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CT表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田志雄 屈艳娟 +2 位作者 廖美焱 张在鹏 孙骏漠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描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CT表现 ,复习相关文献 ,探讨C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复习 1 0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 ,其中 5例还行术后CT随访。结果 :肿瘤 6... 目的 :描述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CT表现 ,复习相关文献 ,探讨CT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复习 1 0例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 ,其中 5例还行术后CT随访。结果 :肿瘤 6例起源于小肠 ,其中 1例伴有结肠病变 ,2例源于胃 ,2例源于小肠系膜。CT平扫大多数为密度不均匀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肿块中心见液化坏死区 ,3例密度均匀 ,平均径线为 86 .7mm。所有病变均未见钙化和出血征象。 1例多发 ;较大 2个病灶分别位于回肠和结肠。 1例肿块与左侧腰大肌分界不清 ,腰大肌肿大。 8例增强均表现为轻、中度不均匀外周强化。 2例可见远处转移灶 ,1例伴肝多发性转移 ,1例见左肺孤立转移灶和脑多发转移灶。 5例术后追踪CT检查中 2例见肿瘤局部复发 ,3例见肝多发转移。结论 :尽管胃肠道间质细胞瘤CT表现无特异性 ,但CT对病变的定位 ,良恶性鉴别及术后追踪观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 CT表现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腔低密度——一个有意义的CT征象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在鹏 胡浩 +3 位作者 廖美焱 屈艳娟 田志雄 孙骏谟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 :描述心腔低密度的CT征象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 1组 40例螺旋CT胸部常规及亚秒扫描发现心腔密度减低的连续病例 ,回访其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抽取同期行胸部CT扫描正常者 16例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包括... 目的 :描述心腔低密度的CT征象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 1组 40例螺旋CT胸部常规及亚秒扫描发现心腔密度减低的连续病例 ,回访其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抽取同期行胸部CT扫描正常者 16例对照。结果 :所有病例 (包括恶性肿瘤 3 1例 ,尿毒症 4例 ,严重感染 3例 ,外伤 1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1例 )均有贫血 ,9例有肾功能异常。左、右心室及室间隔CT值分别为 ( 3 3 .0 1± 7.2 1)HU、( 3 3 .78± 7.91)HU和 ( 4 5 .10± 6.2 4)HU。心腔密度低于室间隔 7~ 19HU (P <0 .0 0 1)。不同程度贫血组CT差值不等 (P <0 .0 1)。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室间隔夹角分别为 48.3 1°± 5 .2 6°和 5 0 .0 9°± 6.89°(P >0 .2 0 )。结论 :螺旋CT平扫可发现异常状态下的心腔低密度这一有意义的征象 ,它提示有贫血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螺旋CT 肾功能障碍 贫血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窗技术在早期大脑中动脉区梗死诊断中的价值(ROC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美焱 孙骏谟 +4 位作者 田志雄 张在鹏 黄雄 屈艳娟 罗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分析方法评价窗宽、窗位变化在CT平扫诊断早期大脑中动脉 (MCA)供血区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证实的 2 3例早期MCA梗死 ( <6h)病例 ,2 3例无MCA梗死组为对照组 ,两名医生用两种窗设置 :常规窗 (...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分析方法评价窗宽、窗位变化在CT平扫诊断早期大脑中动脉 (MCA)供血区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证实的 2 3例早期MCA梗死 ( <6h)病例 ,2 3例无MCA梗死组为对照组 ,两名医生用两种窗设置 :常规窗 ( 65Hu窗宽、3 5Hu窗位 )、调整窗 ( 10~ 80Hu窗宽、2 0~ 5 0Hu窗位 )进行诊断 ,采用Windows 95版ROCK I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调整窗结果与常规窗相比 ,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从 43 %和 5 4%增至 74%和 76% ,调整窗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常规窗面积 (P <0 .0 5 )。结论 在CT平扫诊断早期MCA梗死中调整窗设置能提高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容易合并胸腔积液?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浩 龚晓明 +4 位作者 卓德强 屈艳娟 杨桂芬 鲁植艳 李宏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1-67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2],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病原体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2],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表现多为肺部外周淡薄片状、磨玻璃样阴影,重症病例肺部弥漫性病变,俗称“大白肺”,胸腔积液则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患者 诊疗方案 重症病例 胸腔积液 卫生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史在CT平扫诊断早期大脑中动脉梗死中的价值:ROC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美焱 孙骏谟 +3 位作者 张在鹏 田志雄 屈艳娟 梅斌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9期637-639,共3页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分析方法评价临床病史在CT平扫诊断早期大脑中动脉 (MCA)供血区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证实的有或无早期MCA梗死 ( <12h)病例各 3 5例 ,3名医师在有或无病史情况下分别进行诊断 ,采用Windows 95... 目的 :用受试者操作特性 (ROC)分析方法评价临床病史在CT平扫诊断早期大脑中动脉 (MCA)供血区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证实的有或无早期MCA梗死 ( <12h)病例各 3 5例 ,3名医师在有或无病史情况下分别进行诊断 ,采用Windows 95版Rockit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无病史结果与有病史结果相比 ,诊断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从 77%、67%增至 88%、88%,有病史结果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无病史时的面积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史 CT平扫诊断 大脑 动脉梗死 ROC分析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