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雨薇
马晓婧
+2 位作者
屈满娇
张天骄
刘玉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研究挖掘知柏地黄丸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研究挖掘知柏地黄丸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全球蛋白质资源(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蛋白进行校正。在GeneCards、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DisGeNET数据库中获得ICPP的疾病靶点。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并制作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制作“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取中药核心成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中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和AutoDock Vina脚本将得到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知柏地黄丸复方中活性成分114个,相关靶点233个,ICPP疾病靶点1628个,交集靶点111个。复方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脱水淫羊藿素、豆甾醇等22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FOS、ESR1、IL6、EGFR等14个。GO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点与基因表达的正向调节、DNA诱导转录的正向调节、RNA聚合酶2启动子转录正调节、突触后膜的组成、蛋白激酶结合等相关,KEGG分析结果主要涉及到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ICP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ICPP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柏地黄丸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网络药理学
半柔性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机制
被引量:
1
1
作者
罗雨薇
马晓婧
屈满娇
张天骄
刘玉清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出处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中医儿科学科项目,编号90070161020004。
文摘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研究挖掘知柏地黄丸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作用靶点,通过全球蛋白质资源(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蛋白进行校正。在GeneCards、在线孟德尔遗传(OMIM)、DisGeNET数据库中获得ICPP的疾病靶点。取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并制作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9.1软件制作“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获取中药核心成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中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和AutoDock Vina脚本将得到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知柏地黄丸复方中活性成分114个,相关靶点233个,ICPP疾病靶点1628个,交集靶点111个。复方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脱水淫羊藿素、豆甾醇等22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FOS、ESR1、IL6、EGFR等14个。GO分析结果显示,交集靶点与基因表达的正向调节、DNA诱导转录的正向调节、RNA聚合酶2启动子转录正调节、突触后膜的组成、蛋白激酶结合等相关,KEGG分析结果主要涉及到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知柏地黄丸治疗ICPP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ICPP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知柏地黄丸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网络药理学
半柔性分子对接
Keywords
Zhibai Dihuang pills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network pharmacology
semi flexible molecular docking
分类号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机制
罗雨薇
马晓婧
屈满娇
张天骄
刘玉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