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亚平 王沛 +2 位作者 尹志慧 陈庆伟 冯夏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8-502,共15页
采用启动Stroop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操纵了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以及与启动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一致、冲突和无关的3类靶子词,记录了36名大学生被试对靶子词进行颜色判别的行为反应和... 采用启动Stroop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的无意图性及其大脑神经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操纵了启动和"无启动"条件以及与启动所激活的刻板印象一致、冲突和无关的3类靶子词,记录了36名大学生被试对靶子词进行颜色判别的行为反应和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结果发现:(1)"无启动"条件下对3类靶子的反应时基本一致;启动条件下对一致靶子做出颜色判别的反应时显著快于对冲突靶子的,对无关靶子的反应时介于两者之间。(2)"无启动"条件下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最大——显著大于一致和冲突靶子诱发的,后两者诱发的N400无差异;启动条件下一致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显著小于冲突和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无关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也小于冲突靶子诱发的N400波幅。这表明刻板印象激活是一个发生在知觉后加工阶段的具有无意图性的自动化加工过程,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具有抑制冲突信息加工同时促进一致信息加工的"双刃剑"模式,N400可以作为考察这一认知过程特征的电生理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板印象激活 自动化加工 无意图 N4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沛 尹志慧 +2 位作者 罗芯明 叶旭春 柏涌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从沟通频次与刻板印象传递性质的关系入手,以住院患者和尚未成为住院患者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系列再生范式,利用10条4人再生链,探讨了医患沟通频次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住院患者在再生链的第2个位置... 从沟通频次与刻板印象传递性质的关系入手,以住院患者和尚未成为住院患者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系列再生范式,利用10条4人再生链,探讨了医患沟通频次对医生刻板印象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住院患者在再生链的第2个位置传递医生的积极信息高于消极信息,但是经过4人的传递,住院患者对医生刻板印象信息的传递在积极信息与消极信息没有差异。而与医生沟通频次低的大学生在再生链的后期表现出传递医生消极信息的倾向。该结果表明:沟通频次能够调节有关医生的消极刻板印象的传递—与医生沟通频次高的群体在传递医生的刻板印象信息时,在传递的早期具有积极的倾向性;但经过多人传递之后,在效价方面已经没有倾向性;与医生沟通频次低的群体倾向于传递医生刻板印象的消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沟通频次 刻板印象 系列再生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面条制作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蒲华寅 尹志慧 +1 位作者 呼矿矿 黄峻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本研究以不同煮制时间(0、30、60、90、120、150和180 s)的面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面条及其主要组分结构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分析预制面条品质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生面条相比,预制面条的质构参数显著增加(P<0.05),但随着煮制时间... 本研究以不同煮制时间(0、30、60、90、120、150和180 s)的面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面条及其主要组分结构及理化特性的研究,分析预制面条品质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生面条相比,预制面条的质构参数显著增加(P<0.05),但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硬度降低,且在煮制60 s内变化最为明显。当煮制时间由30 s增加到180 s时,蒸煮损失率增加2.90%,吸水率增加43.61%。煮制导致预制面条中淀粉回生值、崩解值下降,结晶结构由A型向V型转变。随着烹煮时间的延长,与面条刚性相关的蛋白质β-折叠结构含量从39.12%降低至25.27%,而β-转角含量从32.43%上升至44.81%。面条中水分主要以强结合水(66.01%)和自由水(18.70%)形态存在,在煮制过程中依次经过了煮制初期(30~60 s)、熟化阶段(60~150 s)以及过度煮制阶段(150~180 s)。生面条中强结合水含量相对较高,煮制过程中自由水(P_(24))含量增加,强结合水(P_(21))含量降低。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预制面条水分含量与硬度、P_(21)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弹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硬度与P_(2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在预制面条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水分含量及状态来预测面条质构特性,相关研究为预制面条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面条 烹煮 面条品质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皮纤维素提取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瑾琨 尹志慧 赵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7-212,共6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玉米皮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玉米皮纤维素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晶型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对玉米皮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热重分析仪对玉米皮纤维素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晶型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96℃、提取时间2.6 h、硝酸体积分数27%,此条件下提取物纤维素含量为80.26%±0.88%。表征结果表明,玉米皮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得到有效去除,玉米皮纤维素结构没有受到破坏;玉米皮纤维素晶型未改变,仍为I型,结晶度为56%;玉米皮纤维素热分解起始温度222℃,热稳定性优于玉米皮。优化的玉米皮纤维素提取工艺可行,在工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皮 纤维素 提取 响应面试验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