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ZnO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宣天美 尹桂林 +2 位作者 葛美英 林琳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有毒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等的检测。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气敏材料,特别是纳米ZnO,由于其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成为被广泛研究的气敏响应材料之一。简要介绍了纳米ZnO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机理、... 半导体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有毒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等的检测。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气敏材料,特别是纳米ZnO,由于其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成为被广泛研究的气敏响应材料之一。简要介绍了纳米ZnO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机理、主要特性,综述了通过新型纳米形貌、结构制备以及元素掺杂改性提升纳米ZnO气敏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指出了纳米ZnO气敏传感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掺杂 气敏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掺杂氧化锌气敏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宣天美 孙健武 +2 位作者 葛美英 尹桂林 何丹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1,共4页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铜掺杂的碱式碳酸锌,并经过高温得到尺寸均匀的多孔氧化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掺杂前后多孔纳米材料对硫化氢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铜掺杂可以提升...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铜掺杂的碱式碳酸锌,并经过高温得到尺寸均匀的多孔氧化铜掺杂氧化锌纳米材料.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掺杂前后多孔纳米材料对硫化氢的气敏性能.结果表明,氧化铜掺杂可以提升材料对硫化氢气体响应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材料对H2S的最佳响应温度降低至180℃,对10 mg/L硫化氢的灵敏度可以达到60,对其他气体响应相对较弱,说明材料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该氧化铜掺杂多孔氧化锌可适用于硫化氢气敏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掺杂 水热法 硫化氢 气敏传感器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反应溅射MoS_2/Ti/C复合薄膜的组织结构及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倩倩 尹桂林 +2 位作者 郑慈航 余震 何丹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6,88,共3页
为了提高MoS2薄膜在室温潮湿大气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了MoS2/Ti/C复合薄膜。采用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薄膜的成分、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测试薄膜的结... 为了提高MoS2薄膜在室温潮湿大气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了MoS2/Ti/C复合薄膜。采用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薄膜的成分、相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测试薄膜的结合力、纳米压痕硬度,采用多功能微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薄膜的摩擦系数,并采用真彩色高分辨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薄膜的磨损形貌。结果表明:与MoS2薄膜相比,含非晶态Ti和C的MoS2/Ti/C复合薄膜的(002)滑移面平行于基体表面生长,不含(100)面,结构致密,与基体的结合力提高了7.05倍,纳米压痕硬度提高了7.11倍;在室温潮湿大气条件下,MoS2/Ti/C复合薄膜比MoS2薄膜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和更优异的耐磨性能,平均摩擦系数为0.103,磨损率为9.67×10-7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反应溅射 MoS2/Ti/C薄膜 MOS2薄膜 组织结构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ZnO/Cu/ZnO透明导电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文英 钟建 +3 位作者 张柯 汪元元 尹桂林 何丹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室温下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ZnO/Cu/Zn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霍尔效应测量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形貌、电学及光学等性能与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 室温下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了ZnO/Cu/Zn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霍尔效应测量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形貌、电学及光学等性能与退火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退火前后薄膜均具有ZnO(002)择优取向,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化程度、晶粒粒径及粗糙度增加,薄膜电阻率先降低后升高,光学透过率和禁带宽度先升高后降低。150℃下真空退火的ZnO/Cu/ZnO薄膜的性能最佳,最高可见光透光率为90.5%,电阻率为1.28×10-4Ω·cm,载流子浓度为4.10×1021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 ZNO CU 透明导电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掺杂氧化锡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骏 葛美英 +2 位作者 尹桂林 杨帆 何丹农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1,共4页
利用PVP为表面活性剂,将氯化亚锡和氯化铜溶解在草酸水溶液中,通过简单温和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铜掺杂的氧化锡,采用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使用气敏测试设备WS-30A系统研究了氯化铜的掺杂比例在0-20%... 利用PVP为表面活性剂,将氯化亚锡和氯化铜溶解在草酸水溶液中,通过简单温和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铜掺杂的氧化锡,采用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使用气敏测试设备WS-30A系统研究了氯化铜的掺杂比例在0-20%时对材料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比例的铜掺杂二氧化锡气敏传感器对硫化氢气体具有很好的气敏响应性能,掺杂比例为10%时可以显著改善气敏元件响应时间、恢复时间、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最佳响应温度大幅度降低,最低在180℃.最后,讨论了铜掺杂对氧化锡气敏性能增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铜掺杂SnO2 硫化氢 气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自组装SERS基底的发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彦鹏 李争 +2 位作者 卢静 尹桂林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125,共5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对样品的非破坏性等,在生物医药、环境检测、分析化学及食品安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因具有较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能构造出高性能的...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因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对样品的非破坏性等,在生物医药、环境检测、分析化学及食品安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金属纳米颗粒阵列因具有较强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能构造出高性能的SERS基底。自组装技术作为可制备出高度有序、可重复性高且结构可控的纳米阵列的方法,迄今仍是SERS基底构造研究领域中的热点。简单介绍了自组装技术的方法及其在SERS基底制备中的发展及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自组装修饰基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晶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健武 葛美英 +2 位作者 尹桂林 张芳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9-1124,共6页
传统半导体纳米材料大部分为多晶结构或单晶结构。而介晶是一类由初级纳米颗粒以结晶学有序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子超结构,具有类似单晶的原子结构和散射特征,既保留着初级纳米颗粒的晶界,又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从而具有与多晶和... 传统半导体纳米材料大部分为多晶结构或单晶结构。而介晶是一类由初级纳米颗粒以结晶学有序的方式自组装而成的纳米粒子超结构,具有类似单晶的原子结构和散射特征,既保留着初级纳米颗粒的晶界,又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从而具有与多晶和单晶均不同的独特结构与性能。例如,介晶结构中的初级纳米颗粒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连接,与无序堆积的多晶相比,具有极高的结晶性,甚至接近单晶,能够有效减小载流子在材料内部的复合概率;初级纳米颗粒之间的晶界并未完全消失,存在一定的空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和比表面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初级纳米颗粒在定向吸附过程中有序地取向排列,暴露出高能晶面,显著提高了其反应活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在光催化、电化学和气敏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反应机理均是发生在材料表面的气-液、气-气、气-固反应,因而均需要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而介晶结构是以纳米颗粒作为基本构筑单元的非经典结晶产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表面活性高等优点,有望获得远超过传统材料的优异性能,因此近年来介晶结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制备成为了研究热点。研究者们基于物理或者化学驱动的纳米架构自组装过程,通过改进传统制备工艺,如水热法、溶剂热法、离子热法等,成功调控纳米材料成核、生长的方式,制备出具有介晶结构的TiO_2、ZnO、CuO、SnO_2等半导体材料,并且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可以调节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活性。进一步分析介晶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对推广介晶结构材料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目前介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组分、形貌和结构的介晶的合成、结晶理论的基础研究以及材料的应用开发都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归纳了介晶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及不同制备方法所获得材料的特征及优缺点;介绍了半导体介晶材料在光催化性能、电化学性能和气敏性能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了介晶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对介晶结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其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晶结构 非经典结晶 三维超结构 半导体材料 高能晶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基电阻存储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8
作者 李争 卢静 +1 位作者 尹桂林 何丹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04-107,117,共5页
在电阻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电阻存储材料是其发展的关键基础。因此探索新型、高效、环保的电阻存储材料是推进电阻存储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ZnO自身具备优异的光学特性,结合可调控的电学、磁学特性,被誉为最有应用潜力的电阻存储材料... 在电阻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中,电阻存储材料是其发展的关键基础。因此探索新型、高效、环保的电阻存储材料是推进电阻存储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ZnO自身具备优异的光学特性,结合可调控的电学、磁学特性,被誉为最有应用潜力的电阻存储材料。扼要介绍了ZnO基电阻存储材料的研究概况,结合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的背景回顾了ZnO基存储材料的研究进展、物理机制,对以往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阐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存储器 电阻开关效应 ZnO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出口欧美纺织品通报召回情况解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尹桂林 罗忻 +2 位作者 连素梅 叶曦雯 牛增元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0-34,共5页
分析近十年我国出口欧美纺织品通报召回情况。通过梳理2010年至2019年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网站发布的纺织品通报信息,就纺织品通报总数、原产国和风险因素等信息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被... 分析近十年我国出口欧美纺织品通报召回情况。通过梳理2010年至2019年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和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网站发布的纺织品通报信息,就纺织品通报总数、原产国和风险因素等信息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被通报数量和通报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加强对通报高频地区的市场准入要求研究,重点关注相关法规更新情况,做好纺织品化学安全性管控,有利于增强我国纺织品竞争力,提高纺织品出口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纺织品 召回制度 安全性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车内空气中醛酮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桂林 周龙龙 +3 位作者 刘成帅 侯勇 李秋诚 周保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0年第5期138-142,共5页
对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乘用车内空气中的醛酮类有机物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得汽车车内空气中醛酮类有机物测定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甲醛0.0013 mg/m3、乙醛0.00076 mg/m3、丙烯醛0.00098 mg/m3。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比... 对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乘用车内空气中的醛酮类有机物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得汽车车内空气中醛酮类有机物测定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甲醛0.0013 mg/m3、乙醛0.00076 mg/m3、丙烯醛0.00098 mg/m3。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采样过程中的采样体积及分析过程中的标准溶液配制的不确定度分量最大,建议在进行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工作中应着重对这两个分量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吸附 高效液相色谱 空气 醛酮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塑料中50种高关注物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龙龙 薛秋红 +5 位作者 刘一龙 牛增元 罗忻 尹桂林 马强 谢堂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8-1465,共8页
该文建立了塑料制品中50种高关注物质(24种多环芳烃、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3种烷基酚、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1种卡拉花醛香料和1种磷酸三(2-氯乙基)酯残余化学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检测方法... 该文建立了塑料制品中50种高关注物质(24种多环芳烃、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3种烷基酚、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1种卡拉花醛香料和1种磷酸三(2-氯乙基)酯残余化学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检测方法。样品裁剪后经甲醇超声萃取,萃取液氮吹浓缩至2 mL,用GC×GC-TOF MS检测,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50种高关注物质在0.05~1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04,方法的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04~5.96 mg/kg和0.05~13.39 mg/kg,在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为80.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1%~13%。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检测,检出邻苯二甲酸酯和多环芳烃。方法准确、高效,可同时实现50种高关注物质的筛查和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GC-TOF MS) 塑料 高关注物质(SVH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工业脂肪酸及其制品的属性鉴定
12
作者 尹桂林 张雪琰 +3 位作者 蔡雪 牛增元 孙忠松 周龙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滴点测定法和黏度测定法等多种定性定量及理化参数测定技术,对不同种类和含量的进出口工业脂肪酸及其制品进行属性鉴定研究。讨论了样品不同的检测结果在《进出口... 采用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滴点测定法和黏度测定法等多种定性定量及理化参数测定技术,对不同种类和含量的进出口工业脂肪酸及其制品进行属性鉴定研究。讨论了样品不同的检测结果在《进出口税则》商品归类中的应用,并结合工业脂肪酸及其制品的报关商品实例,阐述了该类商品的海关化验步骤和归类过程,可为工业脂肪酸及其制品的定性鉴别、定量分析以及进出口商品归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脂肪酸 属性鉴定 商品归类 进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天然活性物质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龙龙 邓可 +3 位作者 高超 郭兵 尹桂林 牛增元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2-25,共4页
从植物油脱臭馏出物中天然活性物质的性质、前处理方法、仪器方法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与应用,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油 脱臭馏出物 固体废物 天然活性物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脱皮花生涉税归类鉴定快速检测方法
14
作者 张雪琰 牛增元 +4 位作者 尹桂林 张莉 杨珍 王卫锋 王妍婷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建立脱皮花生涉税归类鉴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法。以pH 7.7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花生中的过氧化氢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30℃水浴15 min,以0.1 mol/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过氧化氢,通过高锰酸钾耗... 建立脱皮花生涉税归类鉴定的快速检测方法——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法。以pH 7.7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花生中的过氧化氢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30℃水浴15 min,以0.1 mol/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剩余过氧化氢,通过高锰酸钾耗液量计算过氧化氢酶活动度;以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提取花生中的过氧化物酶,25℃孵育30 min,加入愈创木酚和过氧化氢,在436 nm波长下,测定初始时和2 min后的吸光度值,计算两者之差ΔA,计算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对鲜花生、出口生花生、干燥脱皮花生以及150℃烘烤30 min出口生花生和干燥脱皮花生进行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对数据做方差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鲜花生中2种酶活性最高,经干燥后活性降低,150℃烘烤30 min后,2种酶失去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皮花生 归类鉴定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