539 7X+3.598,r=0.999。2)大米样品中淀粉含量与失重率相关性方程为:Y=0.523 4X+4.683,r=0.999。通过与国标方法结果对比,2种模型方法所测结果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53%~0.99%和0.04%~0.33%。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所建模型均可用于籼米、糯米和粳米淀粉含量的测定。该方法具有样品基底影响小、前处理简单,测定快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大米 淀粉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基二羟乙氧基杯[4]芳烃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奎 展海军 +1 位作者 周稚仙 吴养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8-281,共4页
通过杯 [4 ]芳烃与碘乙醇的反应 ,制得了 2 5 ,2 7-二羟基 -2 6 ,2 8-二羟乙氧基杯 [4 ]芳烃 ,经 IR,UV,1 H NMR,1 3 C NMR和 MS等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产物与稀土 ( )硝酸盐在乙腈溶液中的配位作用 ,并根据扩展... 通过杯 [4 ]芳烃与碘乙醇的反应 ,制得了 2 5 ,2 7-二羟基 -2 6 ,2 8-二羟乙氧基杯 [4 ]芳烃 ,经 IR,UV,1 H NMR,1 3 C NMR和 MS等分析证实了产物的结构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产物与稀土 ( )硝酸盐在乙腈溶液中的配位作用 ,并根据扩展的 Hilderbrand-Benesi公式计算了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配位反应的 Gibbs自由能变化 ,结果发现 ,2 5 ,2 7-二羟基 -2 6 ,2 8-二羟乙氧基杯 [4 ]芳烃与稀土 ( )硝酸盐在乙腈溶液中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 25 27-二羟基-26 芳烃 合成 配位作用 稀土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复合膜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甲拌磷传感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莹莹 刘志敏 +1 位作者 李婕 展海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2-1157,共6页
将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石墨烯(IL-GR)分散在聚乙烯醇(PVA)中,制得IL-GR-PVA分散液,与乙酰胆碱酯酶(ACh E)溶液混匀后滴涂在电极表面,利用PVA良好的成膜特性,制得新型有机磷检测酶电极ACh E/IL-GR-PVA/GCE,并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将功能化离子液体修饰石墨烯(IL-GR)分散在聚乙烯醇(PVA)中,制得IL-GR-PVA分散液,与乙酰胆碱酯酶(ACh E)溶液混匀后滴涂在电极表面,利用PVA良好的成膜特性,制得新型有机磷检测酶电极ACh E/IL-GR-PVA/GCE,并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采用透射电镜(TEM)表征了IL-GR的形貌,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示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酶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IL-GR-PVA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很好地保持ACh E的生物活性,并显著促进了其电化学过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抑制率(I%)与甲拌磷浓度的负对数在1.0×10-14~1.0×10-9mol/L和1.0×10-9~1.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8.0×10-15mol/L。该传感器制备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为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离子液体 聚乙烯醇 甲拌磷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邹凯华 展海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5-168,共4页
ε-聚赖氨酸具有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抑菌pH范围广等特点,是目前天然防腐剂中具有优良防腐性能和巨大商业潜力的微生物类食品防腐剂。介绍了ε-聚赖氨酸的结构特性、测定、抑菌作用机抑菌机理,重点介绍了ε-聚... ε-聚赖氨酸具有抑菌谱广、水溶性好、安全性高、热稳定性好、抑菌pH范围广等特点,是目前天然防腐剂中具有优良防腐性能和巨大商业潜力的微生物类食品防腐剂。介绍了ε-聚赖氨酸的结构特性、测定、抑菌作用机抑菌机理,重点介绍了ε-聚赖氨酸在食品行业中特别是作为食品防腐剂的应用,并对其今后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食品防腐剂 抑菌作用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分析测定白麦的角质率和硬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璐 展海军 +1 位作者 周展明 汤坚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4期44-45,共2页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在建立客观、准确的测定白麦角质率和硬度的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实验 ,对 13种白麦以国标目视法测定其角质率 ,以抗粉碎硬度指数作为其硬度。然后用反射扫描方式采集图像 ,并加以分析 ,选择了与小...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在建立客观、准确的测定白麦角质率和硬度的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实验 ,对 13种白麦以国标目视法测定其角质率 ,以抗粉碎硬度指数作为其硬度。然后用反射扫描方式采集图像 ,并加以分析 ,选择了与小麦角质率和硬度显著相关的特征色泽参数 ,建立了测定角质率和硬度的线性回归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麦 硬度 角质率 测定 小麦 图像分析 回归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分析技术在食品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丽伟 展海军 白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介绍了热分析法在食品水分、蛋白质、淀粉、脂类等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热分析技术以其试样用量少、快速准确、不破坏试样、无试剂、无污染等优点,在食品的成分分析、研究以及应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 介绍了热分析法在食品水分、蛋白质、淀粉、脂类等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热分析技术以其试样用量少、快速准确、不破坏试样、无试剂、无污染等优点,在食品的成分分析、研究以及应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分析 食品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助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系列水溶性降黏剂的合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明 宋立新 +7 位作者 张辉 吴超钧 陈宁宁 何娟 李媛媛 张红霞 展海军 谷克仁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6期336-339,共4页
针对河南南阳新庄油田稠油特性以及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研发合成了一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OP)水溶性的稠油降黏剂。在合成实验中首先确定了OP降黏剂的基本组成,然后优化了氯化反应及磺化反应中的条件对降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氯化、磺化... 针对河南南阳新庄油田稠油特性以及大量的实验基础上,研发合成了一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OP)水溶性的稠油降黏剂。在合成实验中首先确定了OP降黏剂的基本组成,然后优化了氯化反应及磺化反应中的条件对降黏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氯化、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将最优条件下合成的水溶性OP降黏剂进行杨浅1911#稠油实验,得到OP降黏剂的降黏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 水溶性降黏剂 降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分析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昌山 展海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0-163,共4页
评述了近年来电化学分析法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硝酸根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极谱法、离子选择性电极和化学修饰电极测定亚硝酸根的研究;展望了电化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硝酸根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化学分析法 亚硝酸根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传感器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昌山 展海军 《肉类研究》 2006年第10期25-2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电化学传感器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和蔬菜亚硝酸盐检测中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和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传感器,对其测定原理、测定参数及其使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综述了近年来电化学传感器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和蔬菜亚硝酸盐检测中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和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等电化学传感器,对其测定原理、测定参数及其使用范围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比较了各种传感器的优劣;展望了电化学传感器测定食品中痕量亚硝酸盐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亚硝酸盐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华芳 展海军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2期4-6,共3页
实验利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研究了储存条件相同的库存小麦籽粒内过氧化氢酶的活动度,通过曲线拟合,分析比较发现:酶活动度与小麦储藏时间、生产地域和脂肪酸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结... 实验利用高锰酸钾滴定法,研究了储存条件相同的库存小麦籽粒内过氧化氢酶的活动度,通过曲线拟合,分析比较发现:酶活动度与小麦储藏时间、生产地域和脂肪酸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与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结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活动度 小麦 高锰酸钾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伏安法测定肉类食品中的亚硝酸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昌山 展海军 《肉类研究》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在盐酸介质中,痕量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中性红的反应有极强的催化作用,研究了最佳反应条件,发现在氨缓冲溶液中中性红具有良好的导数电流峰,通过悬汞电极跟踪催化反应过程中中性红浓度的变化,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 在盐酸介质中,痕量亚硝酸根对溴酸钾氧化中性红的反应有极强的催化作用,研究了最佳反应条件,发现在氨缓冲溶液中中性红具有良好的导数电流峰,通过悬汞电极跟踪催化反应过程中中性红浓度的变化,建立了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2×10^(-7)~5.0×10(^-4)μg·mL^(-1)。检出限为5.4×10^(-8)μg·mL^(-1),应用于肉类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伏安法 亚硝酸盐 中性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