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径单级气体炮的内弹道半解析计算模型
1
作者 缪伟 尹强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气体炮的炮口速度应能在弹丸发射前以足够的精度被确定。为了预测等直径单级气体炮的内弹道性能,研究了描述理想内弹道过程中一维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运用分离变量法得到气流的控制方程中的气体参数的空间分布函数以及弹底处气体参数... 气体炮的炮口速度应能在弹丸发射前以足够的精度被确定。为了预测等直径单级气体炮的内弹道性能,研究了描述理想内弹道过程中一维气体流动的数学模型。运用分离变量法得到气流的控制方程中的气体参数的空间分布函数以及弹底处气体参数与弹丸行程的关系,并得到炮口速度的半解析计算模型。为了验证该半解析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编写了基于Lagrangian格式的程序。数值解与半解析解的对比结果表明,对于身管充分长的理想等直径单级气体炮,半解析解在简波区之后收敛于数值结果,而简波解与数值解的偏差持续增大。采用拟合方法修正摩擦、热量散失等因素引起的误差,使半解析解能用于预测真实气体炮的炮口速度,拟合的可决系数至少能达到0.9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炮 内弹道 分离变量法 Lagrangian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潜在应用:理论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尹强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对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测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详细探究了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和通讯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 对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对传统的煤矿安全监测方法及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详细探究了人工智能在煤矿安全监测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和通讯等方面;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煤矿安全性方面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能显著提升煤矿安全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质量的提高,人工智能将在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煤矿安全 监测技术 数据分析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和PSO-CNN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张国栋 尹强 羊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1-308,共8页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精度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和粒子群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格拉姆角场对一维轴承振动数据重构,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同时包含了时间相关性;采用粒子群优... 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精度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格拉姆角场和粒子群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格拉姆角场对一维轴承振动数据重构,保留原始数据信息的同时包含了时间相关性;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编码后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迭代寻优。利用西储大学的轴承数据集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自适应生成网络结构,平均诊断精度为99%,相对于其他主流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可以获得更好的故障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姆角场 粒子群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空坐封用可溶桥塞锚定结构优化分析
4
作者 喻成刚 杨建 +4 位作者 李明 尹强 梅蕾 祝效华 王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5,共9页
目前针对可溶桥塞卡瓦锚定行为的研究大多限于整体式卡瓦结构,该结构的膨胀极限比分瓣式卡瓦低,不能适应目前页岩气井套变频发且严重的现状。为此,基于分瓣式卡瓦受力分析,开展了可溶MgAl合金材料和套管材料力学拉伸试验,建立了可溶桥... 目前针对可溶桥塞卡瓦锚定行为的研究大多限于整体式卡瓦结构,该结构的膨胀极限比分瓣式卡瓦低,不能适应目前页岩气井套变频发且严重的现状。为此,基于分瓣式卡瓦受力分析,开展了可溶MgAl合金材料和套管材料力学拉伸试验,建立了可溶桥塞分瓣式卡瓦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优化了影响桥塞锚定性能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齿槽轴向角度的推荐选择范围为15°~20°,最佳齿槽环向角度为10°,齿槽最优深度为6 mm,最佳齿槽前端距离为28 mm,最佳齿槽间距为15 mm;箍环材料的选择要同时考虑限位效果和塑性变形能力,箍环材料选择316L可以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可溶桥塞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桥塞 锚定性能 分瓣式卡瓦 有限元模型 齿槽参数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煤矿充填系统改造实践
5
作者 尹强 《现代矿业》 202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河北某煤矿膏体充填存在骨料粒径级配不合理、粉煤灰添加量大、充填成本高、矸石来料含水率高、含铁杂质多等问题,为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对充填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新建1条破碎生产线,简化了破碎工艺流程;采用新型高效破碎机,使... 河北某煤矿膏体充填存在骨料粒径级配不合理、粉煤灰添加量大、充填成本高、矸石来料含水率高、含铁杂质多等问题,为在不停产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对充填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新建1条破碎生产线,简化了破碎工艺流程;采用新型高效破碎机,使破碎后的骨料粒径分布满足充填要求,充填配比中粉煤灰用量减少,充填成本降低;改造振动筛仪器,降低了洗矸来料含水率,提高了破碎效率,改善了转运皮带走廊工作环境;在1#和9#转运皮带机头位置新增除铁器,清理了矸石来料中的含铁杂质,保障了破碎和充填设备的安全运行。充填系统改造后每年节约资金89.1万元,煤矸石处理能力增长1.62万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环保效益,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可供同类型矿山充填系统升级改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充填系统 破碎机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无线安全监测技术研究
6
作者 尹强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3期67-69,共3页
针对传统煤矿监测技术灵活性不高的问题,采用无线ZigBee设计了煤矿井下无线监测技术,用于进行远程安全监控。该技术利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判断,实现对煤矿井下安全的有效监管。应用结果表明,煤矿井下无线安全监测技术... 针对传统煤矿监测技术灵活性不高的问题,采用无线ZigBee设计了煤矿井下无线监测技术,用于进行远程安全监控。该技术利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进行判断,实现对煤矿井下安全的有效监管。应用结果表明,煤矿井下无线安全监测技术具有准确、安全、高效等特点。研究可以为后续煤矿井下无线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无线安全监测 传感器 ZIGBE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难点与对策应用研究
7
作者 尹强 《能源与节能》 2025年第1期279-283,共5页
通过对特定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生产云监控平台的设计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情境。实践证明,该平台有效地降低了煤矿多个独立系统的集... 通过对特定煤矿企业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一种煤矿安全生产云监控平台的设计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情境。实践证明,该平台有效地降低了煤矿多个独立系统的集成复杂度与难度,实现了维护和管理的集中化,并方便了数据的共享。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况信息,支持实时调度管理与决策。研究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监控系统 安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炮驾驶室表面炮口冲击波超压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魏胜程 钱林方 +1 位作者 徐亚栋 尹强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92-3805,共14页
火炮射击时作用在驾驶室表面的冲击波超压是研究车载炮驾驶室炮口冲击波防护性能的载荷边界条件。为探索车载炮驾驶室表面的炮口冲击波超压特性,以某型装备为对象设计系统的射击试验方案开展研究。试验兼顾车载炮的主、辅助射界,获取7... 火炮射击时作用在驾驶室表面的冲击波超压是研究车载炮驾驶室炮口冲击波防护性能的载荷边界条件。为探索车载炮驾驶室表面的炮口冲击波超压特性,以某型装备为对象设计系统的射击试验方案开展研究。试验兼顾车载炮的主、辅助射界,获取7种射角工况下驾驶室上不同位置的冲击波超压数据,得到炮口与驾驶室不同空间位置下驾驶室表面冲击波超压的衰减规律。采用非定常无黏三维欧拉方程建立炮口冲击波流场计算模型,对极限工况下驾驶室表面的冲击波超压进行仿真模拟,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冲击波超压变化趋势一致,炮口气流速度吻合时最大超压峰值误差小于4%。研究结果表明:炮口冲击波在地面、驾驶室结构影响下,在车载炮驾驶室表面形成了具有显著峰值的二次超压分布;炮口制退器制退孔朝向、驾驶室上凸起结构等使得驾驶室表面的冲击波超压更加恶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炮 炮口冲击波 驾驶室表面 超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的埋头弹程序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师军飞 钱林方 +3 位作者 陈光宋 尹强 刘道坤 李仲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7-1059,共13页
为分析埋头弹的装药程序燃烧特性和上膛挤进运动特性,对埋头弹两级点火发射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程序燃烧特性试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获得各组弹丸的运动图像序列。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对各组图像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为分析埋头弹的装药程序燃烧特性和上膛挤进运动特性,对埋头弹两级点火发射过程进行试验研究。设计并建立程序燃烧特性试验系统,采用高速摄像系统获得各组弹丸的运动图像序列。基于数字图像相关原理,对各组图像序列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回收的弹带刻槽形貌分析测量,获得一级点火的弹丸运动特性,两级点火的程序燃烧特性以及弹带刻槽形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速燃点火药的质量直接影响一级点火弹丸上膛性能,质量增加时弹丸上膛时间显著缩短,上膛速度大幅提高;可燃导向筒过早的破碎会导致上膛速度大幅增加,使弹带刻槽形貌非常恶劣,不能可靠密封弹后火药燃气和可靠导转弹丸运动,影响内弹道性能和弹丸的膛内运动姿态;需要对速燃点火药与可燃导向筒进行合理的匹配设计,保证可燃导向筒的破碎时机处于可控范围,从而实现理想的两级点火和程序燃烧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头弹 数字图像相关原理 两级点火 程序燃烧 可燃导向筒 上膛速度 弹带刻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定心部-身管接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缪伟 尹强 钱林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70,共14页
研究弹丸定心部与炮膛的接触现象对于理解弹丸膛内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一个弹丸定心部-身管接触模型。假设定心部与阳线间的接触应力只沿阳线长度方向变化,将阳线表面简化成空间曲线;用阳线围成的笼形结构描述内膛的几何,... 研究弹丸定心部与炮膛的接触现象对于理解弹丸膛内运动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一个弹丸定心部-身管接触模型。假设定心部与阳线间的接触应力只沿阳线长度方向变化,将阳线表面简化成空间曲线;用阳线围成的笼形结构描述内膛的几何,提出了定心部与阳线的接触检测算法。将弹丸和身管沿着圆周方向展开,使用一个二维接触问题的解析解计算接触应力。针对接触应力的方根奇异性,采用Chebyshev-Gauss积分公式计算定心部与阳线的接触载荷。给出了确定模型参数的拟合方法和参数辨识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定心部与炮膛的接触刚度随着弹丸膛内行程变化。根据数值算例分析了弹丸质心偏移量对定心部与炮膛接触方式及前定心部磨损刻痕形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定心部受力的等效接触点并不位于定心部中心或棱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力模型 弹-管接触 发射动力学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火炮药协调臂位置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尹正林 尹强 羊柳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69,共7页
针对火炮协调输药机在协调过程中药协调臂运动到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火炮药协调臂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设计高增益观测器来估计火炮药协调臂伺服系统的未知状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在线跟踪和补偿,设计滑模控制... 针对火炮协调输药机在协调过程中药协调臂运动到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观测器的火炮药协调臂自适应滑模控制策略,设计高增益观测器来估计火炮药协调臂伺服系统的未知状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在线跟踪和补偿,设计滑模控制器来消除所观测状态的误差,从而实现药协调臂机电伺服系统的快速高精度控制。针对滑模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高频抖振现象,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律并与滑模控制器相结合,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控制量的抖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输药机装满药的极端工况下,该控制策略能够大幅提高药协调臂的到位精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装填 药协调臂 高增益观测器 滑模控制 自适应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夹持输送装置台架的静力学及模态分析
12
作者 杜拓 李耀明 +1 位作者 尹强 季彬彬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4,共5页
相比于北方芦苇,南方芦苇秆更高、直径更粗,给芦苇收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目前国内缺少针对高秆芦苇的收获机械,大多采用人工收获或改装其他作物收割机收获,效率远不能达到要求。为此,对南方芦苇茎秆过高进而导致输送过程中发生倒伏、... 相比于北方芦苇,南方芦苇秆更高、直径更粗,给芦苇收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目前国内缺少针对高秆芦苇的收获机械,大多采用人工收获或改装其他作物收割机收获,效率远不能达到要求。为此,对南方芦苇茎秆过高进而导致输送过程中发生倒伏、卡死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芦苇夹持输送装置台架。为了确保台架工作的可行性,采用Ansys软件对台架结构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机架的应力云图和变形云图,验证了其强度刚度;对台架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台架的8阶固有频率,分析了台架受到的所有外部激励,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台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秆芦苇 夹持输送 外部激励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式回转弹仓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特性分析
13
作者 刘太素 尹强 +1 位作者 李勇 张云添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33-4144,共12页
考虑到装填系统轨道输送链具有链节大、负载大、速度大的特殊性,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坐标法和板单元离散方式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利用邻接体的相对运动关系推导出运动学方程及体坐标与铰坐标的转化关系,建立广义坐标为独立铰坐标的... 考虑到装填系统轨道输送链具有链节大、负载大、速度大的特殊性,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坐标法和板单元离散方式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利用邻接体的相对运动关系推导出运动学方程及体坐标与铰坐标的转化关系,建立广义坐标为独立铰坐标的动力学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基于板单元理论将链节和弹筒离散化,以链节为例建立单个链节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随后通过刚-柔运动约束形式,利用增广方程形式,建立轨道输送链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基于此方法,建立某弹仓(闭式轨道输送链)轨道输送链和弹筒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并在不同工况下将基于板单元离散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基于建立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弹仓传动构件支撑刚度、轨道间隙等因素对弹仓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趋势基本一致;支撑刚度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受力形式;轨道间隙的变化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需要合理控制间隙;上下轨道错位对弹仓动态特性影响较大,需要合理控制加工装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弹仓 中厚板理论 刚柔耦合 动力学 间隙 轨道错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泡沫复合平面调制靶的制备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强 朱方华 +2 位作者 周兰 张淑洋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5-368,共4页
利用浇注法制备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溴代聚苯乙烯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将低密度聚-4-甲基-1-戊烯(PMP)泡沫溶胶浇注在薄膜调制图纹的表面,从而得到了薄膜-泡沫复合平面调制靶样品。较为详细的讨论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复合平面调制靶... 利用浇注法制备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溴代聚苯乙烯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将低密度聚-4-甲基-1-戊烯(PMP)泡沫溶胶浇注在薄膜调制图纹的表面,从而得到了薄膜-泡沫复合平面调制靶样品。较为详细的讨论了具有正弦波调制图纹的复合平面调制靶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台阶仪、显微镜观测了薄膜表面条纹的起伏以及薄膜-泡沫截面的复合情况,实验结果发现,采用此种方法得到的复合平面调制靶样品,其薄膜厚度、泡沫密度易于控制,薄膜、泡沫调制界面清晰,易于微靶的加工与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图纹 薄膜-泡沫复合 平面调制靶 浇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掺杂低密度PMP泡沫的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尹强 张林 +1 位作者 罗炫 李保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0-702,共3页
详细论述了掺溴聚4甲基1戊烯(PMP)低密度泡沫的制备方法与性质测量。以PMP为泡沫骨架材料,均四甲苯/萘为溶剂,六溴苯为掺杂单体,利用热诱导倒相法制备出密度20~60mg/cm3的掺溴低密度泡沫。在理论密度为50mg/cm3时掺杂溴原子最大质量分... 详细论述了掺溴聚4甲基1戊烯(PMP)低密度泡沫的制备方法与性质测量。以PMP为泡沫骨架材料,均四甲苯/萘为溶剂,六溴苯为掺杂单体,利用热诱导倒相法制备出密度20~60mg/cm3的掺溴低密度泡沫。在理论密度为50mg/cm3时掺杂溴原子最大质量分数可达58.91%。利用扫描电镜观测泡沫结构表明聚合物泡沫均是一种“叶片”状开放的结构,“叶片”的大小依赖于聚合物掺杂量的多少。随着掺杂量的增大,可供形核长大的晶核也逐渐增多,最终得到的聚合物“叶片”较小。整个体系中密度分布是较为均匀的,掺杂单体在整个聚合物体系中基本不存在沉降的趋势。整个泡沫体系在低温区未出现较大的失重,溶剂的脱出较为完全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泡沫 掺杂 靶材料 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制备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强 周阳 +4 位作者 叶丽芳 贾相锐 毛沅文 周瑾艳 陈玲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0年第5期1-5,共5页
介绍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为原料,采用称量法制备100~1000μmol/mol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考察了原料气纯度、包装容器吸附性、气体标准物质机械混匀效果、钢瓶压力变化均匀性... 介绍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以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为原料,采用称量法制备100~1000μmol/mol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考察了原料气纯度、包装容器吸附性、气体标准物质机械混匀效果、钢瓶压力变化均匀性以及储存期稳定性,并对一氧化氮气体含量定值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研制的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标准值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2%(k=2),有效期为12个月,该气体标准物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可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中一氧化氮杂质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碳 一氧化氮 气体标准物质 纯度分析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机井功率平衡技术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尹强 罗炼刚 +2 位作者 陈广晔 刘明 刘成祥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前在抽油机井管理中普遍采用的平衡标准是"电流平衡",试验证明,真正判断游梁抽油机平衡的标准应是"功率平衡",即抽油机运行过程中,下冲程内电机平均功率与上冲程内电机平均功率相等。抽油机功率平衡既能实现节能... 目前在抽油机井管理中普遍采用的平衡标准是"电流平衡",试验证明,真正判断游梁抽油机平衡的标准应是"功率平衡",即抽油机运行过程中,下冲程内电机平均功率与上冲程内电机平均功率相等。抽油机功率平衡既能实现节能目的,又能保证抽油机安全运行。桩西技术质量安全监督中心从2007年7月开始率先在胜利油田进行抽油机功率平衡技术的试验及推广,平均单日节电21.4kW.h,平均节电率9.90%,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机 电流平衡 功率平衡 标准 节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溴聚-4-甲基-1-戊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强 张林 +1 位作者 杜凯 李保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7-629,共3页
 液溴与聚 4 甲基 1 戊烯(PMP)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得到溴代PMP,通过红外与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通过热重分析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溴原子很容易与PMP中叔丁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得...  液溴与聚 4 甲基 1 戊烯(PMP)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在光照条件下得到溴代PMP,通过红外与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并通过热重分析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溴原子很容易与PMP中叔丁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学掺杂溴原子的聚合物。该聚合物在150℃以下比较稳定,在150℃以上就会失去HBr。采用此种方法,可得到掺杂均匀的低密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材料 聚-4-甲基-1-戊烯 掺杂 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涂装停产启动质量问题预防管理
19
作者 陈磊 王宇 +5 位作者 刘磊 黄龙武 李映图 尹强 李敏强 贾亮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5年第6期32-34,共3页
汽车涂装车身生产过程中,停产72 h后再启动,容易出现色差、流挂、脏点等质量问题。梳理停产期间变化点,根据优先级进行预防管理。物料变化,通过对高铝粉含量色漆材料检测低剪切黏度,锁定材料变化并通过提升低剪黏度预防色差、流挂缺陷;... 汽车涂装车身生产过程中,停产72 h后再启动,容易出现色差、流挂、脏点等质量问题。梳理停产期间变化点,根据优先级进行预防管理。物料变化,通过对高铝粉含量色漆材料检测低剪切黏度,锁定材料变化并通过提升低剪黏度预防色差、流挂缺陷;设备变化,对元器件保养后,增加测量标准喷幅验证设备保养结果,避免质量波动;环境变化,通过对关键工位的车身过度停留并评价脏点数量,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验证与过程管理,实现停产启动后质量稳定,减少质量问题及返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差 流挂 黏度 剪切 脏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油茶果蒲的挤压粘附特性分析
20
作者 刘晓鹏 史子昂 +2 位作者 尹强 苗青 张永林 《粮食加工》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蒲籽分离是油茶果加工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工序,开展油茶果蒲籽粘附分离试验与研究,通过台架试验与COMSOL仿真试验明确挤压力和含水率两因素对果蒲粘附性的影响。台架试验表明,果蒲含水率及挤压力均对粘附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果蒲干燥时间为0... 蒲籽分离是油茶果加工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工序,开展油茶果蒲籽粘附分离试验与研究,通过台架试验与COMSOL仿真试验明确挤压力和含水率两因素对果蒲粘附性的影响。台架试验表明,果蒲含水率及挤压力均对粘附力有显著的影响;在果蒲干燥时间为0~3.5 h、挤压力为10~100 N条件下的粘附力大小范围为0~1.13 N。粘附性分离方法需控制挤压力范围为0~50 N或干燥时间为0~2 h,其中挤压力为50 N,干燥时间为2 h的粘附力最大,粘附效果较好。COMSOL仿真试验表明,果蒲和粘布间的粘附力模拟值与实际测得值的变化趋势接近。粘附力均随挤压力的增大先快速增大,挤压力到达50 N附近后,粘附力为0.4 N左右并趋于稳定。粘附力均随干燥时间的增大先逐渐增大,干燥时间到达2.5 h附近后,粘附力为0.8 N左右并趋于稳定,可为蒲籽粘附分离机构的设计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分离 干燥 粘附 COMSOL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