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达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作者 尼克·奈特文 张全友 姜锡润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从一种重要的意义来讲,在李达最后的主要哲学任务中固有的模棱两可性是其整个哲学生涯中的一个特点。因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修订他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写成的《社会学大纲》,以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结合起来的努力,由于在当代中... 从一种重要的意义来讲,在李达最后的主要哲学任务中固有的模棱两可性是其整个哲学生涯中的一个特点。因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修订他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写成的《社会学大纲》,以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结合起来的努力,由于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中有着强大影响的毛泽东思想而被阻挠了。李达并不可以自由地去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围绕毛的个人崇拜中达到高潮的新的正统的上升趋势,妨碍了李不受限制地去评价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因此,《唯物辩证法大纲》包含着对毛的哲学思想的热烈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大纲 社会学大纲 哲学教科书 当代中国政治 《矛盾论》 《实践论》 保留意见 矛盾论 人类意识 机械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