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苓白术散儿科证治五则
1
作者 尹淑香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43-44,共2页
参苓白术散儿科证治五则尹淑香(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泄泻;厌食;水肿,哮喘;疳积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甘... 参苓白术散儿科证治五则尹淑香(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参苓白术散;泄泻;厌食;水肿,哮喘;疳积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甘草组成。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纳呆、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儿科 临床应用 泄泻 厌食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科要略》学术思想浅析
2
作者 尹淑香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4期3-5,共3页
叶桂,号香岩,字天士,是清代一位名望很高的医学家。他不仅是位瘟病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儿科名家。《幼科要略》一书叶氏儿科的传世之作,是他积四十年临床经验之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其中有理论发明,有方药介绍及临证经验,至今对儿科临... 叶桂,号香岩,字天士,是清代一位名望很高的医学家。他不仅是位瘟病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儿科名家。《幼科要略》一书叶氏儿科的传世之作,是他积四十年临床经验之总结。全书分上下两篇。其中有理论发明,有方药介绍及临证经验,至今对儿科临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其学术思想评介如下。 一、强调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幼科要略》开宗明义道:“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又云“小儿热病最多者,从体属纯阳,六气着人,气血皆化为热,饮食不化,蕴蒸于里,亦从热化。”叶氏从生理特点提出了小儿之病易从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科要略 儿科学 叶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哮喘的中医辨证施治
3
作者 尹淑香 尚莉丽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5年第4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20例疗效观察(附对照组80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徐振华 尹淑香 马新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26-27,共2页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常由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1991年9月~1992年3月,笔者使用双黄连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20例,有效率达95.0%,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住院患儿,即“双黄连组”(其中经门诊抗生素治疗3天,...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常由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1991年9月~1992年3月,笔者使用双黄连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120例,有效率达95.0%,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住院患儿,即“双黄连组”(其中经门诊抗生素治疗3天,病情未见好转者58例,占48.3%),男78例,女42例,年龄5个月~8岁,病程半天~10天。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针剂 呼吸系统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误诊1例
5
作者 桂金贵 尚莉丽 +1 位作者 尹淑香 邱云峰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81-81,共1页
吴某,男,4岁。进行性面色苍白、突眼、双膝关节痛3月余。入院诊断韩-薛-柯氏病,入院第7周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误诊原因分析如下:①入院初被肿瘤转移灶迷惑,仅根据颅骨缺损,突眼、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而诊断为韩-薛-柯氏病,未进一步... 吴某,男,4岁。进行性面色苍白、突眼、双膝关节痛3月余。入院诊断韩-薛-柯氏病,入院第7周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误诊原因分析如下:①入院初被肿瘤转移灶迷惑,仅根据颅骨缺损,突眼、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而诊断为韩-薛-柯氏病,未进一步寻求病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进行性面色苍白 肿瘤转移 突眼 颅骨缺损 柯氏 淋巴结肿大 深部肿块 膝关节痛 骨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施治小儿急性肾炎28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桂金贵 尹淑香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2年第1期4-5,共2页
我科自1974年3月~1988年12月,共收治小儿急性肾炎286例,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86例全部是住院病人,其中男183例,女103例;年龄3岁以内13例,3~7岁82例。
关键词 小儿急性肾炎 临床分析 中男 临床资料 小儿肾小球疾病 皮肤疮疖 检查指标 缓则治本 急则治标 健脾化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下药治疗小儿急症探讨
7
作者 尚莉丽 尹淑香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年第5期350-351,共2页
应用攻下药物治疗小儿急症不能单纯理解为泻热通便 ,更主要的作用在于荡涤实邪 ,攻逐污秽 ,借通腑峻烈之气 ,因势利导 ,祛邪外出。因小儿“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 ,故在治疗上即要护阳 ,亦要护阴 ,在攻下同时要时时顾护脾胃。同时要切中... 应用攻下药物治疗小儿急症不能单纯理解为泻热通便 ,更主要的作用在于荡涤实邪 ,攻逐污秽 ,借通腑峻烈之气 ,因势利导 ,祛邪外出。因小儿“稚阳未充 ,稚阴未长” ,故在治疗上即要护阳 ,亦要护阴 ,在攻下同时要时时顾护脾胃。同时要切中病机 ,认证准确 ,结合小儿个体特点及疾病的不同阶段 ,选方用药既要谨慎 ,又要及时果敢 ,当下则下 ,中病即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下药 小儿急症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散和参梅养胃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2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家鑫 马新超 +1 位作者 牛敏国 尹淑香 《中医临床与保健》 1990年第1期12-13,共2页
消化散和参梅养胃合剂二方,原系我科副教授郭锦章创立的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方,后为科室协定处方,经多年的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兹将1984年7月~1985年4月经登记追访的200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养胃合剂 小儿厌食症 经验方 协定处方 临床观察 脾胃气虚 脾胃阴虚 症状体征 苍白术 益胃生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丰玲 王玉娥 +2 位作者 张海霞 尹淑香 郭云铎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防止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干预前对35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同时对35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EPQ测查。根据测评结果对自杀未遂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出院后6个... 目的探讨防止自杀未遂患者再自杀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干预前对35例自杀未遂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同时对35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EPQ测查。根据测评结果对自杀未遂者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再次进行SCL90测评。结果35例自杀未遂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以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情绪最为突出。SCL90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EPQ中P、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心理干预后其SCL90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随访2年患者无再自杀行为。结论对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其心理问题,转变其思维模式,增强应激能力,预防再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患者 心理测试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