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邻藜芦醛的绿色合成研究
1
作者 潘书刚 董燕敏 +2 位作者 程琦 尹振燕 陈兴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开发一种绿色合成邻藜芦醛(oV)的工艺。[方法]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作为甲基化试剂,以邻位香兰素为原料,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合成邻藜芦醛,研究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K2CO3作为催化剂时,oV... [目的]开发一种绿色合成邻藜芦醛(oV)的工艺。[方法]采用碳酸二甲酯(DMC)作为甲基化试剂,以邻位香兰素为原料,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合成邻藜芦醛,研究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量对反应的影响。[结果]K2CO3作为催化剂时,oV的选择性和产率最高,分别为78.1%和58.4%。当邻位香兰素和DMC的摩尔比在1.0∶1.3时,邻位香兰素的转化率最大。反应11 h时,oV产率和选择性达到78%和95%。oV的产率和DMC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150℃时,分别为83%和100%。催化剂最佳用量是K2CO3/邻位香兰素的摩尔比为0.02。[结论]制备oV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邻位香兰素和DMC的摩尔比为1.0∶1.3,反应时间11 h,反应温度为150℃,K2CO3用量与邻位香兰素摩尔比值为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邻位香兰素 邻藜芦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国庆 尹振燕 +2 位作者 彭艳菲 李秀娟 姚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3-135,142,共4页
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凹凸棒石表面原位生成纳米SiO2,制备SiO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粉体。利用FTIR,TG-DTG,TEM,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它为补强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填充,制备... 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凹凸棒石表面原位生成纳米SiO2,制备SiO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粉体。利用FTIR,TG-DTG,TEM,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它为补强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填充,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纳米AT/MVQ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凹凸棒石表面存在无晶型的SiO2粒子的同时,凹凸棒石分散体之间也存在SiO2的聚集体,粒径大约在6~8nm,复合材料应用在硅橡胶中具有补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比表面 吸附-脱附曲线 孔径分布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凹凸棒石粘土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张国庆 孙小婉 +1 位作者 邵晶 尹振燕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3年第1期1-4,11,共5页
凹凸棒石是具有纤维状晶体结构的天然粘土矿物,属于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晶体结构和特殊性能,使得凹凸棒石粘土作为优异的补强材料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为了提高凹凸棒石粘土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是... 凹凸棒石是具有纤维状晶体结构的天然粘土矿物,属于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其晶体结构和特殊性能,使得凹凸棒石粘土作为优异的补强材料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复合材料。为了提高凹凸棒石粘土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是很必要的。本文综述了纳米凹凸棒石粘土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领域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分析了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纳米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