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差分光声池结构的高灵敏度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特邀)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旭坤 高苗 +5 位作者 苗瑞琪 苏永亮 章学仕 张乐 刘丽娴 邵晓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6-162,共7页
搭建了一套高灵敏度的光声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采用波长为1566.3 nm的近红外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并利用商用光纤放大器将激光功率泵浦到10 W量级,解决了由于近红外波长区域吸收线强较弱带来的探测灵敏度低等问题。设计了由... 搭建了一套高灵敏度的光声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采用波长为1566.3 nm的近红外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并利用商用光纤放大器将激光功率泵浦到10 W量级,解决了由于近红外波长区域吸收线强较弱带来的探测灵敏度低等问题。设计了由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光声共振腔构成的双通道差分光声池,抑制了由高功率激光引入的窗口噪声。通过优化传感器的激励光功率和工作压强,在50 ppm的CO/N2标准气中,获得的光声信号幅值为1.38 mV,1σ噪声为0.96μV,探测信噪比为1437.5,探测灵敏度为34 ppb,归一化噪声等效系数为1.74×10-8cm-1W/Hz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红外光谱 声学谐振腔 结构设计 一氧化碳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程光声光谱甲烷传感器 被引量:7
2
作者 杨艳芳 裴凯龙 +8 位作者 尹旭坤 武红鹏 李尚志 崔茹悦 马维光 张雷 尹王保 董磊 贾锁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620,共5页
利用甲烷(CH_4)气体分子在1.6μm的吸收特性,使用中心波数为6 046.96cm^(-1)的蝶形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和自制的大内径光声池,设计了一款紧凑高灵敏的CH_4气体传感器。为了进一步增强输出光声信号强度,一个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镜放置... 利用甲烷(CH_4)气体分子在1.6μm的吸收特性,使用中心波数为6 046.96cm^(-1)的蝶形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和自制的大内径光声池,设计了一款紧凑高灵敏的CH_4气体传感器。为了进一步增强输出光声信号强度,一个具有高反射率的平面镜放置在光声池后,使透射光束被反射后,二次通过光声池,增强了光与被测气体的作用距离,使光声信号提高了1.9倍。传感器各项参数,包括调制频率、调制深度及气体流速被优化。在标准大气压和1s的积分时间下,该传感器最终获得的探测灵敏度为0.21ppm,1σ归一化等效噪声系数(NNEA)为2.1×10^(-8 )cm^(-1)·W·Hz^(-1/2)。该甲烷传感器使用性价比高的DFB近红外激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装置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满足大气环境检测、矿井瓦斯监测、工业过程控制及无创伤医疗诊断等领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检测 光声光谱 分布反馈式激光器 气体传感器 波长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度和SF_6在石英增强光声光谱中对CO分子弛豫率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卫婷婷 武红鹏 +1 位作者 尹旭坤 董磊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70-1875,共6页
为了研究六氟化硫(SF_6)气体分子和水汽(H_2O)对一氧化碳(CO)气体分子的弛豫率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QEPAS)技术的痕量气体传感器系统。采用1.57μm的近红外分布式反馈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并对不同SF_6和H_2O气... 为了研究六氟化硫(SF_6)气体分子和水汽(H_2O)对一氧化碳(CO)气体分子的弛豫率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QEPAS)技术的痕量气体传感器系统。采用1.57μm的近红外分布式反馈二极管激光器作为激励光源,并对不同SF_6和H_2O气体浓度下的CO的光声信号进行对比研究。首先用CO传感器系统探测CO与N_2的气体混合物中CO的光声信号,然后在CO与N_2气体混合物中加入不同浓度的SF_6气体,分别探测不同浓度SF_6气体下的CO光声信号强度。最后在CO与N_2的气体混合物中加入不同浓度H_2O,探测加入H_2O后的CO的光声信号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CO和N_2气体混合物中SF_6气体浓度的增加,CO的光声信号幅值几乎没有变化,而在混合物中加入2.5%的H_2O后,发现CO的光声信号提高了约5倍。因此,SF_6对CO气体的弛豫率没有明显的影响,然而H_2O的添加能够有效缩短CO气体的弛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增强光声光谱 痕量气体 近红外激光器 弛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声光谱技术的多组分气体探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邵晓鹏 张乐 +3 位作者 刘丽娴 尹旭坤 章学仕 苏永亮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0-871,共22页
多组分痕量气体检测在工业、军事、农业和医疗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高性能光声光谱技术因其灵敏度高、响应快、选择性高及非接触式实时连续测量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首先对多组分气体监测需求和光声光谱技术的主要... 多组分痕量气体检测在工业、军事、农业和医疗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高性能光声光谱技术因其灵敏度高、响应快、选择性高及非接触式实时连续测量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首先对多组分气体监测需求和光声光谱技术的主要优势和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然后从光源分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现有多组分气体测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光声光谱中常用的探测方式,包括多路复用技术和干涉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并对其具体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针对实际应用环境中气体传感系统主要存在的光谱干扰和吸附效应的问题,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对光声光谱多组分探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痕量气体检测 多组分探测 半导体激光 波长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