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河断裂两侧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振宇 孙知明 +2 位作者 马醒华 尹济云 Y.Otofuji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 通过在红河两侧(大姚、景谷、江城、勐腊剖面)的早第三纪古地磁样品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红河两侧由白垩纪古地磁研究所揭示的印支地块相对于华南地块存在的左旋相对运动。这一结果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的挤压下,于早第三纪至中新世沿红河大断裂发生向南侧向滑移达1000km左右,它不仅使青藏高原的巨大构造缩短得到调整,而且在北部湾地区形成伸展构造,并引起南中国海的张开。印度支那地块北部各地区的差异性旋转和红河断裂共轭的剪切断裂系的发育,以及红河大断裂早第三纪至中新世左旋剪切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大断裂 早第三纪 古地磁 区域构造 剩磁 岩石磁学 印度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古地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其中 蒋志文 +2 位作者 尹济云 A.Houshmand-Zadeh B.Hamdi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选择伊朗中部、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近20条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完整地层剖面,系统采集Soltanieh组、Barut组、Zaigun组、Lalun组及Mila组古地磁样品960件.经测试和对比获得结论:Soltanieh... 选择伊朗中部、南部及西北部地区的近20条晚元古代-早古生代完整地层剖面,系统采集Soltanieh组、Barut组、Zaigun组、Lalun组及Mila组古地磁样品960件.经测试和对比获得结论:Soltanieh组记录的地磁极性带为反向,Barut组-Lalun组为正向,Mila组又为反向.此成果完全可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OS)1989年建立的全球地层极性柱中相应时代的极性带对比.计算得出5个地层组的古地磁南极位置.古地磁研究表明,晚元古代-早古生代伊朗全境均属稳定地块,处于赤道南侧约16°的低纬度区.此期间似无大幅度转动和纬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地块 古地磁 晚元古代 早古生代 伊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兰坪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地磁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尹济云 孙知明 +1 位作者 杨振宇 梁其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48-659,共12页
通过对滇西兰坪盆地白垩系地层的古地磁采样和室内退磁研究,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分量,95%正倒转检验和99%置信度下的正褶皱检验,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对比国际标准地磁极性年表,发现南新组与阿尔... 通过对滇西兰坪盆地白垩系地层的古地磁采样和室内退磁研究,揭示出一组高温特征分量,95%正倒转检验和99%置信度下的正褶皱检验,说明这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对比国际标准地磁极性年表,发现南新组与阿尔比期、赛诺曼期和土仑期相当,而虎头寺组则相当于晚白垩世的三冬期和康尼阿克期.与中国东部的白垩纪古地磁数据比较.进一步证实了晚白垩世华南与印度支那地块存在明显的纬度差,这一事实说明了印度支那地块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及进一步挤压下,印度支那地块在早第三纪沿红河大断裂走滑千余公里,并伴随着15 -20 的顺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盆地 白垩纪-第三纪 磁性地层 古地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