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下肺静脉肉瘤并左心房侵犯1例
1
作者 尹辰琳 刘晓滢 +1 位作者 尹芳 韩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2-733,共2页
1病例简介女,47岁,主诉: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肿物半年,发现肿物增大伴呼吸困难10 d。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见图1A~C,左心声学造影+灌注造影及超声心动图表现见图1D、E,超声诊断为左心房内血栓。术中见:肿块位于肺门区,呈灰白色,质地坚实... 1病例简介女,47岁,主诉: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肿物半年,发现肿物增大伴呼吸困难10 d。胸部CT平扫及增强图像见图1A~C,左心声学造影+灌注造影及超声心动图表现见图1D、E,超声诊断为左心房内血栓。术中见:肿块位于肺门区,呈灰白色,质地坚实,从右下肺静脉底部伸入左心房腔,位于心房肺静脉汇合处的远端,提示原发性肺静脉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 平滑肌肉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冠状动脉周围脂肪测量对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风险分层的价值初探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滢 江杰 +4 位作者 李俊 段慧 李霞 尹辰琳 韩丹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测量对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CT值的非钙化斑块进行风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四组,包括正常组60例、轻度...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测量对不同狭窄程度及不同CT值的非钙化斑块进行风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图像,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分为四组,包括正常组60例、轻度组104例、中度组63例和重度组42例(病变组冠状动脉均仅存在非钙化斑块)。测量病变组各支冠状动脉的非钙化斑块CT值,根据斑块CT衰减值分为三组,包括低衰减组21例(CT值≤30 HU)、中等衰减组84例(30<CT值≤50 HU)、高衰减组104例(50<CT值≤120 HU)。在数坤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分析软件上提取所有纳入的冠状动脉近端0~40 mm处FAI值。分析不同狭窄程度、不同CT值的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与FAI值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正常组与病变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FAI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不同CT衰减值的非钙化斑块FA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衰减组与中高衰减组FAI差异明显(P<0.05),但中等衰减组与高衰减组FAI值无明显差异(P>0.05)。由非钙化斑块引起的管腔轻度、中度、重度狭窄与FAI值呈正相关(Rs=0.534,P<0.05),斑块CT衰减系数与FAI值呈负相关(Rs=-0.271,P<0.05)。不同狭窄程度的非钙化斑块FAI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中、重度组FAI值差异明显(P<0.05),但中度组与重度组二者FAI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FAI值能对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进行功能学水平的风险分层评估,有望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钙化斑块 脂肪衰减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多发髓外浆细胞瘤1例
3
作者 李林森 尹辰琳 韩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9-639,共1页
患者男,71岁,头晕、视物模糊半月余、加重1天;6年前急性右侧丘脑梗死,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60/100mmHg,未经系统治疗。查体:视物模糊,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2,双眼鼻侧视野缺失;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脑肿瘤 浆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