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处理对百农207光合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梦瑶 欧行奇 +3 位作者 尹宇龙 李豪杰 郑会芳 崔振岭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9-1466,共8页
为探究百农207(BN_(2)07)在不同氮肥管理下的光合特性和氮肥利用效率,从而建立最优氮肥管理、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以BN_(2)07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氮肥梯度,即0(N0)、120(N120)、180(N180)、240(N_(2)40)及360(N360)kg/hm^(2),分析... 为探究百农207(BN_(2)07)在不同氮肥管理下的光合特性和氮肥利用效率,从而建立最优氮肥管理、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以BN_(2)07为试验材料,设置5种不同氮肥梯度,即0(N0)、120(N120)、180(N180)、240(N_(2)40)及360(N360)kg/hm^(2),分析灌浆中后期小麦光合性能、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及其对生物量、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O相比,N180、N_(2)40及N360组BN_(2)07叶绿素荧光参数中的F_(V)/F_(M)(暗适应下PSⅡ的最大量子产额)、ET_(O)/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LAI、籽粒氮素积累量、生物量及产量分别上升0.71%~4.87%、3.45%~5.70%、117.22%~157.64%、62.67%~63.98%、39.30%~57.01%及27.87%~28.92%,OJIP曲线中各特征位点的峰值和氮肥利用效率均下降,但施氮组间无显著差异。此外,BN_(2)07在N180组的净光合速率(P_n)显著高于其他组,表明BN_(2)07在N180组更有利于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的目标。线性加平台结果表明,当施氮量达到172.14 kg/hm^(2)时,小麦的产量达到平台值。综上所述,BN_(2)07的最佳施肥量为172.14 kg/hm^(2),该结果可为BN_(2)07在华北平原地区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产量 线性加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元英 吴振雨 +5 位作者 彭显龙 尹宇龙 蒋毅 王欢 赵广欣 郑秋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共8页
采用微区和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直播和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研究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生育进程、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比移栽稻成熟期延迟4~5 d,能够安全成熟。优化施肥使直播稻提早成熟2~3 d;分蘖成穗率提... 采用微区和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直播和移栽两种栽培方式,研究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生育进程、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比移栽稻成熟期延迟4~5 d,能够安全成熟。优化施肥使直播稻提早成熟2~3 d;分蘖成穗率提高5.4个百分点;抽穗后物质同化量提高12.7%(P〈0.05);对籽粒产量的同化贡献率增加3.3个百分点;产量提高7.2%(P〈0.05)。大田试验中优化施肥的直播稻比习惯施肥的移栽稻抽穗后20 d-成熟期穗干重提高57.6%(P〈0.01);抽穗后物质同化量提高25.6%(P〈0.01);对籽粒产量的同化贡献率增加9.4个百分点(P〈0.05);产量提高8.1%(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直播稻 养分管理 生育进程 分蘖动态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管理对寒地直播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盛国 尹宇龙 +4 位作者 刘元英 周婷 王欢 赵广欣 王丽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3,32,共9页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移栽、免耕旱直播、起垄旱直播3种栽培方式,研究以前氮后移为基础的不同栽培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形成影响。结果表明,与移栽相比,直播能显著改善水稻群体质量,使叶源保持较高生产... 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移栽、免耕旱直播、起垄旱直播3种栽培方式,研究以前氮后移为基础的不同栽培方式对寒地直播稻群体质量、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形成影响。结果表明,与移栽相比,直播能显著改善水稻群体质量,使叶源保持较高生产能力,增加单茎茎鞘重,增强茎秆强度,畅通物质运输;可促进水稻后期干物质积累,提高抽穗后物质同化量和同化贡献率,免耕、起垄直播稻抽穗后物质同化量分别比移栽提高24.9%(P<0.01)和16.7%(P<0.01),对产量的同化贡献率分别提高25.7%(P<0.01)和13%(P<0.01);有效穗数减少,结实率和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无显著差别,产量基本持平。免耕直播与起垄直播穗粒数分别比移栽多24.4和27个(P<0.01)。免耕直播稻结实率较移栽高2.2个百分点,起垄直播较免耕高3.9个百分点。起垄直播与移栽水稻产量持平,达到7.65 t·hm-2,免耕直播产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直播稻 养分管理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直播稻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盛国 周婷 +3 位作者 尹宇龙 王欢 赵广欣 王丽娟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2,共7页
采用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寒地直播稻与移栽稻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抽穗期施入粒肥能够提高直播稻生育后期叶片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增强光合生产能力。抽穗后,起垄直播稻和免耕直播稻氮同化量比移栽稻高... 采用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寒地直播稻与移栽稻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抽穗期施入粒肥能够提高直播稻生育后期叶片含氮量和氮积累量,增强光合生产能力。抽穗后,起垄直播稻和免耕直播稻氮同化量比移栽稻高139.9%(P<0.01)和160.1%(P<0.01),氮同化贡献率比移栽稻高133.3%(P<0.01)和177.8%(P<0.01)。直播稻生育后期仍能进行氮积累,抽穗后30 d至成熟期起垄直播稻和免耕直播稻氮素积累量分别为2.17和3.81 kg·hm-2,而移栽稻在抽穗后30 d至成熟期无氮积累。直播稻和移栽稻产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直播 水稻 氮积累 氮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方式对寒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广欣 罗盛国 +4 位作者 刘元英 王欢 王丽娟 尹宇龙 周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以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移栽、起垄直播、免耕直播3种栽培方式,研究寒地稻作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直播整精米率为53.64%,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免耕直播(51.64%)和移栽(52.29%);... 以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法,设置移栽、起垄直播、免耕直播3种栽培方式,研究寒地稻作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直播整精米率为53.64%,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免耕直播(51.64%)和移栽(52.29%);起垄直播和免耕直播垩白度分别为1.04%和1.05%,均极显著低于移栽(1.38%);3种栽培方式下稻米的胶稠度均在中胶稠度(41~60mm)范围内,移栽为58.0mm,起垄直播、免耕直播分别为51.5、51.8mm;直链淀粉含量均小于20%,移栽、起垄直播、免耕直播分别为17.10%、17.46%、17.30%.与移栽稻相比,直播稻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较好;3种栽培方式下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处于同一水平,均属于优质稻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移栽 起垄直播 免耕直播 品质 RVA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