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寒地区荒漠分类系统初探——以堆龙德庆区为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志伟
尹惠妍
钱登峰
周尧治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
出处
《高原农业》
2019年第1期47-53,共7页
-
基金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ZR-NQ-07)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ZR-NZ-01)
林学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
文摘
通过2017年4月、2017年9月两次野外调查,利用堆龙德庆区1:1 000 000数字地貌图、TM影像数据、气候分区图及Google Earth等资料,借助GIS制图技术,完成了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荒漠类型分布图,在分析高寒地区区域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气候条件、海拔、物质组成、地貌形态、地貌成因及植被盖度等指标,建立了堆龙德庆区荒漠分类体系,并将堆龙德庆区的荒漠区域分为2个一级类型,5个二级类,14个三级类,17个四级类,为高寒地区的荒漠化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性研究。
-
关键词
高寒地区
荒漠类型
分类系统
堆龙德庆
-
Keywords
Alpine region
deser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taxonomy system
Duilongdeqing county
-
分类号
P941.74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张志伟
尹惠妍
李羊旦
马永守
侯磊
郭健斌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站
-
出处
《高原农业》
2021年第5期452-459,共8页
-
基金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Z 2019 ZR G-61)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405)。
-
文摘
土壤水分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特性以及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影响西藏高寒草甸区植被类型及分布和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对于研究高寒区的植被恢复,荒漠化分类等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米拉山高寒草甸地带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介于23.14%~35.52%,总体上表现为土壤含水量较高。样地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中等变异性。2)从地统计分析的结果看,两个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不同样地不同土层的变程反映出,本研究中最小的取样间距是合理的。3)空间插值分析,可以从总体上反映出样地内不同样点的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4)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该研究中两个样地分别位于米拉山山顶两侧,其坡向、坡度、植被类型及植被覆盖情况有很大的差异,进一步导致了两个样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差异。
-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插值
高寒草甸
空间变异
-
Keywords
soil moisture
interpolation
alpine meadow
spatial variability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米拉山高寒草甸阴阳坡土壤物理性质垂直地带性
- 3
-
-
作者
余波
尹惠妍
王冰
陈小强
张志伟
韩嘉华
陈巧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出处
《高原农业》
2023年第4期418-428,452,共12页
-
基金
西藏农牧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藏财预指2020-001号)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FY101601-2)
+1 种基金
西藏现代林业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巨柏资源调查(2021JYZJ02)。
-
文摘
开展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物理性质变化情况研究,为青藏高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为保护青藏高原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于米拉山山口阴坡阳坡两侧,海拔4 500~5 100 m的区域,海拔间隔为100 m,各海拔梯度中阳坡、阴坡位置设置大小为20 m×20 m样地1块,在每个样地中采用五点取样法取土壤样品,每个样方中按照0~10 cm、10~20 cm、20~30 cm三个土层进行原状土及铝盒土取样,通过实验对所选取样地内不同深度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阴坡在海拔高度4 600 m、4 900 m,阳坡在海拔4 700 m、5 000 m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两个坡向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变化无明显规律;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2)不同海拔梯度,阴坡和阳坡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性变化范围分别为:0.47~1.14g/cm^(3)、0.58~1.04g/cm^(3);59.98%~86.14%、58.45%~84.40%;57.71%~82.25%、55.58%~82.54%;1.47%~4.62%、0.85%~4.81%;12.79%~45.44%、14.96%~45.44%。(3)土壤物理性质呈垂直地带性分布,各指标间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同时各指标在不同土层和海拔间有较明显的差异性,人为干扰、坡度和坡向也是导致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4)总体上,米拉山表层土壤(0~10 cm)物理结构优于深层次(10~30 cm)土壤;阴坡4 700 m和4 900 m处最差,其余海拔居中;阳坡4 500 m处最差,4 800~5 000 m居中,在海拔4 600 m、4 700 m处最佳。以西藏米拉山为代表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带,土壤结构脆弱,为保持水土,制定水土保持目标和确定措施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土保育水平和综合效益。
-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海拔梯度
土壤物理性质
米拉山
-
Keywords
alpine meadow
altitude gradie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Mila mountain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米拉山不同坡向对植被盖度的影响
- 4
-
-
作者
韩嘉华
张志伟
陈小强
尹惠妍
余波
-
机构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
-
出处
《高原农业》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
基金
西藏农牧学院第七届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JS2021-18)。
-
文摘
以米拉山高寒草甸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坡向下,采用地表实测和多尺度遥感影像综合测量的方法,基于NDVI来计算植被盖度,分析比较实测盖度和遥感影像盖度的拟合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样地的实测盖度中半阴坡和阴坡的植被盖度大于阳坡和半阳坡的植被盖度;阳坡在低海拔区实测盖度和遥感影像盖度总体上要小于高海拔区,半阳坡、阴坡和半阴坡在低海拔区实测盖度和遥感影像盖度大于高海拔区;对实测盖度和遥感影像盖度进行线性拟合,实测盖度与绿植最大时的盖度拟合状况良好,MODIS数据的盖度和实测盖度、绿植最大盖度均拟合状况较差,运用MODIS数据进行小范围植被盖度研究时需要实地测量对数据进行校正。
-
关键词
植被盖度
不同坡向
地表实测
遥感影像
-
Keywords
vegetation cover
different aspects
ground measurement
remote sensing image
-
分类号
S812-05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