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仁及其粕中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国王 祁岩龙 +3 位作者 杨忠强 孙俪娜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木丽得尔·叶尔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脱种衣核桃粕(QPC)制取的核桃油品质。结果表明:液压冷榨最佳工艺条件为压榨压力50.0 MPa、压榨时间120 min、进料量10.0 kg,在此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为61.53%±0.15%;超临界CO_(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0℃、萃取时间5.0 h、萃取压力30.0 MPa,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33.33%±0.25%。对比分析可知,3种处理条件下的核桃油品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液压冷榨 超临界CO_(2)萃取 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藜麦混合粉添加量对馕品质及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2
作者 祖力皮亚·艾麦提 于明 +3 位作者 岳丽 王佳敏 祖力皮牙·买买提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1,共8页
将白、红、黑色藜麦粉按质量比1∶1∶1混合,制备藜麦混合粉。再将不同添加量的藜麦混合粉与小麦粉混合制备藜麦馕,并与普通馕(不添加藜麦混合粉)对比分析藜麦馕的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当三色藜麦混合粉添加量... 将白、红、黑色藜麦粉按质量比1∶1∶1混合,制备藜麦混合粉。再将不同添加量的藜麦混合粉与小麦粉混合制备藜麦馕,并与普通馕(不添加藜麦混合粉)对比分析藜麦馕的品质及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当三色藜麦混合粉添加量为15%时,藜麦馕色泽均匀一致、香气浓郁,具有藜麦特有的青草味和微甜味、口感协调、软硬适中、质地细腻、气孔均匀,感官评分总分最高,为93.25±0.96。挥发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色藜麦混合粉的添加使藜麦馕增加了坚果味、果香味、豆香味,风味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质构特性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酸梅醇提工艺优化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3
作者 美合日阿依·喀迪尔 纪剑 +2 位作者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张雪宁 阿依加·马里克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0,共7页
以野酸梅紫果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野酸梅粗提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野酸梅粗提物得率和胰脂肪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34... 以野酸梅紫果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野酸梅粗提物。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野酸梅粗提物得率和胰脂肪酶抑制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及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34%、料液比1∶19 (g/mL)、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71℃。在此条件下得到的野酸梅粗提物得率为75.27%±0.57%,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5.08±3.49)mg/g和(27.91±0.20)mg/g。抑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野酸梅粗提物对胰脂肪酶IC_(50)为7.50 mg/mL,表明野酸梅粗提物对胰脂肪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酸梅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樱桃李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纪永梅 纪剑 +1 位作者 美合日阿依·喀迪尔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7期197-202,共6页
新疆野生樱桃李果实味道酸甜可口且富含有机酸、天然色素、果胶、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富含多酚、活性色素和全营养氨基酸等,其功能性成分具有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良好前景。基于此,该文通过分析野生樱桃李的功能性成分,并探讨其在功... 新疆野生樱桃李果实味道酸甜可口且富含有机酸、天然色素、果胶、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富含多酚、活性色素和全营养氨基酸等,其功能性成分具有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良好前景。基于此,该文通过分析野生樱桃李的功能性成分,并探讨其在功能性食品产业中的应用进展,为野生樱桃李相关产品开发利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樱桃李 功能成分 功能性食品 功效作用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真空膨化加工等外枣工艺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蓉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4 位作者 韩海霞 冯作山 谢艾迪 赵怡 易明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8期141-151,共11页
以传统晾晒干制的等外枣作为原料,复水枣经过预干燥进行微波真空膨化加工。通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抽真空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筛选工艺参数条件,以膨化度、含水率、硬度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 以传统晾晒干制的等外枣作为原料,复水枣经过预干燥进行微波真空膨化加工。通过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抽真空时间3个单因素试验筛选工艺参数条件,以膨化度、含水率、硬度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真空膨化等外枣的工艺条件。最佳膨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60 W、微波时间3.2 min、抽真空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膨化产品膨化度(151.25±2.15)%,含水率(3.524±0.856)%,硬度(2859.26±52.36)g。通过优化工艺的该膨化产品具有较高的膨化度,较低的含水率和适中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真空膨化 等外枣 产品开发 单因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对小鼠肠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晨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4 位作者 冯作山 李硕 杨莲 古丽米热·努尔麦麦提 白羽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6-204,共9页
该文旨在研究自制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对小鼠肠胃功能的影响。将昆明小鼠自由组合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熟期托克逊杏果实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低剂量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中剂量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 该文旨在研究自制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对小鼠肠胃功能的影响。将昆明小鼠自由组合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熟期托克逊杏果实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低剂量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中剂量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高剂量组。经适应性喂养7 d后,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对小鼠造便秘模型,通过对小鼠肠胃功能的研究,得到小鼠排首粒蓝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结肠含水率、胃排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低、中、高)剂量组与便秘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青熟期托克逊杏果实组相比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的显著差异。结论表明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能明显提高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缩短小鼠排便时间、增加6 h排便粒数、增加胃排空率、提高粪便含水率和结肠含水率,并深入研究了其通便作用机制,表明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可调节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含量,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熟期托克逊杏 咀嚼片 润肠通便 便秘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馕的配方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康洁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2 位作者 冯作山 杨域宁 保虎德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以小麦粉和甘草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甘草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馕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甘草粉添加量3.00%、加水量48.00%、酵母粉添加量0.90%、植物油添加量6.00%... 以小麦粉和甘草粉为主要原料制作甘草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甘草馕的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甘草粉添加量3.00%、加水量48.00%、酵母粉添加量0.90%、植物油添加量6.00%,在此条件下制作的甘草馕金黄明亮,口感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响应面法 感官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8
作者 李硕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2 位作者 朱金芳 冯作山 邓术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3-631,共9页
【目的】优化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小白杏生理落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理落果小白杏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并用分光光度... 【目的】优化小白杏生理落果中多酚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为小白杏生理落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生理落果小白杏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小白杏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21∶1、乙醇浓度70%,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得率为12.50 mg/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相对标准偏差为1.31%,回归模型适用于小白杏多酚的提取。小白杏多酚清除ABTS^(+)、DPPH、O_(2)^(-)的IC_(50)值分别为66.35、55.84和103.00μg/mL,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DPPH、ABTS^(+)、O_(2)^(-);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对NO^(2-)的清除能力较弱。【结论】小白杏生理落果多酚能不同程度地清除ABTS^(+)、DPPH、O_(2)^(-)、NO^(2-),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用作抗自由基氧化功能食品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生理落果 多酚 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湿法压片法的制备工艺研究
9
作者 王晨 冯作山 +5 位作者 苏合拉提·吐尔逊太 杨莲 胡长江 刘明臣 李硕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6期174-183,共10页
以青熟期托克逊杏为主要原料,运用湿法压片工艺,采用感官评价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杏粉(青熟期托克逊杏)、矫味剂(木糖醇)、黏合剂(麦芽糊精)、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助流剂(硬脂酸镁)的添加量对咀嚼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方... 以青熟期托克逊杏为主要原料,运用湿法压片工艺,采用感官评价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杏粉(青熟期托克逊杏)、矫味剂(木糖醇)、黏合剂(麦芽糊精)、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助流剂(硬脂酸镁)的添加量对咀嚼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确定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青熟期托克逊杏添加量40%、木糖醇添加量35%、麦芽糊精添加量10%、微晶纤维素添加量13%、硬脂酸镁添加量2.0%。在此配方下制成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表面光洁、颜色均匀、酸甜适中、杏味独特,口感舒适,硬度119.744 N,脆碎度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克逊杏 咀嚼片 质量评价 制备工艺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馕对阿司匹林致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10
作者 康洁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1 位作者 冯作山 金沐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0期148-155,共8页
为了探究白馕对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髓过氧化物酶(MPO)、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为了探究白馕对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髓过氧化物酶(MPO)、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合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学改变,并基于NF-κB蛋白通路探究白馕对胃溃疡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馕可以增加小鼠机体内抗氧化物质(SOD、CAT、GSH-Px)与生长因子(TGF-α)含量,减轻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病理学结果表明,白馕组小鼠胃黏膜层结构相对完整,形态异常改变较少。因此白馕能够升高小鼠体内抗氧化物质和表皮生长因子含量,降低炎症因子含量,从而发挥保胃护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馕 阿司匹林 胃溃疡 抗氧化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的制备工艺
11
作者 王晨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5 位作者 冯作山 刘明臣 杨莲 热伊汉古丽·萨地克 张亚征 阿丽耶·司马义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148-157,共10页
探究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的最佳配方,以青熟期托克逊杏为原料,采用微波膨化方法,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结果显示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的最佳配方为:青熟期托克逊杏粉添加量6... 探究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的最佳配方,以青熟期托克逊杏为原料,采用微波膨化方法,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结果显示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的最佳配方为:青熟期托克逊杏粉添加量6%、糯米粉添加量65%、玉米淀粉添加量30%、膨化时间30s,膨化率145.19%±733%,感官评分88.67±1.25分,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青熟期托克逊杏膨化脆片质地酥脆,口感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熟期托克逊杏 微波膨化 膨化率 感官评分 脆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醇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康洁 +2 位作者 李慧 王晨 苏秀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1-67,共7页
研究薰衣草醇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采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衰老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测定小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研究薰衣草醇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采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以Morris水迷宫实验和跳台实验观察衰老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测定小鼠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与MC组相比较,薰衣草残渣醇提物各剂量组的停留原平台象限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5);三天内MD、HD小鼠记忆潜伏时间及记忆错误次数均显著增多(P<0.01)。与NC相比,MC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GSH-Px、T-AOC含量显著降低,经给药后,LD、MD、HD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SOD、GSH-Px、T-AOC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薰衣草残渣醇提物具有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醇提物 D-半乳糖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薰衣草总三萜的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邓淑萍 +1 位作者 白玉 古丽皮耶·吾普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2-179,共8页
为增加薰衣草残渣的利用价值,优化薰衣草中总三萜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薰衣草中总三萜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薰衣草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得到最优工艺为料液比为1:33(g/mL),乙醇浓度为89%,... 为增加薰衣草残渣的利用价值,优化薰衣草中总三萜提取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薰衣草中总三萜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薰衣草总三萜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得到最优工艺为料液比为1:33(g/mL),乙醇浓度为89%,超声时间为60 min,超声功率为70%(445 W),理论提取量为39.64 mg/g,在该条件,平行验证三次,实际提取量为(39.95±0.32)mg/g与预测值相近。并对薰衣草总三萜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以V_(C)作为对照,分别对薰衣草总三萜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和O_(2)^(-)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其清除率分别为86.83%、42.06%、47.93%。通过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优化,薰衣草中总三萜提取量明显提高,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为薰衣草残渣的再利用提供理论前提,以进一步挖掘利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总三萜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期洋甘菊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4
作者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朱金芳 岳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46,共5页
以花苞期、半开期、全开期的洋甘菊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总黄酮、总糖和总酚含量,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花期洋甘菊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花苞期2.214%、半开期2.202%、全开期2.560%;总糖含量分别为花苞期19.55%、半开期18.89... 以花苞期、半开期、全开期的洋甘菊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总黄酮、总糖和总酚含量,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花期洋甘菊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花苞期2.214%、半开期2.202%、全开期2.560%;总糖含量分别为花苞期19.55%、半开期18.89%、全开期24.41%;总酚含量分别为花苞期0.378%、半开期0.441%、全开期0.442%;不同花期的洋甘菊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 总黄酮 总糖 总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甘菊残渣抑菌活性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明 阿迪拉·阿布都热西提 +2 位作者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李明璇 丽娜·托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2,共7页
该试验通过研究洋甘菊残渣的成分及抑菌活性来探究洋甘菊残渣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各极性部位中的酚酸、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及含量测定,初步判定有效抑菌物质;采用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该试验通过研究洋甘菊残渣的成分及抑菌活性来探究洋甘菊残渣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各极性部位中的酚酸、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及含量测定,初步判定有效抑菌物质;采用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极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探究洋甘菊残渣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电导率、细胞壁完整性、胞外多糖、胞外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洋甘菊残渣各极性部位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为31.53 mg/g;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15.63 mg/mL,抑菌圈直径为(19.73±0.45)mm;抑菌机制试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经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后,细胞中的内容物流出,胞外蛋白、多糖含量显著升高,菌体培养液电导率也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残渣 分极萃取 抑菌作用 成分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杏果实不同发育期功能性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硕 王娟 +3 位作者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朱金芳 冯作山 帕尔哈提·艾尼瓦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0-1207,共8页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杏果实不同发育期总糖、总黄酮、总酚、可滴定酸的含量,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新疆杏4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滴定法...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杏果实不同发育期总糖、总黄酮、总酚、可滴定酸的含量,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功能性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新疆杏4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为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采用相关分析法综合评价杏果实品质指标。【结果】杏果实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不断上升,完熟期总糖含量到达峰值。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山杏总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其余杏品种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不同,在幼果期,小白杏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04 mg/g,在转色期和青熟期,山杏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4和1.01 mg/g。托克逊杏总酚含量在果实发育过程中趋于稳定,而其余3个杏品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和发育期中,青熟期小白杏总酚含量最高为6.42 mg/g。【结论】青熟期小白杏总酚含量最高,青熟期山杏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杏品种,且口感较佳、重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糖 总黄酮 总酚 可滴定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对等外枣生物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黄蓉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3 位作者 韩海霞 冯作山 谢艾迪 尚瑞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3期95-104,共10页
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等外枣片微波真空膨化工艺,探究微波真空膨化、低温真空油炸、传统晾晒3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等外枣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疆若羌灰枣等外枣为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含量;Folin-Ciocalte... 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等外枣片微波真空膨化工艺,探究微波真空膨化、低温真空油炸、传统晾晒3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等外枣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疆若羌灰枣等外枣为材料,采用苯酚硫酸法测总糖含量;Folin-Ciocalteu法测总酚含量;NaNO_(2)-Al(NO_(3))_(3)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比色法测定总三萜酸含量;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3种加工方式等外枣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等外枣片最优加工工艺为膨化功率520 W、膨化时间17 min、抽真空时间15 min,该工艺所得等外枣片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低温真空油炸等外枣和传统晾晒等外枣;三萜酸含量显著高于低温真空油炸等外枣和传统晾晒等外枣,且微波真空膨化等外枣片的抗氧化活性高于低温真空油炸等外枣及传统晾晒等外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外枣 加工方式 微波真空膨化 生物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芜菁肉质根质地品质综合评价
18
作者 岳丽 庄红梅 +5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毛红艳 张英仙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于明 《浙江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1057-1071,共15页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建立芜菁肉质根质地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用质构仪穿刺法、剪切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定57个芜菁品种的肉质根质地品质,分析各质地品质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芜菁肉质根品...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建立芜菁肉质根质地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用质构仪穿刺法、剪切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定57个芜菁品种的肉质根质地品质,分析各质地品质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芜菁肉质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存在差异:最大黏附力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84.98%;弹性的差异最小,变异系数为7.74%。各质地参数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质地指标简化为适口性因子、剪切因子、穿刺因子、黏附因子和表皮硬度因子共5个主成分,建立了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评价模型。聚类分析将57个芜菁品种的肉质根分为3类,第Ⅰ类为低硬度、高黏附性品种,第Ⅱ类为高硬度、低黏附力品种,第Ⅲ类为高胶黏性、高咀嚼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质地品质 穿刺 质地多面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