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木贼麻黄、大白刺和小果白刺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1
作者 秦爱丽 李广良 +8 位作者 玛·乌日古木勒 薛亚东 尼玛扎布·扎布呼兰 李佳 巴图赛罕·孟和额尔登 孙戈 音德尔·图布新陶格陶呼 肖文发 金崑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3,共12页
【目的】分析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木贼麻黄、大白刺和小果白刺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数量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从食源植物角度为戈壁棕熊的保护、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Atas Inges(AI)、S... 【目的】分析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木贼麻黄、大白刺和小果白刺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数量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从食源植物角度为戈壁棕熊的保护、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蒙古国大戈壁保护区A区Atas Inges(AI)、Shar Khuls(SK)和Tsagaan Bogd(TB)3个绿洲复合体及周边,根据木贼麻黄、大白刺和小果白刺分布区域的地势、地形等布设样地和样线,调查3种植物的种群结构;应用空间代时间方法和匀滑技术,编制3种植物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其存活和死亡率曲线;通过种群动态量化分析方法,量化种群结构动态变化;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结果】1)木贼麻黄和大白刺Atas Inges种群密度最高,Shar Khuls种群密度最低;小果白刺Tsagaan Bogd种群密度最高,Atas Inges种群密度最低。2)在当前演替阶段,木贼麻黄Atas Inges、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均以中龄个体为主,Atas Inges种群呈增长型,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呈衰退型;大白刺和小果白刺Atas Inges、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均以幼龄和中龄个体为主,种群呈增长型,但大白刺Shar Khuls种群和小果白刺Atas Inges种群幼苗显著不足。3)木贼麻黄和大白刺Atas Inges、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及小果白刺Atas Inges种群的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小果白刺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的存活曲线呈Deevey-Ⅰ型。4)3种植物所有种群的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各龄级死亡率呈波状上升趋势。5)木贼麻黄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结构不够稳定,Shar Khuls种群对外界随机干扰的敏感性较强;大白刺和小果白刺各种群结构稳定,但对外界随机干扰的敏感性均较强。【结论】本研究区域内,在当前演替阶段,木贼麻黄Shar Khuls和Tsagaan Bogd种群呈衰退型,种群结构不稳定,Shar Khuls种群对外界随机干扰的敏感性较强。大白刺和小果白刺各种群结构稳定,但对外界随机干扰的敏感性均较强。大白刺Shar Khuls种群和小果白刺Atas Inges种群的幼苗数量不足,终将导致种群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戈壁保护区A区 木贼麻黄 大白刺 小果白刺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