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文山小米辣栽培情况调查及其主售品种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屈用函 袁恩平 +4 位作者 王绍祥 赵水灵 杨羚钰 李云 张雪廷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9,共5页
文山地区小米辣种植面积达4.7万hm^2(70万亩),为云南省最大的小米辣原料生产基地。本文对文山小米辣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模式、市场主售品种状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兼调味品,因其适... 文山地区小米辣种植面积达4.7万hm^2(70万亩),为云南省最大的小米辣原料生产基地。本文对文山小米辣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模式、市场主售品种状况进行了调研,并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辣椒是我国主要的蔬菜兼调味品,因其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业链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据农业部大宗蔬菜体系统计,近年来我国辣椒年播种面积在150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8%~10%,居蔬菜首位(王立浩等,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辣 栽培情况 品种评价 云南文山 播种面积 青熟果 茄科辣椒 果肩宽 辣椒品种 CAPSIC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田增补UV-B辐射下文山州丘北辣椒主栽品种紫外吸收和渗透调节能力的响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屈用函 袁恩平 +5 位作者 赵水灵 张雪廷 王绍祥 杨羚钰 李云 赵昶灵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72-76,共5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云南文山州丘北辣椒主栽品种ZSZ75-1、ZSZ49-1-1、12WS-18-1、12ZH01和ZS130叶片在大田增补UVB辐射下主要UV-B吸收和渗透调节物质(总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总花色苷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评...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云南文山州丘北辣椒主栽品种ZSZ75-1、ZSZ49-1-1、12WS-18-1、12ZH01和ZS130叶片在大田增补UVB辐射下主要UV-B吸收和渗透调节物质(总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总花色苷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并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了各品种叶片的综合UV-B吸收和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在增补UV-B辐射下,5个辣椒品种叶片总类黄酮和总花色苷含量均为ZSZ75-1>ZSZ49-1-1>12WS-18-1>ZS130>12ZH01,可溶性糖含量为12ZH01>ZSZ75-1>ZSZ49-1-1>ZS130>12WS-18-1,游离脯氨酸含量为12WS-18-1>ZS130>12ZH01>ZSZ75-1>ZSZ49-1-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12ZH01>12WS-18-1>ZSZ49-1-1>ZSZ75-1>ZS130,综合UV-B吸收能力为ZSZ75-1>ZSZ49-1-1>12WS-18-1>12ZH01>ZS130,综合渗透调节能力为ZSZ75-1>12ZH01>ZSZ49-1-1>12WS-18-1>ZS130;此外,5个品种叶片总花色苷含量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类黄酮含量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且不同品种叶片UV-B吸收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间的相关程度不一致。因此,在增补UV-B辐射下,文山州丘北辣椒品种器官的紫化程度与其叶片的综合UV-B吸收能力成正相关,但与叶片的综合渗透调节能力无明显关联性。本研究可为文山州丘北辣椒品种耐强UV-B能力的评价和耐UV-B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北辣椒 大田增补UV-B辐射 紫外吸收和渗透调节能力 响应 云南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发酵小米辣品质特性比较与综合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叶子 商智勋 +4 位作者 李美奇 任洪冰 屈用函 胡小松 易俊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95,共9页
发酵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是深受我国西南地区消费者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为研究不同品种小米辣的品质特性,该研究以云南9个品种的小米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前后的色泽、质构、辣度、V_(C)含量和呈味氨基酸组成进行了靶向... 发酵小米辣(Capsicum frutescens L.)是深受我国西南地区消费者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为研究不同品种小米辣的品质特性,该研究以云南9个品种的小米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酵前后的色泽、质构、辣度、V_(C)含量和呈味氨基酸组成进行了靶向定量分析,并采用多元数据分析技术综合评价了品种对发酵小米辣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发酵小米辣主要品质指标分别为L^(*)值(61.06~69.32)、a^(*)值(-6.62~-4.02)、b^(*)值(44.26~52.20)、硬度(1.87~12.92 N)、天然辣椒碱含量(0.24~6.19 mg/g)、二氢辣椒碱含量(0.13~3.15 mg/g)、V_(C)含量(49.20~69.83 mg/100g)、游离氨基酸总量(274.44~467.79 mg/100g)。发酵后,不同品种小米辣出现L^(*)值降低,a^(*)值和b^(*)值增加的趋势。另外,叶绿素、硬度、咀嚼性、辣椒碱和V_(C)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类胡萝卜素、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增加。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显著改变了小米辣的品质特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品种间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文赏椒硬度高且辣度低,可适用于低辣发酵产品开发,文米辣5号辣度适中且呈味氨基酸含量最高,较适宜用于传统发酵辣椒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小米辣 品种 品质 多元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非靶向分析不同发酵小米辣的风味差异 被引量:9
4
作者 叶子 商智勋 +4 位作者 李美奇 任洪冰 屈用函 胡小松 易俊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9-316,共8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分析技术,对比9个品种小米辣发酵前后的挥发性香气轮廓,并通过多元数据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品种发酵小米辣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酯类和萜烯类物质是小米辣的主要特征性香气成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分析技术,对比9个品种小米辣发酵前后的挥发性香气轮廓,并通过多元数据分析,进一步探究不同品种发酵小米辣的特征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酯类和萜烯类物质是小米辣的主要特征性香气成分,且经过发酵后其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对于新鲜小米辣,罗勒烯、己醛、(E)-2-己醛、正己醇、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和3-甲基丁酸-4-甲基戊酯是其主要的共有挥发性香气物质。经过发酵处理后,(E)-2-庚醛、(E)-2-辛烯醛、1-辛烯-3-酮、(E)-芳樟醇氧化物、水杨酸乙酯和α-松油醇成为新产生的多品种共有挥发性香气物质。1-辛烯-3-酮和己酸叶醇酯分别为新鲜和发酵小米辣中最主要的香气活性物质。另外,不同品种小米辣的挥发性香气轮廓存在显著差异。多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特征性酯类物质(2-甲基丁酸苄酯、3-甲基丁酸戊酯、戊酸苄酯)和萜烯类物质(D-柠檬烯、罗勒烯、茴香烯)使不同品种发酵小米辣产品呈现差异性风味。本研究描述的发酵小米辣香气轮廓,可为其产品风味品质评价及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小米辣 挥发性香气成分 多元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渣基质中添加壳聚糖对辣椒、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王灿 屈用函 +4 位作者 张雪廷 袁恩平 王绍祥 李云 赵水灵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9-23,共5页
为探究茶渣育苗基质中施加不同量壳聚糖对辣椒、番茄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以经粉碎、淋洗充分腐熟的茶渣为主要基底材料,与蛭石、珍珠岩、发酵鸡粪按4∶3∶2∶1体积比配成育苗基质,设4个不同添加量壳聚糖处理,测定辣椒、番茄幼苗生... 为探究茶渣育苗基质中施加不同量壳聚糖对辣椒、番茄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试验以经粉碎、淋洗充分腐熟的茶渣为主要基底材料,与蛭石、珍珠岩、发酵鸡粪按4∶3∶2∶1体积比配成育苗基质,设4个不同添加量壳聚糖处理,测定辣椒、番茄幼苗生长质量及生理生化指标,并计算出苗率、G值和壮苗指数。结果表明:在该复合基质中随壳聚糖施用量增加,幼苗质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添加量为8 g/L时,辣椒、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60%和39.00%。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适量添加壳聚糖可促进辣椒、番茄幼苗生长,以8 g/L添加量育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番茄 穴盘育苗 基质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