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轮廓中心坐标值鲁棒性研究及去噪算法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兴龙 曹毓 +1 位作者 马倩 尹珺瑶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9,共7页
激光点照射在被测物体表面上,经相机成像一般为椭圆斑点,斑点中心坐标值的鲁棒性直接影响深度测量的精度。受被测表面粗糙度等缺陷影响,其斑点轮廓出现散射,经图像处理后的轮廓出现噪点。当采用带轮廓噪点的数据拟合斑点中心时,斑点中... 激光点照射在被测物体表面上,经相机成像一般为椭圆斑点,斑点中心坐标值的鲁棒性直接影响深度测量的精度。受被测表面粗糙度等缺陷影响,其斑点轮廓出现散射,经图像处理后的轮廓出现噪点。当采用带轮廓噪点的数据拟合斑点中心时,斑点中心坐标值将受轮廓噪点的影响,鲁棒性较差。阐述单目视觉与激光点复合进行深度测量的原理,分析斑点轮廓噪点产生的原因,提出基于统计学原理确定内敛外扩椭圆边界剔除轮廓噪点的方法和去噪算法。采用两步法验证所提算法的中心坐标值鲁棒性。第1步采用理想数据,即通过已知斑点椭圆,加入噪点验证了算法能够收敛到已知的椭圆中心,且该算法优于其他典型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第2步通过图像测量系统采集测量表面不同深度的实际图像,获取斑点轮廓的中心坐标值,采用拟合方法得到测量表面深度信息与斑点轮廓中心坐标值的关系模型,以测量表面不同位置的实测数据和关系模型的解算数据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测量的精度优于其他算法,间接验证了所提算法在去噪后的斑点中心更加接近理论斑点中心,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轮廓 去噪算法 鲁棒性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圆斑点序列图像估测清晰成像的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倩 朱兴龙 尹珺瑶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70,共8页
采用透镜成像的单目视觉测量模型进行位移测量时,需要知道清晰成像斑点的中心坐标。当物体发生位移时,为了获取清晰成像斑点,需要调整透镜位置,使其服从透镜成像规律。但是由于透镜制造缺陷,其焦点不是理想的一个点,而是一段小区域,当... 采用透镜成像的单目视觉测量模型进行位移测量时,需要知道清晰成像斑点的中心坐标。当物体发生位移时,为了获取清晰成像斑点,需要调整透镜位置,使其服从透镜成像规律。但是由于透镜制造缺陷,其焦点不是理想的一个点,而是一段小区域,当成像接近清晰时,通过微动调整透镜位置,成像清晰程度基本不变,这就是成像的不敏感区域,又称死区,因此要想获得清晰的透镜成像位置变得十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斑点序列图像估测清晰成像位置的方法,即分别获取透镜不同位置下的斑点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斑点图像短径和中心坐标,根据理论推导的解析模型,对椭圆短径分成两段拟合,求取交点位置,该交点位置即为估测的清晰图像位置。最后通过实验,将透镜调整至估测的清晰图像位置并获取图像,采用边缘梯度检测和像素均值检测,验证了该位置就是清晰的透镜成像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成像 序列图像 估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叶飞 田鹏 尹珺瑶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0年第1期72-77,共6页
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系统的特性,并对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通过理顺管理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多维协同培养、融合信息... 从系统科学理论的角度出发,剖析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系统的特性,并对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双型”培养模式为例,阐述了通过理顺管理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多维协同培养、融合信息技术等手段推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改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非全日制 教育硕士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